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会理县彰冠初级中学 会理 615100)
【摘 要】笔者认为随着当前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与数学的教学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同时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也应跟上时代的发展。新课标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摒弃旧的思想理论,不断学习实践多媒体信息技术并与用于自己的数学教学中,树立新的教学观,使我们的教学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从而激发与培养农村中学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正文】数学,对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一直是枯燥与无趣的,因此,如何激发与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已成为现在无数老师研究的课题。
我们都听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是一个人自觉、自主学习的最大源泉。中学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再加上农村中学的学生,生活空间比较狭窄,见识和实践的少之又少,因此大多数学生觉得数学难,没有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老师能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就会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如果能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经久不衰的求知欲望。可见,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搞好数学新教材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农村的数学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笔者认为随着当前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与数学的教学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同时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也应跟上时代的发展。新课标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摒弃旧的思想理论,不断学习实践多媒体信息技术并与用于自己的数学教学中,树立新的教学观,使我们的教学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从而激发与培养农村中学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接下来笔者就从事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习兴趣激发的结合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体可以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农村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创设问题情境比较简单,但是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就比较困难,但是初中生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动听的音乐,夺目的色彩,图文并茂的动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多媒体的使用便可以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学信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
如在讲授“圆周长、弧长”公式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的直观、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出下列问题:“如学习《勾股定理》一课时,一只蚂蚁和一只蜘蛛从同一点出发走不同的路到同一点,先让学生猜测谁先到,接着用动画演示。优美的动画刺激着学生的感官,如置身于童话故事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在教学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精心创设一些问题型、活动型、探究型、信息型情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多媒体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的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公式,为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对于深奥难懂的数学内容,教师要力求用浅出的方式告诉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尽可能地把课堂教学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联系起来,让他们感到“原来这些东西我也能理解,我也能学会“,甚至有的新内容老师刚点拨一下,许多学生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学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能更好地激发农村中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稳定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在备课、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上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给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带来了不便。但是,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却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只要点按鼠标,就能在短时间里直观、形象地演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揭示概念。例如:几何图形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空间观念是十分抽象的,对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比较复杂的图形,为了使学生能很快地抓住问题的实质,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图形的设计,让图形的某些部分出现不同颜色,强化视觉效果,增加信号对学生头脑的刺激,这样做形象直观,既能讲清问题,又能稳定学生刚刚建立起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运动的观点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多媒体可以更好的联系实际生活,升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无数的知识都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动力,而且可以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
如在讲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时,由于学生的方位感不强,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了两只小蚂蚁沿直线找食物的动画:在一条笔直的道路上,两只小蚂蚁一起正在道路的中间寻找食物,将不同的食物放在两只小蚂蚁的左右两边,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以蚂蚁为起点,其中一只向左走,另一只向右走。第一只蚂蚁向右,先走1步,再走3步;另外一只先向左走2步,再向左走1步。提问:第一只小蚂蚁两次一共向右走了几步?学生都能答出向右走了4步。谁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说“能。”请一位同学上来写出算式:(+1)+(+3)=+4。然后再问另一只向左走的小蚂蚁向两次一共向左走了几步?同学们也很快得出了算式:(-2)+(-1)=-3。通过动画的播放,再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加法式子,多数同学都能得出:“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的结论。”这样与实际生活的例子用卡通形式展示出来,得出的结论很自然,学生也容易记住。
因此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教师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题材,以多媒体手段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凭借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在教学中老师若能善于巧妙地应用生活中的数学,就能让学生真切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从而升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农村中学的教师要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习相结合,主动地发展学生的思维,适时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观察思考,独立分析和归纳的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能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环境,这样,学生才会越学越有兴趣。
论文作者:欧晓霞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7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兴趣论文; 多媒体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教师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7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