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生态战略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_企业创新论文

企业创新生态战略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绩效论文,生态论文,战略论文,关系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创新生态是指由核心企业和与之在技术(产品或服务)上具有密切合作关系的上下游供应商等主要参与者形成的互补性的合作网络[1-4],也包括用户、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风险投资等创新主体的参与[5-8]。企业之间日益紧密的相互依赖和互补关系,使得互补企业的创新会直接影响到核心企业的创新[2,7,9-10]。基于创新生态的战略选择和制定也逐渐在理论界和实业界受到关注[1-2,5-6,11-12]。

       目前,创新生态的相关研究从组织管理[2-3,13-15]、资源观、生态位等多个视角集中讨论了参与创新生态的创新主体及相互间的关系[1-3,15]、生态架构以及创新过程[2,4-5,14,16-17]、创新战略等学术问题,研究覆盖中观的产业以及微观的企业层面。企业层面,已有研究主要关注了创新生态中的核心企业与参与企业之间、在位企业同新进入企业之间动态复杂的互动研究[2,13,18],强调了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共同演化以及价值共创[6,10,17,19-21]。

       生态从无到有的过程,需要有能力的企业承担起营造生态的责任。作为生态战略中的一种典型战略,“营造生态战略”意味着企业作为生态架构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拥有者,在动态的创新中具有话语权和主导地位。然而,这些生态系统的核心企业和领导者的价值体现离不开整个生态系统的支撑[11]。它们需要构建新的生态,和其他企业合作形成一个使得所有参与组织能够互利的创新生态系统。已有的研究分析了领导型企业如何构建生态及其意义所在,却鲜有关注企业究竟是基于何种动机来营造生态?把动机同企业战略联系起来。

       本研究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战略管理、产业组织等相关理论,构造了“参与动机—生态战略—创新活动”的研究模型,借由这一思路来分析企业参与生态、生态战略和企业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全文安排如下:首先,通过回顾和梳理创新生态的相关研究理论来架构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并据此提出相关的理论假设;其次,对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和研究工具进行介绍;最后,对197个企业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研究结果以及若干管理启示与研究展望。

       1 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1.1 创新生态相关理论

       创新生态强调了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动态性和非线性,是对已有的创新系统、协同创新、合作创新等理论的进一步整合和升级,代表了一种新的创新范式[22]。现有文献关注了创新生态作为宏观政策工具如何影响国家科技、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23-25];从区域的角度分析了硅谷的成功得益于其独特的创新生态[5-6],启发和影响了中关村等科技园区的发展路径;企业层面,分析了空客、Intel、IBM、Cisco等企业在创新生态中的战略选择和制定,涉及IT、信息、互联网等产业[9,17,26]。国内以综述性质的研究居多[27-30],鲜有以定量方法探究创新生态的相关内容。结合已有文献,本研究认为创新生态是参与创新的企业与其他具有互补性关系的企业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动态的开放的有机的统一整体。与传统管理学理论中的集中讨论生产端主体关系的集群、创新网络,和聚焦用户端主体关系的用户网络不同的是,创新生态系统包含更为复杂的利益相关者,即生产者、用户、竞争者和互补者等[25]。

       作为首个提出创新生态观点的学者,Adner认为企业的创新不是单个企业可以完成的[2],而要通过与一系列伙伴的互补和协作,才能打造出一个真正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产品。创新生态强调了创新通常是发生在各个层次的创新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1,23-24];强调了创新不仅涉及主要的创新者,还涉及供应商、用户等利益相关者,以及提供基础设施或提供不同产业、联盟的互补性服务的组织[1,3];比起传统的双边关系或互补关系,生态的内涵更大、更多元、也更具流动性[10]。

       生态战略是对企业战略系统性思考的一次升级。竞争模式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成生态与生态之间的竞争[27,31]。生态战略体现了共赢的理念,甚至是放弃自己的盈利机会帮助其他企业生存,扶植相关企业发展。采用生态系统的竞争方式,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难被模仿或被超越[32]。创新生态的观点也表达了这样一种战略诉求:企业的创新成功不仅要求企业管理好自己的组织,也要管理好自身以外的企业(或组织),企业的创新才算成功[1-2,33]。创新主体之间基于共同愿景和目标,通过协同和整合生态中的创新资源,利用各自所长互惠互利、共同成长,最终实现共创、共赢与共享[6,10]。

       1.2 参与动机与创新活动

       相互依赖和合作是创新生态的典型特征[1,3,9,28],影响了创新生态中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等,对企业战略制定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已有的研究思路不同,针对创新生态的典型特性——相互依赖和合作,本研究提出一个分析企业参与创新生态的动机的新视角:从互补和依赖的角度去思考企业究竟为什么选择参与创新生态,以及如何寻求互补性的合作。组织和及其所在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很早就收到关注[34],Teece最早提出“互补性资产”概念[35],并将其分为专业的互补资产和通用的互补资产[32]。大量研究表明企业可以通过拥有(或开发)互补性资产从而在创新中获取有利地位[36-39],并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基于资源视角,必要的互补性资源的获取是组织间合作的关键驱动力[40-42]。合作伙伴应该拥有企业所需要的资源[43]。

       基于创新生态、资源观以及网络嵌入等理论,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2个维度思考创新生态中的企业为何以及如何寻求互补性的合作,归纳出2个与生态战略息息相关的参与动机:

       (1)内部维度:企业是否拥有行业中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企业是否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决定了企业是通过向生态中的其他企业提供技术,从而获得价值共享[9,19,36],并依靠这一技术优势来确立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还是通过参与生态与其他企业合作来获取关键(核心)技术,融入到已有的生态中。因此,是否拥有核心(关键)技术导致企业趋向于截然不同的2种生态战略:营造生态或是融入生态,更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的创新活动。

       (2)外部维度:企业所在的产业链完整程度如何?企业所在的产业链完整程度是考察企业与外部组织合作的一个重要指标。产业链的完整程度高代表该生态已经趋于成熟,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充分,大量的组织附着在创新生态网链中的各个环节,对于互补企业来讲,进入的机会就少,增大了开拓新的生态的概率。而创新生态的完整程度低则代表该生态还不成熟,还未形成完整的生态,产业链的上下游还处在相对松散的结构中,为互补企业和新创新者创造了大量进入生态的机会。

       企业在创新生态中的内部维度与外部维度的能力,会影响到如何实现不同类型的创新。本研究关注创新生态与创新程度的关系。按照创新强度的不同,创新可以分为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44]。渐进性创新是指平滑的、渐进性和累积性的创新;突破性创新是指不连续和破坏性的,意味着质的跳跃以及与既有技术的显著脱节的创新。渐进性创新倾向于改进和拓展既有技术,进而有利于主导企业并强化现状;而突破性创新倾向于破坏和替代既有技术,通常有利于新参与企业并创造新的竞争格局[45]。

       面对突破性的技术变革,凭借已有的资源优势,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应该更有优势开发技术创新,之前的技术积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已到了关键作用,掌握的核心技术的标准和知识产权为下一轮创造性破坏做好准备,帮助企业实现突破性的创新。一些实证研究也表明,如果企业拥有必要的资源和能力,它们就可以成功地适应突破性创新[46]。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先企业往往会在已有技术演化到一定阶段后,开始新一轮的突破性创新并占据先发优势,将已有的技术优势转化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同样,产业链的不完整程度高代表该生态还不成熟,还未形成完整的生态,产业链的上下游还处在相对松散的结构中,在给定技术的条件下,企业会采取更多的渐进创新的战略。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企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营造创新生态的成本低,有助于促进企业的突破性创新。

       H2:产业链的不完整程度越高,营造创新生态的成本高,会诱导企业实现渐进性创新。

       1.3 营造生态战略与创新活动

       生态的概念带来了战略层面的改变要求企业从独立的企业战略转变到与价值生态有关的整体的战略思考[12]。这一转变使得企业在制定战略时需要关注整个价值生态,整个生态的“健康”将决定每一参与者的命运[1]。通过创新生态系统可以获得未来企业生存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和所要建立的市场关系,还可以帮助公司在其生产过程及其供应链的上下游找到提高价值和降低成本的途径,从而提高竞争力[2,47]。当前企业战略趋向于基于生态的战略定位,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转向生态与生态之间的竞争[27,31],单一企业不足以应对日趋复杂的竞争关系,单一企业也难以对抗外界环境变化。大多数的公司都依附在某个生态内[47]。通过生态战略,借助生态的优势来降低企业运营的风险。其中,当已有的生态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需要构建新的生态(在位者角色),和其他企业合作形成一个使得所有参与组织能够互利的创新生态[48]。本研究将这样的战略称之为营造生态的战略。

       通常,有能力营造生态的企业都是行业中的领导者(或领先企业)。基于平台的生态理论,Gawer认为[13],有潜力成为领导者的企业需要满足2个前提条件:第一,它必须在整个应用体系中承担至少一个必不可少的功能,或者为行业中许多参与者解决至少一个至关重要的难题,还要看整个体系离开了某项产品或技术之后还能否正常运转。第二,它必须能够让别人很容易地对接或者在上面开发,以不断地扩大应用体系,并允许新的、意料之外的终端应用的产生;还可以观察是否有外部公司成功开发出了补足品或互操作产品,或者正在开发这类产品。

       选择营造生态的企业多是生态系统的核心企业和领导者,是生态架构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拥有者,掌握了整个生态的发展方向和命运。突破性创新往往意味着定义新标准,确定新的产业发展方式,确定新的客户和市场规则。突破性技术创新都发生在这些大企业的自我创新中。以IBM为例,作为历史最悠久的IT企业,面对IT产业的多次技术变革,IBM公司成功地实现突破性创新,从早期的硬件制造商转变成软件制造商再到系统集成商。突破性创新是企业面对外部技术重大变化的自我调整。突破性技术出现时,生态营造者需要率先行动占领创新的先机,是一种自我革新和自我突破,用新的生态来替代旧有的生态。然而,能够营造生态的企业也需要不断进行渐进式的创新也不断地优化和改进整个生态,进一步强化核心企业的主导能力。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当企业的战略选择倾向于营造生态时,更有利于企业开展突破性创新。

       H4:当企业的战略选择倾向于营造生态时,更有利于企业开展渐进性创新。

       1.4 营造生态战略对参与动机和创新活动的中介作用

       企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则具备追求竞争优势、实现范围和规模经济的机会。当拥有技术或资源的企业是生态的新进入者时,这些企业可以利用资源来重新制定新规则,构建一个新的生态。当拥有技术或资源的企业是生态中的在位企业,通过与新进入者之间合作以适应新技术变化,加快新产品的发展,为下一轮创造性破坏做好准备。从而,不仅可以在技术变革中存活,还可以从中得到发展。创新者(新进入企业)通常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但是它往往缺乏创新产品商业化所需要的互补性资产,而这些正是在位企业所拥有的[36-37]。在位企业具备生态的主导优势,可以利用已有的技术或资源优势来进行自我变革,从而在已有的生态基础之上来构建新的生态。有能力营造生态的企业一般是生态中的领导者或核心企业。这些企业在计划生态构建时,如果拥有生态内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则更容易发挥在生态中的主导优势,成为规则的制订者和产业领导者。选择营造生态战略的企业在生态中积极主动的寻找机会,积极参加下一轮技术变革,把关键(核心)技术的优势转变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生态优势,努力创造,开发新技术,寻求创造性的突破性创新。但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为了降低创新的风险,可能会采取适宜的市场战略,实现渐进性创新。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5: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更倾向于营造生态的战略。

       H6:营造生态战略在企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突破性创新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H7:营造生态战略在企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渐进性创新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产业链的不完整蕴含着大量进入生态和改造生态的机会。不完整的程度越高,市场越处于无序的状态,就越有可能促使一些有营造生态意愿的企业的出现。基于产业链的不完整,生态网络处于松散结构,让那些寻求营造生态战略的企业更容易在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率先营造生态从让掌握在生态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话语权,为这些企业顺利开展突破性的和渐进性的创新活动提供机会。当产业链的完整程度越高,意味着整个生态处于饱和的状态,企业营造生态的难度将大于产业链不完整时期。产业链的不完整为企业营造生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成本,营造生态战略的企业在生态中的先发优势尤为明显。有营造生态意愿的企业,在产业链不完整时参与生态的机会概率会增加,通过营造生态战略,企业的创新活动更加频繁。营造生态的企业在产业链不完整时期,都会有助于推动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8:产业链的不完整程度越高,企业越倾向于营造生态的战略。

       H9:营造生态战略在产业链的不完整程度和突破性创新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H10:营造生态战略在产业链的不完整程度和渐进性创新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综合以上假设构建“参与动机—生态战略—创新活动”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参与动机—生态战略—创新活动”概念模型

       2 研究方法与变量测度

       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企业管理层面所需的数据很难通过公开资料来获取。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进行数据收集和实证分析。为保证样本的可靠性与高质量,本研究对发放时样本的区域、研究对象以及问卷的发放渠道进行了控制。在调查对象的选择上,要求所在企业的对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有一定了解的中高层管理者、研发部门经理、新产品项目负责人、业务部门经理、技术骨干等参与问卷调查,以保证调查对象对企业有全面的了解并熟知企业发展战略。问卷发放的主要途径包括直接发放、邮件发放、委托机械工程行业联合会、清华科技园、海淀创业园等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和亲友发放等多种方式。从2014年11月—2015年6月,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78份,回收267份,按照要求进行删除后剩余有效问卷197份,有效回收率为52.12%。借助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效度检验不同渠道和不同呈现方式收集的问卷已通过同质性检验。样本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 变量测度

       本研究所涉及的变量包括企业参与创新生态的动机、企业参与创新生态的战略选择、创新活动等。由于上述变量大多难以客观量化测度,本研究采用Likert5点量表打分法予以度量。数字评分1~5依次表示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或者从低到高,3代表中立态度或中间状态。

       (1)被解释变量:创新活动。渐进性创新可以从设计全新一代产品、拓展全新的产品范围、提高现有的产品质量、降低现有生产成本等5个项目来进行量表设计[49-50]。基于对突破性创新定义的不同,对其测度方式也有所不同,为了更好的采用问卷的形式对突破性创新进行调查,本研究只从程度上对突破性创新绩效进行测度,采用学术界目前较常用的题项进行测度[51]。

       (2)解释变量:参与动机。对企业参与生态动机的考察主要基于2个方面:基于企业内部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考察[7,36-37,44],以及基于企业外部对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和产业链完整程度的考察[3,9,52]。其中,对于第一个动机,以事实客观问题“是否拥有所在产业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问卷;对于第二个动机,以主观问题“贵企业是否认为自己所在的行业的产业链不完整?”形成问卷,是答题者对该问题的主观评价。并在问卷中设置了互斥性检验,保证问卷的有效性。

       (3)中介变量:营造生态战略。结合已有的理论研究,形成测量量表。测度企业营造生态战略的程度主要包括:企业具有整合所在行业资源的能力,在行业或产业链中具有决策权[9];是行业平台建设者,吸引和鼓励更广泛的企业加入贵企业构建的平台[3-4];是技术或产品标准的制定者[7,18];已有的环境条件和市场关系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需要开发新的商业模式[6,19,44]。

       (4)控制变量。选取企业年龄、企业规模、行业分布、企业产权性质以及技术能力作为控制变量。企业年龄赋值“1”、“2”、“3”、“4”分别代表“小于1年”、“1~5年”、“6~10年”及“10年以上”。企业规模赋值“1”、“2”、“3”、“4”、“5”代表企业员工人数“小于50人”、“51~100人”、“101~500人”、“501~2000人”及“2000人以上”。分布行业赋值“1”、“2”、“3”、“4”、“5”、“6”代表电子信息和通信设备、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及生物制药行业。企业产权性质赋值“1”、“2”、“3”、“4”、“5”代表国有、民营、集体、三资—外资控股以及三资—内资控股。技术能力赋值“1”、“2”、“3”、“4”、“5”代表与国内外同行相比,企业的技术能力居于上游、中上游、中游、中下游以及下游。

      

       3 实证结果

       3.1 变量间关系的初步分析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样本数据进行同质性检验、信度和效度分析。本文利用SPSS20.0中方差齐性检验来对数据进行同质性检验,包括不同渠道源数据同质性检验以及不同呈现方式数据同质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样本数据在以上2种不同维度的同质性检验中都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来自不同渠道的和不同呈现方式的样本数据同质,通过了同质性检验。

       对信度的测量主要包括内部一致性系数和Guttman分半系数。本研究对问卷信度的检验采用SPSS20.0中的Relativity Analysis功能,分别测量Cronbach's α系数和Guttman分半系数。从表2中可以看到“营造生态战略”、“突破性创新”、“渐进性创新”的Cronbach's α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大于0.7。一般来说,Cronbach's α大于0.7为可以接受的信度水平。因此,这3个变量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符合测量学相关要求,具有较高的信度。“参与动机”受问卷设计的题项偏少影响,其Cronbach's α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62,但也属于最小可接受范围,因此符合测量学相关要求。利用探索性分析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从表2中,可以看到“营造生态战略”、“突破性创新”、“渐进性创新”的球形分布检验KMO值大于0.7,并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通过效度检验,说明具有较高的效度。“参与动机”受问卷设计的题项偏少影响,其球形分布检验KMO值仅为0.600,属于可接受范围,符合测量学相关要求。

       在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之前,本文分别计算了各个模型的方差膨胀因子(VIF),结果表明均大于0且远小于10,排除了多重共线性的干扰。其次,模型的散点图均为无序状态,说明不存在异方差的问题。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及相关系数详见表3。

      

      

       3.2 实证结果

       从表4的模型1-2与模型1-3中可见,企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与企业所在的产业链不完整均对突破性创新有重要的正向影响,假设H1得到支持;从表4的模型2-2与模型2-3中可见,企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与企业所在的产业链不完整均对渐进性创新同样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假设H2得到支持。模型1-4在模型1-1(只有控制变量)基础上同时加入关键(核心)技术与产业链完整变量后,

值有显著意义的提高,说明企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与企业所在的产业链不完整对突破性创新有重要的解释作用,假设1再次得到支持。模型2-4在模型2-1(只有控制变量)基础上同时加入关键(核心)技术与产业链完整变量后,

值有显著意义的提高,说明企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与企业所在的产业链不完整对渐进性创新有重要的解释作用,假设H2再次得到支持,结果具有稳定性。表4的模型1-5与模型2-5中可见,营造生态战略对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H3与假设H4得到支持。

       从表5的模型3-2与模型3-3可知,企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与企业所在的产业链不完整均对企业营造生态战略有重要的正向影响,假设H5和假设H8得到支持。表5模型3-4在模型3-1(只有控制变量)基础上同时加入关键(核心)技术与产业链完整2个变量后,

值有显著意义的提高,说明企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与企业所在的产业链不完整对企业营造生态具有重要的解释作用,假设H5和假设H8再次得到支持,结果具有稳定性。

      

      

       表6的模型1-2在模型1-1基础上加入中介变量营造生态战略后,模型1-2的

有显著意义的提高,且营造生态战略的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说明营造生态战略在企业拥有核心(关键)技术和突破性创新中起到中介的作用,假设H6得到支持。但是在模型1-2中,解释变量“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回归系数与模型1-1相比有所减小,且变得不显著,因此进一步说明营造生态战略在企业拥有核心(关键)技术和突破性创新中起到中介的作用属于部分中介效应。

       表6的模型1-4在模型1-3基础上加入中介变量营造生态战略后,模型1-4的

有显著意义的提高,且营造生态战略的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说明营造生态在所在产业链不完整和突破性创新中起到中介的作用,假设H9得到支持。但是在模型1-4中,解释变量“产业链不完整”的回归系数与模型1-3相比有所减小,且变得不显著,因此进一步说明营造生态战略在产业链不完整和突破性创新中起到中介的作用属于部分中介效应。表6的模型1-5是将2个解释变量与中介变量放在一起回归的结果,2个解释变量的系数都不显著,进一步证实了之前的结论。

       表6的模型2-2在模型2-1基础上加入中介变量营造生态战略后,模型1-2的

有显著意义的提高,且营造生态战略的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说明营造生态在企业拥有核心(关键)技术和渐进性创新中起到中介的作用,假设H7得到支持。但是在模型2-2中,解释变量“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回归系数与模型2-1相比有所减小,且显著性也减小,因此进一步说明营造生态战略在企业拥有核心(关键)技术和渐进性创新中起到中介的作用属于部分中介效应。

       表6的模型2-4在模型2-3基础上加入中介变量营造生态战略后,模型2-4的

有显著意义的提高,且营造生态战略的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说明营造生态在所在产业链不完整和渐进性创新中起到中介的作用,假设H10得到支持。但是在模型2-4中,解释变量“产业链不完整”的回归系数与模型2-3相比有所减小,且变得不显著,因此进一步说明营造生态战略在产业链不完整和渐进性创新中起到中介的作用属于部分中介效应。

       结果发现:(1)企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链的不完整程度高都不同程度地有助于促进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2)营造生态战略对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均具有正向的影响。(3)企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链的不完整程度高都促进企业选择营造生态的战略。(4)营造生态战略在参与动机和创新活动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说明企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链的不完整程度对创新活动的影响,有一部分是通过营造生态战略起作用。

      

       4 结果讨论

       本论文从相关理论基础出发,从创新生态视角构建了“参与动机—生态战略—创新活动”的理论模型,围绕“营造生态战略”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设,进行了企业创新生态战略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为了验证这种理论推断和相关研究假设,本论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采用SPSS20.0等软件对基于理论分析和逻辑推演提出的关系概念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显示了研究最初理论假设的正确性,即从参与生态主体之间的互补与依赖视角考察企业参与生态的动机,内部维度“企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外部维度“产业链的不完整程度高”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企业的创新,营造生态战略对企业参与动机和创新活动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为此前的学者还没有从创新生态的典型特征“互补依赖关系”这一角度对参与创新生态的动机和企业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机制进行定量研究。生态战略对创新活动的影响这一问题在已有的研究中,多采用典型案例分析,缺乏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更为细化了创新生态理论,也更具有实践意义。

       4.1 对已有研究的验证

       本文的研究证实了Adner、Gawer等学者提出的创新生态中主体之间互补与依赖关系对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2-3,9,13]。通过问卷调查,本文发现企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链的不完整程度高都不同程度地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不考虑中介变量的影响,这个结果与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相符,支持了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1-3,7]。

       其中,“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对创新生态中的企业的创新是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与已有的创新生态研究中“强调互补者或互补资产对创新生态具有重要的贡献”是相吻合的[3,15]。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在创新生态中更容易获取资源优势,获得在创新生态中的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当面向(终端)用户的产品(技术或服务)不仅仅取决于一家企业时,企业之间的合作就成为获得成功的关键。那些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更容易通过与其他拥有互补技术的企业产生合作关系,形成面向用户的创新生态系统。这一观点与对Intel公司进行的案例研究所得出的观点是一致的[9]。企业通过拥有的关键(核心)技术来建立在创新生态中的竞争优势,通过吸引更多的互补企业围绕核心技术来拓展技术的使用范围及功能,从而扩大生态的竞争优势。

       本文通过实证发现,当“营造生态战略”作为中介变量,营造生态战略在参与动机和创新活动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说明企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链的不完整程度对创新活动的影响,有一部分是通过营造生态战略起作用。这一结论与Gawer提到的观点是一致的。企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或是能够捕捉到产业链的空缺不足以保证企业能够最终实现创新,其中关键的还是需要企业制定相关的生态战略促使其拥有的关键(核心)技术在生态中帮助企业实现创新。其中,可以开展的战略措施包括整合行业内的资源;实施平台战略,吸引和鼓励更广泛的企业加入构建的平台;努力成为行业的技术(或产品)标准制定者等。有效的生态战略更容易帮助企业在创新生态中促进企业的创新。因此,如何在生态系统中和生态系统间进行战略选择以进行创新和竞争活动已经逐渐成为了企业当前的战略重心[17]。

       4.2 对已有研究的补充

       与已有的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将企业的创新活动区分为突破性的创新和渐进性的创新,这在之前的创新生态文献中是很少出现的。研究发现企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链的不完整程度高都不同程度地有助于促进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这一结论细化了已有的创新生态研究。对二者的影响进行比较时,本研究发现产业链的不完整程度高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的显著程度高于对渐进性创新的影响。说明当产业链的不完整程度越高,产业中存在的机会也就越多,更有利于促进突破性的创新。这一结论也丰富了之前的创新生态理论,给予更多地从产业(产业链)的视角思考创新生态中企业的创新实现,也从产业层次的思索证实了创新生态的核心观点即“单个企业不可能独自完成企业的创新,创新是需要通过与一系列伙伴的互补和协作才能实现,才能打造出真正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产品”[2]。

       本文对营造生态战略和创新活动的考察也是分别考察了营造生态战略对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研究证实了营造生态战略对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均具有正向的影响。这一结论是对Adner以及Gawer提出的与生态有关的战略思考的补充[2-3,9,13]。之前研究只是对“创新生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并没有深入的思考创新生态能够为企业带来具有颠覆性、破坏性性质的突破性创新还是具有渐进性、累积性性质的渐进性创新,因此本研究丰富了这一研究问题,也为后续的研究带来很多启发和思考。在这一基础上本文将开展更多有意义的研究。

       此外,利用调查问卷进行创新生态研究,也是对这一研究问题在研究方法上的一个补充。目前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定性研究以及案例研究,鲜有通过实证方法开展的研究。通过对已有的文献的熟读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有关创新生态问题的量表,尽管现有的量表还不够成熟,很多研究问题亟待进一步的研究,但是这一研究思路丰富了当前创新生态的相关研究,也是对该研究的一个方法上的创新。

       5 结论与启示

       本文的结论与研究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生态的战略思考,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认清企业自身在生态中的位置,准确的定位是企业在生态中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也是企业创新战略成功的关键。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本研究认为,企业在日益紧密联系的生态网络中,依靠与生态参与者形成互补和依赖的关系,是企业赢得生态布局的第一步。紧密的互补和依赖关系意味着企业离不开其他的生态参与者,同时也意味着其他的参与者离不开该企业,这种双向的互补和嵌入使得企业在生态中不必独自完成整个生态的每一个环节,而是基于自己的优势成为生态中不可替代的一个部分,能够形成这样的格局,企业在生态中便拥有了足够的竞争优势。

       (2)如果企业拥有行业内的关键(核心)技术,是创新生态所缺乏的资源,这一资源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那么围绕着这一资源营造生态对企业来讲是最佳的战略选择。这种情况对于有实力的大企业以及在位企业的战略制定是契合的,这已经是当前有自己核心技术(或资源)的大企业的主流趋势,就是构建基于自身核心技术架构的创新生态。营造生态意味着鼓励更多的互补企业加入到自己的生态中。作为生态的参与者和创建者,核心企业应该继续加大行业内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努力成为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者和规划者,这些对于促进企业在创新生态中的创新甚是关键。

       (3)创新生态的构建和形成加速了创新产生的过程,创新生态的动态的复杂特性要求企业持续关注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环境变化。除了加强企业内部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也需要企业关注企业外部产业链的变化。在一个产业(或产品)发展初期,整个产业结构较为松散且竞争较小,是营造生态的最佳时机,有实力的大企业可以在这个时候进入生态谋求在生态中发展的主动权,从而建立在生态中的优势地位。

       (4)无论是具有破坏性质的突破性创新,还是基于不断改进的渐进性创新,都有可能在生态中密集的涌现,这也是当下为什么实业界关注创新生态的原因所在。创新生态实质上就是培育良好的创新环境促进创新的实现。

       已有的研究多是案例研究,缺乏对理论架构的系统性分析。本文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组织理论和技术演化等多个领域研究,围绕企业参与创新生态的动机是如何影响企业的战略制定?企业在生态中的战略选择又如何影响到企业的创新活动?企业参与创新生态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中,企业的生态战略起到了怎么的作用?3个问题,从创新主体之间的互补依赖关系出发,构建“参与动机—生态战略—创新活动”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完善对创新生态对创新战略的影响机制理论框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文尝试丰富现有的创新生态理论。

       本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但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创新生态的量表开发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国外学者的研究经验和结论,本研究设计了对企业参与创新生态动机、基于生态的战略选择的量表,但是,该量表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未来在量表开发、具体研究方法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总体上看,本研究的样本量偏小,未来在获取较大的样本以及进行有效的样本回收方面还应作继续的努力。

标签:;  ;  ;  ;  ;  ;  ;  ;  

企业创新生态战略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_企业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