论新社会阶层优秀分子入党的“四个要求”和操作程序_政治论文

论新社会阶层优秀分子入党的“四个要求”和操作程序_政治论文

论社会新兴阶层优秀分子入党的“四大要求”及操作程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阶层论文,分子论文,优秀论文,操作论文,程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478(2006)06—0034—04

自江泽民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以来,“要不要”吸收社会各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的问题已经解决。但是,对于新兴阶层的优秀分子而言,怎样才叫具备共产党员的条件?这个问题,还值得高度关注。尽管党中央对这些问题作了明确的回答,提出了新兴阶层优秀分子入党的“四大条件”——“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1](P514) 但是,这些回答还比较原则,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加以阐发;怎样把握这四大条件,更需要进行理论上的论证。这项工作政策性强、难度大。经过调查研究,我们综合一些地方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观点以供讨论。

一、要将是否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作为看待能否入党最重要的主观条件

“政治上先进”,可分为政治思想先进与政治行为先进两个方面。政治思想决定政治行为,政治行为体现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先进的集中表现,从根本上说就是“承认党的章程和纲领”。所以党章在“党员”一节中,将此作为任何人入党的第一条件,党中央也将此作为新兴社会阶层优秀分子入党的第一条件。我们在判定新兴社会阶层优秀分子是否“承认党的章程和纲领”时,应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是否热爱祖国、是否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任何政党尤其是共产党的立党基础,也应是任何人加入任何政党尤其是加入先进政党的先决条件。在现代,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在当代,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强中国。所以,彻底的爱国者,必定是社会主义者。新兴阶层的优秀分子如果能够认识到中国只能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走其他道路,并愿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尽一份力,就可以说从前提上承认了党的纲领与章程。

第二,是否努力学习并熟悉党的基本理论,确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新的理论创新,是党的基本理论、党的纲领和章程的理论基础。加入先进政党,是理性的行为而不是感性的冲动。理论的成熟,是政治先进的基础。新兴阶层的优秀分子如果能够自觉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并自觉贯彻党的路线和纲领,就可以说从根本上承认了党的纲领与章程。

第三,是否确认党的领导地位、确认党的基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确认党的领导地位,既包括在思想上接受党的基本理论的指导、政治上遵循党的政治路线的方向,也包括在组织上服从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也就是要自觉地做到党章要求的“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并且做到“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新兴阶层的优秀分子如果能够确认党的领导地位,并自觉贯彻党的组织原则,就可以说从归宿上承认了党的纲领与章程。

相反,如果对国家和民族漠然视之,对党的基本理论不甚了了,对中国只能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规律有所怀疑,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抵触反对,对党的组织原则根本否定,那就不能叫“承认党的章程和纲领”。如果不承认党的章程和纲领而又要求入党,那就是动机不纯,就是想把党员当作自己的政治招牌,通过入党提升个人的知名度和政治地位,捞取政治资本。对这些人,就要特别警惕。当然,这种人不占多数,更多的还是试图把党的利益和企业利益结合起来,希望通过加入党组织获得党的事业和个人事业的“双赢”。对这些人,要热情帮助,积极培养,引导他们入党。

二、要将是否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作为看待能否入党最重要的客观条件

政治行为先进的集中表现,从根本上说就是“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所以,我们在判定新兴社会阶层优秀分子是否“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时,就应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是否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因此,看待新兴阶层优秀分子入党问题,也要从根本上运用“生产力标准”。其具体体现,一是是否具有较强的创业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能否遵循法律法规,灵活运用政策,有效组织各种资源,促进其事业发展。二是业绩是否突出,能否促进其事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快速上升、税收数额大幅度增长、就业数量大幅度增加,等等。三是是否注重科技的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民族品牌的形成,是否在这些方面有大力的投入和突出的成效。四是是否优化地区和社会的经济结构,是否增强区域乃至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也要注意,不能把生产力标准庸俗化,不能以生产力标准代替党员标准。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但是不能仅仅以企业规模、纳税规模、就业规模等经济指标,作为新兴阶层人士入党的“门票”。对欺诈经营、偷税漏税、欺诈员工的人,更必须拒之门外。

第二,是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党的基本经济纲领。看待新兴阶层优秀分子入党问题,一定要重视他们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作用。即是否按照我们党提出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努力构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以促进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是否遵守市场法规和政策,遵守市场经济秩序,合法经营、良性竞争;是否自觉服从国家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宏观调控,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贡献。

第三,是否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是党的基本政治、文化纲领。看待新兴阶层优秀分子入党问题,一定要重视他们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的作用。即是否拥护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否主动关心或积极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的活动;是否主动关心和积极支持党和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是否严格依法办事;是否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是否爱国爱家、崇尚科学、明礼诚信、自尊自爱、敬业奉献,是否履行了较强的社会责任。

三、要将是否经过长期考验,作为看待能否入党最重要的历史条件

党中央将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除了首先定位在“创造了多少财富、如何创造财富”上之外,也定位在了“如何支配财富”上。而“如何创造财富”、“如何支配财富”,这是对新兴阶层人士进行“长期考验”的主要方面。我们在这方面的实践中,应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看如何创造财富。如何创造财富的客观基础是社会制度和法规政策,但社会主体的方式选择则是其主观基础,这是其政治上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一是在国家法律、产业政策、行业规定的范围内正当经营、公平竞争、足额纳税,在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获得个人财富呢,还是违法违纪、欺诈经营、恶性竞争、偷税漏税,甚至制假贩假、欺行霸市、腐蚀干部、攫取国家和社会财富。二是文明管理、科学管理,在尊重员工各项权利、权益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来创造财富呢,还是野蛮管理、混乱管理,蔑视、侵犯甚至践踏员工的权利、权益,通过极端地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和减少劳动安全保障、员工社会保障支出,来创造财富。

第二,看如何使用财富。新兴阶层人士一般拥有较多的财富,有必要将财产的使用作为判断其政治上先进与否的重要依据。一是将个人财产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尤其是创新科技、提高员工素质呢,还是主要用于奢侈消费,尤其是纸醉金迷的不正当消费。二是除了发展其自身的事业之外,是否支持社会的公益事业,是否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是否乐施好善、扶危济困、捐资助学、修桥铺路、热心公益等等,虽不是政治行为,也不是政治上先进与否的表现,但可以成为政治行为的基础,也确实是政治上先进与否的一方面基础。

第三,看如何处理自我利益与国家利益、业主利益与员工利益、局部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长期考验”,是与“短期突击”针锋相对的。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考验,尤其是经过较突出的自我利益与国家利益、业主利益与员工利益、局部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冲突的考验,看他们如何对待大是大非,才能真正看出新兴阶层人士是否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远大的理想抱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否具备入党条件。

四、要将是否符合党员条件,作为看待能否入党最重要的综合条件

新兴阶层中人士,即使是其中的优秀分子,亦多双重性、争议性。对他们是否符合党员条件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克服和防止片面地、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的方法,而要从整体上、联系上、历史上去看待。从整体上看,就是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看对象是总体上符合党员条件呢,还是不符合;从联系上看,就是要弄清对象在投机钻营、“打擦边球”等等时,是主观故意呢,还是被迫无奈;从历史上看,就是要认清对象的问题是一贯如此、积重难返呢,还是一时一事,因而“孺子可教”。最后,再综合起来,看其是否符合党员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将新兴阶层中的先进分子、落后分子与中间分子区分开来,吸收优秀分子入党,引导中间分子向优秀方向进步,拒绝落后分子入党。

总之,在严格掌握吸收社会新兴阶层优秀分子入党的“四大要求”问题上,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吸收社会各方面真正的优秀分子入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五、既坚持“敞开大门”,又坚持“设置门槛”,把好吸收新兴阶层优秀分子入党的程序关

第一,建立统一的组织领导、明确的组织渠道和工作程序。对新兴阶层优秀分子入党的考察考验工作,各地普遍形成了由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筹,工商联、工商局(个协私协)、乡镇企业局、街道、乡镇等各自成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委,直接负责各自联系的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并对新兴阶层优秀分子进行考察考验(基层党支部参加,工商、税务、劳动、技监、公检法、银行等等部门加以配合),并且最终批准其入党的工作路径。实践效果是比较好的。

第二,多渠道发现、培养、教育、考察新兴阶层中的优秀分子。有的建立了党员发展中的“推优”制度,拓宽发现优秀分子的渠道。有的扩大了宣传攻势,为优秀分子要求入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有的建立了各职能部门组成的“联席会审制度”,全方位地考察优秀分子的过去与现在,分清其主流与支流,把握其本质与现象。有的建立了全方位的锻炼培养机制,灵活运用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为优秀分子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三,严格规范执行党员发展程序,把好各道关口。一是考察关。包括考察的方法、内容、范围等,都需作明确的规定。二是公示关。在准备正式吸收对象入党前,都要在与其工作、生活密切的群体中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三是审批关。一定要执行责任党组织领导成员的集体审批制度,防止以“钞票”换“党票”现象。

第四,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障新兴阶层党员发展工作顺利进行。一是制订新兴阶层中的党员发展工作细则,增强实施的可操作性。二是建立发展新兴阶层中党员的责任追究制,明确党员发展工作中的相关责任。三是制订科学合理的年度党员发展计划,加强对新兴阶层党员比例的宏观调控,避免其在党内形成利益集团。

六、加强教育与管理,在党组织的熔炉中锻炼新兴阶层党员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绝不仅仅是吸收什么人入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将基层党组织变成红色“熔炉”,不但使各个阶层具备入党条件的优秀分子都能进来,而且能使他们在这个红色“熔炉”中不断得到党性锻炼、百炼成钢。我们在调查中欣喜地发现,各地的党组织在这方面都各有一些好的经验,兹概括如下:

第一,要求他们只能并只是以个人名义,而不能、也不是以某个阶级或阶层的代表的身份入党。这是一条极重要的政治原则和政治经验,是坚持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先锋队性质的重要保证。要经常性地、明确地教育、要求新兴阶层党员:党组织与人大组织和政协组织的根本不同之处,就在于后两者允许不同利益群体的代表存在,而前者绝不允许;共产党员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根本不同之处,就在于后两者正是不同利益群体的代言人,而前者只能是包括了各利益群体在内的整个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言人。

第二,定期进行新兴阶层党员的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调查。有的放矢,才能搞好新兴阶层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所以,需要定期调查党员业主思想素质和现实表现。调查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问卷调查,有座谈会,有个别走访,有联席分析,等等。在调查的基础上,有关部门再综合整理,提交内容详实、分析透彻、建议合理的调查报告,为开展教育管理打好基础。

第三,区分层次,树立典型,整体推进。一些地方对新兴阶层党员进行了排队,分为好、中、差三类,制定不同的教育管理目标,抓两头,带中间。在好的之中,还注意树立党内、业界、群众公认的特别优秀的党员为典型,大力宣传;对问题较突出的,列为重点教育与管理对象;党组织负责人注意与他们交心谈心、教育帮助,促其上进。

第四,进行规范化的专题培训。各地有关部门都制定了新兴阶层党员的专项培训计划,在党干校或高校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聘请各方面专家,结合新兴阶层党员感兴趣的经营管理和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对新兴阶层党员进行党性培训,并形成增强党性的氛围,效果普遍较好。

第五,适时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一些地方创造性地将中央的党建部署与新兴阶层党员的教育管理结合起来,适时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非公有制企业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各新兴阶层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新兴阶层党员如何开展先进性教育”等等,将经常性的教育与集中教育结合起来,增强了教育效果。

第六,建立健全对新兴阶层党员的监督激励机制。一是组织监督机制。各地普遍建立了上级党组织列席“两新组织”党组织重要会议制度,督促新兴阶层党组织开展活动。二是经济监督机制。各地也建立了“两新组织”行业主管部门的党组织联系工商、税务部门加强经济审计,监督新兴阶层党员守法经营。三是法规监督机制。各地加强了对新兴阶层党员的纪检工作,规范其行为,对违反党纪国法者一律严肃查处。四是荣誉激励机制。将党性强、表现好、贡献大的新兴阶层党员,按适当比例推荐为党代会代表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高其政治地位,以激励其整个群体。

第七,坚持从严治党,疏通党内正常的“出口”。这条经验,适用于包括新兴阶层党员在内的所有党员。凡已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不管来自什么社会阶层,都应清退。要建立起正常有序的退出机制和淘汰机制,对不起作用的党员和不合格的党员,分清政策界限,予以适当的处理,改变只进不出、易进难出的状况。

总的来讲,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我们党成功的历史经验,是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执政党的正确选择。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每一个新的阶级赖以实现自己统治的基础,总比它以前的统治阶级所依赖的基础要宽广一些。”[2](P46)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也指出:“革命总是多一点人好。”[3](P40) 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解放全人类,它的群众基础必然是最广泛的。按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就能保证我们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过程中,既保持党的先进性,又保持党的纯洁性,使党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收稿日期]2006—08—1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老工业基地社会结构变迁与巩固党的社会基础专题调查研究》(04BDJ019)的阶段性成果。

标签:;  ;  ;  ;  

论新社会阶层优秀分子入党的“四个要求”和操作程序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