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的十大突破: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_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体制改革的十大突破: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_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体制改革的十大突破——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大论文,全会论文,经济体制改革论文,十六届三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以前的提法股份制只是一种实现形式。《决定》强调是主要实现形式,这一重大变化将使国有企业多元化的速度大大加快,创造了使更多的民营企业和外商进入国有股份公司投资的机会。“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对传统的单一成分的公有制概念的一个根本性突破,这对于下一步使企业做大做强非常重要。过去也有过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这种提法,但是像这样把它作为今后经济的发展方向提出还是第一次。过去人们对于资产问题总把“公”与“私”完全对立起来,其实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通过混合所有制经济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在市场竞争中完全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二、“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这是对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突破。企业改革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这表明我国企业的改革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通过产权转换,促进推动资本流动和重组,使资本等生产要素根据市场要求流向效益高的部门、产业和企业中,这对于民企进入和重组国有股权上市公司给予了肯定。国有股转让表现在资本市场上,将使民企在购买和重组上市公司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这一政策的实施,将使很多行业加快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开放,通过吸收民间资金和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对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的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融合、平等竞争将成为未来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民营资本将会有更多的发展和机遇。以前非公有制经济所受到的待遇是不平等的,这不仅体现在行业的准入上,还体现在实际经营中。无论是土地征用、投融资、税收等方面,还是对外贸易等方面,非公有经济作为市场主体在上述方面都没有能够享受到与国有企业一样的待遇。非公有制企业,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使它们在平等条件下参与市场竞争,能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和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使它们的活力竞相进发,这将有力地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发展。

四、“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改进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建立健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机制,维护金融运行和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

现代市场体系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要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改革的推进都需要依托各类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这样一个载体,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把资本市场提到其它要素市场之先的高度,这对于资本市场地位的提升,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要保持我国金融运行和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就必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包括发展股票市场和发展债券市场,发展国债市场的同时,还要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和发展地方债券市场。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包括发展本币市场和外币市场。大力发展保险市场,包括发展人身寿命、人身安全、财产、交通工具等险种。只有使这些市场得到充分发展,这些市场的功能才能发挥出来,这样通过金融市场完善的整体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推动我国金融稳定运行。同时形成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机制,一旦出现金融系统性风险,通过这种协调发展机制,就可以及时有效地加以克服,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五、“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在严格法律制度的制约下,市场主体必须要讲信用,这样才能做到公平竞争,等价交换,那些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才能有市场,企业才能有效益。否则市场经济将无法产生效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信用制度,表明了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市场经济只有讲信用,才能保证市场交换有序进行、生产要素报酬公平合理,这样才能实现公平竞争,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六、“废止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

市场经济要求全国应该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生产要素应根据市场信号的要求自由流动,使它们向效益好的和其产品有市场需求的那些部门、行业、企业和地区流动,在市场信号的调节下重新配置生产要素,通过自由流动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形成新的生产力,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淘汰那些效益较低、亏损严重的企业。但是,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些地区害怕竞争,为保护本地区落后的产品,出台的一些措施和文件严格禁止外地产品和服务部门进入本地区市场,通过设置行政壁垒妨碍市场公平竞争,实行严重的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这些妨碍市场公平竞争、保护落后的消极做法,既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而且也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废止一些部门和一些地区为禁止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而设置的行政壁垒,要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坚决地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

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与计划经济条件下有明显不同,这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当时的政府是全能型的,任何事情任何活动都必须由政府审批,其结果政府把微观主体管得死死的,使企业既无活力,又无效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从微观领域退出,把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交给了市场调节,企业根据市场信号变化自己来决定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多少产品和采用什么方式生产产品。市场管不了的和市场管不好的,则由政府来管理。政府由原来对微观主体的指令性管理转换到为市场主体服务上来,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这一重大转变是对政府的考验,也是对政府各部门的考验。过去改革重点是调整微观主体利益,所以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下一步改革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经济调控,调整政府各部门利益,为企业发展做好服务,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只有搞好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心环节,使中心和重心二者有机结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取得成功。

八、“国家只审批关系经济安全、影响环境资源、涉及整体布局的重大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及限制类项目,其他项目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由投资主体自行决策,依法办理用地、资源、环保、安全等许可手续。”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由于企业已成为一个市场主体,成为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由企业根据市场发展的要求决定,自己承担投资风险。但是,一些大的重要的投资项目还必须上报国家由国家主管部门审批。由于国家管的范围过宽和条件过严,审批程序和环节较多,一些投资项目审批时间较长,给一些地区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国家管的过多过严也影响了审批质量和效率。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必须对投资体制进行重大改革,缩小国家对项目投资的审批范围和权限,一般项目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国家只审批关系经济安全、影响环境资源、涉及整体布局的重大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及限制类项目。我国投资体制的这一重大改革必将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九、“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将设备投资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

过去增值税征收重点是在企业,是在生产环节。生产投入的越多,征收的增值税就越多,投入的设备资金也被纳入增值税征收的范围,这种情况不利于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如果在消费环节征收增值税,那么谁消费谁交税,一是扩大了税基,无论是生产性消费,还是生活性消费,它们都要交税。就整个国家来说,课税对象实际上是国民收入用于消费的部分。二是不在生产环节征税,鼓励企业进行生产投入,特别是将设备投资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有利于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将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一个国家要兴旺发达就必须加快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在此基础上必须继续加快发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我国有1.5亿农民需要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和城市转移,城市当中还存在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每年还有大量的大学生毕业需要安排,虽然我国人口增长率在下降,但是人口增长总量还是在增加,这导致每年新增就业人口不断扩大。能否做好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所以,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做好扩大就业工作。要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改革发展的进行和结构调整的推进都要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人们安居乐业,通过可持续发展使人们共同富裕起来。随着改革深化,大量富余农民要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但是由于农民自身素质需要提高,加之原来户籍制度等因素影响,使农民在城里就业很困难。要创造条件加快农民向非农业转移、向城镇转移,这样农民收入才能增加,城市过剩的工业商品才能有销路。因此,创造平等的城乡劳动者就业制度,能为农民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给农民切实带来实惠,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标签:;  ;  ;  ;  ;  ;  ;  ;  ;  ;  

经济体制改革的十大突破: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