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今城市发展当中,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主要的建筑类型。在高层建筑设计中,也具有较多的影响因素。在本文中,将就高层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及设计原则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影响因素;设计原则;
1 引言
在我国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土地资源变得十分紧张。在该种情况下,高层建筑则成为了城市有限土地资源中的主要建设方式。高层建筑自身特点的存在,也是在实际设计当中具有较多的影响因素,需要在实际设计当中做好相关因素的把握,针对性做好设计。
2 主要影响因素与设计原则
2.1 城市规划
在具体设计中,要对城市规划对新建建筑的要求进行考虑。对于规划部门来说,其也是在城市容纳能力基础上制定的上位规划。具体来说,即是对城市的色彩、材质以及高度等具有应用要求,在实际设计当中,即需要能够对城市的整体限制因素进行科学筛选,对高品位、高质量的建筑进行设计。
2.2 环境因素
在高层建筑设计当中,环境可以说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因素,也是建筑设计当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对于建筑层来说,其通常会受到位置朝向、地基大小以及形状的影响。如地块具有长而狭窄的特点,则不得对大进深平面进行使用,可以对下场方式进行应用。而对于小块方整的基地,则可以对几何标准层平面进行使用。如果建筑位置处于十字口等不规则区域,在实际平面设计时即需要能够充分联系位置的朝向以及地形进行设计。具体原则即是在保证建筑相关功能要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具有好的建筑形象,同时在处理标准层平面时,也需要同地块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包括有立面切割以及凹凸曲折方式等,以此保证建筑在设计后同周边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特点。
2.3 朝向因素
在建筑设计中,朝向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在对朝向进行判定时,同建筑的景观资源以及采光通风情况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实际设计当中,对于具有复杂平面功能的标准层平面,则需要对平面功能同周边景观间的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此对功能以及朝向的优先等级进行确定,对不同功能的朝向进行科学确定,避免出现浪费景观资源的情况。尤其是在高层建筑设计中,采光通风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与追求,这是因为高层建筑所具有的住户数量较多,需要在设计中从全面的角度进行斟酌与优化,保证设计效果。
2.4 风向因素
在建筑平面设计中,对于有可能形成污染的空间即需要您能够加强风向的设计,保证其同该地区的主导风向具有良好的规避,如厨房以及卫生间等。同时,当建筑处于不同气候分区时,其对于冬季冷风也具有不同的灌入方向。如所处区域较为寒冷,则需要对建筑的迎风面进行科学选择,同冬季冷风主风向避开,避免因冷风在冬季的渗透导致建筑消耗过多的热能。
2.5 交通因素
交通可以分为动态以及静态两方面内容。其中,动态交通可以分为车行与人形。在对内外交通进行组织时,建筑师即需要对目前交通状况进行考虑,并对未来该区域的交通情况进行预计,通过科学设计方式的应用对现有交通现状进行科学的改造。同时,要做好效率意识的梳理,以此形成高效、有机的整体。此外,消防也是具体交通设计当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项因素,在对建筑面积、层数结合的情况下进行科学的疏散安排。在具体设计中,要对建筑同周边建筑的消防疏散、间距参数做好控制,以此为基础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如在具体工作中,可以联系防火规范要求对建筑的疏散宽度、距离进行确定,保证建筑的消防安全。
3 常见问题与对策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其常见问题有:第一,扭转问题。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扭转问题可以说是较为常见的问题类型。如没有在设计中做好处理,则将会对整个建筑结构产生影响。在建筑设计中,其核心包括有刚度中心、结构重心以及几何中心这几方面,这部分内容的存在共同组成了建筑核心。而在实际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也经常会对这几者间的重合产生忽视情况,该情况的存在,则会因受到压力影响导致扭转问题的出现。当结构发生扭转时,具有较大结构受力的竖向构件则有较大的几率出现脆性破坏问题,在地震力影响下,将更早的进入到破坏状态,需要在设计中对该问题引起重视,实现结构抗扭刚度的提升。为了能够做好结构扭转的控制,则可以对整体结构调整方式进行应用,保证建筑重心同刚度中心能够良好的重合,以此对结构的偏心距进行减少。具体来说,可以在建筑四周对抗侧力构件进行布置,通过对构件位置的调整实现结构扭转效应的改善。而在部分情况下,单纯对构件的刚度、截面进行增加也无法对扭转效应进行改善,对于该种情况,则需要在设计中对混合结构构件进行使用,在对构件延性进行提升的情况下使结构在安全性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现;第二,受力性能问题。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承受力问题也是较为常见的问题类型。在很多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更多的是对建筑空间结构具有考虑,而在结构特征方面则存在一定的忽视情况,并因此影响到建筑的受力性能。当建筑承受力存在不足时,则有几率导致事故的发生,对此,在实际建筑设计中,即需要能够对建筑的承受力以及向下作用力进行充分的考虑,以此为基础完善、优化设计方案,对建筑承受力问题进行减少,以此实现建筑质量的提升。在具体工作中,也需要细致的统计建筑当中的承重墙以及承重柱等,之后同平面设计图进行比对,保证建筑在承重合理性方面能够满足要求。此外,在分析超高层结构时,也需要通过计算简图的应用进行分析,即通过空间分析方式的应用对其进行整体分析处理,通过2个不同力学模型软件的应用做好其复核处理。
4 结束语
在上文中,我们对高层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及设计原则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高层建筑建设中,将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对此,即需要在实际设计工作当中能够做好各方面影响因素的考虑,通过前期的科学调研、分析以及计划方式的应用开展针对性设计,在做好影响因素、常见问题规避的基础上保证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楚利平.浅谈高层建筑设计的地域影响因素及外部尺度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5)
[2]丁小明.高层建筑设计的地域影响因素及外部尺度研究[J].山西建筑.2007(29)
[3]李宇泽.浅谈现代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及发展趋势[J].居舍.2018(33)
[4]陈锋.关于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01)
论文作者:徐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建筑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因素论文; 结构论文; 朝向论文; 构件论文; 平面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