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建筑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建筑材料使用量最多的便是水泥混凝土,根据有效调查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所需要的水泥混凝土大概为90亿吨,由此可见,混凝土使用量十分巨大。众所周知,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然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受到水泥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为此,为确保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就需要重视水泥混凝土质量。只有对水泥混凝土进行有效地检测,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基础上,加强管理才能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从而有利于确保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本文首先阐述了混凝土检测要求,紧接着深入分析了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影响因素与相关管理措施,最后对建筑当中混凝土材料检测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为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检测因素;管理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建筑工程更具耐久性以及强度。为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就需要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现阶段,在建筑材料当中,使用量最多的为混凝土材料。鉴于此,在选择混凝土时,优选考虑具有强度与耐久性能好的混凝土,才能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得到有效满足。现如今,用波特兰水泥配制成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与强度,并且原材料相当廉价,最为主要的是原材料来源较为广泛,目前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但是随着混凝土的推广使用,混凝土一些潜在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严重影响到了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为此,就需要进一控制混凝土质量,并且加强管理。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建筑混凝土的检测及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筑混凝土检测要求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建筑材料种类较多,其中使用量最多的便是混凝土,其主要原因在于混凝土价格低廉,并且具有丰富的原材料,同时生产工艺十分简单方便,最为主要的是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抗压强度与耐久性,将其运用在建筑工程当中,能够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就需要在混凝土运用之前,加强混凝土质量检测。对于建筑混凝土质量检测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原材料是否符合标准,其主要原因在于原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质量。二是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是否落实管理,其主要原因在于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极易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诸如原材料配比错误、原材料变质等,只有加强了管理,才能避免安全与质量隐患[1]。三是在混凝土生产之前,需要对建筑工程建设要求加以了解,才能确保所生产的混凝土质量满足实际建设需求,从而有助于建筑工程能够正常进行施工。
2.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与管理措施分析
2.1人为因素与管理措施分析
在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由于人是执行者,为此对人员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进行混凝土原材料配比过程中,技术人员自身的能力直接关系到配比成果,同时技术人员自身的工作态度也是具有一定的影响。技术人员在原材料配比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工程实际需求,严格根据顺序以及比例进行配比。一旦在配比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将直接造成混凝土质量难以达标。为此配比技术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同时还需要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针对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采取的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需要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制度必须符合人性化要求。二是经常性开展户外活动,其主要原因在于只有户外活动,才能促进工作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有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三是企业需要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以此促进人才综合能力的提升,以便适应实际发展需求[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材料因素与管理措施分析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以及管理是否得当等均会对混凝土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选择原材料过程中,由于企业自身经济能力限制或者是由于人为私利,造成选择的原材料质量并不符合实际需求,严重的情况下,选择的原材料质量出现不合格现象。究其原因在于企业对建筑材料市场缺乏调查,同时由于在技术方面并不完善,无法寻找原材料的替代品,造成混凝土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从而影响到了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3]。
针对材料因素,主要采取的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完善原材料入场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同时需要落实检验工作。二是在原材料购进时,需要选择一些信用度较好的商家,并且需要考虑商家的原材料供给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施工进度。三是加强原材料采购人员的管理,避免出现违规购进操作。
2.3施工方法的影响因素与管理措施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之前,需要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深入调查,从而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并且针对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应对措施。混凝土的生产也需要一套有效的施工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生产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以及相应的设备,确保混凝土生产质量。在制定混凝土施工方案时,需要不断进行施工方案的对比,才能不断进行改进与完善,从而有助于提升施工方案的合理性[4]。
3.建筑当中混凝土材料检测分析
混凝土质量检测,首先需要制定一个合理质量检测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检测方案的制定必须结合混凝土配合比要求,同时需要考虑采用的施工工艺。只有在确保混凝土制作条件与质量检测要求一致的情况下,才能从混凝土当中随机挑选一项目进行检测。为了确保检测数据更加准确,就需要检测人员收集混凝土不同原材料有关数据。在混凝土质量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主要是针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其主要原因在于强度越大的情况下,混凝土质量通常就越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得到了更新发展,目前我国建筑单位主要采取引进回弹法、钻芯法以及超声波等手段进行强度检测。不同的检测手段,优缺点不一致,造成其应用范围不一致。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便是回弹法,其主要原因在于该种技术具有诸多优点,诸如价格低廉、实际操作较为简单,检测结果精准度高,受到了大部分建筑企业的一致好评[5]。关于回弹法的具体检测操作如下,首先挑选合适的回弹仪,值得注意的是需要与混凝土检测指标要求完全一致,一旦检测结果的回弹高于数字时,这就说明混凝土拥有较高的质量水平与强度,反之,检测结果回弹低于数字时,这就说明混凝土质量水平以及强度并不符合要求。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就需要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挑选更好的建筑材料。众所周知,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所需要的建筑材料,最受欢迎的便是混凝土。混凝土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为此,施工单位就需要确保混凝土质量,加强混凝土质量检测,同时需要注重混凝土质量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有助于确保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林.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分析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6,09:196.
[2]王书凯,李志廷.建筑质量检测中混凝土检测研究[J].四川水泥,2016,04:344.
[3]戴龙.水利工程混凝土检测与质量管理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06:90-92.
[4]李勤安.建筑混凝土的检测及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6,25:37-38.
[5]陈浩伟.建筑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及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6,27:119-120.
论文作者:林文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混凝土论文; 原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