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生态建设发展也突飞猛进。林业种植可以理解为技术指导下的树木栽种,其自身具有种植范围广、影响面积大、建设成本低、生态效益好等特点,是当下环境污染改善中采取的必要措施之一。林业种植对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突出的有效性和根本性意义,因此在宏观层面上应将其作为环境核心发展的基础性措施,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政策支持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为林业种植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关键词:林业种植;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
引言
近年来,林业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如何以更加科学高效的方法来提高林业工程项目的实施成效是当前林业部门及工作人员必须关注和研究的议题。
1林业种植养护管理的意义
林业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特殊产业,对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林业种植的过程中,要想有效的提升树木的成活率,就应当对要进行种植的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充分了解,做到适地适树,选择适当的种植方式和整地措施以及管护措施。为了保证我国林业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增加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治理荒漠化。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人为和环境等因素对林业种植的影响。因此在林业种植工作中,林业种植以及管理工作和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有关部门通过对种植地区的土壤、气候以及温度等进行详细的分析、拟定措施并加强管理,就能提高种植树木的成活率,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发展和改善。
2林业技术推广中的现存问题
2.1林农技术水平低
一般政府和林业部门只负责国家政策的宣传以及先进林业技术的推广,而生态林建设的主力军依旧是广大林农。但是,绝大部分林农并不具备高层次的专业水平,而且他们数年的林木种植已经形成一系列固定的种植流程,对他们而言,接受相应的新技术存在难度,这项问题是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各地区要想在短段时间内取得最丰富的林业建设成果,就必须引进最先进的现代化种植管理技术,这就意味着广大林农必须将自己积累的种植经验和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迅速提高林农的技术水平就成为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要共同协商解决的问题。林业部门要加强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工作,让林农接受新技术,同时选择具有高收益的造林树种进行推广让林农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2.2林业技术推广力度不够
一个地区要想把生态林业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一项重点内容,就必须在这个项目中投入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唯有如此,相关技术人员才能不断创新研究营林技术并进行大力推广。但是,这也就意味着政府部门需要大量投入和付出。一方面,各个区域必须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地形、坡向、土壤等环境因素特点,决定该地区所要重点种植的树种,并以此为基础来研发林业种植技术。因此,政府部门必须为此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确保林业技术人员能在实践过程中确定当地林业发展的最佳方案。另一方面,林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受众是广大林农,政府部门必须保证广大林农能从中受益,才能提升林农的林业技术推广热情,切实保障造林质量。
3林业种植优化措施
3.1吸收二氧化碳的排放
二氧化碳是造成气候发生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具有波及范围广、破坏程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因此解决温室效应、改善动植物生存环境迫在眉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林业种植以树木为主,树木叶片中叶绿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意味着对林业的规模性种植,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动植物的生存提供良好的环境,改善温室效应,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但由于温室效应的分布范围较广,林木生长很容易受到区域差异的限制,所以我国目前种植林木的面积仍然有很大的扩展空间,仍旧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3.2做好林业种植的防护工作
常见的林业防护工作为病虫灾害和火灾。在这些方面如果做不好定期的防护工作,就会导致林业发展受到极大地损害。比如,在冬季气温干燥的阶段容易引发火灾。这就要求政府和主管部分做好护林防火宣传工作,护林防火人人有责,建设健全的护林防火机制和预防措施,并且切断一切的火源。同时,在极易引发火灾的林区多方位的安装监测点,以便在发生火灾时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及时应对。另外,还要加强林区的病虫灾害的防护措施,在大面积的林区遭受病虫灾害的危害时,护林人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从而降低病虫灾害的发生率。同时,护林人员还要对天气的状况进行详细的观察与预测,根据气候的变化做好应急的准备,从而提升树苗的成活率。
3.3加强林业种植技术防治病虫害的能力
林业种植技术是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可采取以下技术:清理病虫害枝条,降低虫口密度。针对新建林和幼林,提高巡视频率,一旦发现病虫害树木立即作出标记,及时对标记的树木进行病原的清理。感染的病害枯枝落叶树干要采取科学妥当的处置方法,进行集中烧毁或杀灭,消除病虫害源头,控制病虫害的再发几率。对砍伐的病虫害树木进行补种或嫁接。对一些病虫害侵袭严重的区域,往往会因砍伐而导致林地受到一定的损伤。针对这种情况,林业工作人员可进行补种或嫁接,帮助林地快速恢复平衡。尤其是局部砍伐区域,残留的伐根保留了强大的根系,如果采用嫁接的方式,不仅可以实现林地的快速恢复,而且从资金以及人工成本和时间精力上都可减少投入。有效设置隔离屏障。林业病虫害中有很多都具有飞行或迁移能力,如落叶松叶蜂、松尺蠖、松毛虫等,这些生物在幼虫繁衍时期往往具有较快的迁移速率。在熟悉和了解这些病虫害生物生长发育特征的基础上,林业工作人员可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在病虫害的幼虫前期设置隔离带或隔离屏障,阻碍或阻止病虫害幼虫的快速迁移扩散,避免病虫害幼虫的长距离迁移,降低大范围苗木森林病虫害感染几率。选育高免疫力的树种。通过与林业高等院所及研究机构进行合作,针对特定的有害生物进行高免疫力树种的培育和繁殖。通过加快培育具有更优异的抗病虫害能力的树种来提高对特定有害生物的抵抗能力,减少林业病虫害大面积发生。
3.4健全林业监测体系
生态林业建设理应是一项长期发展规划,需要政府部门、技术推广人员及基层种植人员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而且需要专业人员实时监测林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林业监测体系。比如,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林业监测体系去推测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并以此为前提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和预防对策;在林业监测体系建立的前提下,技术人员可以建立检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一些可能为生态林业建设带来损失的不安全因素。健全林业监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态林业建设中发生火灾、病虫害等较为致命隐患的概率,有助于相关的技术人员及时查缺补漏,制定先进的、多元化的预警机制,全面排除各项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可能引发的风险,竭力保障林业技术顺利推广、生态林业顺利发展。
结语
林业种植技术必须始终紧紧围绕林业工程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工作,从长远出发,从实际出发,从经济效益出发,才能更好地进行林业种植,保护好林业建设项目的实际成果,推动森林系统的日益成熟,发挥出森林系统的效益,为生态环境改善,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和晓阳.生态林业发展中现代林业技术的推广研究[J].绿色科技,2019(7):85-86.
[2]赵腾,刘晓峰.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科技推广的作用分析[J].农家参谋,2018(17):102.
[3]郝俊青,陈新泰.简述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问题与措施[J].甘肃林业,2017(6):30-31.
论文作者:杨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林业论文; 病虫害论文; 林农论文; 措施论文; 树木论文; 生态论文; 技术推广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