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策略分析论文_陈建文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策略分析论文_陈建文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运营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分析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策略

1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因素

乘坐城市轨道交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1995年东北大学的钱新明等将危险源分为两类[1]: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也称静态危险源,如供电设备隐患、高速运行的地铁和站台上列车的可燃物质等导致的安全问题;第二类危险源是与人、环境和机械有关的危险源,如人的失误造成的危险,机器故障导致的危险和自然状况引发的危险。提升轨道运营安全主要是从人员、机械、环境和管理等第二类危险源去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控制。

1.1 人为因素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人为因素是一类主要的安全因素,其也是最有能力进行控制好的因素。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人为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轨道交通工作人员,一类是乘客。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很多大城市出现了一些“大城市病”,交通拥堵就是其中之一。为了解决交通拥堵,各地争相建设轨道交通,对相关工作人员的需求量也急剧上升,可是我国相关高等院校少,远不能满足轨道交通的发展态势,很多城市为解决这一问题,也试图通过志愿者的协助来化解,可是无论是轨道交通从业者,还是志愿者,他们的培训是缺乏的,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对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有一定影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第二个人为影响因素是乘客,乘客中的一些不遵守乘车规则,如乱动轨道交通上设施设备、偷带危险品上车等都对轨道交通安全运营造成了影响,又如一些乘客缺乏相应的应急处理能力,不能在工作人员指引下远离危险。

1.2 机械因素

轨道交通中的车体、通信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给排水系统和辅助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2]。在列车中一些安全标志不明显可能会影响逃生,列车内的高压电器防护不当可能会引发人员伤亡;对于通信系统,其相当于列车的大脑,如果通信系统出现故障,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要进行对通信系统进行维护,保证运营安全,万一通信系统出现故障,应设置一定的应急系统,方面逃生、救援;轨道交通中的通风系统也是必要的,因为地铁很多都建在地下,通风系统的建设可以改善通气,优化乘车环境,通风系统的正常运作是地铁安全运营的保障。供电系统为设备运行提供动力,在保障供电线路的安全稳定,防止供电系统老化等现象发生,在供电线路周围不要摆放易燃物质,对于变压器等发热电器要配备散热设备。轨道交通建设给排水系统很有必要,一是地下水排出有益于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二是轨道内的积水排出对地下铺设的一些仪器设备也有好处,防止腐蚀设备等。轨道交通的辅助系统指车站地面的防滑材料、车站设置易于疏散乘客、站台设置屏蔽门等,它们是维护轨道交通安全运营必不可少的系统。

1.3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环境因素,一个是社会环境因素。其中自然环境因素对轨道交通的破坏力大,也是最不易控制的因素之一,常见的自然环境因素有暴雨、雷电、台风等。自然环境因素的破坏力大,所以在地铁规划建设时,一定要了解当地的地理气候,进行合理规划,另外在恶劣天气来临时,轨道交通要做好准备工作,及时疏导旅客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社会环境因素对轨道交通也有一定的影响,它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常见的社会环境因素有自杀事件、车站的恐怖事件等。

1.4 组织管理因素

组织管理因素也可以说是一类人为因素,因为组织的管理、规则的制定都是相关责任人。组织管理也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各个地区的组织管理不一致,需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本地区特色进行相关制定。在轨道交通组织中要有明确的职责划分,从业工作人员要持证上岗;轨道交通运营单位要做好相关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配备必备的劳动防护品,对隐患要整改落实,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发生概率。

2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策略分析

2.1 提升轨道交通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是轨道交通运营的基石,从领导到基础职工都要牢牢铭记安全二字,把安全放进心里。轨道交通有很强的专业性,且涉及面广,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领导要重视安全问题,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让他们了解轨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意思,使他们知道自己责任重大,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除了从业人员要有安全意识,还要从制度上予以监督,成立相关的安全生产监督小组,使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2 提高轨道设备的安全性能

轨道交通的设备安全了那么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成功了一大半,轨道交通设备主要包括车辆设备和机电设备等。轨道交通设备专业性强,因此应专业负责运行维护,在进行操作时一定要按相关步骤进行。轨道交通的维护要定期进行,并且要交叉进行,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妥善处理,一定让病车不出库,出库必安全。同时轨道交通设备维护人员要不忘学习,善于总结,以扎实的水平、过硬的技术确保轨道交通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建立有效的安全评估体系

轨道交通出现安全问题在所难免,所以在问题出现之后,工作人员要迅速的查明问题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要想取得这样的效果必须建立有效的安全评估体系,这样一旦问题出现时,可以对轨道交通安全状况进行评估,按照相应的受损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遇见问题时就有参照的应对措施,解决问题也很及时。

2.4 完善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规章制度

建立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规章制度是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根本保障。安全规章制度制定要全面充分的考虑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化解,同时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要鼓励基层员工的参与,因为他们是一线员工,对实际工作情况最了解,他们的建言献策能大大加大安全规章制度的有效性,是安全规章制度不只是一纸空文。

3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影响城市轨道安全运营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我们做好了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设备的维护、安全评估体系和规章制度的建立,那么轨道交通的安全问题将会大大减少。

参考文献

[1]钱新明, 陈宝智. 危险源辨识与安全分析[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1994(6):7-10.

[2]陈铁, 管旭日, 孙力彤.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4, 7(1):16-18.

论文作者:陈建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策略分析论文_陈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