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论文_郭健汉,童秋媚

浅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论文_郭健汉,童秋媚

公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528000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也是形成最终产品的重要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对其加强重视,进行分析,不断探索更科学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来实现项目的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1、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意义

1.1树立施工企业的良好信誉和形象

以质量求生存一直是现代化企业的经营宗旨,而以信誉求发展则是施工企业实现可持续进步的唯一途径,通过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经营优势,从而被广泛认可,这对于施工企业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1.2缩短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占据重要比例,无论是对施工进度还是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影响,在此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施工环境等,而要想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就必须从这些因素入手。

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施工企业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质量则逐步成为企业获得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减少施工中的失误,能够有效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从而大大缩短施工进度,而缩短施工周期则又能够为施工企业节约更多的成本,最终实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2、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首先,每一个建筑工程都应该坚持贯彻社会主义发展观中明确提出的建筑工程质量的强制标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筑工程有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五方责任主体,每责任主体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工作、标准来确定工程的质量,每个责任主体的目标都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设计单位应该通过提出具体的改变设计的合理建议来解决在施工阶段中发现的一些隐性问题,使竣工项目的质量标准同之前设计中预期的效果达成一致。

施工单位应该在现场控制建筑工程的进行,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跟进,以保证竣工项目能够达到基本的质量要求。监理单位应该根据建筑行业具体的质量标准对建筑工程进行全面监理,保证施工单位的各项活动能够依据法律规定进行,保证施工质量,是竣工建筑能够达到设计目标和设计要求。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工程施工前的质量管理

3.1.1原材料质量控制

①材料采购质量:对所有外购材料,根据材料计划和施工需求,安排施工单位组织材料采购。确定供应单位,签订供货合同,组织材料进场、检验及使用。在材料采购前应事先共同确定采购质量大纲,做为材料采购的依据,约定质量检验的方法、处理质量争端的规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②材料检验制度:对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如钢材、水泥、砖等结构材料,应出具出厂合格证或检验单,严禁使用非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材料进场后应根据规定进行复试;对混凝土、砂浆等,要由试验室做好配合比并按规定制作试块进行检验;对加工厂、预制厂生产的成品、半成品,应由生产厂家提供出厂合格证明,必要时可作抽样检查。

3.1.2做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工程开工之前,需识图、审图,再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工前,相关技术人员应认真细致的分析施工图纸,从有利于工程施工的角度和利于建筑工程质量方面提出改进施工图意见。

3.2动态控制,事中认真检查

3.2.1施工单位自身的质量管理

①保证质量控制的自我检测系统能够发挥作用,要求其在质量控制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②完善相关工序的质量控制,对于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纳入质量控制范围;

③对重要的和复杂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或者工序设立质量控制点,加强控制。

3.2.2加强管理力度,全天候旁监

对于每一位现场管理人员要求做到“五勤”:

即眼勤,要经常到现场了解施工情况,多看施工图,熟悉设计哪些是重要部位;手勤,发现问题要常一记,处理哪些问题要有一记录;腿勤,常到现场转转;口勤,对于施工队常易出现的质量隐患要常提醒,对施工队要经常交底;脑勤,熟悉图纸,动脑筋想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

在工作方式、深度上要求做到“严”、“准”、“细”)、“实”。对于重要部位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部位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须全天候的、24小时跟班旁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试块抽取、制作是否符合要求,甚至还要亲自取样;监督后料台上料的计量,工人的操作是否符合标准。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通知施工队整改,消灭质量隐患。

3.2.3工程中抓“第一”、“重点”、“临界”项目

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现场人员要管理的项目。

当施工现场浇筑第一根框架柱,绑扎第一道梁筋,砌筑、粉刷第一面墙体,绑扎第一道柱、梁钢筋,支第一根柱模时,现场管理人员要到现场去检查,复核轴线及标高,测量构件、结构的尺寸,称计配合材料重量等。

对于工程重点部位,如框架梁柱节点处,悬挑结构,结构错层标高、偏轴线等部位,要认真细致检查,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验收。

对临界项目,则要求施工队进行“三检制”,实行对工序交接检查,避免不同工序、工种交接时,将质量问题和隐患带入下一道工序中。

3.2.4确保施工工序的质量

工序质量是构成工程质量的基本的单元,上道工序存在质量缺陷或隐患,不仅是本工序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要求,而且直接影响下道工序及后续工程的质量与安全,进而影响最终成品德质量。

因此,在施工中要建立严格的交接班检查制度,在每一道工序进行中,必须坚持自检、互检。完工以后,再由专项质检员检查,然后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向监理申请验收,监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依据国家现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合格签字确认后,下道工序才可进行施工。

3.3事后管理

3.3.1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

①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中期验收;

②根据合同要求,对完成之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中期验收的同时,还应当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性质,按照有关行业的工程质量标准,评定相应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等级。

3.3.2组织单项工程或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

在一个单项工程完工或者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完成后,首先施工单位应进行竣工预验收。在预验收合格后,向监理方提出最终的竣工验收申请;

3.3.3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照要求及时整改

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仍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会同设计单位制定技术处理方案;

3.3.4质量教育与培训

通过教育培训和其他措施提高员工的能力,增强质量和顾客意识,使员工满足所从事的质量工作对能力的要求。

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不仅关乎工程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影响企业的形象,也将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并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和稳定。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好质量关,使得人民住上安全满意的建筑工程,使得建筑工程事业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一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谢国升.浅析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

[2]胡佐立.浅析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J].西部大开发,2010.

论文作者:郭健汉,童秋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  ;  ;  ;  ;  ;  ;  ;  

浅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论文_郭健汉,童秋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