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占有重要地位,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必须做好质量控制,这就凸显出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的重要性,但从我国当前的实际管理情况中了解到,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中还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有效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文章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要点以及提升管理水平的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要点;措施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效益长远的特点,所以做好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质量控制工作十分重要,但在施工中很多不可控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导致施工建设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为此,需要通过加强管理,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方面,现阶段的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如图1)中存在管理职责不明确的问题,管理职责分配不合理、不明确,导致很多管理人员无法落实管理工作。例如,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必须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质量检测,但由于管理部门责任不明,各管理人员互相推诿责任,导致这项工作缺位。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存在管理滞后的问题,大多数管理都发挥的是事后控制的作用,即是在问题发生后才制定解决方案,但影响已经造成,损失无法挽回,严重了影响了管理工作的价值[1]。所以管理人员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做好管理规划,避免施工建设中问题的出现。
图1
二、现阶段,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的要点分析
首先,要充分做好施工建设前的准备工作。具体的准备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质准备工作,物质是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关键,只有在充足的资金支持下,才能保障施工顺利进行。二是工程规划准备,施工建设前,必须结合施工要求和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规划,了解施工目标以及施工标准,合理布置每一项施工环节的施工内容,这样才能做好质量管控。三是组建施工队伍,施工队伍是施工建设的行为主体,所以其必须具备的专业施工建设素质,最好选择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施工人员,掌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和方法,这样能够降低施工中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2]。
其次,科学的进行施工材料选择和管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材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而且在施工准备阶段不仅要考虑到施工质量,还要考虑经济条件,尽快在保障材料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支出。另外,在选择材料中尽量选择口碑好、产品质量好、信誉好的原料厂商,并通过多家产品对比,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材料厂商。而且一定要做好材料质量控制,在材料出厂前采购人员要与技术检测人员组建材料质量检测队伍,对材料进行检测,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材料送至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合格够在送至施工场地。
最后,要加强对施工建设质量的监控和管理。由于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具有施工周期长的特点,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各项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通过加强管理控制工程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因经济条件的限制,不乏有些水利工程具有造价低、规模小的特点,而这样的水利工程往往得到政府和施工单位的重视,对于这样的工程更好做好质量控制,从而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生产水平提升。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细节的质量控制,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水利工程建设的专业知识,组建专业的团队,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完成施工的环节进行专业的验收[3]。除此之外,必须将安全施工的理念全面贯彻到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每位施工人员都要配备专业的施工安全设施,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三、提升农业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水平的措施分析
(一)明确进行管理责任划分
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有很多大一部分是由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造成的,这就导致各管理部门在展开管理工作中经常互相推诿责任,导致管理措施无法落实,所以必须明确管理责任。为此,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要根据施工要求和国家相关规定确定要管理责任内容,并将责任明确的落实到各个管理部门、各个管理岗位,让每位管理人员都能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和管理权限,有针对性的对工程建设内容展开监督和管理,从而真正发挥出管理工作的价值。另外,为了能够保障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管理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高质量的完成管理任务。政府相关部门应对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给予高度重视,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管理人员进行实地制度指导,向管理人员传递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从而提高管理水平[4]。并且,要最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管理人员要将现场安全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同季节的施工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安全措施,这里的安全措施不仅针对施工人员,还包括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障管理措施的落实
管理制度是规范管理人员行为的关键,能够及时纠正管理措施中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所以通过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保障管理措施的落实,提升管理水平。一方面,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结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条例的规定,以此为指导,根据建设单位对施工的具体要求,将施工的每项细节内容都纳入到施工管理中,从而一旦在施工中出现问题,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给出解决方案,控制问题对施工建设的影响,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为了保障管理措施科学、有效的落实,需要建立与管理制度相配套的奖惩制度,将管理人员的行为表现与绩效考核挂钩,一旦在施工建设中因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出现大的安全问题或质量问题,相关单位和领导可以根据管理责任确定直接责任人,对其进行责任追究。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激发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使其能够更严格的展开管理工作,以此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提高我国农村地区生产水平,促进农村经济水平提升的关键手段,所以必须保障水利工程建设能充分发挥出作用,这就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延长工程使用寿命,为此文章对当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具体分析施工建设管理的要点以及提升管理水平的措施,以便能够为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杜明豪,马一鸣,齐延伟等.探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和管理[J].科技资讯,2015,13(11):132.
[2]高原,徐利杰.试析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要点及相关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9(11):1332.
[3]王磊.关于林西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新材料新装饰,2014,19(5):431-431,434.
[4]徐建树.浅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2(15):121,129.
论文作者:张淑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2
标签:农田水利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措施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管理水平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