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连锁经营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连锁经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7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51(2000)01-0017-(03)
所谓连锁经营是指在流通领域中,若干同业商店以统一的店名、统一的标志、统一的经营方式、统一的管理手段连结起来,共同进货,分散销售,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现代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其实质是把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商业流通领域,达到提高协调动作能力和规模效益的目的。连锁经营在我国沿海地区和部分大、中城市已开始起步,而且发展速度逐步加快,日益显示出其经营优势。发展连锁经营已成为我国流通体制带有方向性的重大改革。
一、发展我国连锁经营的意义
发展连锁经营对于改革我国传统商业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深化流通企业改革,推动流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根本性创新,形成有序竞争格局,实现流通产业现代化,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建立零售商业新的企业经营机制,加速流通体制改革。我国目前处于新旧体制交接时期,各行各业都争相兴办商业。特别是诸多个体、私营企业的参与,中小国有商业企业承包的短期行为,造成企业经营实力弱、范围小、效益差,甚至不少企业长期亏损。为了尽快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发展连锁经营是必然选择。因为连锁经营不单纯是经营方式的改革,还涉及到商业企业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产权关系、利益分配等一系列关系的重新调整和重大变革。它可以把众多小规模的、分散的零售流通组织的经营活动集中起来,使之形成整体化、专业化、有序化的连锁组织,这必将推动国有商业转换经营机制,加速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步伐。
2.有利于提高商业组织化程度,实现流通产业现代化。连锁经营以其独特的方式和科学的管理冲破了以往零售组织难以扩大规模的瓶颈,把分散的经营主体协调地组织起来,以大带小,联小为大,聚众为多,利用连锁经营特有的经营服务体系,形成规模优势,解决了分散经营和规模效益的矛盾、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的矛盾,并为经营者提供了快速、准确的商流信息传递系统和机械化、自动化的仓储、运输设备。它遵循消费者便利的原则,实现了零售商业的规模效益和群体效应的统一。因而,发展连锁经营将有利于提高我国零售商业的组织化水平。
3.有利于实现流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流通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整个商业市场无序化严重,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欺行霸市行为随处可见,由此带来了交易成本上升、流通效率低下等严重问题。连锁经营则可以提高经济效益,降低零售商业成本。从规模上看:一方面由于规模经营,大批量进货,从供应商处能得到特殊的待遇,降低进货成本;另一方面,连锁商业实行由总部统一进货、店铺销售、分离经营,可以有效地阻塞伪劣假冒商品,从而可以提高管理水平,节约费用开支。在经营战略上由总部集中力量研究,其分店共享成果,那么各店负担部门管理费用就少得多。由此可见,连锁经营能够科学合理地组织商流和物流。
4.有利于政府对流通领域进行宏观调控。通过发展连锁商业,把众多分散的小商业企业组织起来,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对其发展进行积极调控和指导,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
二、我国连锁经营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各类连锁公司300多家,连锁分店6000家左右。但总的来说,我国的连锁商业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又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加之受经济体制、市场环境、经济实力及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1.规范化程度较低。连锁经营一般来说,必须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商店标识、统一经营策略、统一服务规范、统一广告宣传和统一销售价格等,这些统一的目的有利于店名、店貌、商品、服务的标准化,采购、配送、销售、决策、经营的专业化,商品购销、信息处理、广告宣传、职工培训、管理规范一致化。而我国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权威的理论指导和在实践中的盲目求进,或搞“拉郎配”式的强行连锁,或搞只图虚名,不讲实质的连锁,其结果是普遍存在着标准化低、规范性差的问题。许多连锁企业做不到统一进货,没有独立的配送中心和服务方式,甚至有些连锁企业总部与分店之间没有建立任何经济业务联系。其结果,当然无法取得连锁经营所特有的批量大、价格低的优势,更谈不上实现集约化、规范化经营。
2.资金短缺,规模效益欠佳。连锁经营的本质在于通过将多个独立企业高度组织起来,进行规范的专业化经营,实现流通领域的规模效益,这种规模效益又是连锁经营得以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国际连锁店协会对正规连锁下的定义是:“以单一资本直接经营8个零售业或饮食网点的经营方式。”连锁店数目的规定各国不一,但其规模效益的实质是连锁经营的根基。我国目前企业的自有资金都比较少,贷款也比较困难,大部分分店是依靠租赁、开发和改造网点而形成,成本较高。这样由于资金和网点的制约,我国目前连锁商业的规模都不大,分店一般在10个左右且单体规模也较小,因而就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许多企业陷入了要上规模没资金,不上规模没效益的两难境地。集中促销的优势也无从谈起。
3.管理水平不能适应连锁经营的发展。连锁经营是将现代大生产的原理运用到商业之中,各部门实现高度专业分工,以此来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益。由于分工的细化、经营规模的扩大,因此对公司管理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现在我国大部分连锁公司都是“形”连而“神”不连,虽然在组织形式上开始了连锁,而经营方式上却没有达到统一的标准,职能分工不合理,缺乏标准化。另外,连锁总部对连锁经营在进货、财务、物流、形象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内在规律还缺乏深入的专门研究,因而没有充分发挥连锁经营内在的经营优势。
4.设备落后。目前我国许多连锁公司连最基本的信息系统都没有建立起来,例如与连锁配套的通讯设施、收款机的配置,商品包装上的条码推广,订货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都还欠缺。许多分店都是依靠电话,甚至靠人员来传递各种信息,这大大影响了信息的流通和处理速度,连锁经营的各环节也难以协调。
三、进一步发展我国连锁经营的对策
针对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进一步发展我国连锁经营应采取的对策:
1.端正思想。发展连锁经营,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需要,但其发展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切忌一哄而上盲目发展。为此,当前加强连锁经营的理论研究和各种形式的舆论宣传十分重要。有关部门应在对连锁经营的内涵、本质、发展条件、运作规范及在我国的发展形成共识的基础上进行客观的宣传,使企业界能正确认识连锁经营并根据自身条件作出准确决策。
2.立足规范化运作。规范是连锁经营的精髓,要想进一步获取连锁经营所能带来的各种优势和效益,就必须在企业的决策、组织协调、管理上下功夫搞规范化的连锁。具体必须做好如下主要工作:第一,严格按照国际连锁经营规范,坚持“八个统一”,特别是努力做到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以强化商业连锁机制。第二,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包括连锁形式的选择,规模大小设置,产品定位,目标顾客预测等。第三,纠正只注重店容、店貌标识的统一,忽视采购、配送、决策、管理的统一等做法。第四,通过资产关系或合同关系形成连锁企业内部的基本经济关系,争取做到经营职能标准化、分工专业化和行为规范化。第五,建立高效、强有力的连锁总部,专门负责统一进货、统一配送,同时在广告宣传、职工培训、树立企业形象等方面负主要责任。
3.要注重连锁经营的规模化发展。尽管我国连锁经营在规模化发展上存在许多方面的困难,但规模化是其发展、壮大、发挥优势的根本保证。所以,当前我国需要采取措施,鼓励有条件的连锁企业走集团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路子,以增强竞争实力,提高规模效益。结合我国国情,扩大连锁经营规模可通过下列主要途径实现:改造现有老企业、旧网点发展连锁经营;通过中外合资合作发展连锁经营;以股份制形式创办连锁经营;以新增投资创建连锁经营;依托大型企业通过租赁、承包、兼并等形式发展连锁经营。
4.政府要给予适当引导和扶持。发展连锁经营虽是企业行为,但作为改革中的新生事物,政府的宏观引导和政策扶持是必要的,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国家的引导和扶持具体可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国家应制定区域性连锁企业和全国性连锁企业的标准,通过国家在政策上引导和扶持,促进连锁企业的发展。第二,尽快出台有关连锁企业的法规和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地区性行业性的连锁管理制度。第三,选择几个适合我国国情的连锁企业类型进行试点,总结经验教训,进行规范引导。第四,采取切实措施解决资金、税收、网点登记手续这些困扰连锁经营发展的现实问题。从长远来看,随着连锁经营的不断发展,政府扶持的方式及着力点应该转换,侧重于加强立法、破除体制障碍、消除行政壁垒、培育中介机构、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
5.要加强配送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建设。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是承担各连锁分店所需商品的采购、加工、分装、配送、仓储、保管、运输和装卸等任务。建立起高效的配送中心,有利于降低进货成本,减少储存费用,节省运输费用,降低销售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连锁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配送中心的建立,既可以由每个连锁企业自建,也可以引导连锁企业联合建立共用的配送中心,以提高规模效益。在连锁经营过程中,获取和掌握信息对连锁企业经营成败至关重要。因此,我国的连锁企业必须加快建设自己的信息中心,加强通讯网络技术、收款机、条形码等设施的开发与应用,以及时、畅通的信息流保证商流、物流的顺畅,努力实现连锁经营管理的现代化。
[收稿日期]199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