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英语(SEFC)教学调研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高一论文,SEFC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及按教学大纲编写的初中英语新教材从1993年起在全国使用。新教材在教学指导思想、设计思路、语言项目设置和口语操练方面与原部编初中英语教材相比均有明显差异。初中英语新教材三年一轮的首期使用造就了一支新型的初中英语教师队伍。从1996年9月起,与初中新教材启承相接的高中英语新教材开始实施。教材的变革引发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水平测试等方面的变化,直接和深刻地影响着外语教师的新的教学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对高中英语新教材教学现状的调查和研究,不仅对于了解和研究英语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现状,及时发现和矫正某些偏向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对于外语教育方针政策、学科教材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主流及倾向
在某三校高一学生和教师的三次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中,可见以下情况:
1.“结构——功能教学法”与教材受到欢迎
近60%的学生“喜欢上英语课”;85%的初中教师认为“新教材比部编旧教材好”,“新教材生动有趣”;62%的高一教师称赞“结构——功能教学法”是科学的英语教学方法。
2.新教材系列并未全部落实
75%的高一学生很少听录音磁带;95%的初、高中教师答不全英语教材系列的全部构件;没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使用“阅读训练”;因为“课时不够”,超过95%的学生反映“学习负担过重”,“课外无时间读英语”。
3.作业以书面为主,考试考查以书面为主
87%的高一教师主张“英语书面作业应留足份额”,“少做练习不放心”;市售教辅材料杂乱,编拟思路与大纲倡导的“结构——功能教学法”相悖;听力考试多是“听写”,题型过少;高一年级无一位教师实行“口试”。
4.课堂教学质量喜忧参半
高一听课42节,其中A级课7节,占17%;B级课8节,占19%;C级课16节,占38%;D级课11节,占26%。
二、值得注意的教学现象
1.初中学生在升学考试后重新排列组合,进入不同学校的高中学习,他们在初中已接受了三年英语教育,其中约有70—80%学生的英语水平居中等以上。在接受访谈的54人中,有三分之一学生表示“高中英语课教得不好”,“某教师教得不如我的初中英语教师”,“老师不讲语法,上课只是读读译译,提几个问题就教完了”等等。“白天吃不饱、晚上找家教”的学生已不是个别少数。
2.高一教师的英语素质、东西方文化素质以及“交际语言教学法”修养普遍滞后于高中英语教学新大纲和高中英语新教材的要求。在接受问卷和访谈的14位教师中,有一半教师目前难以胜任高中英语新教材的教学任务,集中表现在瞬息万变的课堂上,由于语用能力弱和教学方法的古板,把握不住可以演化的教学契机,教学过程中内容容量小、节奏过缓、思维训练过少。这些教师的英语和非英语素质与新大纲、新教材的差距又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整合。
3.义务教育初中新教材从1993年起在各学科全面施用,受到了教育行政、学校领导和各学科教师的普遍重视,累积了丰富的教学成果和可行经验。
自1996年起,普通高中唯有英语一门课程实行新教材,教育行政和学校领导对高中新教材的关注欠力度,只有教研部门唱独角戏是不够的。
4.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是极富弹性的教学法规,作为教学执法的最高机构——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并未发布执法运作标准(考试大纲)和标准方案说明(样题)。许多教师说,没有教学标准样品,何能规范教学行为活动。
三、分析与思考
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和新教材的实施已完成一轮,初中英语这三、四年的教学活动为高中英语新教材的启动已先期营造了教学舆论。应当说,高一英语教师执教新教材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96年9月至今一个多学期的教学实践中,一批具有新型语言教学思想的高中教师正在磨炼成长,约有二分之一教师厚实的教学业务功底在高中新教材教学中得到了展示。他们重视语言结构的操练,重视语言知识与技能(Linguistic competence)的培养。他们更重视把学生获得的语言能力融入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运用,着力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这些课的特征是结合生词创情景,结合情景讲故事,结合语言结构求交际,长课文的教学按“整体——部分——整体”的整体教学方式来运作。英语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频率较高,思维容量、语言信息量和语用活动量都比较大。这类教师所教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好,他们在初中三年中获得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高中新教材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验证。
另有二分之一的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了许多难以排解的困难。这些在语言结构主义一统天下的环境中学成英语的教师们,在一、二十年高考疆场上屡战屡果;而面对高中教材的新体系,他们感到无从施教,在新旧教学观念的碰撞中,感到进退维谷,反映在“内容太多,课时不够用”,“语言知识结构少讲、不讲不放心”。有些课上,语言知识讲解纷杂,语用交际少,课堂教学气氛沉闷,这些教师所教学生多是初中英语学习成就平平的学生。
调研情况表明,高中英语教学对初中英语教学存有明显的攀附依赖性。高一英语新教材实施中,反映的问题可归为:
1.教师的英语素质和非英语素质与大纲和教材要求存有差距。
2.教师的英语学习观和教学观需要更新。
应当看到,中学英语教材的变革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产物,教材的变化激活了教学观念和方法的思辩,当前的焦虑和纷争在教学实践中会逐步化解,新旧教学观念在实践中会逐步渗透、磨合、发展、提高。
当前,要进一步学习、认识交际语言教学法。观念的转变不在朝夕,学科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气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走出“交际语言教学法”的三个认识误区是有意义的:
1.交际法就是少教语法、不教语法;
2.交际法就是教口语;
3.交际法就是同伴活动(pair work),就是角色扮演(role play)。
与初中教材相比,高中教材课文内容难度较大,表现为抽象概念较多,形象思维的内容相对减少,语法现象比较复杂,这些就增加了运用交际法教学的困难。由于部分教师信心不足,一些高中课堂上出现了倒退现象,高中新生在初中阶段基本养成了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交际习惯。这些学生会在这样的课堂上因得不到展现而失望,甚至认为高中教师不如初中教师教得好。正确的出路是教师要摒弃自身的思想障碍,树立信心,加强业务学习,迎难而上,以开拓高中教学的成功之路。
我国外语教学大纲的制订和教材的编写既吸收了交际法语言教学的长处,也充分考虑到我国外语教师队伍对结构派教学大纲及其教学法的熟悉程度和运用水平。那种将语言结构教学和语言交际教学对立起来的认识,正是对交际语言教学法的不理解。从理论上和事实上讲,交际法语言教学的观点并不排斥语言结构主义的观点,完备的交际法语言教学的观点包容着语言结构的观点和语言功能的观点。语言结构的观点表现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指具有语言知识与技能,能讲出符合语法规范的话语。这种能力是通过语言结构的操练获得的。语言功能是指在不同场合进行人际沟通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交际能力。
知识和能力是无法截然分开的,从心理活动的角度来看,所谓语言结构(即知识)是指一个人参与学习活动,从中获得信息,通过头脑的组织,并以一种网络形式在大脑中储存起来。这些语言结构知识不是静止的,它们在不断地活动,被用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语言结构知识的活动过程中,一个人能不能很快地学习和理解新的语言知识,会不会将新的语言知识从大脑中提取出来加以运用,即表现为这个人的语言能力。离开了语言知识,就失去了理解、认识的物质基础,没有掌握语言工具,就不可能有利用语言工具的语言能力。但是,光有语言知识,也未必有强劲的语言能力。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基础,而语言能力又影响语言知识的获得。语用能力(即交际能力)是与语言能力相关的另一种能力概念,即是掌握了语言知识,并在不同的时空情景中,与不同的交往对象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语用能力的基础是语用活动知识,交际语言教学法主张教会学生“到什么山上会唱什么歌”,“碰到什么人会讲什么话”的知识和能力。
据此,可以用下图表示语言知识、语言能力、语用活动知识和语用能力的关系:
图示四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英语语言知识与能力和语用活动知识与能力的习得、拓展并走向高级程度,需要语境化的听说读写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这种活动即是交际法语言教学的观念。“说”在交际法语言教学中的地位是突显的,但“说”并非是交际法语言教学的全部,那种只认为“说”(口语)才是交际法语言教学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我们主张听说读写能力的协同发展。交际法语言教学并不排斥语言结构知识的教学,交际语言教学法结出的正果应当是语用能力。初、高中英语教学新大纲和新教材的归宿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
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分两个级别,并就听、说、读、写、语音、词汇、语法七个项目分两个级别明细要求,这样的规定符合我国国情,是实事求是的。初中学生接受三年教育,在毕业、升学考试后进入不同类型的高级中学继续学习,不同类型交际间的高一新生群体差异比较明晰。尽管高中英语新大纲已分别对必修年段和选修年段规定了不同的教学要求。考虑到校际间办学条件并不一样,实现大纲规定要求的教学措施也不相同,要求不同水准的学校去完成同一规定的教学要求,这与国家教委倡导创办四种类型普通高中的要求有不一致之处。建议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必修年段分级提出教学要求,并增设高中毕业英语课程底限达标教学要求,同时就听、说、读、写、语音、词汇、语法等七个方面作出具体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