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论文_舒志芳

舒志芳

(赤壁市蒲纺医院 湖北 赤壁 437300)

【摘要】 目的:收集分妇产科临床病例资料,探讨和分析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及防治措施,提高临床的治愈率、降低孕妇死亡率。方法:收集我院 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3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另收集65例患者,观察出血原因。结果:初产妇40例占61.53%、剖宫产产后出血48例占73.84%,出血情况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子宫收缩乏力结构比58.46%、胎盘滞留结构比占24.61%、阴道损伤结构比占12.30%、凝血功能障碍结构比0.046%。65例患者接受相应的预防以及临床处理之后,产后出血产妇均痊愈并顺利出院,没有一例因为产后出血诱发死亡,防治效果良好。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而子宫收缩乏力是主要诱因,应给予科学防护,尽量减少出血现象。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4-0187-02

为了分妇产科临床病例资料,探讨和分析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及防治措施,提高临床的治愈率、降低孕妇死亡率,本研究收集我院13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另收集65例患者观察出血原因,探讨相应的产后出血防治措施,详细过程如下。

1.产后出血原因

诱发产后出血的原因多种多样,产妇在实际分娩时会因为产妇自身因素以及一些外部环境因素等的综合影响诱发产后出血。通常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其一,子宫收缩乏力因素产妇,一般可以划分为全身因素、局部因素以及精神因素等。全身因素指的是产妇个人体质相对较虚弱,存在急性疾病或者慢性疾病史。局部因素值的是患者子宫严重膨胀,导致其肌纤维收缩受到不良影响,造成患者出现羊水过多或者巨大儿等问题。精神因素指的是产妇在正式分娩时,其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存在严重的恐惧以及焦虑等负面情绪,对分娩过程配合度较低,其子宫收缩力也因情绪而受到干扰,引发严重出血。此外,难产以及麻醉药物使用超过科学范畴等均可能诱发子宫收缩无力的问题,进一步引发产后出血。

其二,产妇孕育因素,产妇孕育状况也是造成产后出血问题的一大原因。产妇如果出现巨大儿或者多胎妊娠等现象,就很容易造成其子宫严重膨胀,膨胀度远远大于一般孕育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产妇子宫纤维出现大幅拉伸,拉伸问题持续存在,很容易造成产后出血。此外,产妇有堕胎史或者多次怀孕现象的,其子宫纤维容易出现不可逆变形,如再度怀孕则容易诱发产后出血。

其三,胎盘因素,产妇胎盘也是诱发产后出血的一大关键因素,如果产妇出现胎盘滞留或者胎盘粘连等问题,很容易导致产妇感染,不利于促进其自我恢复,进而引发产后出血,严重的会出现大出血问题[1]。

2.产后出血的防治

2.1 预防措施

产妇出现产后出血之前,应加强预防工作。首先,要针对产妇进行全方位的产前宣教,防止出现生育过多的现象,避免出现多次人工流产。其次,要加强孕期检查,及时发现产妇的妊娠并发症,针对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应进一步强化产前检查工作,引导其及时前往医院接受住院分娩,严格按照相关预防方案展开工作。医务人员必须实时监测产程进展,避免产后出血。再次,给予科学的孕期宣教,积极疏导产妇,缓解其紧张和恐惧等不良心理,引导其构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配合相关护理工作,减少剖宫产发生率。最后,给予完善的产后护理指导,尤其要重视产褥期护理指导,尽可能减少产后出血问题。

2.2 处理措施

2.2.1针对宫缩乏力出血现象,胎盘顺利娩出后,产妇子宫通常可以收缩至其脐部下方二指位置,收缩之后产后子宫恢复放松状态,宫底抬高,出现大量子宫出血或者阴道出血问题,给予规范化子宫按摩以及宫缩剂应用后患者出血得到有效控制的,一般归入宫缩乏力性出血。针对此类出血,应首先引导产妇排空膀胱,可通过经腹部按摩以及经阴道按摩等方法针对其子宫底部进行科学按压,促使宫腔内部的积血块顺利被挤出。针对接受剖宫产的产妇,可以针对其子宫底部进行直接按摩,也可以选择温盐水针对其宫体部进行热敷。科学选择缩宫素对产妇进行静滴治疗或者肌注治疗。

2.2.2针对胎盘因素引发的出血现象,可通过下述方法进行处理。如果产妇存在胎盘滞留或者胎盘粘连的现象,可以选择缩宫素对其开展静脉滴注治疗,之后给予徒手剥离胎盘术治疗。针对前置胎盘剥离面出现出血的产妇,应给予8字缝合或者间断缝合,有效止血,也可以选择纱布填塞于产妇宫腔内,达到止血目的。针对植入性胎盘,小部分植入的应局部切开取出或者局部给予楔形切除,大部分植入或者全部植入的应给予血管栓塞术治疗,开展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

通过严密观察,通过上述防治措施进行处理的65例产后出血产妇均痊愈并顺利出院,没有一例因为产后出血诱发死亡。

3.结果

3.1 产后出血患者类型分析

本次研究发现,65例被观察出血对象中,初产妇40例,占61.53%,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有48例,占73.84%,其出血情况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患者产后出血诱因分析

综合分析患者产后出血的诱因发现,子宫收缩乏力结构比58.46%、胎盘滞留结构比占24.61%、阴道损伤结构比占12.30%、凝血功能障碍结构比0.046%,由此可知,子宫收缩乏力以及胎盘滞留是诱发本次研究中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3.3 患者产后出血防治效果

65例患者接受相应的预防以及临床处理之后,产后出血产妇均痊愈并顺利出院,没有一例因为产后出血诱发死亡,防治效果良好。

3.小结

总而言之,产后出血原因多种多样,产妇在实际分娩时会因为产妇自身因素以及一些外部环境因素等的综合影响诱发产后出血,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因素、产妇孕育因素以及胎盘因素等属于常见诱发。本次研究发现,65例患者中初产妇占61.53%、剖宫产产后出血占73.84%,出血情况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子宫收缩乏力结构比58.46%、胎盘滞留结构比占24.61%、阴道损伤结构比占12.30%、凝血功能障碍结构比0.046%。患者接受针对性的临床防治措施后,65例产后出血产妇均痊愈并顺利出院,没有一例因为产后出血诱发死亡。该研究结果与杨学芬关于产后出血的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知,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而子宫收缩乏力是主要诱因,临床工作中必须要针对产妇产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和确定,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进一步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时控制产后出血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华芬.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防治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02:136-137.

[2]杨学芬.40例产妇产后出血的防治及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3,06:1079-1080.

论文作者:舒志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5

标签:;  ;  ;  ;  ;  ;  ;  ;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论文_舒志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