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灵枢·经筋》篇论文_成建平

浅析《灵枢·经筋》篇论文_成建平

湘潭市中医医院 湖南 湘潭 411100

摘要:经筋理论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枢·经筋》系统地论述了经筋的循行、病候以及治法,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挥与完善,将其流传沿袭并沿用至今。本文以《灵枢·经筋》内容为主,浅述了十二经筋的溯源、分布循行及病候,并结合近代以来对经筋理论的认识,对经筋实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灵枢;十二经筋;经筋理论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其行于体表,不入内脏,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经筋理论作为中医理论的一部分,是中医学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1]。《灵枢·经筋第十三》[2]一篇系统地阐述了十二经筋的走行,经筋病候以及治法,对经络辨证和辨病的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以“经筋”为本篇之名说明其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性。

1.十二经筋溯源

目前发现最早“筋”的记载见于《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如“阳病折骨绝箱而无阴病,不死”、“臂泰(太)阴(脉),循筋上兼(廉)”、“臂少阴(脉):循筋下兼(廉)”,但关于经筋的叙述首见于《灵枢·经筋》章节,阐述了十二经筋的走行,经筋病候以及治法。如:“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病小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2.十二经筋循行分布及其特点

与十二正经的“手三阳从手走头,手三阴从胸走手,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腹胸”的偱行走向不同,十二经筋均起于四肢末端,止于头面胸腹部。且与十二正经的分布相比,经筋分布范围更加广泛,如“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说明足太阳膀胱经经筋除像经络一样循足外侧结踵循跟联系腘挟脊、项等还联系到舌、鼻、缺盆等部位;足阳明经筋亦有有“属脊”、"聚于阴器”;手阳明经筋上头角,络头;足太阴经激聚于阴器;手少阳经筋“系舌本”、“上曲牙”等。且十二经筋还有起、结、散、聚等之类不同形式的联属关系:遇关节部位则结或聚;遇胸腹壁则散布于该部位;且经筋无络属脏腑。

3.十二经筋病候、病治

本篇在分别描述了十二经筋走行后,对各部经病变时的症状皆有描述。总结其病因可分为外感、外伤、内伤劳损等,其中外感主分寒热。如“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驰纵不收,阴萎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而其病候表现可分为三类:以“痛”“急”,甚至“转筋”等为表现的感觉异常;以“脊反折”“腰反折不能俯仰”“膝可屈伸”“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等为表现的功能性异常;以及手心主、 少阴经筋病引发的“息贲胁急吐血”和“伏梁唾血脓”等为表现的少数危重症。根据本篇所记,十二经筋病候,多为痹症,其命名方式为:手三阴、足三阳经筋以阴阳气的增长分别应冬春之孟仲季;足三阴、手三阳经筋以阴阳之衰减分别应秋夏之孟仲季。治疗上十二经筋每一条皆提出“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俞”的诊疗法。后世医家对此理解不尽相同,目前比较认可的理解为“燔针”即温针,“劫刺”有劫取、驱散(寒邪)之义,“以知为数”是指针刺的深度以术者或患者有得气感为计,“以痛为俞”是指以疼痛所在之处为治疗的腧穴[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十二经筋的实质探讨

基于对《灵枢·经筋》篇中对于经筋的描述,现代学者们对经筋实质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类:

4.1 筋经实质为肌肉

筋在《说文解字》中释意为“筋者,肉之力也,从肉、力,从竹——竹,物之多筋者”。现代薛立功所著《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将经筋定义为[4]“十二经筋是古人运用当时解剖学知识,用当时的医学术语,以十二条运力线为纲,对人体铜带学、肌学及其附属组织生理和病理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4.2 经筋实质为神经

邱继华[5]据原文:“阴之筋……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即指尺神经。足少阳之筋……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认为此描述符合典型的中枢神经特有的现象。“足少阳之筋……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支转筋”符合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抽搐症状。通过对比手太阴经筋和手阳明经筋,发现两者同属于横神经的范畴;手厥阴经筋和手少阳经筋与正中神经的分布基本一致;手少阴经筋和手太阳经筋与尺神经的循行路线完全相符,因此提出经筋是《内经》时代已经对神经系统病证的一定的认识,进一步说明“筋”与“肉”不同,并给予确定的命名,提出经筋对肌肉起主导作用,而肌肉是经筋的效应器,肌肉的活动依靠经筋的支配。

4.3 经筋为肌梭、肌腱以及初带关节囊等

《灵枢·经脉》:“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形象描述了 “筋”连续立体的网络结构,及对骨、关节结构的约束和连接调控作用。茹凯[6]等人遂根据现代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相关知识,结合“易筋经”理论和实践体验,将经筋定义为“是由肌梭、肌腱以及初带关节囊等具有张力本体感受性的线性组织功能连续而成的,具有形态、功能与感知信息相统一的人体有机系统组织。“

4.4 经筋的实质是筋膜等结缔组织

亦有部分医者认为在中医理论中,筋、脉、肉、皮、骨属于不同的组织结构,不能简单地将经筋等同于肌肉,他们认为“筋”应包括人体结构中的肌腱、初带、筋膜、关节囊、滑膜等结缔组织。医者吴氏指出经筋分布遍及全身,涉及范围极为广泛,在结构类型上,几乎与所有软组织相关,中医的经筋应属于现代解剖学领域的筋膜系统[7]。吴氏提出:中医经筋与膜原解剖实质的整合,是一种由筋膜组织抅成的独立的功能系统,该系统与人体其他九大系统有区别,并与其他系统紧密联系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5.结语

经筋理论作为中医学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许多针灸工作者运用于临床指导多种疾病的辨证施治,已有愈来愈多的医者以《灵枢经筋》篇之理论为指导,在周围性面瘫、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重症肌无力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上获得更佳的疗效[8,9]。本文以《灵枢·经筋》内容为主,浅述了十二经筋的溯源、分布循行及病候。并结合近代以来对经筋理论的认识,对经筋实质进行了探讨。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欠妥之处,请同道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1]薛立功,张海荣.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2]田代华,刘更生.灵枢经[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刘金洪.《灵枢·经筋》治筋痹法浅析[J]四川中医1999,17(3):11-12.

[4]薛立功,张海荣.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5]丘继华.从《内经》论“筋”看经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4,18(4):3.

[6]茹凯,刘天君.“经筋”实质的系统科学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4):229-233.

[7]原林,姚大卫,唐雷,等.人体自体检测与调控系统(筋膜学)——经络有关的解剖学基础[J].天津中医药,2004, 21(5):356-359.

[8]杨璇.张晓冬 分期“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 2014(11):8-9.

[9]徐辉.经筋刺法在针灸临床的应用概况[期刊论文]-上海针灸杂志 2008(11):45-47.

注:本文为湖南省湘潭市医学会2013年立项科研论文(项目编号:xtyxky201348)

简介成建平 1977.11性别:女,籍贯:湖南湘潭,学历:本科,毕业学校:湖南中医药大学,职称:副主任医师

论文作者:成建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6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  ;  ;  ;  ;  ;  ;  ;  

浅析《灵枢·经筋》篇论文_成建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