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的角度品赏《陶罐和铁罐》论文_单俊

从不同的角度品赏《陶罐和铁罐》论文_单俊

云南省宣威市教师进修学校 单俊 655400

《陶罐和铁罐》是三年级人教版第五册(27)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故事主要是通过对话展示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阐明道理。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用恰当的词语来准确表达事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态度的。在这篇寓言故事中,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方式刻画了寓言故事中的形象。下面笔者从3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在教学中如何品赏这篇课文。

一、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品味写法

1、注意同类词语的微妙区别

本课中形容一类事物的词语比较丰富。稍加梳理就可以得到:

形容铁罐的词语:骄傲、傲慢、轻蔑、恼怒,完全氧化、无影无踪;

形容陶罐的词语:光洁,朴(pǔ)素(sù),美观、谦虚,争辩,不再理会;

描写历史变迁的词语:流逝、覆灭、倒塌、遗落;

教学时,联系上下文语境区别同类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特有意味。比如:“骄傲、傲慢、轻蔑”这一组词语,都是形容自高自大,看不起人。然“骄傲、傲慢”是形容人物的品质,“轻蔑”却是形容在具体情景中看不起人的表情。

巧妙地引导领悟这些词语意思,准确运用这些词语描述事物,将使词语积累和运用的过程成为充满着语感思维训练的美妙活动。

2、注意“说”法的形态之美

文章中表示“说”法的词语有五种:问、答、说、争辩、叫起来。丰富地表现了说话形态。

此外,文章里在各种“说”的前面还加上了不同的词语。有的形容“态度”,如:陶罐谦(qiān)虚地回答;有的形容“神情”:如:惊讶地说;有的形容“语气”,如:“陶罐争辩说”,有的表现品性:如“铁罐傲慢地问”。类似这样,使“说”有了形神,有了情节。形成了语言教学的内容。

3、注意提示语的位置意义。

从文章第2-10节,陶罐和铁罐的语言都独立分节的方式呈现,好像能看到双方你一句我一句地在争辩。

课文中对话表达的形式有两种。第一种,先写“说”再写“怎么说”。即:语言在前,提示语在后,比如:“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不敢,铁罐兄弟。”谦(qiān)虚的陶罐回答。学生阅读时,先听到“说”什么,再看到“怎么说”,有先闻其声,再见嘴脸的效果。第二种,把提示语放在“说”话的中间。比如:“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这是陶罐的争辩,说话有层次,于是有必要用提示语划分出层次。读陶罐这段话可知,提示语前的话是观点,提示语后的话是事实,是先道理后事实的顺序,是事实支撑道理的写法。然而,“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由此看来,品味提示语的位置,便于深刻理解与对话内容,故事角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注意角色称呼变化的意味。

本课铁罐和陶罐的相互称呼,很有意味。

一是品性意味。铁罐对于陶罐,先是轻慢地称呼“陶罐子”,再是轻蔑地责骂陶罐是“懦弱的东西”,再后来斥骂陶罐“你算什么东西!”这称呼的三个变化,逐层地体现出铁罐的傲慢粗暴。再看看陶罐,它开始称呼铁罐为“兄弟”,然后一再以“我们”相提并论,最后仍以“我的兄弟”呼唤铁罐,体现了陶罐有情有礼的品性。

二有情感意味。单一地品味铁罐和陶罐相互的称呼,可以清晰感受到铁罐对陶罐的恶言相向,也可以体味到陶罐对铁罐的兄弟情谊,读着读着仿佛能看到铁罐的轻蔑嘴脸,能感到陶罐的真诚情感。

阅读要有角度,从某种意义说,选对角度就有理解有品味。这个角度可以是贯穿课文内容的主要人物,可以是文章中反复出现相互呼应的细节,切入这个角度,就可以品味到语言运用的美妙。

二、从布局谋篇的角度欣赏章法

如果我们把视点单一地放到《陶罐和铁罐》的文章结构上,就能明确看到这则寓言故事采用的是常规的表达方式。

第1--9节,交代故事发生在国王的御厨,主要角色是铁罐和陶罐。这是最典型的“背景”交代开头。紧接着,以对话形式写出了铁罐和陶罐的一场争吵,故事有了前半段。

第10节,用“时间在流逝,许多年代都过去了……”的语句,将故事过渡到后半段。

第11——末尾。通过挖掘文物的场景,使当年争论有了定论,陶罐为宝铁罐化泥。故事有了结局,简单说,文章写了跨越许多年代的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命运。按照时间顺序,先写“许多年代”前的故事,然后用一个过渡段,续写“许多年代”后的故事。很清晰地表现为:故事+过渡+故事=课文内容。这样的构段方式非常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理解,读懂这样的章法,利于学生掌握简单记叙文的章法。

我们再把视点分别地放到陶罐和铁罐的写作内容,就能看到两者之间有趣的对比,强势出场的铁罐和谦虚有礼的陶罐,形成了强弱对比;之后两罐埋入土中,彼此命运成了悬念;最后,陶罐出土为宝,铁罐化为泥土,颠覆了最初的强弱对比。这样安排内容,寓意就显得特别形象,使三年级学生容易读懂。

三、从选材的角度探秘寓言。

寓言,多数是内容简单意思简明。而透过内容本身去探秘作者的写作构思,却极具意思,令人向往。探秘《陶罐和铁罐》的选材,可从这几个选点品味。

选择陶罐和铁罐作为主人公,具有普遍的认同意义。陶罐和铁罐,这两件器物都是很普通的生活用品,学生基本了解它们的材质性能。在这样的前提下,阅读故事的情节,理解内容的难度不高,能自然得出寓意。具有“小物大理”的选材特点。

选择“国王御厨”作为故事发生地,具有真实的社会学意义。国王御厨,是霸权王朝的缩影,在特别讲究高低贵贱等级分明的环境里,铁罐自然耳濡目染,滋生出傲慢品性来侮辱陶罐,也是合乎客观的。因为存在决定意识,环境造就人物。

选择“对话”之争表现寓言故事,具有科学的艺术创作意义。陶罐和铁罐,一易碎一坚硬,只能选择口水之争,如果来个硬碰硬,那故事就没有后话了。

通过以上分析,以后我们再去读《揠苗助长》、《刻舟求剑》等文时,为什么选择 “农民”、“聪明人”做主人公,故事发生在田里、河里等等,就能理解选材的用意。如果要求学生尝试写作寓言,对于如何选择主人公,如何选择场景等等就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单俊,通讯地址:云南省宣威市教师进修学校,邮编:655400。

论文作者:单俊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  ;  ;  ;  ;  ;  ;  ;  

从不同的角度品赏《陶罐和铁罐》论文_单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