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杞人忧天”看思维模式对文明进步的影响论文

从“杞人忧天”看思维模式对文明进步的影响论文

从“杞人忧天”看思维模式对文明进步的影响

黄心誉1黄建刚2/1.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2.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马列主义学院/人文学院

摘要: 我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总是忧虑那些不切实际事物的人,抛开它的引申含义,单纯分析“杞人”所忧,就会发现“杞人”所忧的事实是存在的,既然有坠落的陨石,为何日月星辰不会如是?而事实上,我们也看到过地陷。没有伤害到某一个人只是偶然。我们需要分析的是,如果中国古人顺着日月星辰为何不会坠落的“好奇”探索下去,也许中国传统文化回朝另一个方向发展。如果我们能够惯用逻辑思维,也会发现,“晓之者”的回答也是逻辑混乱的。如果古人能够“穷究其理”,或许“质疑、反思”精神也会在中国文化里生根。实际上,我们将“杞人忧天”作为讽刺的典故,却没有将此作为进一步探索的起点。也没有将此作为“错失探索良机”的教训。这种思维认识模式的区别,往往导致一个民族文明走向另一条道路。

关键词: “杞人忧天” 质疑 思维定势

一、“杞人忧天”的典故

《列子·天瑞篇》是这样记述的:“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二、杞人所忧的停止

杞人虽然大喜,但问题并未解决。既然有“天空”坠落的石头,为什么“日、月、星辰”就不会坠落?我们也确实见过“地陷”。“晓之者”的回答肯定“未知晓”。“杞之忧”的确是现实的。杞人至多是被糊里糊涂的“宽慰”。

传统文化对整个宇宙的理解是“天圆地方”,即“天”“罩在大地”之上。古人已经看到了从天而降的“陨石”。既然有天降的“石头”,为何日月星辰不会像“石头”一样坠落地面?“杞人忧天”符合“天似穹庐笼罩四野”的逻辑思维结果。从这个层面上讲,“杞人忧天”是有道理的。

古人又是怎么解释“天降石头”的呢?他是从“易经”的理论来解释的。“易”理认为“天圆地方”的引申就是“天人合一”,从而存在“天人感应”:人与自然万物同类相通,相互感应。陨石非天降祥瑞,而是警示”,是“天之预兆”。

“杞人忧天”是合理的。因为确实有天降的石头。但是古人再没有沿着这种疑问继续探索:为什么日月星辰没有坠落地面?陨石真的是“天之预兆”吗?

信息化库存管理包括:合理利用ABC分类法、先进先出法、周转率法等科学方法对库存商品进行分类、管理;对配送中心的库存量、需求量和提前订货期及订货量进行提前计算,制定合理的商品库存计划;对于热销商品尽量减少缺货,对于滞销商品预估好库存。

如果我们顺着这一思路走下去,会是什么结果?“观察”是我们探索的第一步,在观察中了解“日月星辰不会坠落地面”的原因。在观察中我们还可能发现,“天圆地方”可能是错的。因为我们看不到天的边际,就永远不能证明“天是圆的”。我们可能还会想到,看不到的现象或许并不存在。但是我们也看不到“风”,如何解释它的存在?如何判断我们的直观观察是真实的?观察不到的现象为什么不能贸然否定,我们何以判断“真实的存在”?基于上述观察的疑问,我们可能还面临提高观察的技术水平的需要。

“天人感应”果真如此吗?仅举一例:我们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23年,自然灾害几乎年年都有。其中贞观四年,全国判死刑才29人,但是许、戴、集3州大水。

如果中国古代先贤顺着这一思路向前走,中国文化将会呈现另一个截然不同的结果。可惜没有这一“如果”。

控制单位面积上玉米穗的合理数量就是合理密植。土壤肥力、水肥条件等因素都决定着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调整好玉米的种植密度可以增强整个地块的玉米长势,植株健康生长,玉米的优质高产才能得到保障。不同玉米品种的合理种植密度各不相同,自然条件以及土壤条件也影响着玉米种植密度。针对一些早熟的玉米品种,因为其发育期相对较短,植株相对矮小,所以可以适当密植,每亩以4000株左右为宜。在降雨条件或者灌溉条件良好的地块也可以适当密植,但是干旱地块的种植密度相对稀疏。

当人间灾难与天之预兆(如陨石、及自然灾害)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对应时,当“天降祥瑞”与人间“五谷丰登、政治清明”不能对应时,就应质疑“天人感应”的合理性。

③为避免大坝中部面板(受压区)破坏,选择10条面板受压缝采用沥青杉板嵌缝充填,以嵌缝沥青杉板变形吸收挤压力,防止面板破坏。

阴山北麓节水灌溉马铃薯田氮素平衡研究……………… 杨海波,杨海明,孙国梁,刘华君,高 兴,黄绍福,李 艳,李 斐(50)

在我国历史中,既成的文化观念与现实存在的矛盾还有很多。比如:“天人感应”对不对呢?按照“天人感应”理论的观点,天地造人之后,天人相通。天可以主宰人间。人的言行也能感动上天。如果天子实施暴政,必遭天谴,自然灾害就是天谴的具体表现。而天子实施仁政,就会“天降祥瑞”。孔子也曾说:“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所以他劝国君要“正刑与德,以事上天”。

同样古书上讲,伏羲与女娲所生四子,在天地的四边立有四根柱子,籍此撑住天。但是我们谁也没有见到“擎天的四个柱子”。那么古书记载的“擎天柱”依据在哪里?“天圆地方”的依据在哪里?如果不存在“天圆地方”,那么“天、地”又是什么?天之中的“日月星辰”又是什么?

但是中国文化并没有出现本文所说的假设。关键在于我们没有“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敢于怀疑”的思维习惯。

我们完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连唐太宗的盛世都没有迎来天的“眷顾、厚爱”,那么“天人感应”何以为真?至少可以得出“天子仁政,未必天降祥瑞”的结论。

“杞人忧天”、“天人感应”的共性是:我们没有在“既成的文化理论与现实的冲突中”探索。

其次是研究高考真题。对于常考考点,起码要做近五年的高考题,才能更了解考点的命题规律、题型变化、解题思路等;对于新题型,则要对比全国卷的三套卷子的命题形式,从而找到解题的方向。比如,逻辑推断题是去年的新题型,很多考生被这个新题型唬住了,其实这只是一只纸老虎,只需搞清楚命题规律就行了。我做了去年全国卷的三套卷子后,发现这种题型设题时涉及两种复句关系——条件关系和因果关系,以及两种复句关系常犯的错误——条件关系混淆,条件与结果、原因与结果没有必然的联系等。所以,学生找问题句时就找这两种关系的复句,再思考其错误类型,也可以找说法比较绝对的标志词,最后是仿造例句精准拟写答案。

三、“晓之者”并没有“晓”

我们再看“晓之者”的回答:天是积聚的气。气到处存在。我们终日在天空中行走,无须担心天塌。而日月星辰也是气中发光的(东西),就算是坠落,也不能伤害到(你)。地由土块构成。到处都是,(我们终日)行在地上,无须担心地坏。

“晓之者”的回答,显然是逻辑矛盾的。杞人所忧之“天”不是我们生活其中的空气,而至少是地球大气层外部的“空间”。“晓之者”将“天”解释为“气”之后,又以“气”将“天”和我们生活周围的“空气”混为一谈。难道“天”就是我们生活其中的空气吗?显然不是。而将“地”解释为“土块”不会“地坏”,至少与我们现实中的观察不符。

如果我们在“杞人忧天”的典故里,对“晓之者”自相矛盾的回答足够注意,我们会不会开始探索辩论的艺术和规则?我们会不会研究如何严谨思维?如何提供我们的知识和认识水平?

四、走出神世,进入人世,是科学探索的前提

人类文明进步始终是从可观察的现实世界中理解自然,理解并继而探索未知世界。例如:我们看到的就是“水、木、土、火和金”,最初是想当然地将具体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那么具体物质,甚至人本身又是如何形成的?早期人们是从超自然力中理解的。对现实世界发生的自身不可控制的事件不可理解时,就寄希望于祭祀、拜神。所以文明社会初期,神话普遍存在于各个民族文化之中。从神话传说中解释现实,但人类独有的智慧指引我们在观察中走出神话世界,在研究与探索中认知未知世界,我们不仅摆脱了神世,也矫正了走向科学的基本路径。例如炼丹术是化学的原始胚胎。最早的星象术孕育着天文学的萌芽。人类只有走出炼丹炉、占星术,才能建立科学理论体系。质疑和否定占星术及一切原始的知识,就是走向科学的起点。所以文明进步的标志,就是走出神话世界,进入现实世界。

而这一科学发展进程没有发生在中国。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天象观。中国古代先贤在创造出神的世界后,就将人间沦为神的奴仆。通过祭祀、占卜,在“神、鬼、妖”之间为人世间祈求平安吉祥。《易经》系统地阐述了“天地人”的一体关系,即“天人合一”。我们用想象的神话世界“神世”控制人间,用人世复制神的权力世界,创造出天庭和玉皇大帝及其群臣,又任由虚幻世界主宰人间。为了维护“天人合一”观念,通过礼制创造牢不可破的等级制度,孔子又以其“正心诚意修身”的伦理培养,使我们失去了在神世与现实的矛盾中寻求探索的精神。

而文明的这一切进步都源于质疑“先验的理论”,同时质疑也是科学探索的动力。

人类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理论的发展史,首先就是破除“神世崇拜”的历史。从对神创论的质疑,到探索地球生命起源,乃至探索宇宙的本质,都是唯心史观不断萎缩的历史。

人类对神世质疑的原初动力也是现实世界。全球航线的开辟,告诉我们:古希腊先贤们的猜测、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地球的确是圆的。在观察天空时,我们最终发现,需要否定托勒密“地心说”。我们还是在观察中继续否定“日心说”。当然在观察中我们还质疑了“达尔文进化论”的知识体系。实验也会帮助我们解释牛顿无法解答的“第一推动力”。

五、思维认知模式决定文化的走向

更何况,当一家公司执着于卖出更多产品、得到更多客户时,那双盯着业绩、盯着销售数字的双眼,难免变得很短视。这毛病虽小,比起过时,可能更致命。

通过文献内容分析可知,对听障学生微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课的开发,应用、其应用效果及其对传统课堂模式的改进的研究,其中针对听障学生微课的开发较少,针对微课在聋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应用效果探究的较多,针对听障学生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的也较多,这说明,听障学生微课的研究已经从初始的开发研究,转向探讨其应用及效果的研究,研究也进一步地深入,更加深入考察微课在改变听障学生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及改进措施。

不依靠神灵,我们最终会发现提供观察、实验和逻辑推理,可以认识现实世界和未知世界。我们最终发现“天地四周不存在擎天的柱子”,也会发现“日月星辰”不会坠落地面的根源,当然我们还会发现更多传说的虚假性。但是取得这些认识成果的第一步,就是首先要从观察中质疑“日月星辰如何不坠”开始,要从逻辑推理中发现“晓之者”的认识谬论。要从现实观察中看到“天人感应”的矛盾,这样我们才不会“唯易学天象是举”。

如果我们顺着“陨石”、“忧天”,再往前思考“杞人忧天”的合理性,再进而思考“日月星宿为何不会降落到地面上”,再进而质疑“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而不是停留在“自古皆然”、“圣贤著述”的思维框架之下,继而探讨宇宙、自然,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会不会是另一个局面呢?所以思维定势、没有质疑,束缚了我们的认识。

本文在常规边界层风洞中实现了大比例雷暴冲击风剖面的模拟,并以输电塔气弹模型为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风场下输电塔的平均位移特性,主要结论有:

事实上,中国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学者在观察现实的世界中,质疑“既定的文化理念”,更不可能质疑先贤的思想。对“圣贤书”唯一合乎现实的做法就是熟读、牢记、接受和践行。在中国古人看来,古代圣贤的理论思想就是对的,不容置疑。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古人始终奉行“天不变,道亦不变”,“祖宗之法不可变”的理念。但是谁也没有质疑“祖宗制法之前本无法”。祖宗能“行前人之所无”,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前人没有经历的时代里“行前人之所无”?

林则徐曾感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仁人志士倡行西学。我们本应顺应时代之变局,但大学士倭仁还在歇斯底里“夷人吾仇也,……今复举聪明隽秀、国家所培养而储以用者,变而从夷,正气为之不伸,邪焚因而弥炽,数年以后,不尽驱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郭嵩焘将在英国的所见所闻传播国内,其目的就是唤醒国人的思想,矫正国人的思维定式。事实是,近代中国的进步在于:改变了传统的思维定式,“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进步的起点。

回顾历史,我们就会明白,中国近代的进步就是质疑并否定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维定势。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 “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思想,以及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都充分证明,质疑并否定僵化的思维定势,对民族进步、文明复兴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列子 ·天瑞篇》[Z].

[2][英]W.C.丹皮尔,著.科学史[M].李珩.译.张今,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2~50.

[3]钱刚,胡劲草.大清留美幼童记[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24.

[4]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44.

[5]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05.

[6]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Z].

作者简介: 黄心誉(1998-),女,汉族,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黄建刚(1963-),男,汉族,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马列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标签:;  ;  ;  ;  ;  ;  

从“杞人忧天”看思维模式对文明进步的影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