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明县派连水管所 广西崇左 532500
摘要:灌溉用水是水资源利用的最大用户,其用水效率目前还非常低,而用现代化的手段提高灌区管理水平是提高灌区用水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用水效率的高低,而管理水平的高低,既涉及到技术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涉及到管理体制以及经营机制等方面的问题。灌区管理单位目前的尴尬局面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水利的要求,而国家也有能力采取经济、技术、文化等综合措施,逐步建立适合农村特点、保障有力、良性运行的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关键词:灌区;现代化管理;内容;作用
一、新时期灌区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一)加快灌区改革是新时期农业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产量和灌区水之源两者之间紧密相连。
(1)灌区要保证能够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对粮食多产量、多品种、高质量的需求,因此灌区的改革可以保证粮食的安全。
(2)农业的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因此水之源短缺,一旦干旱或是缺水,就会导致灌区发展,从而影响灌区对农业的供水,导致农业的上产产量下降。因此,灌区应当进行改革创新,使灌区有更加强的应变能力,为农业经济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加快灌区改革是巩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的需要
近年以来,国家已经非常重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也相应的逐渐增加了投入,这项措施为解决灌区设施配套不齐,或是年久失修等问题带来极为重大的帮助,而在投入过程中,工程状况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变。但是现状在改变的同时,不少人也比较担心花费了巨额新建的设施到底能支撑多久这一问题,如果不同时对现存的不合理的体制与机制进行改革,那么之前花费巨额国债续建配套的成果可能巩固不住,因此,从事灌区管理的工作人员对这一极为严峻而现实的问题必须予以重视。
(三)加快灌区改革是目前摆脱灌区困境的根本出路
一直以来,我国的灌区就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了,在建设初期存在资金短缺、设计标准低、施工设备不完善、施工质量差等问题,在建成之后存在产权模糊、管理者权利、经营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技术落后、职员队伍不稳定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大多都是因为灌区管理的机制不完善而造成的,因此想要摆脱灌区管理目前所面对的诸多问题,加快灌区改革是目前摆脱灌区困境的根本出路。
二、灌区现代化管理重要作用
按照水利发展的新思路,灌区持续发展的目标应是建立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近期内灌区发展趋势应是由单一的农业灌溉供水向综合型供水发展;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发展;逐步建立用水户参与管理的灌区管理新体制。随着灌区发展趋势的变化对管理手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这是研究、探讨灌区水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问题的前提。
充分发挥农田水利规划特别是县级农田水利规划的规范引导作用,综合运用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国土整治复垦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发挥整体效益,全面推进以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为主的灌溉排水工程建设,坚持骨干工程和田间工程同步推进,完善量水设施,为加强工程运行管理和维护创造条件。
灌区新的发展趋势和灌区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现代管理手段,灌区信息化是灌区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只有通过信息化系统设施的建设,提高信息采集、传输的时效性和自动化水平,才能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手段,为防汛抗旱决策提供依据,为灌区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优化灌区水资源配置需要信息化系统
编制配水计划是灌区实行计划供水的重要环节。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内容是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的需水要求,并尽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在灌区灌溉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的条件下,传统的是编制灌区静态配水计划。实践证明,静态配水计划无法使灌区水资源达到优化配置。而动态用水计划是当今国内外水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动态用水计划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水资源在能够满足作物较高产量灌溉条件下,结合天气、工程、作物生长状况等变化因素制定出取水计划及配水计划;二是在水资源不能充分满足灌溉需要,即缺水的条件下,采用系统分析技术结合气象预报确定优化灌溉制度和取水配水方案;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需要及时掌握灌区工程运行状况、灌区内部水源条件、作物生长阶段对需水的要求、气象状况等方面的信息,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首先实现灌区管理的信息化。
四、实施水资源优化调度需要信息化系统
优化调度是实施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保障措施。优化调度的前提是要及时掌握灌区水资源、工程运行、作物需水要求、各用水户对水资源的需求、气象状况等灌区现状情况。由于灌区范围大,工程分散,分水建筑物多,区内气候及作物生长存在差异,降雨时空分布很不均等,用传统的人工传递信息方法来决策调度方案,其灌区水资源调配方案往往滞后于客观实际的变化,很难达到优化调配的程度。因此要实现优化调配灌区水资源的目标,建设灌区水管理信息化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
五、灌区防汛抗旱需要建设水管理信息化系统
防汛抗旱是灌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灌区工程的防汛保安,需要实时监控灌区工程的水位现状,运用调度手段及时调整渠(库)水位,防止出现渠(库)水漫堤(坝)现象的发生,确保渠(坝)安全运行。要保证以上工作的顺利完成,建设一套水位实时监控系统就尤为重要。
从灌区抗旱的情况来说,灌区抗旱实际上就是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严格实施过程,也就是要严格执行计划用水。多年来,灌区摸索的“流量到段,水量包干,上送下接,奖罚兑现”的用水管理办法,对促进灌区计划用水、均衡受益起到很好的作用。此种管理办法的核心是按计划指标交接水位:灌区调度中心需要及时了解各交接处的水位值。在管理手段落后的情况下,对各交接处水位值的观测与传递很难满足及时、准确的要求,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只有建设水位实时监控系统,才能满足用水管理业务技术上的要求。
六、灌区水费改革需要建设水管理信息化系统
灌区水费改革是灌区经营机制转换的重要内容,是建立灌区良性运行机制的重要途径。水费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水价,使之逐步步入成本水价,改革计征办法,推行基本水费加按水量收费;改革征收方式,由委托代收为管理部门直接征收等主要确保水费改革目标的实施,不仅要求量水准确、及时,而且要求服务到位,即适时适量地满足用户对需水的要求。在灌区范围内,涉及因素多的客观条件下,只有借助现代水管理信息化技术才能达到上述两项目标。
七、监视灌区工程运行状况需要建设信息化系统
灌区工程只有线长、点多、涉及因素多的特点,而灌区工程效益的发挥具有系统性,需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灌区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需要科学地监视灌区工程的运行状况,并将信息及时传输到灌区管理中心,因此需要建设一套实时监控系统,以担负灌区工程运行状况的监控任务。
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灌区办公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
实现灌区办公自动化,不仅是纵向联系及横向交流的需要,也是建设灌区水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需要。通过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将灌区内部各职能部门联系在一起。可以做到数据、信息、资源、成果共享,这样可有效地提高灌区水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效果,增强灌区内部各职能部门的信息交流。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人事管理、水资源管理、工程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等各种软件,建立财务电算、报表管理、生产成本分析、供水收费管理、经营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软件系统。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办事效率,而且将使灌区总体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灌区管理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认清当前灌区的发展现状,不断健全灌区管理机制、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实行节水灌溉工程、加快灌区管理创新步伐,因地制宜的制定改革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龚孟健.大中型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02:17-19.
[2]闫冠宇.大型灌区“十一五”规划思路[J].中国水利,2005,23:44-46+61.
[3]冯广志.国有大型灌区改革思路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利学会2000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水利学会:,2000:6
论文作者:黄广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灌区论文; 水资源论文; 用水论文; 工程论文; 水管论文; 水位论文; 计划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