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建设路第二小学 741000
摘 要: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学生思维和行动的活跃性,使得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不可能完全由教师所预设。因而小学阅读教学往往由教师繁锁细碎的分配,牵着学生走,变成了学生用一大堆漫无边际的问题领着老师跑。阅读教学如蜻蜓点水,收效甚微。怎样才能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成效呢?关键在教师适时艺术地点拨、引导。教师要特别关注阅读过程中学生思维和行动上迸发出的智慧火花,抓住时机,找准切入点,艺术地点拨,引导学生阅读感悟的思维走向,才能把阅读教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兴趣 培养策略
一、抓住思维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探究课文
阅读教学要在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中梳理出能切中文章要害的问题,进行点拨引一导,促使学生再体验、再感悟、再发现,探究课文更深层面的东西,把学生的阅读引深。
如学习《跳水》1—4自然段时,学生对课文的领悟各抒已见,但有一个同学指出文中描写了“水手的三次笑”,我抓住这一问题进行点拨:水手笑什么?他们的笑对猴子和孩子起到了什么作用?然后围绕“水手的三次笑”组织合作学习,同学们在交流讨论中,思维朝更深、更广的方向延伸,对文章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二、抓住能辐射全文的焦点问题,引导学生由点到面感悟课文
阅读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提出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1.引导学生围绕这些焦点问题由点到面感悟课文,抓住能引发学生思想共鸣的重点词句。如教《草船借箭》时,抓住“神机妙算”这个词辐射全文,引导学生读思议辨。
2.抓住课题质疑中有价值的问题。如教《再见了,亲人》,紧扣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把朝鲜人民称做亲人?组织学生感悟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浓浓深情。
3.抓住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的可以覆盖全文问题。教《卖火果的小女孩》,抓住五次擦火柴感受小女孩的悲惨等等。
三、抓住能引发情感共鸣的动情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
美读是阅读教学的灵魂,教学中要能抓住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契机,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读,身临其境地读。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美感,陶冶情操;在读中体会思想,塑造健康个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教“跳水“一课时,有同学提出感受最深的是猴子的灵活敏捷,同学们一下来了兴趣,有些同学甚至开始模仿猴子的动作了,我抓住这一时机,让同学们把描写猴子的句子找出来,边读句子边模仿猴子的动作,一只只活灵活现的猴子在课堂上,不用再多讲解,生动形象的语言已活生生地在孩子的脑际跳动。
四、抓住能引发想象的兴趣点,激活思维,推动联想
一篇好文章,常常使人觉得言虽尽而意未尽。教师应该抓住这些艺术的空白,诱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思维的“触角”真正伸展出去,在无拘无束的想象中产生新奇大胆的创造成果。
如教《三棵银杏树》时,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这么美的树带给人们什么乐趣?一般同学们体会到:在绿阴下赛跑、唱歌、演戏的欢乐情景。
2.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想到了春天观赏小花、秋天拾果子、吃果子的醉人情景。
3.激活思维、推动联想:秋风阵阵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同学们一下子沸腾了,把黄叶飞舞、小朋友欢叫、追赶的情景描绘得令人陶醉。
4.秋天就没有乐趣了吗?同学们又在想象的空间自由驰骋,畅游在诗一般的情境里。
五、抓住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由深内延伸到课外
阅读教学要因人因文而异,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恰当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习的内容和空间,把孩子们带进一片语文的快乐园。
1.抓住能激发学生创作灵感契机,由读文到写文。教《三棵银杏树》时,当同学们沉浸在银杏树的美妙世界时,我马上点拨,美是到处都有的,关键在于我们的眼睛,同学们不约而同想到了校园的古槐,脱口而出的精彩语言,令人喜出望外。
2.抓住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文章,加强课外阅读。学习《狱中联联》欲知狱中同志们命运如何,请读《红岩》:学习《草船借箭》欲知后事如何读《三国演义》等抓住时机,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学习《向往奥运》,抓住同学们对北京奥运的向往之心,搜集奥运知识,办手抄报;学习《奴隶英雄》抓住初次接触剧本的好奇之心,排演课本剧:学习《落花生》,应该做花生式的人还是苹果式的人,组织辩论会等。
这样,问题来源于学生,学生能在兴趣的趋动下主动探究,而教师艺术的点拨、引导,使学生的阅读更为有序、有效,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品质,为一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娟 季玲 思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另一扇窗[J].基础教育研究,2019,(17)。
[2]梁祖文 阅读教学“三转变”,切实提升学生素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4,(22)。
论文作者:张饶秋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学生论文; 同学们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思维论文; 猴子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