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常用同义介词比较研究——兼论对外汉语介词教学

汉语常用同义介词比较研究——兼论对外汉语介词教学

吉庆波[1]2007年在《介词“对/向”+O+V的替换研究》文中提出从《马氏文通》起,汉语语法学界就开始了对汉语介词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范围涉及介词的句法功能、句法特征、语义功能、语用功能及介词语法化等各个方面。可以说,介词研究逐渐趋于细致,但是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对外汉语教师仍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而实则更棘手的介词问题,对象类介词中常用的两个词“对”和“向”亦是如此。本论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叁个平面的语法理论及配价语法等语言理论的基础上,以介词结构“对/向+O+V”为研究核心,总结分析了以往相关介词研究成果以及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深入细致地讨论了介词“对”、“向”可替换的条件,最后从学习者及教师的角度提出了一些编写教材及编撰词典的建议。希望能对以往的介词研究作一点有益的补充并为对外汉语介词教学提供参考。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总体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第二部分以叁个平面理论的为基础,将“对/向+O+V”这两个结构从句法、语义和语用叁个方面作整体总结分析。主要目的在于使读者对这两个完全相同的结构的各项功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为下文的进一步分析打基础。第叁部分以本文所讨论结构中的核心——动词为中心,以《动词用法词典》及《中国汉语水平考试词汇大纲》为研究对象,将可以用于“对/向+O+V”结构中的动词进行重新归类,从中找出介词“对”、“向”可以替换的条件。第四部分从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出发,从对外汉语教材的调查入手,指出介词教学给对外汉语教师、教材及教学工具(词典)提出的要求和努力的方向。这是在第叁部分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教学实践方法,目的在于解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结语中主要总结了配价语法理论下的介词“对/向”的替换规律并重申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指出本文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及今后需要补充研究的新课题。

王亚西[2]2002年在《汉语常用同义介词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对汉语中六组意义和功能接近的介词进行了一个横向的比较研究,是站在与前人介词研究不同的立足点上,对汉语常用同义介词进行对比研究的一个尝试。 第一组介词为“自、从、打”,分别从表处所和表时间两个方面讨论了该组介词不同的句法位置、结构特点、表义差异及其语用价值。 第二组介词为“向、往,朝”,分别讨论了介词结构“向、往、朝+NP”在句法功能上的差异、它们同做状语时的区别以及介词结构“向+NP”与“往+NP”同做补语时的异同。 第叁组介词为“在、到”,同样从表处所和表时间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分别讨论了表处所的介词结构“在+NP”位于动词前与位于动词后的不同特点、表处所的介词结构“到+NP”和“在+NP”的异同以及表时间的介词结构“在、到+NP”之间的差异。 第四组为表被动的介词“被、叫、让、给”,分别讨论了汉语“被”字句与英语被动句结构上的差异、汉语同一组表被动的介词“被、叫、让、给”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共同特点。 第五组介词为“给、为、替”,分别讨论了介词结构“给+NP”位于动词前做状语的四个用法和它位于动词后做补语的情况,介词结构“为+NP”的四个用法以及介词结构“替+NP”的叁个用法;同时讨论了它们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互换,以及它们之间在句法、语义和语体色彩方面的差异。 第六组介词为“对、对于、关于”,分别讨论了介词“对”和“对于”、“对于”和“关于”之间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异同,并顺带讨论了“对于”与“对于……来说”之间的差异。 通过以上各组介词的比较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汉语各组同义介词之间尽管存在某些相同之处,但它们在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同一介词短语位于动词前做状语和它位于动词后做补语时其语义侧重点和语用价值也有所不同。所以,开展近义介词对比研究是对外汉语介词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更清楚地揭示山同一组介词之间的“异”,从而揭示出每一个介词在整个汉语语法体系中独特的地位。

刘红妮[3]2009年在《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是语言演变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当今国内外学界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语法化研究蔚为大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词汇化研究却还方兴未艾,处于发展阶段。近年来,虽然词汇化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薄弱地带和空白领域,还远远没有深入。对于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研究较多,国内也有学者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而对于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大多只是零散、个别或宽泛的研究,在本文之前,迄今为止这方面还没有比较具体、系统的专门性研究。“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与“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相对,指的是两个没有直接组合关系、而只在句子线性序列上相邻的成分序列经由词汇化而成为一个独立的词的语言演变过程。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是词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即以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从汉语的实际出发,立根于扎实的语言文献,采用共时和历时、词汇和语法,特别是传统语言学和现代西方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以概论和典型个案专论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在这个封闭的范围和系统内具体考察了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研究中关注较少或虽有关注但还需进一步探讨的10个类别、30多个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现象。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次比较系统、深入地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研究背景、范围、种类、共性与个性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机制、规律和影响因素等,提出了“多元词汇化”等观点,力图找出特点,揭示一定的规律,力图尝试对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研究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事实和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的研究不但具有词汇化本体研究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语言教学、辞书编纂、中文信息处理等多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全文前有绪论,后有结论,主体部分共包括14章,可分为4个部分。第一章是全文论题的背景部分。理清语法化和词汇化的概念、国内外研究概况、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界限、汉语双音虚词的演变归属等热点和难点问题。认为汉语非句法结构形成实词的就是词汇化,形成双音虚词的则很多是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重合,还有的演变是词汇化和语法化相继发生,本文主要侧重于从非句法结构的成分序列到成词的词汇化角度,但其中也自然会牵涉到语法化或功能的演变。第二章是全文的基础部分。在讨论汉语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及其主要的几种构成方式之后,重点讨论汉语非句法结构概念的提出、研究现状、范围与性质、分类标准及类别等等。除了前人已经深入研究过的类别和个案外,将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共分为10个类别,具体探讨了30多个非句法结构形成的词语,其中不少是虚词,也包括一些实词。这10个类别分别体现在第叁章-第十叁章中。第叁章到第十叁章这11章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每一部分采取总论和专论的形式,旨在揭示现象,发掘规律。第叁章探讨“动+助”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X着/了/过”的典型个案是“算了”“X的/地/得”的典型个案是“免得”。“算了”的词汇化后又发生语法化,具有情态和话语标记两种功能。“免得”经由多种词汇化途径分别演变为连词和动词,是“多元词汇化”。本章主要侧重于助词并入和附缀化。第四章探讨“动+介(于)”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副词“终于”和连-介兼类词“由于”。这一类演变都是发生在句法演变后,即介词“于”后面的宾语由名词性成分扩展为谓词性成分之后,介词“于”和其前动词相继发生去范畴化,介词并入,完成词汇化。“由于”还有一定的个性。介词并入在这类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五章探讨“动/形+介(以)”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加以”和“难以”。它们的形成都是由于介词“以”后的宾语由名词性成分扩展为谓词性成分而导致的,因此都多少具有一些助动词的性质。“加以”的连词用法和形式动词用法是经由不同的途径、在动词“加”不同的义项基础上分别演化成的。这是一种“多元词汇化”模式。“难以”的词汇化说明其是“半助动词或边缘助动词”。本章主要侧重于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的“多元词汇化”模式和句法演变的影响。第六章探讨“动+连”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继而”“进而”。这一类演变主要都是与动词的非范畴化尤其是整个句子的句法结构的简化有关。另外,这一类演变结果一般都兼有副词和连词两种特征。非范畴化、句法结构的简化在词汇化中的作用值得重视。第七章探讨“形+连、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幸而”“甚而”“甚至”。“幸而”的演变途径为:非句法结构→副词。“甚而”的演变途径为:非句法结构→连词→副词。“甚至1”是并列短语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演变为形容词,“甚至2”最基本的连词用法演变过程和“甚而”相似:非句法结构→连词→副词,而后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一系列的用法和功能。这一类演变都与句法演变尤其是结构简化有关。第八章探讨“副+连”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时而”“忽而”。这一类词汇化的演变都是和“而”的附缀化有关,还和相应或相近的迭用格式的构式化、同义或近义的这一族词内部的调整、分工有关。附缀化、特异性、构式化等是这一类词汇化的特点。第九章探讨“连+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则已”和“以期、以免、以便”等“以V”类词。“则已”的词汇化和“不V则已”特定构式化、“则”和“已”的去范畴化、主观化和韵律有关。“以V”1类除了和非范畴化等有关外,还和连词“以”的附缀化及强化机制有关,“以V1”词语内部的不同则是和V的语素义不同有关。另有特殊的“以V2”演变,其形成则是和介词“以”的宾语省略,介词功能悬空有关。主要侧重于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非范畴化、构式化、语素义、附缀化等的互动与影响。第十章探讨“反诘副+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连词“哪怕”和副词“何须”。语用推理在这一类词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和句法环境、动词的非范畴化、主观性等因素有关。“哪怕”在词形上有“那怕”的问题。“何须”的词汇化有“何”功能需要强化的因素。因为语用推理的作用,“反诘副+动”词汇化后都表示“不V”的语义,有的词汇化程度高的还会更进一步,表示假设、非现实的情况。本章主要侧重于语用推理的影响。第十一章探讨“名/动+副”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其实”“势必”“想必”“谅必”。认为“其实”是“代词‘其’+副词‘实’”非句法结构形成的。“势必”“想必”的形成与表义差异与各自的语素义有关。“谅必”由“想必”类推成词。“势、想、谅”和“必”的语素义决定了词汇化后的词语推测性高低强弱。语素义在词语词汇化中的作用需要重视。第十二章和第十叁章探讨一类经由实词省缩形成的比较特殊的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分别是“再不”“之后”“从中”;“据说、据称、据云”“据悉”“按说、照说”“据传、据闻”“照办”“听说”等。连词“再不”是经“再不然”省缩“然”词汇化形成的,“之后”是“X之后”的X省缩后形成的。副词“从中”是在“X,从(X)中VP”的句法环境中,“从X中”语用省略凝缩为“从中”。它们的形成都和语用有关。“据说、据称、据云”是“据X说/称/云”结构中省缩X词汇化整合成词。“据悉”是“据X(Y)悉”经过二重隐含和省缩形成的。“据传”“据闻”和“照办”,均有两种以上的省缩成词路径,比较特殊。“按说”是“按X说”省缩形成,X一般是“规矩、(道)理”等表常理或常规性的词语。“听说”是“听(X)说”中兼语省缩的结果。这与语言的经济性、整合、创新等分不开的。本章主要侧重于省缩形成的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的语用、整合等因素。总之,每一章都围绕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进行论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第十四章是全文的总结部分。通过对10类非句法结构的30多个典型个案的深入考察,总结出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总体特点和规律,共性与个性,形成动因和机制,互动影响的因素,学术价值和意义等方面。并且探讨了英语中类似的同类现象,揭示了本文研究的类型学意义,最后指出了以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最后是附录。附录1:《现代汉语词典》(2005)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虚词词表;附录2:《现汉》(2005)后缀派生式、重迭形成的复合虚词以及联绵虚词;附录3:《现汉》(2005)非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词语列表;附录4:本文词条索引。

胡晓[4]2015年在《认知视角下汉语同义介词“从”“由”“自”的语义比较》文中研究指明语言学界对汉语虚词的研究以及对同义虚词的比较研究成果颇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从""由""自"是现代汉语中较常用的一组同义介词,并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偏误率也较高。要比较介词"从""由""自"的词义,就必须从本源处探究其各自语义特征及虚化过程中的引申链条,进而比较其语义特征的差异。通过运用认知语言学构建映射模型及意象图式的研究方法,以该组介词各自词义的历时演变为依据,可以对"从""由""自"在现代汉语中的语义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和对比研究。

元莲仙[5]2010年在《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中韩两国往来的日渐增多,韩国对掌握汉语的人才的需求量也逐年递增,因此越来越多的韩国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受母语和中介语的影响,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常常出现偏误。本文从偏误分析入手,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叁大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偏误类型及其成因,目的在于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全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选题缘由、研究方法、理论基础、研究范围、已有的相关研究和本文的创新。第二章对语音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包括声母、韵母、声调叁方面,总结了造成语音偏误的原因,并探讨了教学策略。第叁章对词汇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包括量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离合词和动态助词六部分,分别分析总结了造成偏误的原因,并探讨了教学策略。第四章对语法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包括被动句、兼语句、存在句、“把”字句、补语和复句六部分,分别分析总结了造成偏误的原因,并探讨了教学策略。

戴勤[6]2017年在《基于汉泰对比和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对象介词的类型学特征考察》文中提出汉语和泰语都是孤立语,没有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主要的语法手段。介词作为虚词中重要的一类,语义、功能错综复杂,一直是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汉语对象介词“对、对于、关于、跟、和、同、给、向”使用频率较高,在意义和用法上既有交叉又有区别。因此,泰国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出现偏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考察中介语语料库中不同阶段泰国学生汉语对象介词的使用情况,分析、归纳出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对象介词时出现的偏误类型和数量。为了探究偏误产生的原因与汉泰语言内部规律的联系,本文从语言类型学角度出发,结合汉泰双语语料中对象介词的使用情况,对汉泰对象介词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总结归纳了汉语对象介词及其介词短语的类型学特征,并分析了这些特征与偏误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泰国学生汉语对象介词的习得情况和汉语对象介词的类型学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在汉语母语者语料和泰国学生中介语语料中,汉语对象介词“对”的使用频率最高,“同”的使用频率最低。“对”的四种用法中,引进动作行为对待对象的义项使用频率最高;“跟”的六种用法中,表示协同对象的义项使用频率最高;“给”的五种用法中,介引给予对象的义项使用频率最高;“向”的叁种用法中,介引动作指向对象的义项使用频率最高。一般来说,使用频率高的介词偏误数量也较多,而且随着泰国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偏误率在逐渐降低。2.汉泰对象介词的语义特征都非常丰富,都可以介引协同、共同、关联对象等,而且各对象介词在语义类型上有交叉重合,即不同的对象介词可以介引相同的题元。但是,汉泰对象介词在数量和用法上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汉语对象介词“对”在泰语中可以用七个对象介词表达,而且不同用法对应的泰语介词不完全相同。“跟”的每一个义项都能对应于泰语对象介词“???[kab21]”,但“???[kab21]”还有一些与“跟”不对称的对方,如可以引进动作对待、针对的对象等。3.汉语对象介词“对、对于、跟、和、同”能与后置词组成框式介词,如“对/对于……来说”、“跟/和/同……一起”等。泰语中没有框式介词,所以泰国学生在使用“对/对于……来说/而言”、“跟/和/同……一样”等介词框架时容易出现遗漏偏误。4.在泰语表达中,当谓语动词是“认错、道歉”时,对象介词必须隐含。汉语对象介词“跟、向、和、同”介引“道歉、认错”等礼仪性动作指向的对象时,它们必须显现。汉泰对象介词隐现特征的差异是造成误加、遗漏偏误的主要原因。5.汉语对象介词短语在句中作定语时,一般放在中心语前,而且必须加上定语标记“的”,而泰语对象介词短语作定语时放在所修饰的中心语后且不用加定语标记。

范雪威[7]2016年在《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介词“由”和“从”的偏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介词“由”和“从”是重要的虚词且二者语义相近,在对外汉语中占有重要地位,母语非汉语母语者在学习二词会出现各类型的偏误。本文就以“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介词‘由’和‘从’的偏误研究”作为题目,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基础,考察介词“由”和“从”的各种类型的偏误;在此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些偏误的一些原因并给出两点教学建议。全文分为如下几章:第一章和第二章为引言和对已有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其中研究现状梳理包括梳理介词“由”和“从”的本体和对外汉语两方面的研究现状。第叁章是本文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介词“由”和“从”的偏误进行分析。对语料库的较详细统计后分析了“由”和“从”各自的“遗漏、误加、误代”叁方面的偏误。同时,由于“由”和“从”属于近义词,也着重分析了“由”和“从”之间的误代偏误。第四章和第五章就是依据前面的偏误分析找出一些原因并给出了两点建议。原因包括母语负迁移、所学的有限的目的语知识的干扰、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两点建议是:近义词对比教学和注重框架教学。文章的最后就是对本文的总结。

秀莲[8]2011年在《泰国学生汉语常用易混介词习得研究》文中提出一直以来,汉语的虚词的教学就是让众多汉语教师头疼的问题。作为虚词的一类,介词的教学也是汉语教学的一大难点问题。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汉语介词没有词汇意义,只存在语法意义,学生只能通过介词的使用情况来理解介词,然而,使用介词时相关句法结构都差不多,在表示一种语义特征时,这些介词往往又有很多交叉,这使外国学生很难辨别和掌握。此外,外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母语的影响,泰国学生也不例外。那么泰国学生在学习易混介词时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习得过程如何,习得结果如何,对易混介词的教学又该采取什么样教学策略呢?为了对泰国学生介词习得的情况作一个具体的分析,本文以“跟”、“给”、“对”、“向”为例,主要从叁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第一:这一部分主要讨论汉语易混介词“跟”、“给”、“对”、“向”之间语义交叉的具体情况,并对其交叉点进行了一个整理和归类。此外,将各介词使用的具体情况与泰语中的相应表达进行了一个比较分析。第二: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泰国学生对“跟”、“给”、“对”、“向”的习得情况进行具体的归纳和分析。第叁:针对泰国学生对介词“跟”、“给”、“对”、“向”的习得情况和偏误结果,从语言对比、目的语的难度、学习环境等角度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泰国学生介词习得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案。

宋桔[9]2011年在《《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以19世纪北京官话口语教材《语言自迩集》(Yu-yen Tzu-erh Chi, A progressive course designed to assist the student of colloquial Chinese, as spoken in the Capital and the Metropolitan department,1867/1886/1903)的文献版本和语法阐释内容为研究对象,汇集了汉语语法、汉语史、中西语言接触、对外汉语教学史和清代史学等各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理论方法。针对现有研究版本调查不足、语法本体研究缺位、评价分析体系混淆的现状,本文在史料钩沉、文本爬梳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该书的成书历程、实物流通等文献情况,考据出相关中国协作者的生平行迹;进一步明晰了16—19世纪西人汉语语法研究的整体背景,界定出该书的文献性质并建立起立体多维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探究了编写者的语法观、语料观念与《自迩集》内在的西方语法话语体系,完成了该书叁版中英文资料的考订比勘。文章分为“绪论”、“版本文献考订”、“语料与语法观念定位”、“语法体系与时代价值整理”、“结语”和“附录”六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相互照应、层层推进,具有逻辑关系上的体系性与主题内容上的自足性。兹将各章节安排与内容简述如下:“绪论”部分就《自迩集》所处的历史环境与学术思潮进行了整体回顾,就本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与反思。“绪论”第一部分以16—19世纪西人的汉语语法研究情况为背景,以论着性质、作者情况、叙述语言、出版方式等项目为坐标,准确定位《自迩集》在西人汉语研究文献体系内的位置,还原《自迩集》以真实的历史语境。第二部分综述《自迩集》研究已有成果,探索进一步深入与拓展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并从版本调查、语法研究、评价定位几个方面简要交代了本文的观察视角与展开脉络、。第二章是《自迩集》相关其人其书的考据研究,旨在明晰该书的编写背景与各章节、各版本的成书历程。章节第一部分全面梳理了中西编写人员的相关背景与任务分工;围绕威妥玛学习和研究北京官话之经历整理其生平行迹;考据威氏的汉语教师、《自迩集》协作者应龙田的生平背景及其对该书的具体贡献。借此点面结合的模式描绘出一支中西合作、精益求精的编写团队,构建集体性的“编写者”概念。第二部分明确了《自迩集》的藏本与版本概况,细致描摹洋装、线装等各类存世文献的具体形态,并以历史印迹为线索推演出当时的书籍实物流通路径。同时,查考溯源各版本、各章节的撰写背景与成书过程,据此界定出各部分的内容差异和语言特征。第叁章以19世纪中期的官话语言背景和《自迩集》的教材的性质为切入点,分析编写者的语料观与语法观,明确该书内部语料之定性。章节第一部分考察了历史背景和文本语言两个维度,调查并证实《自迩集》教学的目标语言是“文雅礼貌的19世纪中期北京官话口语”,进而明确了这一封闭语料作为近代汉语共时资料的性质与价值。第二部分结合威氏的教学理念与《自迩集》的教材特征,以西方的语法研究话语体系为基点,挖掘、分析威氏的汉语语法观念。第叁部分以“元语言”理论为工具,厘清威氏心目中汉语特有的那个语法分析体系与其理论话语模式(即西方传统语法体系)间的矛盾与统一,分类归纳了《自迩集》显性与隐性两套汉语语法阐释形式。第四章以《自迩集》的汉语语法阐释内容为核心,以威氏提出的“汉语如何表现西方语言通过屈折变化表达的语义”为线索,挖掘出《自迩集》教材之中浸透着的编写者对汉语本质的认识,对汉语句法的解读,构建起文本之下潜藏的一个以实用性为主导的汉语语法分析体系。该体系涵盖了汉语如何指称和区分事物、列举数目、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程度,如何体现动作的时体态、性数格等内容。在论述中,我们尤为注重:●全面爬梳:以隐性语法论述整理为重点,版本比对、内容比勘为要旨;●条分缕析:以语法功能为纲整合全书内容,深入个别词汇用法个案;●语料印证:以原书语料和同时代白话语料为语法观点的共时印证材料;●比较评价:以早期西人语法论着与当下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为基点建立《自迩集》的立体评价体系,探讨其语法观点与论述方式的继承性、创新性与前瞻性。“结语”部分概述了本文在《自迩集》文献版本和语法阐释方面之所得,总结、评价了本个案的研究方法,从中提取出应用此类早期西人汉语语法文献的经验,以期实现个案与整体的关联。“附录”分为叁个部分,包括《自迩集》叁版各卷书影、叁版“序言”及“出版说明”中译和注释和2002年出版的中译本的校正条目择录。

王书宁[10]2017年在《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介词“由”研究》文中指出介词作为汉语虚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深受重视的环节之一,而介词“由”又因具有较为复杂的句法及语义功能成为介词教学任务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介词“由”在本体方面的知识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立足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及暨南大学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在收集并整理大量有效语料的基础上分析介词“由”的常见偏误类型及产生偏误的原因。针对这些偏误,我们提出了叁点教学建议并设计了相应的教学环节。希望能为广大教学者和学习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共计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题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为相关研究综述,包括介词“由”本体相关和对外汉语相关两小节;第叁部分为相关研究工作情况,包括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部分是介词“由”的句法及语义分析,以及这种分析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包括单个介词“由”的意义和“由”字句的句式两小节。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梳理明确了介词“由”及“由”字句的用法,为下文的偏误分析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础。第叁部分是介词“由”偏误类型及原因分析。得出结论:介词“由”的常见偏误类型按照错误频率由高到低排列,共计四类:误代、误加、遗漏以及错序。我们认为偏误原因主要包括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负迁移以及教学者本身的问题叁大类。第四部分是介词“由”的教学建议及相应教学设计。基于第叁章的研究成果,我们提出了重语境、重对比以及重搭配这叁点教学建议,同时也设计了相应的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 介词“对/向”+O+V的替换研究[D]. 吉庆波. 沈阳师范大学. 2007

[2]. 汉语常用同义介词比较研究[D]. 王亚西. 广西师范大学. 2002

[3]. 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 刘红妮. 上海师范大学. 2009

[4]. 认知视角下汉语同义介词“从”“由”“自”的语义比较[J]. 胡晓.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5

[5]. 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 元莲仙. 南开大学. 2010

[6]. 基于汉泰对比和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对象介词的类型学特征考察[D]. 戴勤. 云南师范大学. 2017

[7].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介词“由”和“从”的偏误研究[D]. 范雪威. 吉林大学. 2016

[8]. 泰国学生汉语常用易混介词习得研究[D]. 秀莲. 黑龙江大学. 2011

[9]. 《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D]. 宋桔. 复旦大学. 2011

[10].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介词“由”研究[D]. 王书宁. 沈阳师范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汉语常用同义介词比较研究——兼论对外汉语介词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