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建设中,绿化的不断发展不断改善着城市的面貌。近年来由于城乡统筹规划的大力推进,不仅是城市,农村对于绿化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进行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对技术进行一定的借鉴,对于提高树木的成活率,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展开相关论述。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经济的增长,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于城市的建筑和园林绿化也逐渐受到重视。为了改善的人们的生活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本文则将对城市园林绿化及其施工技术管理进行科学的探究,从而根据当前城市园林建筑的情况,提出相关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和对策。
1、城市园林绿化的分析
建设部门要能意识到建设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目的,由于时代发展迅速,城市的环境质量也在逐步改变,所以,为了维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我国提出城市园林绿化的方案;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时,必须要做到与城市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体现出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特征。城市的面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面貌,如果一个城市环境质量较差,则这个国家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建设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的城市园林,是当前建筑部门最为重要的工程。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城市园林绿化对建筑能有效的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园林建设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一些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国家在建筑拆房建绿需要为人们提供经济保障,这就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
2、园林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2.1 植物的选择
城市属于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和特殊的地方,所以想要在城市园林绿化需要考虑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公园中植物种类的选择。由于城市园林绿化的特殊性,对种植的植物的要求较多,所以在对植物的种类进行选择时,工作人员需要提高重视,不但要对植物的特点进行全面的了解,还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从而种植适合当地环境和气候的植物,避免出现种植种类不合适的现象。
2.2 植物移植问题
在进行园林公园的施工时需要种植很多的植物,因此会出现如何对植物进行合理的移植的问题。虽然植物的移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但是在移植的过程中存在着成活率不高的问题。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植物和移植现场的环境不相符,即在选择移植的植物种类时,没有对当地的环境、气候等条件进行分析和考虑,从而导致了移植的植物无法在当地生存的现象。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移植的时间不对,这也会导致植物的移植成活率不高。在对植物进行移植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使其可以更好地生长,避免出现烂根等问题。植物种类的选择、种植时间的选择以及土壤的选择都会对其移植的成活率产生影响,进而增加园林的总成本。
2.3 土壤问题
对于植物而言生存环境很重要,因此园林的建设对土壤的要求很高,若出现土壤污染现象,必然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直接的影响。重视园林的土壤质量可以促进园林内植物的顺利生长,因此在进行园林建设时必须避免土壤污染现象,一旦出现污染,需要立即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
3、施工技术解决策略
3.1 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
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建设的情况,因此为了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需要大力开展园林建设。在进行园林建设工作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一般不要种植外来的物种,尽可能的选择本地常见的植物种类,这样才可以提升种植的成活率,降低植物种植的成本。此外,工作人员需要对种植的植物进行科学的培育,并结合植物的类别进行划分,按照类别进行种植。同时主要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适宜种植时间,因此尽量在最适宜的时间段进行种植,从而提升植物的成活率。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设计单位在进行园林设计工作时,还需要结合景观设计要求,对植物的种植地基进行调整,进一步提升植物的成活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提高植物成活率
在开展园林施工时,需要种植各类的植物,比如灌木、草本植物等。在进行种植时需要按照植物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法和时机。同时,植物的种类不同,生长特点也不相同,因此对土壤和阳光等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在选择种植模式时,需要具体植物具体分析,最大程度的为植物营造适宜的生活环境,提升成活率。此外,在进行施工时,需要按照图纸内容进行,对植物实施分批种植。完成上述的工作后,还需要安排专业人士对植物进行养护,避免植物的死亡,降低施工的成本。
3.3 保证土壤的质量
园林施工的开展需要保证植物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对种植的土壤进行重视,严格进行土壤检查工作,保证土壤的质量符合规定:①植物种植需要的土壤不能含有杂物,因此不能在砂质的土壤当中种植;②使土壤的 pH 值控制在 7 -8 之内;③土壤需要含有各种有机质;④土壤需要具备较好的团粒结构。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国的土壤大部分都存在或轻或重的污染,比如土壤呈酸性、碱性或者含有较多石块等。土壤出现酸碱化主要是因为垃圾造成的土壤污染,所以,想要获得无污染的土壤,我们需要将垃圾隔离在园林的外边,实现无污染,确保园林的土壤质量。针对那些已经被污染的土壤,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等合格之后才可以继续使用。
4、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其他管理措施
4.1 作业人员安全教育
养护作业人员必须在上岗之前接受相关技术培训与安全教育,尤其对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参加相关部门的培训与考核,并且持证上岗,比如水电施工作业人员。养护作业人员现场作业时必须穿戴相应反光衣具。园林机械作业者要佩戴安全防护用具,比如使用割草机时必须佩戴眼罩等。对于流量较大的城市段,园林绿地洒水作业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对于城郊的绿地洒水作业应当尽量安排在白天,并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喷洒作业必须严格控制水量与车速,保持全面喷洒,并遵守交通规则。
4.2 园林设施与其他
园林设施包含了园路与铺装、喷灌设施、喷泉、景观照明设施、路沿石、绿化护栏、护树架等。要求确保园路与铺装的整洁与美观,定期巡视检查,对发现破损的设施进行及时的修补。喷灌与喷泉以及照明设备等应当确保运行稳定,水电设备的维护修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操作,出现损坏时要进行及时的修理。浇水井盖使用之后应当及时盖上。路沿石与绿化护栏应当确保完好无损,对出现缺失、损坏、倾斜现象的护栏要及时修理,并且修补材料必须一致。树木支撑应当统一,桩位扎缚应当规范化,对出现断桩、坏桩与缺桩时及时修复。行道树树池篦子应当保持完整,破损时及时修补或更换。
4.3 水体安全警示
水体应当保持清洁无异味,对于需要定期换水的水池必须完善换水工作,定期补充或更换水体。喷泉水池应当定期清洗,对出现损破的池壁与其它水池设备应当及时修补。保障水池干净卫生,水体不能有垃圾,对漂浮垃圾及时清理。大型水体必须设置相应的安全警戒标志,树立警示牌做到醒目提示,并定期检查驳岸情况,确保岸线稳固。公厕洗手阀与冲厕阀门要求无损坏,没有滴水漏水现象。排污管道要求通畅无堵塞现象。洁具要求干净,使用正常。通风设施要求运行正常,确保清除公厕臭味。垃圾箱布置点应当合理,确保无损坏与移位,做好分类设置。
5、结语
因此,相关部门要能做好相关的措施和制定科学的建设方案,选择合适的建设基地,投入合理的建设资金,科学规划城市园林的布局,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与创新,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建设一个贯穿整个城市园林绿化,进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敏.园林绿化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02):34.
[2]徐叶琴.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设理论.2017(03):72.
[3]吴正英.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分析及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3):123.
论文作者:蔡观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植物论文; 土壤论文; 城市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成活率论文; 园林论文; 作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