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一论文,化学实验论文,校本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校本课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的出现源于对50年代和60年代课程发展的反思。在以后的20多年中,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等许多国家的政府曾经先后把全部或部分课程编制权下放给基层学校,学校教师在课程编制方面有了较多的自主权。这逐渐形成一股世界潮流,这股潮流被称为“校本课程运动”。
在我国,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地方获得了部分教育管理权限。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开发机制转换的正式启动。2001年教育部又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2003年《课程标准》实施,实验区的学校开始开展校本课程开发。2005年秋季,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全面进入新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渐升温。
笔者通过对苏州市12所高中学校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学校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情况。调查表明,不少学校及其教师都已经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学校特色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对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有比较一致的认识;12所学校中8所学校以选修Ⅱ形式开设校本课程,3所学校以课外兴趣小组形式开设校本课程,1所学校尚在筹备安排中,课时安排以每周1~2课时为主。但很多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定位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很多教师就把校本课程等同于兴趣小组或研究性学习活动。而12所学校现行的校本课程在科目设置上相对比较集中和单一,如《诗歌鉴赏》、《影视鉴赏》、《中学生写作原理》、《英语口语风暴》等文史类课程几乎所有学校都有设置,理化课程基本就以学科竞赛辅导为主。在各校普遍开展的化学类校本课程很少,除了《高中化学竞赛》外,只有两所学校曾开设《化学史》和《生活中的化学》课程。同时教师们也普遍反应校本课程的内容缺乏特色,同时内容的安排仍以应试为目标,并不能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高一阶段开设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可能性
校本课程开发的最主要出发点是富有特色、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课程特色可以是学科特色,也可以是地方特色,还可以是学校特色或教师特色;而课程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要使学生感兴趣,其次要对学生能力发展和情感发展有作用,再次可能对学生的未来人生规划有影响。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科研的基础,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本身就具有浓郁的学科特色。而对学生而言,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具有重要作用。
1.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笔者对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学生普遍对化学实验比较感兴趣,并且与初中时主要被化学实验有趣的现象吸引相比,高一学生不仅关注实验现象,更注重通过化学实验帮助自己理解和解决化学问题;而且学生不仅仅满足于动手做已知现象的验证性实验,更希望能先通过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在教师帮助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甚至自己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也就是进行探究性的实验;同时学生也希望能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化学实验,如性质实验、制备实验、定性实验、定量实验、无机实验、有机实验、趣味实验等。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动手做实验不仅能帮助自己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能锻炼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更能强化实验安全意识,形成绿色化学观念等。
2.实现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求
从中国教育部2003年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可以看出,无论对高中化学实验内容的安排和理念的设置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一化学课程也是如此。结合苏教版教材分析,教材中各模块都渗透了化学实验,高一年级安排完成的《化学1(必修)》和《化学2(必修)》教材中,共安排了43个化学实验,实验方式上由原来验证性实验为主变为探究性实验为主;实验教学的设置也打破原来教材中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分离的形式,变演示实验为边讲边实验、学生探究性实验等,旨在可以根据实验内容和各学校的不同条件,尽量为学生自主探究、亲自动手做实验创设有利条件。因此新《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更注重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实验教学与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机融为一体。而高一阶段是整个实验教学的基础,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更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实验素养和方式方法,无论是对今后的进一步学习还是实际的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影响学生对高考科目的选择
按现行《课程标准》,高一学生一学年学习结束后将面临文理分科的选择。根据调查,“化学实验引起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化学学科的成绩”、“对今后高校专业的选择面的影响”、“认识到化学在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重要性”、“化学教师的影响”等是学生选科的重要考虑因素,其中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是首要考虑的。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对化学成绩的提高也有一定帮助;同时学生也可对自己化学学习能力有更全面的评价,为选择更适合自己深入发展的学科继续学习提供参考。
三、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内容的设计依据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国家《课程标准》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提高了,但根据调查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化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没有真正得到加强,相反却有不同程度的“弱化”趋势:学生分组实验次数屈指可数,视频录像使用率大幅提高,还有以口述实验步骤和现象的方式进行“黑板实验”,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比起课改前更加少了。而化学实验校本课程恰好可以与国家课程的课堂教学相互补充,从课本出发,深入浅出,联系生活生产,真正体现课程的特色和个性发展。据此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课程内容。
1.课堂学习内容的深入
对课堂化学实验教学中不能进行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的内容,可安排学生利用该课程进行学生分组实验,这样能更深刻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实现化学实验课程目标,同时对笔试中实验试题的解答也会有很大帮助;并且在课本实验内容基础上进行深入、变化,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探究意识,提供学生更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学习的乐趣与艰辛。如《化学1》课本中有关于氨气的喷泉实验,通过动手实验,学生更能深刻理解和记忆氨气极易溶于水和氨水显碱性的性质;同时提出“烧瓶中的气体能否改成其他气体,如HCl、?烧杯中不用水,用其他溶液呢?”,“若装置中没有胶头滴管,能否设计操作完成喷泉实验?”通过喷泉实验的原理进行实验设计、验证,来应用所学知识。
2.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化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学科,可以选取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化学实验和实践内容,这样能适应高一各个层面的学生,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而且可以让他们认识到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学习化学并不是仅仅为了应试,而是能更好地为生活生产服务。如《化学1》课本中写道“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那碳酸氢钠的发酵原理是什么?发酵效果如何?制出的糕点口味又如何?生活中糕点的焙制用的是否是碳酸氢钠?学生可以走出课堂,去学校食堂、去街头糕点包子店、去长辈处讨教,然后动手试一试,看看到底添加什么物质,在什么条件下能使糕点既美观口感又好。再如“牙膏成分的测定”、“如何使切开的苹果不变褐色”等,都可以利用化学实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课堂学习内容的拓展
高一学生尚未选科,在化学实验校本课程中适当穿插少量选修中的实验,也有利于为对化学特别感兴趣的同学打下今后深入研究学习的基础。但这类内容要尽可能与必修知识相联系,对于实验原理并不需深究,只要能完成实验操作、得出实验结论,实验解释可留至课外或选修课程时再详细解答,也为学生树立学习是不断深入、不断寻求解答,持续发展的过程的观念。如《化学2》课本“拓宽视野”中给出了锌锰干电池的电池组成和电池反应,可安排学生切割干电池观察构成(注意回收),并用相关物质模拟设计实验,制作模拟干电池。若更换电极、电解质,也可制作铝空气海水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等。
四、高一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
选取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一学生95人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国际班学生50人、普通班学生45人),在高一下学期开展高一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并选取未开展高一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平行班两个(国际班50人、普通班45人)做对比教学。
1.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
“听过的很快会忘记,看过的有一些印象,做过的才能理解、掌握。”这句话说明,学生只有亲自操作,经历了探索知识的过程,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深刻,记忆才能牢固。该课程正是提供了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的机会,不仅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结果分析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而且配合必修课教学中理论知识的传授,大大提高了化学理论教学的成效。如对于“喷泉实验”的原理——利用溶解性或化学反应形成烧瓶内外压力差,实验班学生的掌握程度远高于平行班学生,测试中涉及该知识点的正确率国际实验班、普通实验班分别比平行班高出12%、9%。
2.培养了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学习、生活中遇到化学问题,你会如何解决?上网搜索,问老师、同学,不了了之;这是大部分学生的态度,很少会有学生想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利用化学实验来解决问题。校本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就是逐步培养学生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像“如何使切开的苹果不变褐色”、“发酵粉是如何发挥功效的”。学生也慢慢习惯于用实验来解决化学问题。如某国际实验班学生从电视购物频道看见一个净水器广告,展示普通水电解后有大量沉淀物,但经某品牌净水器净化后电解就没有沉淀了。学生在课堂进行电化学实验的同时提出疑问:这样的广告是不是有猫腻?提出猜想后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最终找到了答案。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化学实验校本课程,不仅对学生化学学科知识技能的提高有帮助,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学生在课程结束的访谈调查中写道:“在与同桌合作进行实验时,我发现了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多次与同学、老师探讨实验的现象原因,特别是走出校园去糕点店向老板讨教包子的制法,大大提高了交流能力”;特别是负责与陶艺公司接洽的几位学生,其组织、协调能力有了很大的锻炼。
4.为选科提供参考
通过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学生对自己化学学习能力有更全面的评价,为选择更适合自己深入发展的学科继续学习提供参考。国际实验班和普通实验班选择化学的学生分别比平行班高出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