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的防渗漏技术探析论文_雒雪婧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的防渗漏技术探析论文_雒雪婧

身份证号码:62050219711225XXXX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我国工民建工程从规模方面到数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建筑防水防渗质量控制方面,存在非常大的问题。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在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实际的技术控制难以满足建筑防水防渗质量要求,在工程建设后期或者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大的问题,导致建筑的实际使用性能受到极大影响。工民建想要良好的发展,就必须以防水防渗技术为前提,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防水防渗技术;工民建施工;运用

1防水防渗技术

工业与民用建筑简称工民建,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各个施工环节中,使施工过程中存在渗水现象得到有效的预防,进而提高防水防渗效果。防水防渗的设计以及材料的选择是防水防渗技术的关键环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施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做好相关的设计工作,同时与建筑实际情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为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打下良好基础。另外,做好对材料的检查工作,对于进场材料,从验收、审查等多个环节出发,进行细致的把握,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防水防渗目的。当前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出现渗水现象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水泥用量的选择上,水灰比的配置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的抗渗性能,在固定好砂率之后,如果水泥配比过低,那么无法实现对砂砾的全面包裹,降低砂浆质量,混凝土中容易出现孔隙现象,导致混凝土的密度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最终出现漏水现象;其次是环境方面的因素,建筑材料往往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下,长时间受到日晒雨淋,材料会出现腐蚀风化现象,进而有裂缝出现,严重降低防水性能,材料外层的保养工作不到位也是降低材料防水性能的一项主要原因;最后是施工设计方面,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假如施工设计缺乏合理性,那么建筑的承重结构就无法满足实际要求,进而导致建筑物有裂缝出现,当排水沟等部位受到阻塞后,就会出现渗水现象。

2工民建施工中渗漏的常见问题分析

工民建施工渗漏期间,多发生于屋面、外墙以及厕所间等,彰显出当前工民建施工防水防渗技术操作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2.1屋面水渗漏

屋面为工民建施工期间漏水问题的多发位置,渗漏的位置多在屋面和现浇层中间,其发生的原因在于屋面钢筋变形,现浇筑混凝土面层建筑不够均匀。

2.2外墙面水渗漏

外墙和门窗交接位置的装饰材料相对较多,故而比较容易发生裂痕问题,渗水的几率相对较大,需要予以重点分析。

2.3厕所间水渗漏

厕所为常见的渗水位置,厕所中包含诸多管道,在沿墙位置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渗水问题。比如浴缸底部位置重力渗水等等问题比较常见。

3渗漏问题处理的原则

3.1堵引结合原则

在解决渗漏问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堵水,要求我们应当根据科学的计划以及堵水目标而采用适宜的堵水方式,如此才可以有效的避免建筑工程发生渗漏问题。要是盲目的堵水,便易造成其余地方发生渗漏问题。另外,在堵水的过程中,要是仅仅无目的进行堵水作业,也会使得建筑工程内部水压进一步增加,从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3.2注堵结合原则

所谓注堵结合指的是首先利用注浆工艺,确保主要渗漏位置周边存在的薄弱环节得以有效治理,从而确保建筑工程密实度以及强度有所提升,再对主要渗漏位置进行治理,如此便可以确保取得显著的堵漏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刚柔结合原则

所谓刚柔结合指的是防水材料以及防水结构中刚性材料以及柔性材料能够结合使用,如此能够取得理想的堵水效果,同时还可以确保建筑工程结构缝不会受到影响,并且保持建筑结构原有的伸缩功能。

4工民建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方式分析

4.1屋面及室内防水防渗技术

对屋面与室内实施防水防渗施工之前,需要对天气因素加以调查。预防性设计排水装置,预防室内积水的产生。工民建施工期间需要全面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针对于不平坦的墙面进行有效修补,保证保温层没有发生松动问题。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控制混凝土塌陷程度,基于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加以分析,满足其建设期间的密度要求。施工完成后,则需要对屋面室内进行保养,特别是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更需要保证屋内未发生脱水问题。

4.2外墙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外墙为工民建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会直接影响工民建施工的整体外观。在施工期间如果难以对其进行合理控制,对外墙进行粉刷,则外墙比较容易发生渗透的问题。针对于上述问题,则可以基于建筑施工的特点对外墙进行设计,比如可以应用小砌块技术。技术操作期间可以应用小砌砖材料,且注意控制其收缩能力。在进场期间,需要保证小砌砖的干燥效果,避免应用潮湿的材料。小砖块在潮湿的环境下,其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会发生收缩、膨胀等问题,整体质量也会降低,难以切实达到防水防渗的作用价值。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基于墙体材料的情况加以分析,明确各项墙体材料搅拌期间的配比、剂量要求等等。建筑期间,需要提升建筑材料外层表面养护的重视程度,重视材料选择对整体施工建设活动能够产生的重要影响,且发挥前期环境调查、气候分析的价值,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保证整体建设施工的质量,且注重各个阶段应用后的保养工作。需要至少位置1个月的保养时期,且不能随意转变保养的时间。

4.3门窗位置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门窗为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结构,其应用频率相对较高,对建筑工程的外观及其使用价值能够产生重要影响。门窗施工期间需要科学应用防水防漏技术,对建筑施工进行综合分析。相关设计人员在施工设计期间,需要综合分析门窗对整体建筑外观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基于用户需求的视角加以分析,尽量保持其舒适度与实用功能。门窗比较易于发生渗水问题,针对于上述问题则可以在明确相关管理标准前提下,应用防水砂浆材料进行管理。嵌实期间选择的材料具有保证其弹性特征。处理窗洞节点位置期间,需要发挥门窗的防水功能,缝隙的填充需要采用分层式的堵塞模式。在工民建施工结束后,需要对门窗防水防渗的能力进行检测。在密封的情况下相关人员可以检测是否能够感受到风,没有则代表门窗防水防渗的作用较好,如果能够感受到风,则需要进行重新处理。

4.4厨卫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厨卫作为房屋用户日常生活与饮食的重要场所,这个空间中的防水防渗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与个人需求满足情况。厨卫中渗水情况比较常见,多是由于某个管道断裂所造成,对防水层产生了一定的破坏。针对于上述问题,可以将厨卫地面高度比设计为卧室地面至少<50mm。为了达到水排出的作用效果,则在工民建施工期间,可以将地漏口高度较周围地面稍低。因为厨房和卫生间用水率较高,故而在实际的工民建施工期间也需要基于设计的要求进行综合分析,满足相关规定要求,且在粉刷墙壁期间融入防水粉,提升厨卫墙壁的防水能力。安装完成管道之后,则可以对其压力进行测试,避免后期拥堵、破损等问题的发生。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工民建工程建设的质量提升了更高要求。针对于当前工民建施工期间常见的渗漏渗水问题,可以采用合理的管理技术予以防范,努力提升工民建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多保障。

参考文献:

[1]韩文武. 浅析防水防渗技术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16,(09):54 -55.

[2]何涛. 工民建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4):258.

论文作者:雒雪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的防渗漏技术探析论文_雒雪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