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进入飞速发展的现代化信息的传媒和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已让越来越多的行业十分依赖,在各个领域中信息技术发挥出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落后太多了,当今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不仅管理效率大大提高,经济利益以及企业竞争力都大大增强,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已总体上升。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一、引言
如今建筑企业的技术远远超过之前,的确要想长远发展下去,就必须迎合这个时代,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当前,建筑企业必须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进度的提升。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工程管理的水平,施工的进度和效率得到了保障,经济实力大大提升,并且,管理人员工作中产生的压力大大减少。这就要求建设工程企业不可避免的提升管理能力,投入资金与技术,通过企业把信息技术极大的引入到建筑工程中,施工的工艺提高了,管理水平上升了,使得建筑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意义
1. 信息技术的优势
在工程施工中,建筑工程是一项艰巨、时间持续长,复杂的工程,涉及到的利益主体众多,承担的风险高,受到的影响因素多,对于方方面面信息的管理对企业来说格外重要。建筑工程中渗入信息化技术能够收集到多方位的信息,提取信息进行开发利用,找到信息中的价值,使得信息效益发挥到最大。开发并运用建设工程技术,并收集整和相关工作,最大化的利用好这些信息。此外,信息技术的加强应用,还能够让企业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并且互相沟通交流,在提供信息资源的同时让施工顺利进行。
2.建筑工程管理的特点
就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来说,与其他行业不同,它涉及的内容方面比较多,管理工作更为复杂。特殊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充满巨大的工作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会大量消耗。管理这些重要内容需要严格统计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包含的所有信息,并根据统计结果做出规划。之前的管理模式整理这些繁冗复杂的数据是非常困难的。第二,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层面多,尤其开展管理工作涉及部门众多,例如监理部门,材料采购部门、安全质量检测部门等,管理的内容众多既效率降低,实效性又比较差。由于管理部门之间交叉关系复杂,对于信息的掌握具有不可控制性,实际管理工作中协商的部门多,共用信息会统一管理是相当复杂的。
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作用
1.必要性分析
在企业激烈竞争中,政策的扶持并且市场发挥了重要调节作用下,企业竞争从未停歇。企业中的重要环节是管理,对企业的竞争和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企业的管理需求下提高企业竞争力之前传统的管理模式早已不能支撑。如今不断向前发展的建筑企业,之前的传统管理模式早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例如口头传达、书面通知等形式都已面临淘汰。如此持续下去的话不仅影响企业合作,还会导致工期拖延,损害企业利益。所以传统的管理方式不仅会降低管理效率还会影响管理水平,长时间下去,这些问题会持续放大,直接影响工程进度。
2.重要性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信息化技术管理主要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让计算机了解、掌握、交流最后分析处理信息,使其从中获取较大的经济利益。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例如独特性、复杂性以及多样性,因此在管理时应遵守相应程序。第一,首先技术管理人员规划设计、配合协作,把各生产部门人力物力财力职能发挥到极致,对信息资源做到统筹兼顾。这样一来,既把工程施工做到了有序管理,还能分析解决过程中出现的原则逻辑性问题,这就对计算机技术有较高要求。因此,完成这项工作需要专业性的综合人才。此外,大小不一的工程生产要素,就需要管理效果发挥的更好对于小的建筑工程项目。实践证明,在企业管理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作用就是规划性,如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科学性逐渐明显,得到了迅猛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众多国家中,施工管理中计算机技术都发挥出了他的优势,做到了统筹规划信息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工程的生产效率,获得了更大的效益。
3.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应用
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在现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大多运用网络化和信息化,实现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程序化系统、在信息技术下建立三维建模进行算量、利用统计机等技术进行模拟施工、将计算机上的物理模型转化为程序化的数字模型进行优化以及采用虚拟现实技术。
4.管理信息化和电脑化
当今不断广泛应用的计算机技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日常管理已经基本应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企业的发展运用这种程序化的管理方式带来的资源更广泛更优质。具体的方式包括:企业想要全方位的监控施工现场,可安装监控设备,在计算机显示施工画面现场,把工人们的施工信息传递到监控室的屏幕中,监控人员可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便于及时解决问题,同时确保施工环境和施工细节的到位并且规范现场施工人员的操作,从而有效使施工过程出现的损失降低到最低。信息化和电脑化不仅工作效率提高,还节省了监督人员的劳动量。
5.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应用系统
企业利用信息化进行管理并且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算机已是大方向。但若要满足企业需要只单单靠信息技术来进行管理工作已经不可靠了,早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自己公司的数据库,改变信息的传递模式,完成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提高了传递的效率。施工企业通过互联网和材料供应商之间协调各项工作并且采集施工用到的材料。施工企业还可通过互联网和生产商提前沟通交流,使产品完成安全检测之后投入生产,既保证资源浪费的减少又把工作效率提高了。并且通过互联网召开远程会议,在网络中传递信息进行工作协商。而且网络具有开放性,利用网络这个性质企业之间可以实时交流借鉴保持竞争又充满良性,使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稳步增长,竞争能力不断增强,长此以往我国的建筑施工水平也会总体上升。保障了管理人员与施工现场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实现随时随地沟通交流,全方位保证了施工现场信息的收集处理,各项工作才能正常进行。
6.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的三维建模技术
三维建模技术就是对施工现场的模拟的过程,从而如果施工现场出现问题,可以及时传递给管理部,之后经过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商讨,使得在施工之前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组织设计和平面设计可以对工程的概况保证深入的了解,模拟规范全部施工进度流程,从而完成信息的数据分析。由于施工中涉及的内容多又广,便于用三维建模仿真技术将实际存在的工程施工转化为抽象虚拟的模拟系统,方便管理人员全面知析施工的进度流程,便于实施管理工作。信息技术的转换,将模拟的建筑场景转变成工程中便于参谋的重要数据信息,使得管理工作实施起来更充满科学性。
四、结语
如上所述,建筑工程行业的特点在于劳动力密集、分工极其细致、人员涉及多、施工问题复杂,因此,管理上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如今信息化管理方式的采用改进了传统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管理的方式和水平。今后就应该优化深入信息化技术,我们可以相信随着计算机、云计算等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完善发展,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工作定会达到巅峰。总之加强现代信息化技术,定能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施工质量、效率以及经济效益,最终推动企业走向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叶晖.建筑工程施工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198+200.
[2]刘学让.建筑工程施工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8(01):295-296.
[3]任青文.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35):237-238.
[4]谢毅.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07):44-46.
论文作者:史张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信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互联网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