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我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分析_产销率论文

1997年我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分析_产销率论文

1997年我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状况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状况论文,企业经济效益论文,我国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1-5月,我国工业企业在保持适度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呈现逐月回升的态势。尽管目前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仍处于较低水平,但经济效益的变化却呈十分明显的上升势头,这对于近两年来一直处于经济效益低谷的工业企业来讲,无疑是一个良好的预兆,如果按此趋势发展,工业企业有望在今年走出经济效益的低谷。

从全国37万家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统计结果来看,1-5月份全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84.79%,比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从变化趋势上看,1-5月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呈逐月上升趋势,2、3、4、5月份累计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分别为77.25%、80.33%、83.5%和84.79%,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1.21、3.49、3.7和3.2个百分点,5月份和年初相比,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也上升了7.54个百分点,上升的势头十分强劲。说明工业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从产销率来看,1-5月工业企业产销率累计为94.3%,比上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其中2、3、4、5月份累计分别为93.2%、93.965%、94.3%、94.4%,分别高于去年同期1.11、0.92、1.03、0.9个百分点,并呈逐月上升趋势,工业企业产销衔接正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1-5月份工业企业的资金利税率和资本费用利润率为6.32%和2.02%,分别高于去年同期-0.18和0.39个百分点;从今年1-5月各月发展情况看,两者均呈逐月上升趋势,其中资金利税率上升较缓,为0.67个百分点;而成本费用利润率上升相对明显,为1.06个百分点。

从盈亏状况分析,今年以来,虽然工业企业的亏损仍很严重、亏损额仍在增加,但增加的速度明显减缓:今年1-5月份工业企业亏损额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9.21%,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40.27个百分点,并比年初的增幅下降5.5个百分点;亏损率由年初的81%下降到60.9%;与此同时,1-5月份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921.59亿元,实现利润433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3.8%和35.8%,呈现较大的增幅。其中4、5月份实现的利润总额相当于前5个月利润总额的62.4%,说明4、5月份工业企业效益好转的势头十分强劲。尽管这是在去年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的基础上取得的,具有一定的恢复性,但这种好转的趋势却是令人鼓舞的。从发展趋势来看,自从今年2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出现0.21%的增长、扭转了自1995年6月份以来连续20个月的利润负增长局面后,3、4、5月份工业利润总额增长速度进一步提高到41.19%、39.2%和35.8%,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

一、今年国有工业企业运行状况分析

1997年一季度,国有工业企业在去年同期出现整体亏损的情况下,再度出现净亏损15亿元的局面,但在4月份国有企业则一举扭转了前三个月整体净亏损的局面,1-5月国有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60.31亿元,国有工业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出现了明显好转的势头。

1-5月份,国有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78.9%,尽管在各种所有制工业企业中仍是最低的,但比年初提高了6.81个百分点,上升的趋势十分明显。1-5月份,国有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5.55%,比去年同期提高0.68个百分点,比年初提高1.74个百分点,保持了稳定上升的趋势。在各种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中,国有工业企业的产销率是最高的。

从资金利用指标来看,国有工业企业虽然仍不理想,但保持了稳定上升的势头:1-5月份,国有工业企业资金利税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5.69%和0.59%,分别低于同期工业平均水平0.63和1.43个百分点,但却分别高于年初资金利税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0.55和1.19个百分点。1-5月份,国有工业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1.22,比年初略有提高,但仍是各种所有制工业企业中最低的,比工业平均水平低0.19,比最高的乡镇企业低1.18。说明国有企业在资金利用效率和效益方面还需进一步地努力。

1-5月份,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0.9亿元,与去年同期盈亏基本相抵的现象形成鲜明的对照。今年以来,国有企业的亏损额虽然仍在增长,但增长的幅度正在逐月减少,今年3月份,国有企业亏损额增长幅度减小到8.6%,亏损增长幅度自从1995年8月份以来第一次由两位数降低到一位数,4月份又进一步降低到4.25%,达到近两年来的最低点,5月份保持在4.32%的较低增幅。从亏损率来看,今年2月份国有工业企业的亏损率高达112.9%,而5月份则降低为87.1%;按此趋势发展,今年国有企业有可能扭转亏损额持续增长的局面,亏损额由正增长变为负增长。

二、今年非国有工业企业的运行状况分析

今年以来,非国有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水平总体上明显好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速度也快于国有企业。

从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看,非国有经济中其他经济所有制工业企业和乡镇工业企业1-5月份的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均超过100%,其中尤以其他经济所有制最为突出,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最高为108.25%,比2、3、4月份分别提高12.12、9.67和2.55个百分点,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其次为乡镇企业,1-5月份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6.76%,比2、3、4月份分别提高11.18、5.22和2.76个百分点,也表现出良的发展势头;集体工业企业1-5月份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虽然在非国有经济工业企业中是最低的,但也比国有企业高4.32个百分点,并且比年初的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高8.2个百分点。

非国有工业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和效益指标普遍好于国有企业,其中乡镇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益最好。在资金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三个资金利用指标中,乡镇工业企业均是最好的。1-5月份,乡镇工业企业的资金利税率为10.84%,比工业平均水平高4.52个百分点,比国有工业企业高5.15个百分点;从变化趋势来看,乡镇工业企业资金税率1-5月份累计比2、3、4月份分别高1.74、0.98和0.43个百分点,今年改善幅度较大,进步很快;集体企业的资金利税率仅次于乡镇企业,居各种经济所有制的第二位。1-5月份工业企业资金利税率为8.15%,比工业平均水平高1.83个百分点,比国有企业高2.46个百分点,但比乡镇企业低2.69个百分点。从变化趋势来看,集体工业企业1-5月份的资金利税率比2月份提高1.03个百分点,提高的幅度小于乡镇工业企业但快于国有工业企业和其他所有制工业企业,也呈现较好的改善势头。

1-5月份,乡镇企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01%,比工业平均水平和国有工业水平分别高1.99和3.42个百分点,比其他经济和集体工业企业分别高0.19和1.07个百分点,是各种所有制中最高的。从变化趋势来看,今年1-5月份乡镇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年初提高了0.42个百分点;其他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1-5月份为3.82%,仅次于乡镇企业,并且增长变化趋势快于乡镇企业:1-5月份其他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比年初上升了0.96个百分点,在各种所有制工业企业中是增长最快的。1-5月份,乡镇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2.4,比集体工业和其他工业分别快0.52和0.98次,比工业平均水平和国有工业分别快0.99和1.18次。从变化趋势上看,1-5月份乡镇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比2月份提高了0.33次,说明乡镇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速度提高很快,而集体企业和其他所有制工业企业同期只分别提高了0.23和0.1次,虽然略有提高,但明显慢于乡镇企业。

从盈亏状况分析。非国有企业的盈亏状况好于国有企业,但在非国有企业内部也不平衡:集体企业1-5月亏损额为109.22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其他工业企业1-5月份亏损157.78亿元,比去年同期多亏39亿元,增长33.27%;集体企业和其他所有制工业企业亏损额占销售利润的比分别为27.46%和29.65%,相差不大,但从发展趋势上看,集体工业企业的亏损额增长幅度呈减小的趋势而其他工业企业亏损额增长呈扩大的趋势:2、3、4、5月份集体工业企业亏损额累计增长分别为8.75%、-11%、-1.14%和0.52%,而其他工业企业则分别为8.75%、34.83%、29.33%和33.27%,仍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这主要是由于近两年我国调整了其他工业企业的税收优惠和减免政策,相应扩大了其他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而短期内企业尚未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导致亏损的增长。

在各种所有制工业企业中,乡镇企业的盈利状况是最好的,今年1-5月份,乡镇工业企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33.1%,且各月均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长速度,显示了较好的盈利水平。而乡镇企业1-5月份亏损额的增长幅度则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今年2月份乡镇企业亏损额累计增长12.1%,呈扩大的态势;但到了3月则扭转了亏损额上升的势头,出现了8.96%的负增长;4、5月份乡镇企业仍保持了亏损额下降的势头,亏损额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5.78%和3.43%。从亏损率来看,今年2月份乡镇企业的亏损率为29.8%,而5月份则降低为21.6%;从发展上看,1997年乡镇工业企业的亏损额将比上年出现明显的下降。

从产销率来看,非国有企业的产销率均低于国有企业。其中非国有工业企业产销率最高的是其他工业企业,1-5月份其他工业企业的产销率为94.76%,比同期国有企业的产销率低0.79个百分点;非国有企业中产销率最低的是乡镇企业只有92.6%,比国有企业低2.95个百分点,总体上看非国有企业的产销衔接不如国有企业。从变化趋势来看,集体、乡镇和其他工业企业的产销率在1-5月份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但变化的幅度不大。

三、今年工业企业运行状况好转的原因分析

分析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生产运行的结果可以发现,今年1-5月,我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均呈不断改善的态势,各种经济效益指标呈一致上升的格局,说明今年以来我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是逐月上升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由于采取适度从紧的政策,控制了经济的增长速度,工业企业加强了限产压库的措施,促进了产销率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

2.结构调整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生产结构正在向需求结构靠拢、供给与需求结构逐步向协调的方向转变。长线产品的增长因为需求原因受到抑制,减少了企业的无效和低效生产;在企业结构调整方面,由于企业间的兼并、重组的深化发展,盘活了一些无效资产,搞活了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从而减少了亏损、增加了盈利;在地区调整方面,东西部地区工业企业的合资、合作、跨地区兼并广泛开展,使双方的市场、资源、技术等各方面优势都得到较好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市场经济机制开始引导企业向利润最大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企业的生产与市场需求的结合更加密切,产销对路产品的增加和滞销产品的减少使企业生产的价值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实现;另一方面企业加强了成本核算,通过降低成本、减少浪费等途径提高了经济效益。

4.由于企业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的负担开始逐步减轻,富余职工分流、被兼并重组企业债务的减免及税收的优惠、国家银行对企业扭亏增盈方面大量资金的支持等措施,对于企业减轻负担、改善经营环境,促进企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起到了积极作用。

5.由于石油、电力、烟草等行业政策调整的影响,这些行业的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今年1-5月我国各种所有制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运行指标除具有一致性上升的共性之外,各种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还有各自的特点,其发展变化趋势和速度也不尽相同。

从产销率来看,国有工业企业在各种所有制企业中居第一位,产销衔接好于其他的所有制企业,这一方面与国有企业采取限产压库的生产经营措施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国有企业产品在质量上有保证、信誉好、价格合理、在各种所有制工业产品中具有一定竞争力等因素有关。而非国有制工业企业产销率较低,与非国有制工业企业的生产速度大大高于国有企业的生产速度有关,即非国有企业并没有采取严格的限产压库措施。1-5月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只增长6.5%,而集体工业、乡镇工业和其他工业企业产值则分别增长17.2%、21.2%和22.8%,均比国有企业快两倍以上,非国有企业生产的供给速度大大高于国有企业是非国有企业产销率低于国有企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资金利用指标来看,非国有工业企业均明显好于国有企业,其中以乡镇企业表现最为出色,其他工业企业紧随其后,而国有企业则最不理想。乡镇企业在资金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资产周转次数三个资金指标中均处于第一位,而国有企业均处于最末一位。二者形成明显的反差,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乡镇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资金十分困难,因此也就十分重视资金的利用效率,总是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急需、最有效益的地方;而国有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资金方面相对要容易得多,即使在亏损甚至濒临破产的情况下,国有企业还能得到银行的特殊照顾,甚至发放“安定团结”贷款以维护企业生存,因此国有企业在利用资金上不象乡镇企业那么珍惜;第二,乡镇企业一般规模较小且“短、平、快”的产品较多、转产灵活,在一个产品和一个项目上占用的资金不多,不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负担;而国有企业规模较大、转产十分不便,一旦遇到市场销售上的困难就会造成大量产成品的积压,从而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第三,乡镇企业销售的规模较小,且销售方式灵活,往往采取上门推销、与消费者直接沟通的方式,中间环节少、销售利润高、资金回收快,售出货品的资金拖欠少;而国有企业在销售方面远没有乡镇企业的方式灵活,中间环节多、销售利润低、资金回收慢,而且国有企业之间财务结算纪律不严格,相互拖欠贷款现象十分普遍,因此资金的利用效益和周转情况很不理想。第四,乡镇企业多为股份合作形式,是由大家集资办成的企业,在企业发展扩张或遇到困难时,一般采取向职工集资入股的形式筹集资金而不是向银行贷款。因此乡镇企业负债率低,利息支出少,资金的使用成本低。而国有企业负债率高,利息支出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国有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益低。自从投资体制改为“拨改贷”后,国有企业的投资主体便由国家转为企业。由于企业没有自己的资产,所以一切改造及扩大再生产全部靠银行贷款,随着贷款利率的不断提高,往往是企业技改项目刚完,还款高峰期也到,还不了旧款,又要借新款,债务越背越重。绝大多数进行技术改造的国有企业从此便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据国家经贸委提供的资料表明,目前全国国有企业的平均负债率大约是75%,如果再把资产损失、潜亏挂帐等冲减企业资本金计入在内的话,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可能将上升到80%,其中有30%的企业资不抵债,资产负债率已超过100%,因此国有企业每年支付的利息远远超过当年实现的利润。今年1-5月份国有企业的利息支出占其销售利润的百分比高达35.21%,是各种所有制工业企业中是最高的,而乡镇工业企业、集体工业和其他工业企业则分别为26.13%、27.46%和29.65%,明显低于国有企业。如果国有企业利息支出占销售利润的比例降到其他工业企业水平,则国有企业今年1-5月份将多增加83.2亿元的纯利润,这将使1-5月份国企业的亏损减少20.5%;如果国有企业的利息支出占销售利润的比例降低到乡镇企业的水平,则1-5月份国有企业的纯利润将增加135.9亿元,将使1-5月份的亏损减少33.42%。由此可知,负债率高、利息支出大是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于非国有工业企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提高企业运行效益的政策措施

1.适当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扩大一些最终需求以活跃市场,改善企业的销售环境。目前工业企业产销衔接不好、产销率偏低是影响企业效益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里固然有企业本身产品品种、产品质量和产品功能的问题,但同时也有市场需求不旺的问题。5月份我国零售物价只上升0.8%,生产资料价格则下降2.7%,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来讲,并不是有利的,物价控制得过低不利于经济的正常发展。在目前宏观经济环境比较宽松、物价涨幅保持在很低水平、企业产销率较低、经营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下半年应适当增加一些固定资产投资,扩大一些最终需求以改善市场销售环境,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好转。

2.进一步降低银行贷款利率,减轻企业的利息负担。目前,我国工业企业的平均利税率为6.32%,平均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02%,均明显低于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9.18%的年利率。由于利率过高,企业向实业投资的成本过大、负担过重,因而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的投资热情不高,这种现象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

目前银行贷款利率平均比存款利率高2.5个百分点,存贷利差较大,企业的利润过多地转化为银行的利润。1996年,国有商业银行利润增长一倍多,而工业企业利润则下降15.3%,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不改变这种状况,对企业和银行的长期发展均不利。在目前的情况下,适当降低银行的贷款利率,一方面有利于刺激企业特别是刺激非国有企业的投资,进而扩大最终需求,促进市场的活跃;另一方面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特别是有利于减轻负债率高达75%的国有企业的利息负担,促进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好转。同时,降低贷款利率也有利于扭转社会收益过份向银行转移的倾向,使企业与银行协调发展,相互促进,这无论是对现实经济的发展还是对经济的长远发展都是有利的。

标签:;  ;  ;  ;  ;  ;  ;  ;  ;  ;  ;  ;  

1997年我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分析_产销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