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文化建设
郑胜男a,张儒威b
(齐齐哈尔大学 a.哲学与法学学院 b.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161006)
摘 要: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开启了我国乡村建设的新局面,乡村文化建设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为三个方面:优秀乡村文化衰落,呈现文化真空与断层;农村空心化严重,乡村文化形态锐减;农民群体缺少文化自信,优秀乡村文化传承后继无人。在分析这些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一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走文化兴盛之路;二是调动农民群体积极性,促进人才回流;三是重塑新时代乡村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建设;问题和成因;对策与出路
从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到2018年2月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再到 2018年 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具体的部署和实施,可以说“乡村振兴”已成为我国当前最紧要的任务之一。在这个背景下,我国乡村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面临着新的挑战。农村既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的传承地,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费孝通先生说“中华文化就是乡土文化”,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民族气质、道德规范都根植于乡土文化。儒家所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也都是从乡土文化中孕育而来。可以说乡土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之魂。因此,乡村振兴要文化先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势必要搞好乡村文化建设。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J·杜威在《自由与文化》一书中说:“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样式,其组织的力量有它自己独特安排。”[1]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建设必须要遵循文化自身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而新时代我国乡村文化也有自己独特的样式、内涵和构成要素。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有学者认为,“农村文化是适合于农业生产生活方式,能够为农村提供秩序规范,体现农民终极关怀的一整套娱乐方式、道德规范和意义体系。”[2]也有学者强调“新农村文化是指存在于我国农村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农民文化素质、领导与管理制度等构成的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一种新型乡村文化。”[3]上述这两种定义侧重点虽然有所不同,却都是从文化普遍呈现方式和功能性角度出发来定义农村文化,把农村文化看成一个有机体系。任何样式的文化都要有文化主体作为文化的主导者、践行者和传承者。对于乡村文化而言,最本位的文化主体就是农民群体,因而乡村文化要突出农民主体的地位。本文所强调的新时代乡村文化可概括表述为:建立在现代农村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以农村社区和村落为载体,以农民群体为主体,与农民群体价值观念、行为特征和心理结构等密切相关,涉及器物、制度和精神等三个层次的现代性文化。
乡村器物文化包括乡村普遍存在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如学校、图书馆、文化站、公园娱乐场所等基础文化设施,还包括某些乡村群落特有的田园山水、村落建筑、地域特产、民族服饰、工艺制品等。乡村精神文化包括在乡村群落发展过程中长久积淀形成的特有的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俗节日、民间技艺、思维惯式、行为特征、伦理规范和道德体系等;乡村的制度文化则体现在乡村所在地普遍共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乡村风貌、管理制度、组织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等等。从这三个层次出发,可以了解不同地域乡村文化的整体特点,更便于掌握乡村文化建设上的差异,利于因地制宜的解决实际问题。
(二)乡村文化的构成要素
基于乡村文化的内涵可以看出,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应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作为文化参与者和践行者的农民群体;二是作为文化载体和文化共同体的乡村社区或聚落;三是与乡村文化生活相配套的器物、制度和精神文化产品,如基础设施、组织管理制度和乡风民俗等。除此之外,乡村文化建设还要关注影响农民群体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变迁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这样才能做到懂农民、懂农村,对乡村文化建设提出合理意见。总而言之,乡村文化建设不仅要注重器物层面的“硬件”的建设,也要注重制度和精神文化上的“软件”建设。这样才能真正打造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确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但这也导致了农村人口大量迁移,“而且往往以青壮年人口的迁移最为突出,致使留守农村的大多以老人和小孩为主,造成农村老龄化、空心化严重”[5],民工潮现象不仅加重了城市本身的负荷,也使得农村人口结构严重失衡,产生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青壮年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则沦为“三八、六一、九九部队”,只剩下妇女、儿童、老人。而农村文化建设更会由于主体人口的流失终将导致文化建设后劲不足的严重后果。
2017年6月底,大同市市级和7县4区的实施方案已全部出台,方案的制定和出台为河长制的全面推行提供了行动指南。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将河长制拓展到了村一级。各级河长上岗履职,积极开展巡河治河工作。截至2017年底,大同市共竖立河长公示牌453块,将流域面积大于50 km2的106条河流全部纳入河长制体系,构建了层级清晰、责任明确、推进有力的河长制组织领导体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管理体系。
(一)乡村文化建设能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其实是人的现代化。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乡村振兴为了农民,同时也必须依靠农民,因而乡村振兴关键在农民素质的提高。从长远角度来看,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人才支撑。文化本身具有独特的社会整合功能和积极推动作用,建设先进文化能够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多层次文化需要,有利于整合不同群体的价值取向,维护公序良俗,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这个意义看,乡村文化建设一方面有利于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早日树立乡风文明,为农村发展营造良好风气;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能够为乡村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提升农民的道德素养、职业素养以及增收致富能力。因此,乡村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保障。
(二)乡村文化建设能有效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单JSON 格式也存在诸多问题,保密性不高,缺少专用的加密技术框架,导致JSON 存在泄密的可能。JSON 数据和XML 数据功能结构的相似性,且有成熟的加密技术框架。因此,采用XML 的加密传输技术对JSON 数据进行出加密传输。XML 通常的加密方式是加构建在PKI 体系结构上。但PKI 体系存在认证效率低,数字证书管理复杂等问题[3]。
城乡发展不平衡一直是我国最大的现实问题之一,201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对城乡融合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就是要建立双向对流、互补均衡的城乡关系。乡村文化建设能有效推进城乡融合,对城乡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乡村文化建设可以推动文化资源、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有利于实现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要素的平等流通。同时,乡村文化建设能加强城乡文化交流,促进城乡文化融合,丰富农民精神生活,改善农民思想贫困现状;另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推动人力资源向乡村流动,推动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有助于建立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机制。最后,乡村文化建设还能够推动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效推进科技成果入乡机制,服务乡村经济,促进乡村经济振兴,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三)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美丽乡村,中国乡村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强调天人合一,这是极富生态价值的文化观念。但如今乡村生态环境恶化,农业污染严重、土地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都急需解决,最基础的途径就是要转变人的观念,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和法治意识,需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作为保障。因此,要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各领域的整体发展,必须进行我国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才能激发农民建设绿水青山家园的热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迅猛,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但在城乡建设问题上,早期城乡二元化的畸形发展使乡村各个领域遭受了冲击和破坏,也使目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陷入窘境。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增加,而衰老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是公认的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1]。衰老所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包括心肌细胞增大、凋亡,坏死导致的心肌细胞损失以及基质结缔组织增加。心肌纤维化是指各种病理因素导致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与降解失衡,胶原比例失衡、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外基质沉积,是诸多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共同的病理变化。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探讨心血管疾病与心肌纤维化,较少关注衰老与心肌纤维化。阐明衰老在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可能有助于防治老年性心血管疾病,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就衰老所致心肌纤维化的特点及发生机制进行综述。
三、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要实现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文化建设,除了要认识到乡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还要了解我国现阶段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才能做到切脉问诊,对症下药。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三方面:
(一)优秀乡村文化衰落,呈现文化真空与断层
过去城乡发展主要是以城市化为主线,以城镇为中心,农村始终充当配角,导致了畸形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被迫适应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急速脚步。城乡两条腿走路变成了城市的单腿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乡村文化在城市化过程中被边缘化,差距日渐加大。城乡二元化的畸形模式给乡村发展带来了一系列负面问题,当前最突出的就是优秀乡村文化衰落,出现了文化真空和断层。在城市化过程中,乡村文化日渐沦为边缘文化,传统优秀乡村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秩序都遭到了破坏。腐朽陈旧的乡村文化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农民需求,而新的文化又尚未成型,乡村文化出现了真空与断层。除了少数历史悠久的村落和文化名村继承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很多农村地区都面临精神贫瘠、文化萧条的困境,甚至在某些农村地区还存在低俗文化盛行,高雅文化供给不足的情况。可以说,在以发展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的文化内涵被隐匿,外来文化的冲击更使得原来的乡村文化秩序难以维系。
(二)农村空心化严重,乡村文化形态锐减
农民群体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和主要实践者,村落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事实上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经呈现断崖式稀缺。据统计,2015年中国乡村人口60346万人,比城镇人口少了16770万人。目前,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导致很多农村人口老无所养,幼无所扶,农村生活一片凋敝。2017年4月腾讯网发布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中国目前有农村户籍的实际人口约6亿人,而还在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已不足3亿。”可以想见,如果按照这样的局势发展下去,距下一次人口普查,这一数字也许还将继续减少。而且目前我国自然村落数量也一直在不断减少,仅就“2000年至2010年,中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短短10年间,90多万个自然村消失。”随着人口凋敝,村落减少,也导致某些独特的民歌、民间技艺、民俗节日和曲艺等逐渐从乡村消失,乃至绝迹,乡村社会的独特性正在丧失。
(三)农民群体缺少文化自信,优秀乡村文化传承后继无人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而深入地推进,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差距不断被拉大,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城乡发展失衡主要表现为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人力资源和物质要素向外流失,经济增长缓慢,文化发展也相对滞后。在与现代城市文明的碰撞过程中,传统乡村文化因自身的滞后性难以抵御现代城市文明的冲击,沦为边缘文化、附属文化。由于城乡发展失衡,乡村出现了人才流失、经济凋敝和优秀文化衰落现象,这些给乡村文化振兴和文化建设带来阻力。乡村文化建设面临人才流失、资金缺乏、公共服务机制不健全、优秀文化失传等诸多问题,这些也日益成为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短板。因而,如何实现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如何加快形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难题。
四、乡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总之,小学语文开卷有益辅导课,适用于三至六年级学生。是对主体课文的补充,属于学生自读性质的内容,侧重点各有不同,教师要准确领会课文的目标要求,精心备课,大胆教学,大力进行学法指导。这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使学生受益无穷。
(一)城乡发展失衡不利于乡村文化振兴
如今随着市场化、现代化浪潮对乡村的席卷,乡村被“嵌入”到城市发展的轨道上来,被动适应着现代化的节奏。“农民被抛入到一个传统已失的尴尬境地,并由此产生普遍的无力感、无根感和焦虑感。”[4]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大部分人进入城市成为农民工,他们脱离了土地不再是职业农民,身份转换为城市的务工人员,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从未真正融入到城市中去或者被城市真正接纳,“非农非工”的他们在城市和乡村中间尴尬摇摆,进退两难。在两栖式的生活中他们很难获得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当农民不断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切换身份却找不到根,缺乏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在精神上无家可归,很容易产生焦虑、空虚等心理问题和精神危机。加之乡村经济发展萧条,人口流失严重,乡村自身的衰落,农民群体对自身独特优秀的乡村文化缺少正确的认识和文化自信,乡土情结日益淡化,使优秀乡村文化的传承后继无人。
传统乡村文化是从农耕时期孕育出来的,历史悠久,它由传统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包含了以土地为纽带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孝文化、注重传承的宗族文化,这曾是连接农民群体和乡土之间情感的伦理纽带。但是,由于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转变,农耕文明受到了冲击,农民群体的乡土情感纽带断裂,失去了固有的精神家园。以土地为纽带的宗族文化无法有效地发挥文化凝聚作用和德治作用,致使传统乡村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明显削弱。不仅如此,由于传统乡村文化的自身封闭性和保守性,文化发展缺少活力,导致农民群体缺少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无法正确认识和尊重本土文化,使得优秀的乡村文化传承受阻。这些现状给乡村文化建设造成了很大障碍,致使乡村建设缺少内驱力,不利于实现乡村现代化。因而,如何实现乡村文化的现代转向,重塑农民群体的精神家园恢复文化自信,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伴随城镇化的人口迁移导致乡村文化建设主体流失
乡村文化建设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完成,是乡村振兴之魂。乡村文化建设对我国社会综合发展具有极其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三)乡土情感纽带断裂急需重建农民的精神家园
韩国高校学术道德教育课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培训对象看,有为高校教师开设的培训课程,还有为高校学术道德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开设的培训课程。从内容看,有学术道德规范普及型课程,有具体专业领域的学术道德规范课程等。从授课方式看,既有线上课程,又有线下课程。从资费看,既有免费课程,亦有付费课程。从课程具体形式看,既有定期课程与长期课程,还有报告、演讲、学术讨论等。
五、解决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的对策
基于上述分析,想要改善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这些问题,要从乡村振兴战略出发,对症下药。
(一)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走文化兴盛之路
城和乡从来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衰败的乡村绝烘托不出繁荣的城市,而且乡村衰落还会成为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阻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乡村文化建设的根本的出路在于改变城乡发展失衡的现状,实现城乡的融合发展,走文化兴盛之路。从文化建设这个角度出发,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促进城乡文化互补,实现城乡文化有机结合。一方面用先进的现代化城市文明为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为乡村文化输送新鲜血液,清除乡村文化中不合时宜的腐朽成分,破除乡村文化中陈旧保守的价值观念,激活乡村文化生命力,使乡村文化健康多元发展;另一方面城市文化也可从优秀的乡村文化那里汲取养分,如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勤劳节俭、诚信朴实等农耕时期的宝贵文化遗产依然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第二,增加财政投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文化教育资源向农村覆盖,缩小城乡文化差距。可以通过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为乡村培养一批自己的“土专家”、“田秀才”等技术能人和文化能人,为乡村文化建设培养一批主力军。第三,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加强城市与乡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走一条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二)调动农民群体积极性,促进人才回流
农村文化事业未来的发展关键在人,而当前乡村空心化、老龄化现状不容乐观。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克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短板实现城乡一体化,还要整合人力资源,实现人才回流。优秀的人才是发展农村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我们既要发掘农村经济潜力,为农民创建更多就业机会和平台,鼓励农民群体创业建设家乡,一展拳脚,还要为乡村文化建设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例如鼓励待业青年、退伍官兵回乡创业,或者鼓励青年大学生、医务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下乡实践,服务乡村,改善乡村的文化、卫生和教育等事业。同时,政府的基层部门也努力为人才营造良好环境,提高人才待遇和扶持政策,为乡村建设吸引优秀人才。争取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充实文化建设队伍,有效的整合人才资源,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6]
(三)重塑新时代乡村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优秀的文化是一个民族重要的精神支撑,然而当前市场经济的物化、功利意识等对传统乡村道德和文化的侵蚀瓦解,使得优秀乡村文化传承后继无人,引发了乡村道德失衡和文化的断层,农民群体对本土固有的传统文化价值失去自信,乡村文化的生命力日渐衰竭。在城乡文化的认识上,有人持进化论的观点,认为城市文化远远优越于乡村文化,主张用城市文化逐渐取代乡村文化。但事实上,城、乡文化本是两种不同质的文化,应该通过文化互补的方式,重建新时代乡村文化,为农民寻找新的精神家园,重拾文化自信。因此,我们不仅要以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让农民更好来适应现代社会,实现农村现代化,还要传承和尊重农村优秀的本土文化,激发农民群体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激活优秀乡村文化的生命力,重塑乡村文化自信和道德秩序。具体来说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守住乡村文化根脉,挖掘农村文化资源,扶持民间特色文化,延续民族文脉,凸显优秀农村特色文化,逐渐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二是坚持乡村文化创新,扬弃传统文化中不合时宜的腐朽部分,吸收引进适合乡村发展的优秀外来文化成果,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三是提升农民文化品位和道德素养,从德治着手,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抵制低俗文化和不良风气的腐蚀。
1.3 排除标准 ⑴20岁以下的AECOPD患者;⑵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终末期疾病、严重代谢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⑶非实施本病综合救治原因死亡的患者。
综上所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是一个重要方面。新时代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仍然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因此,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振兴,对于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现代化图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美)J·杜威.自由与文化[M].傅统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6.
[2]马良.农村文化内涵分析[J].理论与现代化.2010,(01).
[3]周军.中国现代化与乡村文化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31.
[4]赵霞.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J].中国农村观察.2011(03).
[5]张俊飚 ,张露.乡村振兴战略:怎么看怎么办[N].湖北日报: 2017-11-12.
[6]韩长赋.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EB/OL].人民网.2018-03-17.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e under the Strategic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ZHENG Sheng-nan, ZHANG Ru-wei
(College of Philosophy and Law, Qiqihar University, Qiqihar Heilongjiang 161006, China; College of Marxism, Qiqihar University, Qiqihar Heilongjiang 161006, China )
Abstract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has opened up a new situation of rur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and the importance of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t present,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e in China are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 the decline of excellent rural culture, the cultural vacuum and faults; the serious hollowing of rural areas, the sharp decline of cultural form; the lack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peasant groups, and the lack of successors in the inheritance of excellent rural cultu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irst,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take the road of cultural prosperity; second,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farmers and prowote the return of talents; third, to remold New Age rural culture and establish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problems and cau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olution
收稿日期: 2019-03-18
作者简介: 郑胜男 (1987—),女,助教,哲学硕士。主要从事外国哲学理论研究。张儒威(1982-),男,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 2017年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研究(135209521);2018年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齐齐哈尔农村文化建设研究(QSX2018—06YB)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638(2019)07-0056-04
(责任编辑 董翔薇)
标签: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乡村文化建设论文; 问题和成因论文; 对策与出路论文; 齐齐哈尔大学哲学与法学学院论文; 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