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论文_胡霞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

摘要:目的 评价优质护理模式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并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分别为: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的40例研究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相关指标。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0%,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化内科的临床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其临床应用效果非常优秀。

关键词: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效果

优质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基于常规护理的基本构建,在现代护理理念的指导下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综合护理服务,相较于常规护理,其护理内容兼具生理与心理两个层面,更加完整化与连续化,可以令患者、患者家属以及社会都感到满意[1]。本文选择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试探究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并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分别为: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的40例研究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8岁,平均(48.48±11.32)岁;疾病类型:上消化道出血15例,胃溃疡21例,食管炎4例。对照组:研究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9岁,平均(48.86±11.55)岁;疾病类型:上消化道出血14例,胃溃疡20例,食管炎6例。两组患者就性别、疾病类型、年龄等基线资料而言均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统计学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病情观察,若患者出现腹痛腹泻、便血便秘、恶心呕吐等表现,则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同时,护理人员应该严密监护及记录患者的血压、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对于危重症患者,应保持绝对卧床,对于轻症患者可适当安排运动,并安排高蛋白、低脂肪、低钠盐的易消化食物。

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医护人员为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及制度,安排病友进行交流,并为其布置温馨病房,消除其紧张感,缓解其负性情绪。若患者仍有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其交流,疏导其心理障碍。②术后2日内安排流食,随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饮食干预,按照“流食→半流食→普食”的顺序逐渐改变事物,生冷辛辣的食物要禁食,以免消化器官因刺激而负担加重,导致病情复发。③定期开展健康教育,除了在走廊中粘贴宣传画,还可以为患者播放视频、发放手册、一对一交流,使其更加了解自己的疾病,正确看待疾病,自信地积极接受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效果判定依据为:

(1)显效:相关症状显著改善,无复发;

(2)有效:相关症状稍有改善;

(3)无效:相关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2]。

※总有效率即有效率、显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参与实验的患者其临床数据均行统计学软件包—— 给予检验。所涉及的计数资料以(n,%)表示,以卡方值检验。假若两组患者的实验所数据经过统计计算结果为P<0.05,那么表明分组结果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0%,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58,P=0.003<0.05)。

表1 护理效果的组间对比(n,%)

3 讨论

我国目前在临床护理方面一直存在着许多问题,医患纠纷与护患纠纷是最为明显的两大问题,消化内科也不例外。对于医院来说,开展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可以避免护理人员因不当护理行为出现失误而引发的护患纠纷。

从结果可以发现,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其护理总有效率仅为70%,而采取优质护理的研究组其护理总有效率却高达95%,可见在临床护理领域,优质护理有着常规护理无法媲美的应用效果与应用价值。事实上,优质护理模式具有着非常鲜明的开展优势,具体包括:第一,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加强医院管理护理工作的水平,在优质护理理念的引导下,护理工作内容得以更加具体、详细地落实下去,权责明确,间接加强了医院护理部门的制度化,使得临床护理在方方面面都变得更加制度化与规范化;第二,优质护理可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护理形式的责任化使得护理人员具有更高的工作积极性,其为所辖患者提供的护理更加全面细致,同时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也会被更多地发现,从而实现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的有效提升;第三,优质护理模式可以确保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其以人的社会属性作为出发点,通过人性化的护理措施来改善护患关系,患者得到了更多的关爱与关心[3-5]。

结语:

优质护理模式于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使患者得到更加令人满意的服务,其应用价值非常显著。

参考文献

[1]朱乔宏,曾宇芳.消化内科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39(05):48-49.

[2]黄国霞,蔡卫华.优质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1):135-136.

[3]古凤美.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4,35(08):1767-1769.

[4]刘梅红.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06):936-937.

[5]梁红,刘光碧,张洪敬,等.优质护理服务在消化内科临床应用前后的效果比较[J].西部医学,2013,25(09):1412-1414.

第一作者:胡霞,女,1985年9月10日出生,本科,护师,研究方向:消化内科护理学。

通讯作者:胡霞,1985.9.10日出生,女,本科,护师,研究方向:消化内科护理学。

论文作者:胡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  ;  ;  ;  ;  ;  ;  ;  

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论文_胡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