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西站???北京? 100070)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铁路等领域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将会面临市场的挑战和冲击。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很多弊端,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使得铁路运输效率越来越低。而精益化生产理念的提出,凭借自身灵活性等优势,能够对铁路内部进行重新调整,提高铁路运输效率。文章结合精益生产概念,深入探讨其对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影响机制,以期为我国各个铁路局现代化改革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精益生产;铁路运输;运输效率;影响机制
前言:新时期下,我国经济改革进程不断深化,促使我们各行各业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运输不仅涉及内容多,且结构复杂,单纯依靠传统管理模式,使得自身运输效率并不高,在市场的地位岌岌可危。而精益理念的提出,为铁路公司现代化改革带来契机。精益生产在铁路日常工作中的渗透及应用,不仅能够实现对铁路部门内部结构的调整,且促进了各项工作朝着节约化、精益化方向发展。因此加强对精益生产在提高铁路运输效率方面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精益生产概念
精益生产,主要是指对一个组织的系统结构、人员组织等方面进行调整,促使生产系统能够更快地适应用户的需求而做出具体的反应,同时对整个生产全过程进行精简化处理,最终实现高效生产目标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相对比,我们能够发现精益生产方式自身较为突出的优越性,如生产合理性、高效性等。不同于其他行业,铁路运输存在一定特殊性,运输生产过程存在不确定性,且强调的是对过程的关注和控制[1]。这与精益生产理念高度契合,且能够帮助铁路做出非常具体的响应,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2、精益生产对提高铁路运输效率的影响机制分析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铁路运输对自身进行革新非常重要。其中精益生产作为一种高效的生产方式,将其渗透至铁路运输管理工作中非常必要。精益生产对提高铁路运输效率的影响具有深远的影响。具体来说:
2.1统一调度和指挥
铁路运输主要提供的服务是客货位移,使得产品生产与消费都处于同一个过程当中,产品既不能够存储,也无法进行调拨。加之覆盖范围较广,直接增加了管理难度。因此从本质上来看,运输生产效率的提升需要关注的是空间与时间两个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时间与空间的准确性需要生产调度指挥精益化[2]。如乌鲁木齐铁路局在精益生产推广中,将调度指挥部门定位在全局的运输组织中心,以此来突出其重要地位,赋予其相应的考核权力,形成了围绕着调度指挥为中心,整合车、机、工等多个专业系统的横向指挥关系,真正意义上立足于全局,实现对铁路生产经营的控制及协调。在此基础上,乌局自车流秩序到机车准时准备等方面都形成了较好的流程,高效的运作机制,为铁路运输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强化站区职能
精益生产理念下,在一个相对复杂的环境中,多个微观组织模块联合生产,合理确定各个组织的职能非常重要。针对铁路运输来说,涉及车、机及电等多个组织模块。要想提高运输效率,各个模块之间的协调配合非常重要。其中车站作为整个铁路系统的核心,也是各个环节连接的载体。精益生产的渗透,强调了车站在区域范围内的重要地位,对于总调度指令的落实非常关键[3]。如某铁路局在站区内,结合本区域特点,构建了全新的精益生产机制,将站区作为铁路局调度指挥的分中心,在总调度下,各个单位能够严格坚持安全、正点等目标开展工作。同时,为了不断完善铁路运输工作,定期组织碰头会,围绕着重点问题进行讨论,并对任务落实较好的单位给予相应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以站区形成的区域概念真正意义上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系统的管理单元。可见,精益生产对于铁路运输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2.3强大的拉动作用
精益生产强调的是一种拉动式管理模式,其将市场需求作为生产的关键,企业的现有资源都将围绕着这一关键点进行调整。无论是作业模块、还是生产工序,都将实现一种高度紧密的配合,以此来减少资源浪费,为铁路运输效率的提升提供更多支持。其中装车地始发直达列车作为铁路运输的重要发展目标,其追求的是集约化、低浪费等目标,与精益生产理念高度契合。如某铁路局将该项工作纳入到重点行列中,明确规定了发车比例需要控制在80%以上,且大宗货物装车准时发车应达到100%。通过此,该铁路局各个部门按部就班,落实好各自职责,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经过改造后的铁路运输效率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如对于乌局来说,2015年与2014年,乌局货车平均周转时间由原来的5.06天下降至4.28天,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无效环节等问题的出现,实现了对现有资源的优化重组,为铁路局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精益生产的带动下,大运输理念渗透至每个铁路人心目当中,在实际岗位工作中,能够明确自身责任与义务,保证各项工作都能够紧密开展,减少中间环节造成的时间浪费问题[4]。不但如此,精益生产的应用,也是铁路运输领域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表现。
结论:根据上文所述,精益生产作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自身具有传统模式所没有的优势。而当前铁路运输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加之铁路运输具有的特殊性,将精益生产渗透到具体工作中势在必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应树立现代管理理念,明确当前运输效率提升的关键点,逐渐探索一条适合铁路运输发展的精益化道路,通过全方位实施资源整合,深度挖掘资源潜能,形成一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使我国铁路运输的经济、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宋德玺,荣朝和.乌鲁木齐铁路局开展运输精益生产的意义与启示[J].探究铁路经济问题,2009,(02):232-243.
[2]李红昌.关于铁路精益生产考核指标体系及其作用的探讨[J].探究铁路经济问题,2009,(02):244-263.
[3]宋德玺.精益管理助力铁路运输管理创新——乌鲁木齐铁路局实施精益生产的探索与实践[J].中外物流,2007,(04):38-41.
[4]马俊.我国铁路运煤专线运营状况分析——以大秦线和神朔线为例[J].煤炭经济研究,2014,(02):20-24.
论文作者:洪流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8
标签:铁路运输论文; 精益论文; 效率论文; 铁路论文; 乌鲁木齐铁路局论文; 铁路局论文; 的是论文; 《科技中国》2016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