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论文_郑宝玉

把课堂“还给”学生论文_郑宝玉

郑宝玉 福建省长泰县实验小学

对于自控能力、意志力都相当薄弱的低年级学生来说,长时间维持有意注意是十分困难的,即便能够维持,效果也不如无意注意,大大地影响了学习的效果。怎样才能让孩子“专注”课堂?关键在于无意注意的影响因素——直接兴趣的调动和维持。而适当调节学习的难度,把孩子们喜爱的形式引入课堂,让课堂充满趣味、吸引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只有这样,无意注意才能被充分调动,孩子们才会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自主学习。如何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习过程的注意力能在不断转变化中得到持续地保持呢?

一、精引巧导,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课文导入是一堂新课在孩子面前的第一次呈现,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准备阶段,它将影响孩子对整篇课文的学习兴趣。因此,课文的导入应做到:“精”和“巧”,让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吸引住他们的无意注意,从而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迅速地投入学习过程。“精”指的是精炼、简短。导入固然重要,但毕竟只是过渡阶段,花费太多时间必然喧宾夺主,让孩子的注意偏离。“巧”即巧妙,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选择最有效的导入方法。

例如:小学语文新教材第一册识字一《口耳目》一课的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熟悉的朋友,他是谁?”(课件演示“大头儿子”在说话的画面)“大头儿子!”“听,他要对我们说什么?”(播放录音:小朋友,我的脸上有哪些器官?你们认识吗?)孩子们对这样的动画形象是不甚喜爱的,把它引入课堂,孩子们的孩子们的注意顿时被吸引,情绪高涨。而面部的五官又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当然难不倒他们,于是老师话音未落,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把手高高举起。由脸上的五官引出本课生字“口、耳、目”,孩子们已不知不觉地跟随老师进入了课堂学习。

二、层见叠出,保持学生的专注力

实验证明,教师长时间用同一种教学方法从事课堂教学,往往会使学生的兴奋出现衰退。因此,我们应打破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单调教学模式,针对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对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内容、方法、形式各方面进行改革,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一环接一环地制造新的兴奋点,不断地激起孩子们求新、求知的欲望,维持和发展已经调动起来的学习兴趣,这就会让课堂像磁石一样将孩子的注意牢牢吸引。

1.直观教学

儿童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凡是新奇的、活动的、具体的、形象的事物,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都是引起他们兴趣的兴奋点。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具有明显外部特征的,引起学生好奇心的教具或电教手段,把整个学习过程以直观化、形象化的形式呈现。

教具,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实物。如上《草》一课,我通过课件播放原野草儿茂盛的图片,让孩子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草的可爱、草的美,从而让他们对草的喜爱油然而生。为理解第一行诗意和诗的朗读指导起到了很重要的铺垫作用。当孩子还沉醉在对葱茏的绿草的无限幻想中时,我为他们演示了一段火烧森林草木的视频画面。孩子们一下子从喜悦中惊醒,眼睛紧紧盯着屏幕,感受着野火的无情,感受着绿草被焚烧的痛惜,感受小草的顽强生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多媒体录相的使用深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和教学的效果。画面唤起了孩子们的情感的体验也自然地表现在朗读中,诗意的理解和朗读的指导轻松完成。

2.制造悬念

好奇心强是孩子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与课文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注意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法。实际上,就是教师利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有意识地、巧妙地制造悬念,引起教材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的“不协调”, 从而激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把他们自然地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产生迫不及待地向书本寻求答案的求知心理,孩子们的兴奋点便很自然地转向了学习活动。

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学完第一自然段,马上提出问题:“小壁虎没了尾巴,怎么办呢?”“它向谁去借尾巴,借到了吗?”“为什么它借不到?”一系列的问题和孩子们对小壁虎命运的关心都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兴趣,促使他们自发地迫不及待地去课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的问题就是能引起孩子直接兴趣的,是成功的。

3.提供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在课堂上造成的生动活泼、乐观愉快的气氛,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重大意义。”低年级学生一般好动,喜欢模仿,有很强的表现欲,这些老师眼中的“毛病”,却是他们最可贵的学习条件,是孩子们学习的动力之一。教师要为孩子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活动机会,表现自己的机会,锻炼能力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以玩促学。在不断的参与中,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使学习兴趣在心境愉快,情绪兴奋的状态下得以保持和递增,增强学习效果。为此,我们一般将表演、游戏、竞赛等形式适当引入课堂。

低年级故事性强的教材较多,遇到这类课文,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进行编排、表演,更大范围地满足孩子们爱表现的心理。如在教学《要下雨了》一文时,可以放出优美的音乐,按课文情节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小白兔的语言、神情、动作等表演得生动逼真。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说话、想象和创造等能力。

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我们应尽力地在时间和形式上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均等的参与机会。

三、以扶带放,彰显学生的主体性

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是教师主导作用的结果。教师要改变以往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运用中国传统的“导而弗牵,开而弗达”启发学生自我学习的策略,尽可能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不代替学生能自己进行的思考,不重述学生自己理解的教材。首先,设置学习目标时一定要让孩子“跳起来就可以摘到桃子”。目标不宜太高、太广,做到每节课都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如《蔬菜》是一篇知识性的课文,课文内容很简单,不需要太多的讲解,我们就可以大胆地将本课的训练点放在说话上,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练习。其次,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提在点子上,难度适当,问到关键处,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培养智能,让孩子看到自己每一步都在向成功靠近,在浓厚的兴趣中寻找到答案。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浓,积极因素性也会越来越高。教师才能真正地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而非塑造学生,这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有效举措。

论文作者:郑宝玉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11月总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把课堂“还给”学生论文_郑宝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