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措施应用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石登娥

石门县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300

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应用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14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方案和康复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护理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结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康复护理应用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有其肯定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康复护理;神经元性膀胱;效果分析;护理方案

神经源性膀胱为膀胱神经失控后功能障碍的膀胱。正常情况下膀胱可以随意贮存和排泄尿液。但患者发病后,尿贮存和排泄可能受到影响,包括尿失禁和尿潴留,并可引起泌尿系感染、肾功能不全和其它全身并发症。康复护理是一种将康复护理应用于专科疾病的护理方案,其始于常规护理,将临床护理程序作为专科疾病护理的流程设计理念,并由护理人员对患者开展的一种高效护理方案[3]。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中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14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康复护理应用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配合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14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70例患者,其中包括男性患者86例,女性患者54例;患者年龄为25-60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2.3±8.9)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进行临床护理。

实验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方案进行临床护理,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来说,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康复护理所制定的护理流程,并能将康复护理和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确保康复护理的顺利完成,当病情有变异或偏离康复护理时,应立即与有关医护人员联系沟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患者的膀胱功能会在疾病的影响下出现异常,所有患者的饮水量、进食量以及患者的用药状况,都会对患者的排尿次数以及膀胱容量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可能对患者的肾功能造成损伤。所以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具体的病症状况,为患者制定相应的饮水计划。在患者进行间歇导尿的前一天,护理人员应当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发放饮水计划表,告知患者间歇导尿和计划饮水的重要性,保证患者的肾功能和膀胱功能。

护理人员还可以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膀胱功能训练。总体来说,是通过患者的主观意识活动以及功能锻炼,来恢复患者膀胱的储尿以及排尿功能,达到下尿路功能恢复的目的。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导尿前半个小时,应当与患者进行沟通,训练患者的排尿意识和反射性排尿。使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能够配合护理人员工作的开展,有意识的对膀胱功能进行锻炼,从而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待患者膀胱压力有所稳定后,可以对患者的膀胱逼尿肌收缩状况进行测量,评价患者的膀胱压,以判断患者的恢复状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住院天数和健康宣教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所有资料均采用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方法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X2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评价标准

采用我院自主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患者进行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评分调查,满分为100,得分越高,说明护理满意度越高;

2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护理结果对比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康复护理不仅明显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有效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率,而且充分体现了循证护理的理论,坚持了持续改进质量管理的原则[4]。由于康复护理的实施过程融合了整体护理的理念,从而把以人为本的原理及心理护理等服务项目有效地落到实处,促进了护患之间的交流,最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而在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康复护理中,通过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以及饮水计划的设置,能够使患者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得到改善,保证患者的小便自理,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5];并且通过优质的护理,也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在住院过程中能够受到尊重,使患者的心情时刻保持愉悦,起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康复护理应用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对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也有明显的提高,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诊疗费用,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徐淑芬,王元姣,柴文娟,付金英.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间歇性导尿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6,15(04):362-364.

[2]毛海燕.康复护理联合脐灸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6,22(04):121-123.

[3]吴文娜,欧志梅,邱桂花.膀胱管理方案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04):150-151.

[4]董杏娟.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0):2845-2846.

[5]王熠平,黄天雯,杨秀玉,苏霞,蔡丽娥.康复护理对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01):37-39.

论文作者:石登娥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措施应用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石登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