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探讨论文_苏香,祝洪波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探讨论文_苏香,祝洪波

潍坊锦源水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诸城市 262200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繁荣昌盛的经济社会下,不少的工程施工技术有了革新性的改进和完善。就水利工程而言,处理软土地基的技术水平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得到了革新。在水利建造工程中,工程地基的处理是后续施工的先决条件,只有处理好地基问题,后续施工工序才得以陆续开展。由于软土本身具有含水量高、强度不够等问题,必须在工程的开始阶段就处理好这部分的施工工作,避免由于软土地基的施工问题导致整个水利工程不能按期完成。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1软土地基概述

1.1软土地基特性

主要有五点,其一软土地基本身结构比较松散,组成软土地基的小颗粒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发生位置的变化,所以软土地基中的这些小颗粒分布会变得更加不均匀,这种由固定状态变为流动状态的软土地基说明其具有触变性特点。其二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和标准严重不符,光靠其本身自动排水是完全行不通的,因为它的透水速率和透水量都很差,所以还需要后期进行人工排水,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量,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由此可见,软土地基有低透水性的特点。其三软土地基内部结构松散,这意味着其有很多压缩空间。另外,软土地基的压缩系数不是保持一成不变的,在软土地基承受范围内,压缩系数和外界压力是呈正相关的。所以当施加给软土地基的垂直压力越来越大时,软土地基的高程也会越来越低,一直到0.1MPa时,软土地基会达到压力承受极限值,内部小颗粒会发生移动,导致地基无法保持平整状态,甚至会严重变形,造成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由此可见,软土地基有高压缩性的特点。其四软土地基一旦发生沉降,会势如破竹般,不但恢复不到原来的状态,本身沉降量和沉降速率也会变大,直至水利工程建筑物发生倒塌,并且建筑物本身越高,代表其自重越大,施加在地基上,压力越大,故而沉降也越严重。由此可见,软土地基有沉降速度快的特点。其五软土地基内部结构是有两种土质密度不同的小颗粒共同构成的,当外界压力作用在其上时,不同的小颗粒共同点是会随着空间结构压缩本身在处于流动状态时,发生变形。不同点是对建筑物压力作用反应不同,即承受能力不同,所以当软土地基中的小颗粒不能均匀分布,且不能均匀受力时,建筑物会随着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本身表面产生很多裂缝。这严重说明了软土地基具有不均匀性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软土地基危害

基于软土地基的特点,可知当外界压力作用在其上时,其本身会发生不均匀沉降,建筑物也不能保持完整的形态,水利工程就没有实际意义了。但如果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却没有使处理结果达到标准要求,软土地基以及其上的建筑物使用周期只不过得到了延长,最后还是逃脱不了不均匀沉降、发生损坏的后果。又因为软土地基具有不可预见性,无法完全保证其处理质量,所以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加固和测试。

2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问题的具体措施

2.1做好勘探工作

为了能够正确了解软土地基情况,保障水利工程软土地基顺利施工,首当其冲的是事前做好水利工程地基的勘探工作,利用实际软土层的土质类型等情况结合实际施工环境给出对应的软土层施工方案。作为地基勘探专业人员更应该结合自身丰富的施工探测经验选择正确的勘察手段得出准确的地基勘探结果。其次,专业的勘探人员以老带新的方式,带领新技术员一同勘探,了解工程技术的专业知识,为日后的人才储备提供资源。有效预防错误数据或者谎报勘探结果的现象。

2.2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经过软土地基勘探工作后,根据勘探结果,结合实际施工条件、环境编制出科学、可行的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具体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包括以下几种:第一,软土换填法。采取这种处理技术,对于技术设备要求门槛较低,技术处理操作工序上也较为简单。具体执行过程将施工地基的软土层挖去填充上工程所需的材料混合物,再执行地基夯实即是打地基的工序。选用该软土层换填技术首先要考虑当地的交通问题,假设当地交通堵塞情况严重,那么软土层挖出后的运走以及填充混合物的运进都是问题。除外,地基填充物的选择也是十分严格的,要求选用符合国家建筑标准以及工程需求的填充料作为填充物质;最后地基置换了所需填充物后的地基夯实工作的夯实力度以及地基密度都要使其符合工程所需的参数和标准,才能确保水利工程地基的顺利完工。除外,水利工程软地基处理技术中常见的还有添加剂法,该种技术强调在原有的软土层中增加进其他填充材料,使原有的土壤成分发生改变,具体添加的材料包括生石灰、水泥等,改变软土层疏松、空隙大的物理条件,增加土壤硬度,做到土壤的固化。上述技术在运用过程中注意添加剂的剂量,切忌过多或过少的添加,过少会使得土壤硬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影响施工;过多则会使土壤水分丧失较多,也不利于之后的工程建设。所以,一定要注意添剂的剂量问题。除外,水利工程软地基处理技术中常见的还有预压法。利用打地基的方法夯实施工地基。具体的实施办法有二,一是直接在软土层上修筑建筑楼房,利用本身建筑物的重量压实软土层。二是抽压土层中的大气,使得地面呈现真空状态,大气压实现软土层的夯实。上述两类办法的技术成本高,风险大,较少被水利工程所使用。

3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注意事项

3.1测量软土地基承载力等因素

水的压强大、密度大,因此对于水利建筑的抗压能力、抗击打能力要求高。由于水利工程的特殊性质,在施工中,应认真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对于施工地的地形进行考察记录、查阅近年来该地发生的自然灾害,根据不同种类的灾害制定不同方案,尤其考虑地震、大风对于建筑的影响。可借助计算机对地基的承载力、土壤热化等因素进行测量。

3.2重视冬季软土地基解冻工作

天气因素对于水利工程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不仅要考虑自然灾害,还应将季节对于建筑的影响包括在内。冬天河水结冰,且不利于工程的进展,因此应做好地基对于低温的预防工作,防止软土因寒冷而结冻。采用深层搅拌技术,将地基中软土与水泥等土质进行强制搅拌,以加强对地基的固定,一定程度上避免天气因素对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影响。

3.3制定合理计划方案

在施工前,应对项目地进行精准的地质勘探、水质勘探、地貌特征测量、水利工程测量等,对有关材料中地质性质、特征进行分析整理,最后根据测量调查结果制定出最为有效可行的地基处理方案。切忌在调查及材料不充分的情况下实行动工,以免完工后的设施出现质量问题。此外,有关部门对于项目的审批应做到真实可行,杜绝审批不严、敷衍等现象的发生。

4结论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建设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处理方法也有很多。在不同的动力环境中应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一旦出现问题,需结合周边条件想出最快捷稳妥的方法进行解决,做到顺应环境、考虑周全,从而达到良好的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犟,宋浩亮,倪德斌.论如何做好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6,(05):54-56+53.

[2]陈志峰,陈爱鑫,陈允东.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建筑知识,2016,36(08):129+135.

[3]乐盛谋.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6,(06):128+131.

[4]褚峰平.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J].技术与市场,2016,23(01):81-82.

论文作者:苏香,祝洪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探讨论文_苏香,祝洪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