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存在问题与改进思考论文_李汉荣

配网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存在问题与改进思考论文_李汉荣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博罗供电局 广东惠州 516100)

摘要:配电网是连接高压输电线路和低压用户之间的一个关键环节,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能源供应系统,它位于电力系统负荷中心,具有用电量大、负荷密度高,对安全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要求高等特点。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电力供电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迫使供电企业必须提高精益化管理能力,提升工作效率,不断提高电网设备安全可靠供电的能力。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运行;维护;改进

国内外对配网自动化的相关建设工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站建设、配网线路改造等方面,通过引入信息平台系统,提供图形和分析服务,与各生产系统相互集成联网应用,提升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的水平来推动配网自动化建设,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配网发生故障时能够进行自动隔离、自愈等功能。现如今问题是一旦配网发生故障后,没有及时有效地抢修指挥途径,不能快速做出反应,更难以对整个抢修过程进行跟踪记录。供电企业可以将配网生产抢修平台作为技术支撑,将标准化管理作为基础,从而实现抢修作业、流程和工器具配置的标准化,缩短故障抢修时间,提高配网抢修的工作效率,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同时也能够大幅度提升服务质量。2012年开始,国家电网总公司组织了大量人力,贴合配网抢修的实际工作内容和需要,出台了配网抢修指挥平台规范,该规范梳理了平台的相关功能。

一、配网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现状

目前配电网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随着相关业务应用系统的不断建设及完善,配电网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反映配电网运行水平的数据平均每天以百万级乃至千万级的增速增长[1]。但当前海量数据分析、异常数据挖掘及智能决策机制不完善,配电终端上送的电源、环境、运行等海量信息缺乏有效地分析和挖掘,无法对配电终端的潜在运行风险和隐患进行评估。典型缺陷的智能识别度低,这些信息大都由人工进行分析,无法揭示缺陷的规律特征,缺少专家库的辅助决策支持。同时,随着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应用不断深入,运行维护人员在专业知识和运行维护经验明显不足,缺乏对终端运维深层次问题的发现和处理能力,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配网运维存在的问题。

配网调度工作的管理模式有待优化[2]。目前,我国配网调控主要分为地调和配调,其中地调是指地方配网调度中心对负责配网调控相关的管理责任和管理内容,而配调则是指国家配网调度中心对配网调度工作负起相关的管理责任和管理内容。通常来讲,配调中心和地调中心在进行配网调度工作的过程中,电力调度工作的管理需要配调中心服从地调中心的统一指挥和统一管理。

配网调度与营销等部门配合度不够随着客户对电力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营销与配网调控在业务融合上不够默契引发了一系列的服务问题,也对配网调控的有效管理造成了一定影响。营销、配电和调度服务粘合力不足。调度更加侧重电网安全,运检部门紧盯设备运维指标,营销部门受理的事关供电质量等客户诉求难以及时解决,营配调专业共同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的服务合力不足。

二、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措施

1、工作人员要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对外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诉求快速响应平台,对内是以可靠供电为中心的配电运营协同指挥平台,在营销、运检、调控的专业指导下, 负责开展统一指挥、协调督办、过程管控、监控预警、分析评价等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供电服务指挥中心承担的职责主要包括:

(1)配网调控运行:在接受调控中心专业管理的前提下,承担与客户用电直接相关的设备停送电管理、操作管理、作业许可及终结管理,指挥相应的配网事故、异常情况处理;

(2)配电设备监测:承担配电设备(含配电自动化)的状态监测、运行分析、缺陷管理、状态评价,承担重要客户的电能质量、负荷工况的实时监测,根据监测分析结果形成主动工单;

(3)服务事件受理派发:承担受理 95598、电网运行、“互联网+供电服务”、政府热线、新闻媒体、行政值班等各类服务工单,并负责研判、派发、回复[3]。协同工作界面供电服务指挥中心:统一接收各类服务工单(含主动工单),研判后派发至运检、营销等相关人员或班组,并对处置过程进行协调、跟踪、督办和评价考核。运维检修部(检修分公司):负责配电设备运行监测、抢修业务的专业管理;负责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分派的运检类工单的接收、现场调查、处理、分析、管控。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负责 95598 远程工作站、业扩全流程监控、“互联网+服务”线上业务的专业管理;负责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分派的营销类工单的接收、现场调查、处理、分析、管控;负责停电信息的对外公告。调控中心:负责配网调控业务的专业管理;负责及时向供电服务指挥中心报送涉及客户停电的主网检修计划或故障停电信息。

2、统一业务流程。针对供电服务专业界面不清晰、交叉业务协同效率低的问题,按照“五位一体”端到端协同一致要求,制定《供电服务指挥中心运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规范指挥中心的职责、业务流程和考核管理[4]。围绕跨专业业务处置、资源协调和紧急事件处置等关键环节,明确指挥中心与运检部、营销部、调控中心等相关部门的职责界面,调整高压抢修、低压抢修、欠费停复电业务、投诉等业务流程主要环节,梳理串接营配调专业的业务流程,实现前台客户服务与后台支持业务的有机衔接。供电服务指挥中心成立前,有关业务流程与作业程序程序如下:

(1)故障抢修工单处置流程:调控中心负责接收国网客服中心工单,进行分析研判后派发至处置部门(班组),根据实际情况指挥故障隔离,统筹调配抢修队伍、车辆、物资,并对抢修过程进行督办,将结果回复国网客服中心。

(2)非故障抢修类工单处置流程:营销部负责接收国网客服中心工单,派发至处置部门(班组),对工单处置过程进行督办。

(3)配电网设备运行监控流程:运检部对配电设备(含配电自动化)进行状态监测、运行分析、缺陷管理、状态评价,负责重要客户的电能质量、负荷工况的实时监测,提出配电网建设改造建议和督办工单。

(4)停电信息发布流程:调控中心负责接收汇总运检部、营销部报送的停电信息,根据营销部提供的资料确定停电范围、影响用户,发布至国网客服中心。

(5)政府热线、行政值班、网络舆情等服务信息处理流程:办公室负责收集各渠道供电服务信息,派发至处置部门,对处置过程进行督办。

结束语

本文通过建立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从组织机构、业务流程和运作模式等方面构建营配调融合、协同高效的供电服务链管控体系,实现对供电服务全业务覆盖、全流程的指挥管控;通过统一组织机构、统一职责流程和统一工作平台,保障供电服务链管控体系高效运转;通过强化服务事件统一指挥、服务质量闭环监控、市县业务集约管控和客户信息贯通融合,将问题导向与客户导向紧密结合,破解供电服务现实难题,推动营配调相关专业管理精益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丽, 黄仕潮. 10kV配网自动化设备在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应用分析[J]. 科技风, 2017(25).

[2]卢桂霞, 王晓晨. 配网自动化设备在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应用分析[J]. 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11):00019-00019.

[3]梁成, 芮志鹏.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在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应用分析[J]. 科技经济导刊, 2016(31):238-671.

[4]林紫清.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在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应用探讨[J]. 科技展望, 2016(5):897-651.

论文作者:李汉荣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配网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存在问题与改进思考论文_李汉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