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生姜的主要栽植技术,从选种、整地、种植、到田间管理都做了详细介绍,对我国中部地区的生姜栽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生姜;种植;管理;技术
生姜简称姜,又称黄姜,古名姜:原产于中国及东南亚等热带地区 现在已广泛栽培于世界各亚热带、执带地区,以亚洲非洲为主,欧洲普遍。我国北方则以山东为主要产区,此外,河南、陕西等地栽培也较多。
一、主要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
生姜为喜温暖,不耐寒,不耐霜的植物,所以必须要将生姜的整个生长期安排在温暖无霜季节栽培。确定生姜播种期的原则是断霜后,地温稳定在15°C以上时播种,初霜到来前收获。一般要求适宜于生姜生长的时间要达到135—150 天以上,尤其是根茎旺盛生长期,要有一定日数的最适温度,才可获得较高的产 量。根据上述要求,在我国大部分有霜冻地区应适时播种,播种过早,因地温低,迟迟不能发芽,播种过晚,则缩短生长期,降低产量。
2、选种姜、培育壮芽
(1)选种姜:种用生姜应在头年从生长健壮、无病具有本品种特征的高产地块选留。收获后选择肥壮,芽头饱满,个头大小均匀,颜色鲜亮,无病虫伤疤的姜块贮藏。在无霜的华南地区,则在播种前从地内挖出后即可选择。
(2)培育壮芽:培育壮芽是获得生姜丰产的首要生产环节。壮芽从其形态上看,芽身粗壮,顶部钝圆,弱芽则芽身细长,芽顶细尖。生姜种芽强弱与种姜的营养状况,种芽着生位置以及催芽温度与湿度有关。
种姜的营养状况:俗话说“母壮子肥”。在一般情况下,凡种姜肥胖鲜亮者,因其营养状况好,新长的芽多肥壮;而种姜瘦弱干瘪的,其营养差,新长的芽多数瘦弱。
种芽着生位置:由于顶端优势,种姜的上部芽及外侧芽多数为肥壮,而基部芽及内侧芽往往细弱。
催芽温度与湿度:22°C –25°C适温条件下催芽,新生幼芽健壮,若催芽温度过高,长时间处在28°C以上,新长的幼芽瘦弱细长。催芽期间湿度过低(主要是晒种姜过度,引起种姜失水过多所致),种芽往往瘦弱。
(3)培育壮芽的方法:包括选种、晒姜与困姜。催芽等。
选种:应选择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不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害的健康姜块做种用,严格淘汰姜块瘦弱干瘪,肉质变褐及发软的种姜。
晒姜与困姜:播种前1 个月左右,从贮藏窖中取出种姜,用清水洗净泥土,平铺在室外干净地上或草席上晾晒1--2 天,夜间收进室内防霜冻。通过晒种,可提高姜块温度,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并减少姜块中水分,防止腐烂。晒种后还可使病姜干缩变褐,症状明显,便于及时淘汰。
晒晾1—2 天后,再把姜块置于室内堆放3—4 天,姜堆上盖以草帘,促进种姜内养分分解,叫做“困姜”。经过2一3 次的晒姜与困姜便可以进行催芽。
催芽:催芽可促使种姜幼芽尽快萌发,使种植后出苗快而整齐,因而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措施。催芽的方法较多,可以因地制宜,加以采用。无论何种催法,都须先将种姜进行预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即在最后一天晒姜时,于下午趁热将种姜选好收回,置于室内堆放3一4天,下垫干草,上盖草帘,保持11—16°C,促进种姜内养分转化分解,随即移至催芽场所进行催芽。常用的催芽方法有室内催芽池催芽,室外土炕催芽,熏烟催芽,阳畦(冷床)催芽等。
3、整地作畦
种植生姜地块,不能连作,应选含有机质较多,灌溉排水两便的沙壤土、壤土或粘壤土田块栽培,其中以沙壤土最好,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为微酸到中性,碱性土壤不宜栽培。土壤要求深耕20一30 厘米,并反复耕耖,充分晒垡,然后耙细作畦,作畦形式因地区而异。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夏季多雨,宜作深沟高畦,畦南北向。畦长不超过15米,如田块较长,则在田中开腰沟。畦宽1. 2 米左右,畦沟宽35—40 厘米,沟深12—15 厘米并要三沟配套,排水畅通。并在畦上按行距55 厘米左右开东向西种植沟,沟深10—13厘米,在种植沟内条施充分腐熟的厩肥或粪肥,每亩2000—2500 千克,饼肥75 千克,草木灰75 千克左右,并与沟土充分拌和,以备种植。华北地区,夏季少雨,一般采用平畔种植,只在大田四周开围沟,在超过20 米以上的长形田块开腰沟。田内种植沟的开法和施基肥等项仍与南方大致相同。
4、种植
应选晴暖天气进行。播前,把已催好芽的大姜块掰成70一80 克重的小种块,每个种块选留1—2 个肥胖的幼芽,其余芽除掉,以便使养分集中供应主芽,保证苗壮苗旺。掰姜的过程实际上又进行了块选和芽选。如种植时天气干旱,需提前一天在种植沟中浇水,待水渗下后才可种植。排放种姜时,按株距20 厘米左右逐一排放于种植沟内,姜芽一律朝南,并稍将芽头下揪,使姜块略向南倾斜,以便将来采收娘姜,随即盖细土4一5 厘米。种植密度,在我国南方地区一般每亩4000—5000 株,用种量300千克左右。
5、田间管理
(1)分次追肥:姜极耐肥,除施足基肥外,应多次追肥,一般应前轻后重。第1 次幼苗出齐,苗高30 厘米左右时追壮苗肥,每亩用腐熟的粪肥500 千克,加水5一6 倍浇施,或用尿素10千克,配成0. 5%一1 %稀肥液浇施,也可施硫酸铵15一20 千克,有条件时可随水冲入腐熟人粪1000 千克。第2 次追肥在收取种姜后进行,称为催子肥,施肥量比第1次增加30%—50%,仍以氮肥为主,每亩施豆饼100—150 千克或腐熟厩肥1000 千克,施时雨水已较多,可在距植株10~12 厘米处开穴,将肥料点施盖土。如姜田基肥充足,植株生长旺盛,表现无脱肥现象,这次追肥可以不施或少施,以免引起植株徒长。第3 次追肥在初秋天气转凉,拆去姜田的荫棚或遮荫物后立即进行,促进生姜分枝和膨大,可结合拔除姜草进行适当重施,称转折肥,要求肥料持久的完全肥料和速效化肥结合施用,氮、磷、钾配合施,一般亩施尿素20一25 千克,硫酸钾20一25 千克,过磷酸钙10一15 千克或复合肥20 千克,均匀撒施种植行上,并结合进行培土。9 月上中旬根茎旺盛生长期,为促进姜块迅速膨大,防止早衰,应追1 次补充肥,以速效化肥为主,亩施复合肥30 千克。
(2)中耕培土:生姜生长期间要多次中耕除草和培土。前期每隔10—15天进行1 次浅锄,多在雨后进行,保持土壤墒情,防止板结。到株高40一50厘米时,开始培土,将行间的土培向种植沟。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夏季多雨,应结合培土将畦沟挖深到30 厘米,并将挖出的土壤均匀放置在行间。待初秋天气转凉,拆去荫棚或遮荫物时,结合追肥,再进行一次培土,使原来的种植沟培成垄,垄高10—12 厘米,宽20 厘米左右,培土可防止新形成的姜块外露,促进块大,皮薄,肉嫩。
(3)灌溉排水:种植后保持土壤较干,以利土温的回升。但如久旱不雨,影响出苗,也要适量浇水。出苗以后,保持畦面干干湿湿,不宜多浇。雨季来临,要及时清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使根不受涝而免遭腐烂。拆去荫棚或遮荫物以后,正是姜株分枝和姜块膨大时期,要早晚勤浇凉水,促进分枝和膨大。收藏前一个月左右应根据天气情况减少浇水,促使姜块老熟。
参考文献:
[1]麻进兴.南方山区生姜种植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0(11).
[2]赵德婉.生姜高产栽培[M].金盾出版社,2010(02).
论文作者:刘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生姜论文; 追肥论文; 壤土论文; 幼芽论文; 土壤论文; 生长期论文; 瘦弱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