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大数据数据信息对农业的生产经营有重要影响,整个大数据涵盖了农业生产领域,在新时期的农业经营管理中科学应用农业大数据可以有效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提高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大数据的特点,并阐述了农业大数据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意义,提出转变大数据技术应用思想观念和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及引进新型农业大数据技术等建议,希望对农业大数据应用有所启发。
关键词:农业大数据;农业;经济管理;应用;研究
引言:
大数据是指在处理大量信息的网络数据中,通过优化传统的数据处理流程,从而得到潜在的信息与价值,因此,大数据技术也称为无形资产。大数据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数据资源,是企业在运营发展过程中收集到的来自市场,合作公司,用户等多方面主体的信息与数据,具有数量庞大,体系架构复杂的特点,因此传统企业的数据处理技术与信息设备不能满足强烈竞争市场下的企业市场营销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大数据的价值,挖掘大数据中的信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企业的运营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优化经营方案。大数据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目前尚没有机构对其进行明确的定义。
1、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管理中的作用
1.1推动农业的科学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是其他行业发展的基础所在,因此必须要做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高农业产出。农业生产很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将农业生产与大数据技术相互融合,对农业大数据进行挖掘,利用数据来进行农业生产的反映,同时对一些自然因素进行分析,以此来及时对农业的生产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最终优化农业生产的结构。并且也能够有效完善农业的经营方式,提升生产的积极性。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的大数据技术,提升对农业数据分析的精确度。在农业合作社管理中,可以利用大数据对生产技能、组织规模以及经济效益等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来确定出最为科学的经营方式。另外,农业大数据将会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的竞争力,现今我国的传统农业正在逐渐发生转变,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对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以此来做出及时的判断处理。以此来充分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
1.2完善政府运作方式,促进农业决策科学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其中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信息发布等技术逐渐普及,为政府的大数据利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利用农业大数据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政府组织形态的改革。大数据会对政府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利用大数据,政府会对农业生产发展等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进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最终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2、传统农业经济活动问题分析
2.1农民生产稳定性较低
在农民的传统经济生产过程中,农作物的种植与产出往往会受到天气/地理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生产稳定性较低,农民的基本生活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例如,6-7月的台风以及暴雨会影响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水稻种植,2017年7月,洞庭湖地区的洪灾导致当地农民水稻种植损失惨重。另外,由于农民得不到具体的市场信息,对种植作物的类型无法进行科学的预测,导致作物成熟季节时农产品产量过高,只能降低价格折价出售,尽管如此,仍然有大批农产品无法顺利销售出去,挤压腐烂。
2.2农业企业面临销售困境
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下,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往往会前往农村地区收购大量的作物果实,在出售给当地居民、学校、工厂等地。一般而言,农业企业的客户群体较为稳定,且受到农作物质量以及运输的限制,难以将产品完好地运输到较远地区。如果某地的农产品生产量过大,会造成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农业企业利润空间下降,且难以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
2.3农作物市场信息不对称性较高
完整的农作物供应链包括农民、加工企业、销售企业以及终端消费者。由于绝大多数农产品都是刚需产品,因此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较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在传统的农业供应链中,存在严重的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消费者而言,无法获悉购买的食物产品是否安全,价格与质量是否有保障;对于农民而言,也不能确定企业的收购价格是否最优,直接去市场上售卖农产品是否能够取得更高的收入。信息不对称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农产品经济活动的进行。
3、农业大数据的运用建议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市场变化及相关农业技术来开展大数据技术应用,这样可以有效确保农业经营管理效率和质量有所提高,确保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在实际的大数据技术应用中,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3.1转变大数据技术应用思想观念
当前形势下,农业生产经营工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经营管理工作发生一定的变化,新形势下,农业大数据技术应用日益成熟,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再适应于新时期的农业经营和发展,所以农业相关人员要积极转变思想认识,提高和加深对农业大数据的认识,不可按照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经营管理,传统的管理方式固然重要,但新时期的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所以要有针对性的加强思想认识,在实际中确保农业大数据技术应用进行更加规范标准。针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大数据技术应用,政府要起到积极指导作用,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经营中应用大数据技术,从而为实际的农业生产经营打好坚实的基础和技术保障。
3.2努力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
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对农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和业务技术要求比较高,所以需要针对农业经济管理不断提高和培养农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首先农业单位或企业要制定一定的经营管理目标,结合实际农业生产经营进行管理,同时要做好人才技术培养,确保农业技术人员能够在结合农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基础上做好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实际的业务培训和学习中,农业企业或单位应该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培训和交流,针对实际的大数据技术要做到细致和全面讲解,确保农业技术人员熟练掌握大数据应用技术,确保在后续的技术应用中,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效率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同时还应与各大专业高等院校合作,不断培养更多具有农业大数据技术高素质人才。
3.3引进新型农业大数据技术
引进新能源技术、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云终端等技术,随时在线精准检测环境中的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多参数,建立农业环境大数据监测平台,解决农技人员短缺的现状,实时接收平台推送的灾害预警数据信息,帮助和提醒农业种植管理人员提前做出应对议案,规避农业风险和危害;
3.4注意保护农业大数据的安全
在农业大数据技术应用过程中要确保农业大数据的安全,为了确保农业大数据的安全,首先可以建立相应的网络数据安全服务体系,通过体系来管理和确保大数据的信息安全,保障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安全有效。同时政府要加强立法和监督,通过法律约束和监督管理来提高大数据的安全,确保大数据技术的作用高效发挥。农业单位或企业自身要加大管理,对农业大数据的应用进行全过程监督,避免其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确保大数据安全,并提高大数据的技术应用效率,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农业大数据的发展使其在农业经济管理中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基于农业大数据的农业经济管理,不仅改变了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而且提高了技术水平,对我国农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农业大数据的应用存在一定不足,其安全隐患可能对农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国有关人员必须针对农业大数据的应用问题加以有效研究,以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戴小文,漆雁斌,陈文宽.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大数据分析在农业经济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70-77.
[2]杨诗琦.基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视角简析农业经济[J].知识经济,2014,22:84.
[3]林彬.浅谈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1:218.
论文作者:吕玉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农业论文; 数据论文; 技术论文; 农业生产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传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