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方言的疑问代词研究论文

长子方言的疑问代词研究

郭鸿燕

(晋中学院文学院,山西晋中030619)

摘 要: 长子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其方言属于晋语上党片长治小片。根据疑问焦点的不同,主要分为问人、问物、问指别、问处所、问时间、问程度、问性状、问原因和问数量等,除了疑问用法外,有些疑问代词还有任指、虚指等非疑问用法。这些基本上反映了晋语上党片的特点。

关键词: 晋语;长子方言;疑问代词;语音形式;语法分布;语法功能

长子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接长治,西连安泽,北与屯留为界,南与高平接壤,西南一带与沁水相连。[1]据《中国语言地图集》,长子方言属于晋语上党片长治小片。根据受外界影响程度的多少,长子方言分为城关、东乡、西乡、南乡和北乡五片,本文主要讨论长子城关片(丹朱镇、大堡头镇、常张乡的全部或大部、岚水乡和南陈乡等地)的疑问代词。以往关于长子方言疑问代词的研究,高炯《长子方言志》[1]、胡雷《长子方言语法特色研究》[2]、李娜《山西长子方言代词研究》[3]等有所提及和论述,为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长子方言的疑问代词提供了丰富的语料。但对长子方言疑问代词内部的比较分析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下文主要从语音形式、语法分布和语法功能等方面进行论述。(1)

一、疑问代词的语音形式

与普通话相比,长子方言疑问代词的读音形式较为丰富。根据疑问焦点的不同,主要分为问人、问物、问指别、问处所、问时间、问程度、问性状、问原因和问数量等。其中问人时,根据语法功能的不同进行区分,主宾语位置上分单复数,单数为 “ 谁 suei24/哪 个 na43kəʔ44”, 复 数 为 “ 谁 都suei24təu0/哪些人都 na43ɕiəʔ44iE~24təu0”,领属位置上用“谁家suei24ɕiəʔ44/哪家 na43ʨia312”。详见表 1。

二、疑问代词的语法分布和语法功能

(一)问人的疑问代词

1.“谁”“哪个”

长子方言中问人单数多用“谁”,偶尔用“哪个”来指特定范围内的某个人,这点与普通话基本相同。一般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和定语。作定语修饰普通名词,一般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加结构助词“[ȵiε434]”。修饰亲属称谓名词和处所名词时,一般不加。如:

作主语:

(1)谁没带书?我跟她一起瞧。

(2)谁能把这道题做出来?

(3)谁去长治嘞?

(4)哪个能跟我圪遛去?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伴羊水吸入性肺炎死亡法医解剖附1例报告 …………陈嘉妮,陈继樑,杨文仲,杨开明(82)

(5)哪个是这个孩子妈?

用典修辞格主要是“琴声幽幽”一词。化用了“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的典故之下空灵萧瑟之感满溢出纸张,更加强了此种悲伤的感觉。

(6)哪个去过北京?

作宾语:

(7)刚刚进来人是谁来?

(8)你寻谁嘞?

(9)他是谁?我争没见过嘞?

表1 疑问代词表

(10)你找哪个嘞?

(11)你都领导是哪个?

(12)刚刚说书人是哪个来?

作定语:

(13)那是谁摩托车?

(14)谁书搁我这儿啦?

(15)那个是哪个衣裳?

此外,单数“谁”还有变称形式,一般在“谁”前加“[ȵiε24]”构成“谁”,“谁”相当于普通话的“那谁”。史秀菊曾指出晋方言中存在“兀谁”的用法,应是继承宋元时期的说法而来。[4]这里的“那谁”与“兀谁”的用法基本一致,一般表示说话者一时想不起或说不出某人的名字,或者是说话双方都知道的人,不必或没必要说出。如:

(16)快去叫那谁,他家狗跑啦。(作宾语)

(17)这话是那谁说来呀?(作宾语)

so L1=950×I1+b1-440+517+475=950×I1+b1+552,L2=Ls-440-220-(950×I1+b1+552)=Ls-950×I1-b1-1 212

(18)咱村上那谁当上书记来?我怎记不得啦呀。(作主语)

自2018年1月1日至6月30日,随机对不同家族的11个C2的僵尸肉鸡进行了抽样特征监测,获取了肉鸡IP 33661个。

(19)那谁倒已经30多啦,还不完婚嘞?(作主语)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病虫草害是影响烟草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也直接影响到烟农的经济收入。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烟区发生的常见病害有35种,其中病毒病害10种、真菌病害19种、细菌病害5种、根结线虫1种[1]。烟田害虫有226种[2],田间杂草有203种[3]。在烟叶生产过程中,为了保障经济效益,对病虫草害的化学防治必不可少。农药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害对烟草的危害,是当前农业生产必备物质,对提高烟叶产量有积极作用。然而,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带来的农药残留和烟叶安全性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4]。烟草及烟草制品的农药残留量是各国在烟草制品贸易中的关注指标,也是国际市场烟叶评价和选购的重要因素[5]。

(42)城里头谁家猪头肉都好吃。

(21)那谁东西嫑乱动。(作定语)

以上用例中,例(16)表示一下子说不出谁家的狗跑了,例(17)表示不知道说某些话的人是谁,例(18)说不出当上书记的是谁。“那谁”多表示说话人一时想不起或说不出某人的名字。例(19)~(21)中的“那谁”往往是听说双方都熟悉的名字,一般不必或没必要说出。

2.“谁都”“哪些人都”

假荫不是经过唐代政府规定,通过直系父祖官位或家世门第进入仕途。有些官吏、非官宦家族或私人个体没有达到门荫的官方规定,他们通过假冒或改姓名等途径,满足可用荫的条件,获取入仕捷径。唐代假荫入仕的方式主要有:

长子方言问人复数多用“谁都”,偶尔用“哪些人都”来表示特定范围内的人群。一般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和定语。作定语修饰普通名词,一般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加结构助词“[ȵiε312]”,修饰亲属称谓名词和处所名词时,一般不加。如:

作主语:

(22)谁都没来?

(23)谁都去长治嘞?

目前诊断前列腺癌的最可靠方法是前列腺穿刺活检。公认以10针或12针为基线(初次)前列腺穿刺策略[2-3]。然而穿刺属于侵入性检查,会导致患者不适和诸多并发症,即使是饱和穿刺都可能漏诊。

(24)谁都跟我厮跟上瞧电影儿嘞?

(25)哪些人都上过大学?

(26)哪些人都是党员?

(27)哪些人都走亲戚嘞?

作宾语:

随着黑龙江北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我国逐渐意识到,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开始重视绿化工作,和造林成活率高的问植树造林是评价造林项目的重要指标。目前,影响成活率和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空气湿度、温度和光照强度的气候因素、土壤酸碱度、含水量和污染程度,并在造林后期管理。此外,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因此对种植季节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因此,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提高黑龙江北方造林成活率和造林质量。造林前,应做好苗木假植和种植,选择不同类型的树木不同肥料类型,严格控制灌溉水和土壤的质量,试验前绿化,并在后做好林地管理阶段,提高经济效益。

(28)今年正月十五耍狮子那伙人是谁都?

(34)谁家狗汪汪汪叫喽一黑来?

(29)咱班考一百分的都是哪些人都?

(30)夜来去太原的是哪些人都?

(41)谁也不知道他到哪的上大学啦。

3.入库文献必须准确,努力做到文献“保真”。首先,入库文献须是经过权威校勘过的文献,例如《敦煌社邑文书辑校》[9]、《敦煌契约文书辑校》[10]等。其次,入库文献须配有相对应的高清图像,便于研究者随时比对。由于敦煌文献大多为写本,年代久远,转录时会遇到异体字、生僻字、俗体字等特殊情况,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研究者进行辨识和分析,而这也正是本项目的优势所在。

(31)这儿搁的是谁都东西?

(32)今的开家长会谁都家长来啦?

北师大语文教材里面,包含了大量的名言警句和古诗词诵读,这些作品里面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有的是对风景进行描写的,有的是对品格情操进行歌颂的。古诗词在用词方面往往非常讲究,让人读起来非常押韵,能够使读者受到心灵上的启迪,并可以熏陶他们的情感。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诵读,对古诗的美好进行感受。

(33)谁家亲亲是太原的?

3.“谁家”“哪家”

问人的领属形式多用“谁家”,少数用“哪家”表示特定范围内的人。修饰普通名词时,一般加结构助词“捏”,修饰亲属名词和处所名词时则不加。如:

运气不佳,其实是自我安慰,说到底,还得归咎于自己脾气不好。稍有不如意,就拉长个脸,别人做事违了我愿,就要口出怨言,有时还会大呼小叫,更甚至扔手边的水杯。

社团作为学生组织中覆盖面最广的团体,由志趣相投的大学生组成,有很强的自发性、普遍性、实践性等特点,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调查对象中是最能代表广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的。社团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特别是科研社团营造的浓厚学术氛围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5)谁家闺女今的出嫁嘞?

(36)那是谁家地儿?

(37)谁家亲亲在长治当官来?

(38)长治哪家医院最好?

(39)哪家茭子还没卖嘞?

此外,以上问人的疑问代词除了疑问用法外,还有任指和虚指的非疑问用法。

任指,如:

(40)谁也说不清他是哪儿人。

作定语:

私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私有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在现今网络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依然采用传统运作方式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很多企业因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被中国经济大市场淘汰。要想不被淘汰,且在现今中国经济大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中小企业必须要进行改革,尤其是对网络财务管理制度模式的改革。网络环境下创新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需要对网络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其对创新发展的影响力进行研究和分析。

虚指,如:

(43)不在长子,谁认得谁喽

(44)甭管谁都东西,都不能乱动。

(45)不管谁是谁。

(二)问物的疑问代词

1.“什么”“甚”

(20)那谁崭新明天来不来?(作主语)

问物的“什么”和“甚”,在句子中多作主语、宾语和定语。从使用频率看,“甚”的使用频率略高于“什么”;从使用对象看,老派多用“甚”,新派多受普通话的影响,“甚”“什么”自由替换使用。如:

(1)你背是甚呀?

(2)甚东西最贵?

(3)甚好吃?你给我买些儿吧?

(4)什么好耍?带我去瞧瞧吧?

(5)什么颜色好?给我参谋参谋。

(6)你瞧瞧他荷是什么呀?

2.“哪个”

问物用“哪个”,往往在特定范围内使用。在句中多作宾语和定语,作主语的较少。如:

(7)哪个最好喝?挑一个。

(8)哪个最时髦?给我选一选。

(9)这几身衣裳,你挑哪个嘞?

(10)那俩暖壶,你哪个嘞?

(11)你觉得哪个班学生最听话?

(12)你觉得哪个三轮车好蹬?

以上问物的疑问代词除了表疑问用法外,还有任指和虚指的非疑问用法。

任指,如:

(13)你说甚就是甚。

(14)没甚他不想要。

(15)他家穷得要甚没甚。

(16)我都完婚那会儿,他家什么也没给。

(17)他那几个孩子哪个也不算话。

(18)这几个人哪个也不好说话。

虚指,如:

(19)一天起来不好好念书,也不知道长大后想成个甚嘞。

(20)不管是什么,他都领情。

(21)不管有甚,他每回都给我将些儿来。

(三)问指别的疑问代词

问指别时,只有一个疑问代词“哪”,与普通话用法基本一致。如:

(1)你对象是哪人?

(2)这两本书哪本好?

(3)这几天你哪天有空儿?

(4)这俩东西哪个质量好?

(5)这个人高,那个人低,你到底选哪个呀?

(6)哪个衣裳穿上好?

(四)问处所的疑问代词

问物的疑问代词以“哪”为词根构成“哪儿”“哪的”“哪头儿”“哪面”“哪圪”“哪圪乱儿”等。

1.“哪儿”“哪的”

问处所时,“哪儿”所问范围既可以宽泛,也可以具体。与普通话用法基本一致。“哪的”往往所指范围较为具体。如:

(1)你夜来去哪儿啦?

(2)你姐这会儿在哪儿嘞?

(3)我工具搁哪儿啦?

(4)你是哪的?长子大堡头的。

(5)我裤子搁哪的啦?柜子里头。

(6)你都暑假去哪的耍嘞?阳城皇城相府。

以上例句中,例(3)问工具放哪儿了,回答时既可以指院子、家里等较为宽泛的空间,也可以指家里等具体的某个地方。例(4)~(6)指的多是具体的范围,如长子大堡头、柜子里头、阳城皇城相府。

2.“哪头儿”“哪面”

“哪头儿”“哪面”指处所时,所指范围是具体的区域,一般用“东西南北”等来回答。如:

(7)小丽家在哪头儿住嘞?东头儿嘞。

(8)咱村哪头儿有磨面的?北头儿。

(9)你是县城哪头儿的?西头儿。

(10)咱村哪面有卖炒饼丝的?南面。

(11)医院在县城哪面嘞?西面。

(12)你是长子哪面的?北面的。

3.“哪圪”“哪圪乱儿”

“哪圪”所指处所一般可用手势指出,较“哪圪乱儿”所指范围较小。“哪圪乱儿”强调所指是一小片区域。一般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和状语。如:

(13)哪圪唱戏嘞?

(14)小明家在哪圪住嘞?

(15)卖家具的在哪圪嘞?

(16)哪圪乱儿下雪嘞?

(17)长子宾馆在哪圪乱儿嘞?

(18)蛋子在哪圪乱儿耍嘞?

例(13)~(15)所问处所可用手势指出。例(16)~(18)所指往往是一小片区域,回答时是具体的某个区域。

“哪儿”“哪的”“哪头儿”可以表任指和虚指。

任指,如:

(19)哪儿还找不上个动的地儿,非要在这儿受气嘞。

(20)只要人老实,找对象哪的也行。

(21)地儿要是好,哪头儿也不愁挣钱。

虚指,如:

(22)我爸好像在哪儿见过这个人。

(23)我也记不得哪的有磨粉面的。

(24)他也不知道哪头儿有说书的。

(五)问时间的疑问代词

1.“多会儿”“什么时候儿”“甚时候儿”

“多会儿”“什么时候儿”“甚时候儿”用法大致相同,多问具体的时间点,也可询问大致的时间段。在句中多作主语和状语。如:

(1)你都过年多会儿放假嘞?估计一月底吧。

(2)你买火车票是多会儿的?今晚夕四点多的。

(3)你姐什么时候儿办事嘞?后日。

(4)小胖儿什么时候儿开锁嘞?

(5)甚时候儿盖房嘞?开喽春吧。

(6)你家甚时候收秋嘞?十月一号左右吧。

从以上例句看出,例(1)(5)(6)多询问大致的时间段,例(2)(3)(4)多询问具体的时间点。

2.“多长时间”

“多长时间”在长子方言中多用来询问大致的时间段,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和状语。

(7)你多长时间给家打个电话?

(8)弹好网套要多长时间?

(9)多长时间算长?

此外,“多会儿”“什么时候儿”“甚时候儿”“多长时间”还有任指和虚指的非疑问用法。

任指,如:

(10)你多会儿都能来。

(11)你什么时候儿去报到都行。

(12)你要用多长时间都行。

虚指,如:

(13)靠他这个事儿就不知道等到甚时候儿啦。

(六)问程度、性状的疑问代词

问程度的疑问代词有“多”,往往后接形容词。如:多重、多快、多好、多大等。如:

(1)你这个大车最快能跑多快?

(2)他家红薯有多甜?

(3)这个柜子有多重?

问性状的疑问代词主要有“争”“争”,相当于普通话的“怎么”。关于“争”,史秀菊[5]认为“争”并不是普通话的“怎”,而是近代汉语里存在的一个甚至比“怎”更老的疑问词“争”。本文同意该观点,暂记作“争”。“争”一般在句中作主语、谓语和状语。如:

(4)你到底要争/争嘞?

(5)争/争好?你说说。

(6)那个事儿争/争办嘞?

(7)你争/争把网连上来?

(8)长子炒饼要争/争做嘞?

(9)你争/争把孩子送将来啦?

此外,“争”“争”还有表示任指和虚指的非疑问用法。

任指,如:

(10)你想争/争就争/争吧,反正我是管不喽你呀。

(11)就他那个样儿,争也考不上大学。

虚指,如:

(12)不管争/争,我也不领情。

(七)问原因的疑问代词

问原因的疑问代词主要是以“甚”“争”为核心构成的“为甚”“因为甚”“争来”,相当于普通话的“为什么”“因为什么”“怎么”。如:

(1)你为甚不早些儿来?

(2)你为甚不好好给那都嘞?

(3)你厂子因为甚不给你都发工资嘞?

(4)那都因为甚吵架嘞?

(5)你争来?

(6)孩子争来?一黑来不睡。

此外,“为甚”“因为甚”“争来”还有非疑问用法,表示任指和虚指。

(7)不知道争来,我就是想和我妈说说话嘞。(任指)

(8)不知道为甚/因为甚/争来,我老师就是不待见我。(虚指)

(八)问数量的疑问代词

问数量的疑问代词主要有“几”“多些儿”“多少”。“几”表数量时,一般后接量词,回答较为具体;“多些儿”相当于“多少”,表数量时,回答可以是大致范围,也可以是具体的数字,表示的量较少。“多少”表示的数量可多可少。如:

(1)这是几?

(2)你一天喝几杯水?

(3)开会来喽几个人?

(4)你要多些儿炒饼?

(5)你还要多些儿就够啦?

(6)还有多少人没交作业?

此外,“几”“多些儿”“多少”还有非疑问用法,表示任指和虚指。

任指,如:

(7)不管有多些儿东西,都是心意。

(8)不管多少,我都啦。

虚指,如:

(9)我这人不识数儿,你说几就是几吧。

(九)多疑问点提问

在日常交际中,往往针对一个疑问点提问。[6]但有时不只一个疑问点,这就需要针对多疑问点展开询问。如:

(1)咱都崭新明天几点在哪儿见?

(2)你都那会儿因为甚吵架来?

(3)今的在商场甚地儿几点抽奖嘞?

例(1)针对时间和处所进行提问;例(2)针对时间和原因进行提问;例(3)针对处所和时间进行提问。

综合上述分析可看出,长子方言的疑问代词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问人的疑问代词,单复数“谁”“谁都”,领属位置“谁家”与晋语人称代词的单复数形式以及特有的领格形式形成整齐的对应关系,[5]这反映了晋语疑问代词的特点。此外,与近代汉语“兀谁”意思相近的“那谁”在长子方言中使用广泛。此外,问人时,“哪个”“哪些人都”“哪家”与“谁”“谁都”“谁家”在语境中存在使用范围广狭的区分。

第二,问物的疑问代词,主要用“甚”“什么”,“甚”的使用频率较“什么”要高,使用对象上,“甚”主要是老派使用,新派“甚”“什么”两者可自由替换使用。“甚”的使用在晋语上党片内具有一致性。

第三,问指别的疑问代词与普通话用法基本一致。问处所的疑问代词,主要是以“哪”为核心构成的“哪儿”“哪的”“那头儿”“哪面”“哪圪么”“哪圪乱儿”等。这些词在所指距离远近、范围大小方面存在差异。

第四,问时间的疑问代词,一类是“甚、什么”和“时候儿”构成“甚时候儿、什么时候儿”;一类是“多”和“会儿”“长时间”构成“多会儿、多长时间”。一般“多长时间”问时间段,“甚时候儿、什么时候儿、多会儿”多问时间点。

第五,问程度、性状的疑问代词,“多”表程度,“争”“争见”表性状,“争”作为比较古老的疑问代词还保留在长子方言中。[5]

第六,问原因的疑问代词,主要是以“甚”“争”为核心构成的“为甚”“因为甚”“争来”,区别相当于普通话的“为什么”“怎么”。

第七,问数量的疑问代词,主要有“几”“多些儿”“多少”,三者在提问时有概括和具体、量的多少的区分。

三、余论

综上所述,长子方言疑问代词在读音形式、语法分布和语法功能上体现出自身的系统性,基本上反映了晋语上党片的特点。有些较古老的疑问代词,如“争”的保留也反映了其自身的独特性,至于近代汉语“争”与长子方言“争”之间的关系还需要结合方言事实进一步探讨。

注释

(1)文中有些尚无本字,用同音字代替,同音字下加波浪线,如:“捏”[ȵiε434]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参考文献

[1]高炯.长子方言志[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

[2]胡雷.长子方言语法特色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9.

[3]李娜.山西长子方言代词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5.

[4]史秀菊.山西方言的特指疑问句(一)[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1(5):63-68.

[5]史秀菊.山西方言的特指疑问句(二)[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1(6):62-66.

[6]郭利霞.山西方言的特指问句[J].南开语言学刊,2010(2):83-93.

中图分类号: H17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1808(2019)05-0094-05

[收稿日期] 2019-04-08

[基金项目] 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晋东南晋语体貌助词及相关助词比较研究”(2016264);山西省软科学项目:“山西地方小戏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兼及方言文化的保护策略”(2017041023-6);晋中学院博士基金重点项目:“山西长治方言体貌助词比较研究”(bsjj2015102);晋中学院“1331”工程创客团队建设计划(jzxycktd2017024)。

[作者简介] 郭鸿燕(1972-),女,山西柳林人,晋中学院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和语文教学论。

(编辑 段晓敏)

标签:;  ;  ;  ;  ;  ;  ;  

长子方言的疑问代词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