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指南》理念下表演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_王雅婷

浅谈《指南》理念下表演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_王雅婷

福建省晋江市罗山街道荣宗中心幼儿园 362200

摘 要:表演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游戏,它深受幼儿的喜爱,在《指南》理念的引领下,教师要思考如何有效地提供多方面的支持策略,引导幼儿开展自主性的表演游戏,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表演游戏 指南 问题 对策

陈鹤琴先生曾经这样论述过游戏的作用:“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他们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性;他们从游戏中强健身体,活泼动作;他们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实是儿童的良师。”然而细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不难发现表演游戏能在多个领域中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幼儿园表演游戏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1.游戏之前,普遍性教师的准备不充分

案例一:幼儿表演《白雪公主》时,发现很多幼儿游戏过程中不懂得寻找替代物进行游戏:如白雪公主来到7个小矮人家里,一进门就有小椅子小桌子。桌子上面放着碟子、食物等。很多小朋友在布置场景时,就随便把小矮人的碟子、食物等东西放在地上。丰富的物质材料是游戏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指南》引导教师要是游戏和生活的独特家宅,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支持和满足幼儿的操作、体验。表演游戏中有很多吸引人的道具,这些道具颜色鲜艳、玩法多样,易于激起幼儿玩游戏的兴趣。但游戏中的教具常常被教师一手包办了,幼儿则是全盘接收,毋须要开动脑袋。而表演游戏又是自由、灵活、富有创造性的游戏。因此,不是每一个故事的表演都需要把故事中所有的道具都做出来,有时可以找一些替代品。案例中小矮人家里的桌椅,教师未提供,目的是要幼儿动脑筋寻找“替代物”。但是效果很明显是没达到,幼儿之所以不动脑筋寻找替代物的原因:一是教师把游戏中大致的道具都提供出来了,所以对于游戏中的一些小细节不注意也不太在乎,并未在活动之前提醒幼儿要自己寻找此部分道具的“替代物”, 没有经常启发幼儿注意观察身边周围的事物,学会废物利用,寻找替代物;二是幼儿对教师的依赖已经形成。由于大部分的道具都是教师已经“一手包办”,幼儿想当然认为教师肯定会帮他们准备其他的道具。

2.游戏过程中,教师介入指导方式不正确

案例二:《小蝌蚪找妈妈》扮演“小蝌蚪”的幼儿在寻找自己妈妈的时候遇到了“鸭妈妈”、“金鱼”和“乌龟”。当扮演“金鱼”的幼儿回答“小蝌蚪”的“我们的妈妈他长什么样”的问题时,说:“你妈妈她全身都是绿色的,而且皮是皱皱的。”突然,一个幼儿发现了问题,说:“不对,青蛙的皮是光滑的,哪里是你说的皱的,你错了,而且金鱼不是说这句话的,你演错了。”然而旁边的幼儿也跟着起哄说:“对啦,金鱼不是这样说的,你错了,你真笨!”这时,在一旁观看的老师介入了:“演到哪里了下面该谁出场说话了,别吵别吵,接下去演。”

幼儿在进行表演游戏时,可以适当地自由发挥增减情节、替换词语或动作。而案例中的幼儿就是把原本该说的台词给换了,却遭到了其他幼儿的质疑。这时,幼儿面临着新问题,需要时间和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去寻找答案,解决自己的疑问,而教师为了游戏能继续进行下去,打断了幼儿的思考和讨论,制止幼儿们探寻答案。幼儿遇到问题得不到解决,就带着疑问的心情继续表演,这样反而不利于幼儿积极探索周围世界的欲望及更好地把游戏进行下去。长期以往,幼儿再有问题也不敢提问、抹杀幼儿主动探索周围世界的好奇心。

3.游戏结束时,教师把“批评”当成讲评

案例三:幼儿在玩表演游戏《拔萝卜》时,一个小朋友不遵守游戏的规则,在活动室内大喊大叫,还跑到其他小组去打扰小朋友表演。老师看了以后制止了他。游戏后,在进行点评时,老师在全班小朋友面前批评了那个小朋友,说他是个不遵守游戏规则的“坏小孩”,老师不喜欢这样的小孩。结果班上的小朋友都不理他,也不和他玩。还有的小朋友一直叫他“坏小孩、坏小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表演游戏结束的讲评环节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通过总结游戏过程中幼儿好的表现与不足,提出游戏中存在的需要改进的问题,关系着游戏下一步的进展,同时还关系着幼儿自信心、良好习惯等的培养。所以在游戏尾声,评价成为了游戏必不可少的环节。案例中的教师虽然有围绕本次游戏活动作出了评价,但是教师只将本次游戏中不足的现象进行了批评,也没有提出改进的方法,且对幼儿的评价语言恶劣,起到了反作用的效果。这样不仅让幼儿成为班上孤立的对象没有朋友,没人愿意和他玩,也会造成幼儿产生不良的情绪。

二、解决幼儿园表演游戏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1.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特点和水平,充分做好游戏前的准备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前的准备活动,利用美术活动、区角游戏让每个孩子自己动手做表演游戏道具,也可让能力强的幼儿参与布置游戏的场景,这些做法不仅能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还能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同时幼儿在表演时也会更加地爱护珍惜自己的作品和布置的环境。在制作道具的过程中,要根据情节发展的需求,道具不必过于精致、鲜明,以免影响游戏的开展,并可以物代物,稍有象征性即可。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及表演活动,更加激发了幼儿参与表演游戏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应充分挖掘家长资源,调动家长力量参与到表演道具制作中。这样既能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游戏,间接减轻了教师的任务负担,还在无形中亲密了亲子情感。

2.教师始终关心、帮助和支持幼儿的游戏

在表演游戏中有的教师过于注重教学进度,忽略培养幼儿主动发现、探索、求知的欲望。相反,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表现出对表演游戏有极大的兴趣,时刻关注着幼儿游戏的进展。教师应鼓励儿童主动、自然、创造性地表演,不应强调严格按作品来刻板地表演。《指南》要求我们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当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可采用外部干预法或内部干预法进行指导。建议教师多采用内部干预法,帮助幼儿及时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3.评价活动应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多肯定幼儿

《指南》要求教师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都应该得到我们及时的肯定。然而有的教师会把游戏后的讲评当成“批评”,评价的方式、内容也不正确。教师的讲评应更多地鼓励幼儿,肯定幼儿的表现,促使幼儿自信心的形成。讲评时,教师可以对于今天的活动做简单的总结,表扬幼儿在游戏中的优点,对他们在游戏中的创新意识给予肯定,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与幼儿一起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也可以请每个表演小组1-2个幼儿对本小组的表演进行点评,说说今天谁表演得最好或你更喜欢谁的表演,为什么?让幼儿自己将表演游戏中好的表现指出并与大家分享交流;还可以是每个小组的幼儿自己先讨论点评,教师在一旁稍加指导,然后请个别幼儿一起来总结。 教师要明确,幼儿不仅是自己活动的主体,也是自己表演的点评者和问题的发现者,更是自己问题的解决者。

幼儿教师应多留一份心,在《指南》理念的引领下继续思考、继续实践、继续创新、继续收获。

参考文献

[1]丁海东 《学前游戏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254页。

[2]李淑贤 姚伟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06页。

[3]杨枫 学前儿童游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2版,第212页。

[4]陈宏英 幼儿园表演游戏现状分析及其思考.http://essay.cnsece.com/article/4620.html。

作者简介

王雅婷,1991年6月,性别:女,福建晋江市人,学前教育本科,福建省晋江市罗山街道荣宗中心幼儿园后勤副园长。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论文作者:王雅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2月总第2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  ;  ;  ;  ;  ;  ;  ;  

浅谈《指南》理念下表演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_王雅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