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城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数量越来越多,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现代建筑工程事业长期稳定地发展。现阶段,城市房屋建筑施工规模逐步扩大,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以及整体结构稳定性问题日益凸显,为进一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建设的有效性,加强工程结构的加固设计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技术,望对未来房屋建筑结构的加固设计施工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 加固设计 施工技术
建筑物结构加固是一项非常系统和重要的工程,除了设计和技术上的严格要求外,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加固方法还会不断提出,加固改造设计方案的选择范围也将具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设计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我们应当时刻保持积极进步不断探索的精神,争取在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完善我国建筑相关的方法和理论。
1 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的基本原则
1.1 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性,主要指加固方案的应用应该充分考虑到房屋建构加固后的整体效果。对房屋建筑构件的加固不会影响建筑的整体稳固性,如果对房屋建筑中的某个构件进行加固后,房屋建筑的整体抗力却存在下降等不良现象,那么这种构件的加固应用是不合理的。在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中,对某个结构构件进行加固可能会对其他一些构件的性能造成影响,使其内力、刚度等发生变化,因此,在加固设计阶段,一定要全面考虑到构件加固对周围结构、构件的影响,以减小、防止对周围结构、构件的影响为前提条件进行加固设计。
1.2 经济性原则
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的应用在确保建筑整体稳固性性能得到提高的前提下,遵循合理、经济性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如果对某个构件进行加固后就能满足建筑结构整体体系受力性能的要求,那么加固该构件即可;而如果某构件加固后,建筑的整体稳固性能还不能达到相应要求,那么就需要结合建筑实际情况,对其他关键构件进行加固;而当无论是否加固局部的结构构件,结构整体性能都不能达到要求时,就要对房屋建筑结构的整体进行加固设计。
2 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技术
2.1 加大截面加固技术
与置换混凝土加固方法相类似,通过加大截面积来进行加固应用已经十分的成熟,适应范围广且施工容易。但是与置换混凝土加固方法一样,需要较长时间的湿作业,从而对于建筑的使用造成影响。除此之外,经过这种加固方法之后,建筑物内部净空相对会缩小。该方法比较适合一般的混凝土构件的加固。
2.2 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技术
这种方法具有加固效果好,承载力大,施工环节相对较少的优点,但是这种加固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钢材,从而导致较高的造价和成本。因此不适合用在一般的加固场所,大多用于结构强度要求高且需要被加固的构件的面积不能扩大等场所。由于采用钢板,因此这种加固方法不适用在高温的场所的建筑结构的加固。
2.3 粘贴钢板加固技术
采用粘贴钢板来对建筑的结构进行加固的过程当中,不需要进行湿作业,且施工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对于建筑中用户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且这种加固方法对于建筑外观不会造成破坏同样也不会造成空间减少。这种加固方法的最大缺点就是胶粘的水平对于加固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固效果不容易进行控制。因此这种加固方法大多用于处于静力状态下的构件的加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化学植筋加固技术
房屋建筑结构的化学植筋加固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对具有非常高强度的化学粘合剂的运用,以此使螺杆与钢筋能够充分与混凝土产生紧固的握力,从而使房屋建筑通过这种加固技术能够达到之前预期的效果。这种加固技术的主要步骤为:首先进行的就是定位,然后根据所定的位来进行钻孔,当钻孔完成以后就对其进行清洁以及清理,其次把钢筋需要植入的部分进行有效的支撑,并且通过运用锚定胶来对其支撑角度以及方向进行控制,最后当植入的钢筋真正固化以后,就需要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检验以及养护。
2.5 裂缝修补技术
裂缝修补技术是一种针对建筑物裂缝这一常见工程危害进行修复、加固的施工处理技术,它是根据混凝土裂缝的起因、形状和大小,采用不同封护方法进行修补,使结构因开裂而降低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得以恢复。裂缝修补技术适用于已有建筑物中各类裂缝的处理,但对于结构性(受力性)裂缝,除修补裂缝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
2.6 压力灌浆法
压力灌浆法是一种用压力设备将无收缩的水泥基灌浆料或环氧基灌浆料压入结构构件的蜂窝、孔洞或裂缝中,充填并固结这些缺陷,以达到补强加固的目的。适用于处理裂缝宽度≥0.5mm且裂缝深度较深的裂缝修复。可用于因地震、温度、沉降等原因引起的裂缝,特别是砖墙裂缝的修补,或修补因出现裂缝而影响使用功能的结构,如水池、水塔等,也可用来修补混凝土梁、板、柱等构件及因钢筋锈蚀而导致结构耐久性降低的构件。
2.7 混凝土加固技术
在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中,混凝土加固是最为常见的方法。由于大部分现代房屋建筑的原结构材料都以混凝土为主,所以根据加固设计的选材原则,应当选用与原结构相同的材料。混凝土加固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第一,直接加固法,对遭受破坏的构件用混凝土直接置换,或在加固的构件上直接浇筑混凝土。如,将混凝土直接浇筑在受弯构件上,通过增加受弯构件的截面面积,以此增强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达到良好的加固效果。在承重构件存在严重缺陷的情况下,应当采取混凝土置换方法进行加固处理,但是这种置换工作较为困难。第二,间接加固法,包括预应力下撑拉杆加固和预应力水平拉杆加固两种方法。前者主要利用预应力支撑杆加固混凝土构件,并利用杆轴向心力产生的外部负载来提高房屋建筑构件的承载力。这种加固方法虽然可以显著提高房屋建筑构件的承载力,但是却需要进行大面积的结构加固,加固成本较高;后者主要利用偏心力对加固构件中心施加水平压力,进而避免外部负载弯矩,通过减少受弯构件的外部负载,以达到提高构件抗弯能力的目的。
2.8 预应力加固技术
此方法是采用加预应力的钢拉杆、钢铰线或型钢支撑来提高结构构件承载力的方法,是卸载、加固及改变结构受力三合一的加固方法。主要是由于预应力与荷载的双重作用,导致拉杆产生了轴向的拉力加固过程中预应力产生了偏心受压进而增加了构件的抗弯能力碱少了外荷载的效应最终缓解和控制了结构受弯变形的程度,与此同时使得构件斜截面的承载力也被大幅度提高。其缺点是加固施工需要专门的预应力施工工序及机具备,且要求的使用环境温度不得超过600C,否则必须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
结束语
随着现代建筑工程事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实际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务必要重视工程整体施工结构加固设计,确保工程结构设计全面符合整体性、经济性原则,并全面根据实际工程施工建设情况选取科学合理的施工加固技术,严格要求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根据相关加固技术施工标准进行具体施工,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结构施工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促进现代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维田.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7(23).
[2]于小松.房屋建筑结构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J].居舍,2017(28).
[3]董文福.关于房屋建筑结构中的加固设计与施工技术讨论[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5).
论文作者:赵海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构件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结构论文; 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房屋论文; 方法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