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工程施工进行造价预算是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成本进行有效评估,借助货币的方式展现工程量,施工消耗的人力、施工资料与机械等各种要素的总和。在施工中,经常出现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工程预算除了要分析施工要素,还必须考虑价格波动、人为因素,都属于不可控的变量,都会影响预算项目的精准性。工程预算对工程经济效益、施工情况有重大影响,它能有效控制预算,避免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形出现。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控制对策
引言
在建筑行业中,项目的成本是指当完成了某个项目之后,投入的资金以及竣工的核算成本,且在每个建设环节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造价会超出预算,例如预算工人的原因、预算编制不合理以及市场环境等客观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避免超预算的情况出现,保证工程合理有效的运行,让建筑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为了能够提升企业的施工水平和经济效益,推动企业长远的发展,做好建筑工程预算的控制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
1建筑项目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
1.1不科学的工程概预算编制
工程在建设施工正式开始之前,负责承建该工程的企业会在先期做好全面细致调查与研究,从工程量和具体各项开支的情况进行分析,做出工程造价的初步预算,但是目前的最大问题也是出现在对工程造价的不合理预估,在制定预算时没有按照建筑项目的一般运行规律来规划相应的条款,很多可能出现的问题所导致的预算造价上涨的部分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导致开工后造价一再上升,已经与原来的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形成了非常大的差异和变化,超出了工程造价的合理范围,这是对建筑企业的一种重大打击,也是工程质量受到威胁和损害的前兆。
1.2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建筑工程比较容易受到影响,影响因素包括施工条件以及市场的变动,如果存在工程变更的情况,就会严重影响造价预算的情况。企业需要防止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否则会出现工程设计的变化,这样就会使得造价预算出现偏差。在工程建设中,施工现场的条件是不稳定的,存在比较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会存在变更的情况,出现相关的工程造价很难指导实际的施工情况,也很难反映实际的施工情况,如果出现了问题比如施工条款出现了变更的情况,就会出现资金超预算的情况。
1.3市场环境因素
在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方面,市场环境因素产生的影响也较大,而这同样也是造成建设工程项目造价超预算的关键原因。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相对较长,且涉及范围也相对较广,所以工程项目的预算难度较大,必须针对市场的实际情况展开有效的估计与预测。与此同时,市场也始终处于变化状态,预测难度相对较大,失误的几率也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环境因素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超预算的影响程度较大,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
1.4预算工作人员因素
第一,预算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素质水平不高。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造价预算对于预算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相对较高,所以作为预算工作人员也一定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然而实际情况却是预算工作人员自身工作能力偏低,专业知识能力不达标,所以在实际预算的时候,考虑并不周全,疏漏几率相对较高,不利于工程造价的预算效果,最终导致造价预算和实际造价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引发超预算的问题。第二,预算人员忽视预算工作的重要作用。在编制建设工程造价预算的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工程项目具体状况,对搜集的工程成本数据也未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在这种情况下,造价预算的偏差相对较大,而且超预算的问题也经常出现。总的来讲,预算工作人员是建设工程项目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的控制措施
2.1加强工程预算的编制工作
为确保工程预算的编制具有合理性、准确性及可行性,工程预算编制人员应从多个方面提升预算编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首先,工程预算编制人员应积极进行建筑工程现场的勘察工作和调查工作,并详细查阅施工图纸、地形测量图纸以及其他工程图文资料,以此准确掌握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从而制定出合理的预算定额、取费标准、材料预算价格以及工程量计算规则,有效提升建筑工程预算的合理性。其次,工程预算编制人员应结合施工图纸和市场材料价格计算出具有准确性的定额单价和工程量,将工程预算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使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管理成本以及其他费用得到有效利用,并针对定额单价的套用情况进行严格检查,避免出现定额单价错套、漏记以及重记等不利现象,从而有效确保工程预算的完整性。此外,工程预算编制人员也要结合市场材料价格的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尽可能保留工程预算的可控性,以便能够有效降低市场价格变化对建筑工程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有效提升工程预算的应用价值,有效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2.2严格执行造价调整的审批流程
对于造价管理而言,发生工程变更对其的影响十分严重,其甚至会使得部分工序的重修重建,这样就会导致成本资金的浪费,所以务必要严格控制工程出现变更的情况。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时候,严格依照相应的审批制度来实施,必须要做到事前调整、事中监督与控制以及事后审查,预防发生造价超预算现象的发生。强化对于现场施工人员严格监督检查的力度,禁止出现施工擅自更变的情况,依照设计的实际要求来合理化的控制施工技术与工序。假使设计发生变更,要通过相应的审批流程来实施,在审核通过之后才可实施。
2.3对市场环境进行科学的预测研究
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预算时,预算人员首先做的是对市场有一个充分的调查与了解,当预算出现偏差时,也能明白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除了实际的市场调查之外,还应该有一个科学的市场预测,对建筑材料的价格有一个的明确的认知。这样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最大限度的将预算与实际工程造价结合在一起,降低预算超出的几率。政府在其中也要起到调节控制的作用,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市场监管,加强与改善工程造价监管,维护市场竞争。
2.4严格造价审批与调整,减少项目变更
事实上,每个建筑工程的项目都会经历设计、决策与实施三个阶段,而预算产生于设计,所以也极大的局限了预算与实施过程。在工程实践中,受各种因素影响,时常发生设计变更与缺陷等问题,而项目变更很可能要求重新增加工程造价,此时作为工程造价的工作人员必须最大程度的控制项目对造价带来的影响,从经济与技术等方面对预算变更进行论证,保障变更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减小由于设计带来的造价超支与变更。另外,在分析项目变更时,还需以工程质量、工期等因素为背景,对项目变更与节省造价进行科学引导,严格整个工程的造价审批与调整,做好事前批准、事后监管与审核工作,严格控制工程超价与超量,这样才能把项目变更降到最小。
结束语
工程预算造价超预算在建筑施工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预算控制作为造价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意识到其中的积极作用。随着社会市场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逐渐变得更为复杂,根据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超预算制度。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效率,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与市场变化,严格的调整与审批,才能为建筑企业提供更多的经济效率。
参考文献
[1]刘颖.建筑工程项目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6,(10):168.
[2]韦德珍.论建筑工程地基基础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中国标准化,2016,(13):65+67.
[3]李侠.浅析建筑工程地基基础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2):256.
论文作者:高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预算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预算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情况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