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社会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电力工作发展需求量增大,智能电网建设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从现阶段社会发展新形势来看,智能电网建设不仅能有效保证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电力,同时能不断提升电网建设中的智能化应用。其中,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为减少各常见问题的发生,需要在实际建设中不断积累经验,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各种应急情况,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技术优势,本文对此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智能电网;研究
引言
电力作为社会生产的重要能源,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必须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积极应用各项新型技术与设备,建设功能完善的智能电网。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电网自动化水平,减少电能损耗,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电网所涉及电力工程技术
1.1质量优化技术
将质量优化技术应用到电网中,即对电网电能进行等级划分,搭配应用评估判断方法来完成电网质量评估,提高电能管理体系完善性与功能性,保证电网可靠供电。同时,除了要重视电网功能性外,还需要兼顾经济性,确定供电接口质量,建立评估体系,对电能供应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缺陷,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解决。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建设中,可以实现电网的优化管理,利用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实现智能电网的科技化运行。
1.2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涉及到的如微处理基础、电力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等,可对电网内通信设备以及控制设备进行有效控制,在智能电网运行以及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就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现状来看,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应用于高压输变电的传输,电网建设时应用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通过优良的隔离处理,对电网各项参数进行精确控制,并可根据实际需求对其进行适当调节,来维持电网的高效稳定运行。
1.3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部分电网建设时会选择应用交流电,尤其是进入供电与配电环节,要确保传输的为直流电。应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进行智能电网建设,可有效控制换流器,确保电流的换流与电流逆变可以有效进行,提高电能传输稳定性,并且还可以降低传输成本。对于重量较轻的直流输电系统,建设时应用可关断元件的换流器,对提高电网传输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偏僻地区、距离较远地区以及孤立地区,将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应用到电网建设中,可提高电网对外界因素干扰的抵抗力,确保电网供电的稳定性。现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已经不仅仅涉及到的远距离输电工程,还可满足大容量输电工程,对推动我国电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总体建设中的应用
2.1在电源中的应用
针对客户的用电要求来说,应当采取各式各样的电子设备科学设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情况下,在对智能电网进行施工时主要使用以下几种电源:其一,直流电源;其二,恒定电源;其三,交流电源。我们都知道,不同电源应当使用到指定的电源供应当中,比如在智能电网中可以使用直流电源对相关电池做好充电工作,假如存在大型设备时,那么尽可能以高频开关电源为主。不仅如此,在对电网运作情况进行实施监控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设备的具体型号来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电源。
2.2在发电工程中的应用
发电工程在智能电网工程项目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促使智能电网发挥作用的主要工程,在整个运行环节中一定要有电力工程技术的大力支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该技术不但可以促使相关电源达到自动转换的效果,而且还能对电能的能耗现象进行实时监督。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建设中后,在用电需求得以满足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机电设备应用的频率,这样做不但大大提高了电能转换水平,而且还有效降低了电能消耗,降低了电力设备的损耗,为全面满足用户需求提供应有的保障。
2.3在输电过程中的应用
输电线路在实际运作时,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线路自身存在问题,很容易导致输电线路出现故障,致使电网在实际运作期间的安全性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其中发生次数最频繁的是输电线路遭到雷击的侵害,电网系统发生跳闸,给输电线路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能够妥善处理这一问题,相关部门运用了防雷手段,增强了相应的保护装置,尤其是针对某些偏僻的地区,结合当地土地的实际状况,使用降低塔杆接地电阻的措施,以此来提高输电线路的抗雷水平。一般而言,在对电网工程项目施工时主要使用以下两种技术:一种是谐波抑制技术;另一种是无功补偿技术。合理运用以上这两种技术就可以确保智能电网的顺利运作,继而为增强电网运行时的可靠性提供应有的保障。当电网运作时间产生较大容量,且输送线路比较长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尽可能以新型装置为主,比如晶闸管变流装置,相关技术人员通过设置逆变阀两边为接受以及输送电形式,通过上面的设置能够大大加快电网运行的脚步,为其运行的安全性打下扎实的基础。
3优化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就目前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来讲,传统电网建设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对电力资源的需求,因此,电力行业需要寻求更为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设备,加大对智能电网建设的路径探讨,并在工作实践中加以运用,推进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1优化电力工程技术,提高应用水平
就目前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现状来讲,不断优化相关电力工程技术,成为了提高其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电力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电源领域、输电领域以及发电领域等,必须要对电力工程技术在上述领域应用水平不断优化、完善。基于智能电网建设电能质量以及电网工作状态的高标准和高要求,要加大力度研究电能转换技术、电能质量优化技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等,从各地智能电网建设的经济性能着手,建立起以上先进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发展体系,有效提高电能质量,降低智能电网建设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以电力工程技术体系为基础,实现传统电力工程技术与先进电力控制与发展技术的有机结合,将电力工程技术的作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3.2强化人员综合素质的建设力度
不断提高当前电力工程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水平,是促进电力工程技术应用水平提高的另一有效措施。因此,电力行业内相关领导与管理部门必须加大电力工程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视力度,定期组织开展网络课程学习、经验分享及座谈会、外出进修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再学习活动,使其充分认识到智能电网建设在当前社会生产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相关培训活动的开展,能够引导当前技术人员在输电技术、发电技术以及其他先进电力技术方面的应用能力与水平。同时不断强化我国技术人员在技术创新上的意识,对光伏发电等未来电网建设思路形成日益明确的认识,推动我国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由初级阶段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进一步迈进,对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智能电网建设中,要从多经济性、安全性、稳定性及便捷性等多方面进行考虑,确保工程技术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我国电网已经进入到了智能化和科技化的新时代,在进行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对其应用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白影东.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02):1.
[2]柴森.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8(12):2.
[3]王永恒.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229
论文作者:孙雅迪1,张晨风2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电网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电能论文; 建设中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