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伴抑郁状态患者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的影响观察论文_张红梅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兖矿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 273500

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帕金森伴抑郁状态患者,给予患者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探析护理要点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患者时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共计选取48例患者,均为帕金森伴抑郁状态患者,就诊时间段:2016年1月开始,2017年1月停止。48例患者分组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且分别命名为观察组(24例;常规护理干预+个性化心理护理)和对照组(24例;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组间数据,计算出相关性X2、t数值。结果: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满意度均显著性更佳,将其对比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给予帕金森伴抑郁状态患者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帕金森伴抑郁状态;个性化心理护理;护理要点;护理效果

帕金森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且病情较为复杂,患病人群中常见中老年患者,属于神经变性疾病,震颤、姿势步态异常以及肌强直、运动迟缓、睡眠障碍、嗅觉减退、便秘等均属于本病患者临床症状[1],患者因为疾病原因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不良情绪,例如,抑郁情绪,需要给予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需要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并尽最大可能满足患者护理需求,需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以及环境护理干预等,可获得理想护理效果。本组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给予帕金森伴抑郁状态患者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且选取了48例患者入组。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参与本次探究的48例患者均选自我院,均为帕金森伴抑郁状态患者,就诊时间:自2016年1月开始至2017年1月停止,共计2组(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中、对照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16例、8例以及17例、7例,观察组(56岁至78岁)中位年龄为(58.69±4.25)岁,对照组(57岁至79岁)中位年龄为(59.01±5.24)岁。所有患者均对疾病相关性知识、个性化心理护理等进行了充分了解,均参与本组探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比分析2组患者组间数据得出对比结果是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24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给予患者一般基础性护理干预等;

观察组(24例;常规护理干预+个性化心理护理),其中常规护理干预同上,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如下叙述:为患者提供一个干净整洁、舒适、温湿度适宜的病室环境并关心患者、鼓励患者、安慰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的前提下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等)。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健康宣教,宣教内容包括:治疗方案、护理要点以及疾病相关性知识[2],尽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健康宣教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及接受能力,利用个性化心理疏导以及个性化健康宣教来促使护患关系和谐,促使护理人员依从性显著性提升,叮嘱患者遵医嘱服药,告知患者疾病治疗周期长,需要保证心理健康,积极配合治疗,可促使疾病快速康复。另外,给予患者饮食指导时需要确保食物清淡、易消化[3],多进食蔬果,多进食含有纤维素食物(例如,燕麦、玉米等)。

1.3判定标准

HAMD评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统计。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利用SPSS19.0软件分析并经t检验,体现方式是(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利用SPSS19.0软件分析并经X2检验,体现方式是率。判定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标准是:P<0.05。

2 结果

利用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2组患者各项组间数据,获得如下结论:2组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临床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明显最佳,本次对比的组间数据是:HAMD评分(<8分、8~20分、>20分)、满意度。

3.讨论

帕金森病临床发病率较高,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以及肌强直等均属于本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属于慢性疾病,属于进展性疾病,常见情感障碍是抑郁情绪,帕金森伴抑郁状态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抑郁情绪可导致患者运动障碍、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4],发生诱因主要是遗传因素、神经生化改变、躯体功能丧失等,需要给予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临床上属于新提出的护理措施,核心护理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具有个性化以及针对性,可显著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5],可促使患者护理质量显著性提升,护理期间需要注意:根据个性化护理原则,给予患者基础性护理干预,另外,需要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给予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前提是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还需要给予患者实施环境护理、健康宣教等措施,需要利用社会-心理-生理模式来促使患者临床症状进一步改善。

本组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8分、8~20分、>20分)、满意度分别是17例、5例、2例、100.00%,均显著性更佳。

综上,给予帕金森伴抑郁状态患者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可显著性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可显著性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莉琴,章笑英.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及焦虑心理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5(14):2226-2227,2228.

[2]梁普莹,崔立谦,刘英华等.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焦虑的干预[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4):2043-2046.

[3]杨天婷,周雯雯,方宏莲等.持续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6):3814-3816.

[4]谭凤娇.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状患者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3):100-100.

[5]卢颖,刘浈,倪文娟等.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帕金森病伴抑郁状态患者的影响[J].蛇志,2017,29(2):206-207.

论文作者:张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0

标签:;  ;  ;  ;  ;  ;  ;  ;  

帕金森病伴抑郁状态患者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的影响观察论文_张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