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稳步前进,市场竞争激烈化愈演愈烈,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也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本文从笔者多年的从业经验出发,探讨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现状;策略
我国市场经济处于不断的完善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建设领域受到各种市场行为多元化与主体多样化的影响,对建筑施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我国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现状,如何创新监督体制、完善市场机制,真保障施工工作的安全有效管理,是每一位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1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当前我国很多建设项目中的一些单位领导和人员不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不考察项目具体施工情况,没有完整的施工管理体系和生产规章制度做保障,而有一些施工单位尽管在体系与制度上有明确规定,但却没有遵循与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无法落实到单位的岗位与个人身上,导致管理的脱节。比如,建筑施工的现场存在安全隐患,但监督人员并没有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导致可避免的安全隐患一直存在于施工的整个过程,严重威胁了施工安全,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1.2建筑安全相关法律不完善
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完整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与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严重的脱节,且相应的制度建设与法律规范严重滞后,实际的施工作业上出现了很多重复且交叉管理的情况[1]。另外,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职责不明确,管理的对象和目标不清晰,出现了很多针对违章违法行为的不处罚情况,且无强硬执行力与操作力,使得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无法真正落实。
1.3岗前安全培训教育不落实
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并没有就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做准备,还存在安全教育体系不健全,安全制度内容不执行的情况。岗前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是施工人员进行职工作业的培训前提,但很多施工单位却流于形式,不加强施工人员自我安全意识,同时,又因为单位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疏于培训与管理,这又为施工单位培训工作的开展增添了难度。
1.4安全设备措施投入不到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企业为了中标而肆意压低工程造价的情况,导致以正常规范途径施工的企业甚至无法保障成本,于是恶性循环地以减少安全生产成本为手段,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很多企业基于这一点原因,减少了在安全管理工作上成本与人员的投入,比如施工现场脚手架搭建与施工进度的严重滞后,高空作业无防护措施予以保护、模板工程不按照标准进行搭设等等,为施工作业人员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导致施工事故频发。
1.5监理工作实施不够到位
由于我国目前的监理市场不够正规,很多建设单位在安全生产监督工作中的执行不到位,使得各自的安全职责无法落实,因而安全监督作用也无从谈起。内部中一些监理人员同时跨区担任多项工程负责人,或是跨工地负责施工监督,实际的监理工作并不是基于工程具体情况的全面了解,也就难以实现工程的安全监理[2]。还有一些监理单位管理人员处于对后续承包任务的影响考虑,对业务的态度集中在抓进度放安全的环节,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安全。
2 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2.1完善施工相关的法律法规
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是解决当前安全监督管理问题的重要一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行业的主要部门必须紧密结合具体施工项目的特点,深入考察研究,发现其中事关安全生产的薄弱问题,以此来制定与我国建筑工程发展以及实际安全生产紧密联系的法律法规,同时确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从而不断完善我国当前建筑市场的法律体系,真正在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上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用法律与监督手段保障建筑安全监管工作的法制化运行,符合建设部提出的有关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3]。
2.2加大对责任主体的监管力度
相关的建筑行业监管部门要针对当前的建筑行业市场环境的实情加大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力度,使得各个责任主体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依旧严格遵循法律标准,规范行为,一旦出现事关安全管理施工工作的违法违规现象,要加大惩处的力度。比如,在日常的监管工作上,如果发现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书没能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那么不但要扣押其证书,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还必须要求单位企业停业整顿,在整改合格且保证其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后才予以上岗资格,这种方式能够迫使企业约束规范自我行为,严格遵循业内的法律法规,同时也为自身提供了更好更安全的施工作业环境。
2.3健全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岗位责任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运行中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重要核心,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的方针,就要明确参与生产施工企业中每一个岗位以及不同工种之间的安全责任,保证参与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形成一种从上至下的规范制度,权责分明,各司其职,每个职位与个人都要为全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承担责任,真正将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一个整体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头上,从而有效控制甚至避免事故的发生。
2.4强化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当前我国很多建筑施工单位的从业人员大多来自农村,具有文化水平较低且流动性大的特点,面对安全教育的培训工作往往积极性不高。要解决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问题,就要坚持长期的教育培训意识,并将其灵活地应用到培训的工作开展中去。首先,要进行新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和日常安全教育的教育活动,从培养安全意识着手,强化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其次,要加强岗前安全培训,包括在施工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伤害程度、预防措施等都要进行多次反复的灌输,让施工人员逐渐形成一种意识,潜移默化中约束行为,全面预防安全隐患。
2.5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
要建立健全每一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同时完善各个管理机构,确保每一个安全机构的设置都具备足够的高素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另外,要保障一定的安全管理资金投入,强化对施工现场的安全保护,监督建设单位安全责任的履行,保证在规定的工期与合理的造价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安全管理费用投入,并且逐渐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投入机制,尽可能多地增加资金投入,给予施工单位足够的安全保障。
2.6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
施工单位必须正规化施工现场,针对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和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如为人员提供安全服和安全帽,一旦出现拒绝佩戴安全帽的情况,必须严格禁止施工人员入场。在特定的危险区域内或是重要施工位置上都要安装相应的警告标志和防护工具,而从事较为危险工序生产和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则必须严格审查工作人员的执业资格,在确保有效的安全用具装配完成后才能投入施工工作中。另外,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要进行定期的全面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2.7充分发挥监理机构的作用
建筑施工工作中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需要依靠施工企业自身的自觉性,以及相关监理单位和机构的协作,针对已经发现的质量或安全问题,必须及时通知和上报,责令改正,确保真正验收合格以后才能继续施工。监理作用的最大化发挥,是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马中华.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面临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华民居,2013,11(08):223-224.
[2]赖卫海.刍议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监督和管理[J].江西建材,2015,17(170):271-272.
[3]李军民,李凤.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J].建筑工程,2011,12(17):37.
论文作者:黄文辉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安全生产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工作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人员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责任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