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不仅解决人们日常出行,工作,娱乐等基本问题,也对城市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际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钻孔灌注桩技术。通过钻孔灌注桩技术可以保证孔内施工更加便捷,加上灌注桩的使用也更能保证施工结构更加完善,因此该技术已经在相关施工领域得到了应用。
关键词:市政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1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背景
随着市政工程的普及,相关技术要求也在不断增加,施工各类条件也受到全方面的约束。不仅是客观的地理以及气候等原因会对施工有所影响,施工过程中运用的技术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为了满足不同施工环境,钻孔灌注桩技术也是备受关注。钻孔灌注桩能够精确的满足成孔灌注作用,同时保证成孔表面没有缝隙。
由于市政施工时经常会遇到水下作业的情况,为保证工程的质量,就要进行钻孔灌注桩的水下作业。通过钻孔灌注桩技术可保证水下施工安全可靠同时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在水下施工中对于灌注桩的使用要符合三点共同支撑的技术手法。这样才能使得地基牢固不受损害。
最早引入钻孔灌注桩技术还是为满足基坑施工中对于成孔,灌浆,埋笼等工艺的需求。因为有成孔,就不得不考虑将其内部填充充足,否则灌注桩就起不到支撑的作用。在灌注的同时也要考虑成孔大小的尺寸,否则尺寸偏差过大就会严重影响灌注桩插进去的深度。如深度到达不到预先设计的尺寸位置,灌注桩就不能牢固地在土壤中扎根,所以后续工作也就将功亏一篑。因此完成灌注桩的插杆工作是后续工程继续完成的先决条件。
2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要点分析
2.1桩位测量
在市政工程项目规划中,先了解有关数据资料,再明确定位和测量工程桩基。专业技术人员检验无误之后,再进行桩基施工。同时,在测量放线过程中,注意避免损坏或丢失桩位。
2.2埋设护筒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埋设护筒是重要的一环。先依据施工设计要求,制作护筒,护筒内径一般超出灌注桩尺寸,大致超出20cm~40cm(护筒的内径要比桩的直径大200mm~400mm)[4]。同时,查看施工现场水位,根据施工现场水位选定护筒类型(水位较深,选用钢护筒)。埋设护筒时,其中心轴线应对正测量标定的桩位中心,其水平偏差不超过50mm且垂直偏差小于1%,埋设入土深度超过1.5m,且要求高出水面(或地下水位或施工水位),高出标准以1.5m~2.0m为准,同时,确保护筒高出地面200mm。完成埋设后,监理检查核实,再在其周边填土嵌固。埋设或下沉护筒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确保孔壁及钻孔导向正确。另外,在钻孔中直接埋设护筒方式适合地质相对坚硬的施工地区;在夯实土层后进行护筒埋设施工适合施工地区地质含水量较高或土质松软的施工地区。
2.3制作泥浆与钻孔施工
泥浆制作时,为保证钻孔土地的湿润性,通常情况下,钻孔泥浆制作的配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水、粘土(膨润土)和添加剂。泥浆稠度,需要考虑地层变化和钻孔方法,适当掌握泥浆稀稠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泥浆粘度控制在18s~22s,含砂率控制在4%~8%,胶体率超过90%,塑性指数(IP)不小于17。在钻孔施工中,要求成孔的孔位中心偏差小于50mm(群桩),100mm(单排桩),对孔径、孔位倾斜度误差以1%为准。钻孔杆保持垂直状态,且以平稳较慢的速度进行钻孔实施。直到泥浆充分注入后,可逐渐加快钻孔速度。另外,在钻取过程中,需捞取渣样检测,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泥浆的用量及浓度或调整水头的位置。钻孔施工避免中途停顿,最好一次成孔。
2.4清孔
选用合适的清孔方式(常见的清孔方式:换浆、抽浆以及砂浆置换等)清除钻孔内的杂质。检查孔洞及底部,查看其平整度、干净程度。
2.5钢筋骨架制作和安装
钢筋骨架制作,于外侧设置一个与保护层厚度相同的垫块(垫块间距竖向:2m,横向设置:4处以上)。吊装安放钢筋骨架,主筋间距左右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一般以10mm为准。另外,在存放制好的钢筋骨架时,需注意做好保护措施,(1)存放在平整、干燥的场地上;(2)每个加劲筋与地面接触处都垫上等高的木方;(3)排好每组骨架的各节段的次序。同时,在运输骨架过程中,要保证其完好性。完成钢筋骨架吊装安放在钻孔中之后,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桩。
2.6混凝土灌注施工
在确保钻孔及钢筋骨架安装合适后,检查导管通畅程度,然后完成钻孔灌注桩施工。混凝土灌注施工前,搅拌混凝土。为了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所以选择缓凝型减水剂。水泥以普通水泥、硅酸盐水泥为最佳。同时,细骨料细度模数宜在2.4~2.8范围内,粗骨料控制在4.75mm~37.5mm。依据配合比试验等多项实验确定其配制强度、和易性和抗压强度及凝结时间等。水泥的初凝时间一般情况下不得小于2h。混凝土的拌和时间要把控好,在一般混凝土拌和时间上,再增加1.5倍。同时,测定孔底沉淀层厚度,以检查其厚度是否符合规定。对于超过规定要求的,选用喷射法向孔底喷射3min~5min,使沉渣悬浮,然后立即灌注首批水下混凝土,从而提升混凝土灌注效果,使之与桩基的质量要求相符。制作导管,需要把握一点,导管力求坚固,且内壁无局部凹凸现象。实施拼接、过球和承压、接头、水密、抗拉强度、水密性试验等试验,全方位检验导管的质量、规格与拼接构造。期间,注意水密性试验的水压力选择,应高出井孔内水深1.3倍。完成首批水下混凝土灌入到钻孔的底部后。需要做好一项工作,即探测孔内混凝土面的高度。依据此控制导管内部的埋置深度,使其保持在2m~6m。灌注工作严禁中途停工。
结束语
现如今,我国市政工程建设逐渐增多。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常见基础形式,以其优势得到市政工程的广泛应用。但钻孔灌注桩施工环节中涉及的因素较广,加之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属于隐蔽工程,只有掌握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才有利于通过质检,确保施工质量合格。
参考文献:
[1]沈思.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探讨[J].智能城市,2016,01:203-204.
[2]王虎.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07:7-8.
[3]滕岩利.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1:245.
[4]任强.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OL].现代商贸工业,2016(14).
论文作者:朱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钻孔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泥浆论文; 骨架论文; 水下论文; 导管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