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达州 636164 )
【摘要】目的:研究对产后出血患者采用缩宫素结合米索前列腺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到2016年3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宫体注射缩宫素方法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腺醇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分别在2小时及24小时内的平均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治愈例数为40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7.50%。对照组治愈例数为40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2.5%。两组产妇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产妇产后2小时及24小时内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25.50ml±25.52ml、171.52ml±28.10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52ml±37.21ml、271.11ml±43.30ml,对比差异明显,不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应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腺醇治疗,大大降低了产妇产后出血率的发生,同时减少出血量,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缩宫素;米索前列腺醇;产后出血;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232-01
产妇分娩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产后出血,由于凝血功能的障碍和子宫收缩无力及胎盘因素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产后出血的特点有:病情危重、发病迅速等,如果不及时处理,容易使产妇因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本文就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与产后出血治疗的价值进行分析。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治疗
选取2015年2月到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产后出血治疗的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每组个40例的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孕周39周到42周,平均周期(39.5±0.7)周,年龄为23到39岁,平均年龄(29.7±2.6)岁。观察组孕周38周到42周,平均周期(39.3±0.6)周,年龄为21到37岁,平均年龄(27.6±2.3)岁。所有产妇无妊娠合并症,近段无接受前列腺药剂治疗,以及肝、肾、心等功能正常,同时宫体注射缩宫素排除顺产者。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周期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胎儿分娩后均立即给药。对照组产妇给予缩宫素治疗,具体为:首先给予对照组产妇缩宫素肌肉注射,剂量为20U,待胎盘排出后在给予产妇推注20U缩宫素,注射方式为静脉推注。观察组则给予产妇肌肉注射20U缩宫素,并口服米索前列腺醇,服用量为400ug每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分别在2小时和24小时内的平均出血量,以及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 21.0软件对本文设计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以及%表示,且用t值进行检验。P<0.05不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通过治疗后,产后出血人数为3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7.50%。产后出血人数为9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2.5%。两组产妇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产妇分娩后易出现产后出血的症状,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凝血功能的障碍和子宫收缩无力等因素引起的,其中子宫收缩无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一种,因此促进子宫收缩是抑制产妇产后出血的关键。缩宫素作为常规药物,常用于临床产妇产后子宫收缩的药物。缩宫素在产妇产后缩宫方面疗效明确,但缩宫素针对不同产妇所出现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特别是对缩宫素敏感度低的产妇,并不能起到较好的止血作用。
米索前列腺醇属于合成前列素E1,其优点为吸收好、起效快及半衰期较长的特点,有效的增大子宫张力及子宫内压,从而促进子宫收缩,且能够收缩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促进子宫收缩幅度及频率水平。米索前列腺醇作为载体,能够携带钙离子进入到细胞中,并使结合子宫中的肌动蛋白来促进子宫的收缩,加快血窦的关闭,从而能够起到很好的止血效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腺醇治疗产妇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观察组在产妇产后2小时及24小时内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25.50ml±25.52ml、171.52ml±28.10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52ml±37.21ml、271.11ml±43.30ml,对比差异明显,不具有可比性,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仅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两组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诉,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腺醇在治疗产妇产后出血中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够有效的减少产妇产后的出血量,且大大的降低了产妇产后的出血率,使产妇的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芳如.缩宫素静脉微泵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缩宫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4,17(2):213-214.
[2]杨颖.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22(7):321-322.
[3]杨梅枝,周丽.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应用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3(4):142-143.
[4]张华兰.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3(10):198-199.
[5] R Tewatia,S Rani,U Srivastav,B Makhija.Sublingual misoprostol versus intravenous oxytocin in 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J].Archive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2014,289(4):739-742.
论文作者:胡美菊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9
标签:产后论文; 产妇论文; 子宫论文; 前列腺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