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与资本国际化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资本论文,理论论文,思想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出发探讨了马克思关于资本国际化的思想。资本国际化的核心是资本生产过程中的国际化,这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间扩张。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研究了流通过程和总过程中的资本国际化。在总过程中,国际价值转化为国际生产价格,而按国际生产价格进行平等交换,实质却是不平等的交换,这即是资本国际化的本质。
一、研究视角
在马克思的最初研究设想里,马克思曾计划用专门的篇幅来研究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问题。马克思于1842年4月2日给恩格斯的信中,谈到了在未来的《资本论》中,国家、国际贸易及世界市场将各占一卷的篇幅[①],后来,马克思在给斐·拉萨尔的信中,也提到了他的政治经济学著作的研究与出版计划,按照马克思的计划,这部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巨著,将分为资本、地产、雇用劳动、国家、国际贸易及世界市场六个分册出版[②]。可以推测,在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这整整两卷的篇幅里,马克思将会把他在前几卷里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生产、流通与分配规律的研究延伸到国际范围。
从现存的三卷《资本论》及马克思的其它著作来看,马克思似没有专门论述资本国际化问题。现存《资本论》的框架是在1865年和1866年间最后确立的,这三卷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国家为中心的,在这三卷里,马克思是围绕着一国(社会)内的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生产、流通和分配来展开论述的,不过,马克思资本国际化的思想仍是十分丰富的,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资本论》各卷及部分有关著作中。这即是本文所要发掘的对象。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一个严密的、完整的科学体系,其基础是他的价值理论,马克思关于资本国际化的论述也同样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从《资本论》及马克思的有关著作来看,马克思正是从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应用的角度来探讨资本国际化问题的。在这些著作中,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在国际上的生产、流通和分配的规律。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研究,遵循的是从实际出发,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的研究方法,而马克思的叙述方法则与他研究的思维行程相反,马克思首先叙述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最抽象的本质,然后从本质到现象、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首先叙述的是作为资本主义经济抽象本质的直接生产过程(第一卷),然后分析包含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资本流通过程(第二卷),最后再展开对包括生产、流通和分配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的论述(第三卷)。
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的:“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但要达到这一点,只有用我的方法。”[③]本文也是采用马克思的方法来探讨马克思的资本国际化理论的,并按照由里及表、从本质到现象、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逻辑展开叙述。文章首先从资本主义生产的角度探讨马克思关于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国际化的论述(《资本论》第一卷及有关著作),这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空间上的扩张,然后分析马克思关于流通过程中的资本国际化理论,即资本的国际流通(《资本论》第二卷等),最后再论述马克思关于包括生产、流通和分配的总过程中的资本国际化理论,如国际价值和国际生产价格等(《资本论》第三卷、第四卷等)[④]。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间扩张
资本主义的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更重要的,它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因此,从资本生产的角度看,资本的国际化首先即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空间上的扩张,这也是资本国际化的核心与本质特征。马克思从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论述。
一是国家间关系的角度。从这个角度,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空间扩张的三个方面:
1、资本主义国家超过其自身司法领域的扩张,其典型是殖民主义。马克思认为,这种“以最残酷的暴力为基础的”殖民制度形式的扩张,对新生资产阶级而言十分重要,它“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促进了“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⑤]对殖民地国家而言,其影响则是双重的:一方面,它起着破坏性的作用,它把殖民地国家的“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彻底摧毁了”[⑥],“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并使殖民地国家遭受殖民国的奴役和掠夺,这一方面是主要的;另一方面,它也有着“建设性的使命,……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⑦],使“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⑧]
2、接受资本输入的国家成为对其输出资本的国家从属或附庸。资产阶级通过资本输出和不平等交换,在“竞争”中摧毁了落后国家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基础,并使之成为主要生产初级产品的殖民地商品经济。通过这些手段,“资产阶级……正象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⑨]
3、从国家间关系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间扩张还可以表现为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斗争。马克思写道:“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跟踵而来的是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而进行的商业战争……”[⑩]
其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角度,从这一角度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间扩张即表现为资本主义阶级关系在不同地方的复制。马克思指出,“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同时,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愈是扩展,资产阶级也愈是发展”(11),在世界市场上的进行交换和贸易的国家,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愈是发展和巩固。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序言也谈到“只有到了这时,德国才完全和最终被卷入了世界贸易。工业家的资本迅速增加了,因而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也提高了。”(12)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上,国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一,“铸造硬币也是国家的事”(13),需要国家来保证一个让经济正常运转的货币体系;其次是保证劳动力的供给,马克思以威克菲尔德的皮尔先生为例,说明了国家在维护资本主义雇用劳动关系上的重要作用;再次是国家在资本原始积累中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原始积累的不同因素,……系统地综合为殖民制度、国债制度、现代税收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但所有这些方法都利用国家权力……”(14)。
三、资本的国际流通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研究了包含直接生产过程的资本的流通过程,其逻辑起点也是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内的产业资本流通。但马克思的视野决不只限于一国范围,相反,马克思指出,“商品来源的全面性,市场作为世界市场而存在,是产业资本流通过程的特点”(15)。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论述了国际范围内的商品流通(国际贸易)以及国际信用制度下的贵金属(货币)流通。
马克思认为,商品的国内流通与其国际流通是不同的,“金银作为铸币穿着不同的国家制服,但它们在世界市场上又脱掉这些制服。这就表明,商品流通的国内领域,同它们的普遍的世界市场领域是分开的。”(16)
在世界市场上,资本主义的对外贸易带有垄断性的特点。马克思以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贸易为例,指出,“如果中国政府使鸦片贸易合法化,同时允许在中国栽种罂粟,这意味着英印国库会遭到严重的损失。英国政府公开宣传自由买卖毒品,暗中却保持自己对于毒品生产的垄断权。……它的‘自由’的基础就是垄断。”(17)此外,资本主义的对外贸易还具有掠夺的性质。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与其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不平等交换,对后者进行着剥削和掠夺。
马克思认为,在国际贸易中,国家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通过保护关税、出口补贴等措施可以直接影响到该国的商品的进出口。马克思在1867年11月30日给恩格斯的信中,曾针对爱尔兰的情况,指出爱尔兰需要“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以抵制英国”,这样做是为了避免“爱尔兰的全部工业”被“摧毁”。(18)此外,保护关税制度不仅能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还会直接损害到有关的落后国家,“保护关税制度是制造工厂主、剥夺独立劳动者、是国民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变成资本、强行缩短从旧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的过渡的一种人为手段。欧洲各国……不仅……间接通过保护关税和直接通过出口补助金等来掠夺本国人民,而且还要强制地摧毁其附属邻国的一切工业,例如英格兰摧毁了爱尔兰的毛纺织工场手工业。”(19)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的作用也是双重的。一是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加快潜在的货币资本积累,进而能够加速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20);其次,“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了”(21),最终将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
在对商品的国际流通进行考察之后,马克思进一步研究了国际信用制度下的货币流通问题。马克思指出,正如商品交换的发展导致货币的产生一样,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俱来的,必然是国际货币流通的产生和发展,并且深入分析了国际范围内的信用与贵金属流动(贵金属的国际流动及与之相关的汇兑率等)问题。马克思对这方面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三十五章。
马克思认为,世界货币的职能只能由贵金属来承担,作为世界货币,贵金属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进入国际市场,在国际间流动的。但是必须区分贵金属流动的两种不同情况:“一方面,金银在不产金银的区域内流来流去,另一方面,金银从它们的产地流入其它各国,以及这个追加额分配在这些国家之间。”(22)在前一种情况,“这是一个随着汇率的不断变化而产生的运动”,金银在这些国家间的不断流入和流出,大部分会相互抵销;在后一种情况,金银将“在不同程度上为不同国家的流通领域所吸收,以便进入国内流通领域,补偿磨损了的金银铸币,供给奢侈品的材料,凝固为贮藏货币”,这种情况表现为“实现在商品上的一国劳动和实现在贵金属上的金银出产国的劳动之间的直接交换”。(23)
贵金属的国际流动,与商品的输入和输出有一定的联系,“金属的流出,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是对外贸易状况变化的象征”(24),但是,金银的流动“同时还是和商品交易无关的贵金属本身的输入和输出比例的表现”(25),如直接的资本输出、国际借贷及旅游业收入等,也会引起贵金属在国家间流动。而且,利息率也会影响到贵金属的国际流动。如果贵金属的输出规模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则会造成一国国内银行准备金的减少,进而会威胁该国国内信用的基础,这时,贵金属的输出国必然会采取保护措施以免金银的进一步外流,“这种保护措施,主要就是提高利息率”(26)。银行贴现率提高,相应就降低了有价证券的价格,这时,外国就会增加购买该国的股票,该国也会减少他们持有的外国股票,从而引起该国外汇供给的增加,制止该国贵金属的继续流出。
马克思指出,在发达的信用制度下,贵金属的国际流动基本上能够反映为中央银行金属储备的增减。贵金属“输入超过输出以及相反的现象,大体说来,可以用中央银行的金属准备的增加或减少来测量”(27),如果中央银行的储备增加了,则表明此时贵金属的流入,反之反是。
马克思还考察了国际信用制度下贵金属流动与经济危机的关系。马克思认为,贵金属的国际流动,不仅会影响到一国的金银储备,而且还会影响到该国的信用、银行制度乃至整个经济发展。一般地,贵金属的输入主要发生在经济的恢复和复苏阶段,它“是同物价还不高但正在上涨,资本有剩余,出口超过进口等兴旺现象相联系的”(28),因为这时生产资料和银行利率都较低,既有利于商品的出口,又有利于吸引国外的投资,相反,贵金属的大量流出则主要发生在危机的前夕,此时,生产已经过剩,“对借贷资本已有极为强烈的要求,利息率因此已达到它的平均水平”(29),贵金属的不断外流,也就意味着借贷资本供给的减少,这又使利息率进一步提高,促使信用过度膨胀,从而加速危机的爆发。
在完成对贵金属国际流动的考察后,马克思又进一步研究了与之相联系的汇兑率问题。马克思引用恩格斯的话说:“汇兑率是货币金属的国际运动的晴雨计”。(30)马克思认为,在金本位条件下,影响汇兑率的因素主要有:1、一时的国际收支差额;2、一国的货币贬值或升值;3、如果一国用金,另一国用银作货币,那么汇兑率就由“这两种金属价值的相对变动”和两国单位货币所含的纯金量和纯银量来决定。(31)
马克思还论述了贵金属和一般资本输出对汇兑率的影响。马克思指出,如果资本输出是以贵金属的形式进行的,它就会影响到输出国的货币市场,从而影响其利息率,它也会直接影响汇兑率,使汇兑率变得对输出国不利(但从长期看则是有利的,因为输出国以后可以不断从资本输入国获取利息、股息等);如果资本输出是以实物形式进行的,就不会影响汇兑率。(32)
四、价值规律的国际应用与国际生产价格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使命,其进行生产和流通的目的就是要赚取剩余价值,在剩余价值生产出来并且实现以后,必然就会有一个各有关阶级分配剩余价值的问题,生产、流通和分配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在国际上,资本进行生产和流通的目的同样也是为赚取剩余价值,这必然也就会有一个如何在国际范围内分配剩余价值的问题,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就体现为资本国际化的总过程。
在《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包含生产和流通过程的分配过程)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各个剥削阶级如何瓜分工人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并最终完成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在该卷中提出的关于剩余价值转形的理论及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所表述的价值理论,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国际范围内的剩余价值分配问题提供了线索。
在马克思看来,由于“自然的和历史地发展起来的首要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和范围,工人的教育费,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的作用,劳动生产率,劳动的外延量和内含量”等因素的不同(33),不同国家的劳动力价值也存在着差别,因此不同国家所生产的同种商品的国别价值也不相同。但在世界市场上,商品仍必须按照价值规律来进行交换,这是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应用。马克思指出,“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中等的劳动强度,在这个强度以下的劳动,在生产一种商品时所耗费的时间要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不能算作正常质量的劳动。在一个国家内,只有超过国民平均水平的强度,才会改变单纯以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的价值尺度。在以各个国家作为组成部分的世界市场上,情形就不同了。国家不同,劳动的中等强度也就不同;有些国家高些,有些国家低些。于是各国的平均数形成一个阶梯,它的计量单位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这里,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在世界市场上商品是按照它的国际价值进行交换的,而国际价值的计量单位则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是世界范围的平均的必要劳动时间。
但是,马克思又指出,价值规律在一国范围和在国际范围起作用的形式是不一样的。在国际范围内,“一国的三个劳动日可以和别一国的一个劳动日相交换。价值规律在这里有重要的修正。……在这个场合,富国会剥削穷国。”(34)这是因为富国的劳动生产率一般都较高,因而其单位商品的国别价值较低,落后国家则相反,他们单位商品的国别价值相对较高,这样,富国和穷国按照国际价值进行交换时,富国则可将穷国所创造的超过国际价值的那部分价值,作为国际超额剩余价值而无偿占有。这样的等价交换——应用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作为同一尺度来进行的交换,其实质却是不平等的交换,这就是价值规律在国际上发挥作用的特点。
资本家进行国际贸易,同其进行国内交换一样,其出发点也是为了实现剩余价值。在国内范围,剩余价值经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进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在国际范围内存不存在这样的转化呢?马克思曾指出,生产价格形成的基础是平均利润率,而平均利润率是在竞争中形成的,这又以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转移为前提(35)。而且,马克思还说过:“在国际贸易上,不同国家的利润率的差别,对各国的商品交换来说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36)及“国家之间可以不断进行交换,甚至反复进行规模越来越大的交换,然而双方的赢利无须因此而相等。一国可以不断攫取另一国的一部分剩余劳动而在交换中不付任何代价。”(37)粗看起来,似乎马克思是认为国际价值不能转化为国际生产价格的。但是,如果我们按照马克思的逻辑作进一步的推论,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本意并非如此。
首先,马克思计算利润率的方法是利润率P=M/(C+V),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一般较高,当其按照国际价值进行交换时,其单位V所创造的M也就较多,这是使其利润率提高的因素,但是通常发达国家的资本有机构成也较高,这又从反方向是利润率降低;同样,落后国家单位V所创造的M相对较少,这使其利润率降低,但是通常其资本有机构成也较低,这又是提高其利润率的因素。从这个角度看,资本有机构成与劳动生产率的非正比的差别本身就使得不同国家的利润率能够有拉平的趋势。
其次,马克思对平均利润率的分析首先是理论层次上,因为即便是在一国之内,各个行业的利润率也不可能是完全的一致,只能是近似的一致,这是由于即使在这种情况,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也是有限制的,尽管在国际范围内这种限制可能会更大一些。
而且,由于在“适合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国际分工”(38)体系下,落后国家主要是生产原料及初级加工品,国际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考虑。正如马克思认为农业不参与一国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一样,同样也可以认为落后国家不参与国际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农业不参与形成平均利润率的原因是土地主阶级对土地的垄断,土地主阶级借以占有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超额利润);落后国家不参与形成平均利润率在则是由于发达国家对技术和设备的垄断,发达国家也因此而占有超额利润。
第三,尽管马克思本人没有直接提出国际价值向国际生产价格的转化,恩格斯对此却作出了明确的论述。恩格斯首先指出,“相等的利润率,在其充分发展的情况下本来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后结果之一。”(39)然后,恩格斯论证了不同国家(民族)利润率平均化的进程,“首先,同一民族在不同市场上的利润率得到平均化,……然后,在向同一市场输出同种商品或类似商品的各民族之间,也必然会逐渐发生利润率的平均化,其中有些民族往往会遭到破产,从而退出舞台。”(40)最后,恩格斯再明确指出,“现在,生产价格适用于国际贸易。”(41)
在国际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剩余价值就发生了从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的国家向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国家的转移。从世界范围看,所有国家平均利润的总积仍然等于其剩余价值的总和。但是,从个别国家看,一国的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却可以发生偏离。资本有机构成较高国家的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高于本国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资本有机构成较低国家的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则低于本国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前者无偿地占有了后者创造的部分剩余价值。
在穷国不参与形成平均利润率的情况下,假如穷国所生产的商品符合世界市场的实际需要,那么这时该商品的国际价值就由穷国商品的国别价值来决定,此时,就会出现该种商品的国际生产价格之和大于该种商品的国别价值之和,于是就会产生了一个虚假的国际价值。这个虚假的国际价值,其在量上等于该种商品的国际生产价格总和与国别价值总和之间的差额,在质上则是富国所无偿占有的穷国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在资本国际化的总过程中,剩余价值国际分配的不合理,进一步说明了资本国际化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国际化,是资本在国际范围内榨取剩余价值的活动。同时,剩余价值国际分配上的不合理还促成了一种不平等的国际分工,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生产的地区”(42),资本主义国家又通过与穷国的带有剥削性质的交换,进一步促成这种国际分工向不利于穷国的方向发展,使后者长期忍受这种不平等交换的剥削。这也可说是马克思对资本国际化所作的一个总结。
马克思关于资本国际化的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以国家为中心的经济分析的继续。应该说,其基本思想和方法仍然是我们今天研究当代资本国际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揭示出了资本国际化的核心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国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空间上的扩张,这对我们理解当前经济一体化、金融国际化等种种思潮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关于金本位条件下国际货币流通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分析浮动汇率条件下货币流通的逻辑起点。此外,马克思关于国际价值和国际生产价格的分析对我们正确认识历史遗留下来的国际分工格局及制定合理的外贸政策亦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注释:
①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299页、第53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135页
④由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研究是以一国(社会)为基础的,故马克思对资本国际化三个层面的论述并没有严格的与一卷、二卷、三卷的对应关系,如马克思在第一卷中就对总过程中的资本国际化进行了大量的论述等
⑤ ⑩ (13) (14) (16) (19) (23) (33) (42)《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第一卷,第819—822页、第819页、第144页;第825页;第166页、第613页,第494—495页
⑥《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65页
⑦《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70页
⑧《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2页
⑨ (11) (2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5页、第252页、第270页
(12)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291页
(15)(20)《资本论》第二卷,第127页、第92页
(17)《鸦片贸易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29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63页
(22) (24) (25) (26) (27) (29);(30) (31) (32);(35) (36)《资本论》第三卷,第640页、第645页、第642页;第651页、第642页、第646页;第650页、第668—669页、第652—667页;第193—219页、第197页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193页
(34)《剩余价值学说史》第三分册,第111—112页(人民出版社1978)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下,第402页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九卷,第311页
(39) (40) (41)恩格斯《资本论》第三卷增补,第1021页、第1022页、第1024页
标签:资本论论文; 恩格斯论文; 剩余价值理论论文; 资本有机构成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交换价值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价值理论论文; 商品价值论文; 剩余价值规律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经济论文; 世界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