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秦龙吐蕃部落及其位置研究(一)_历史论文

北宋秦龙吐蕃部落及其位置研究(一)_历史论文

北宋时期秦陇地区吐蕃各部族及其居地考(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吐蕃论文,北宋论文,时期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北宋时期秦陇吐蕃部族按地域及宋廷经营方略,可划分为秦州古谓寨以东、古渭寨以西、秦州以东这三大块,然后以宋廷向西拓地、建立堡寨的年月次第为经,以地理考证为纬,可一一摸清各部族居地及其与宋廷的关系。

五代大分裂时期,吐蕃微弱,竟至“不见于梁世”。至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回鹘王仁只喻(即甘州回鹘可汗仁裕)来朝,吐蕃始“遣使附以来”[①]。至宋朝建立之后,其种落分布的状况及其结局如何,是关乎我国民族大融合及形成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历史课题,值得追踪寻迹。《宋史·吐蕃传》记载疏略,东一笔,西一笔,很难理出个线索来。然其部族散见于其他史乘,有名有姓可稽者其数不少。本文拟以其所居地域为基础,分成几大片分别考索,如居陇右者以秦州为中心,分为东西两路,居河西者则按凉州六谷族、青唐唃斯罗两大支系;再据载籍年月,次第叙述,则眉目清楚。先考索居于陇右者,河西两大支系,则以另文述之。

一、秦州古渭寨以东各部族及其居地

宋朝建国之初,西部以秦州为重镇,建雄武军节度以领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西边只达秦州所辖夕阳镇(今天水市新阳镇),自此以西,沿渭水上源越鸟鼠山以达洮水流域,再越过马衔山至黄河之滨的兰州、会州,皆有吐蕃族分布。据《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三建隆三年六月的记载:“秦州夕阳镇,古伏羌县之地也,西北接大薮,材植所出,戎人久擅其利。……自渭而北则属诸戎,自渭而南则为吾有”。这里所指的诸戎,即吐蕃部族。当时由秦州夕阳镇直达临洮抹邦山,为材木所产之大森林区,宋朝政府在汴京建造宫殿的大木料,皆取给于此。秦州知州高防在渭北设采造务,筑堡据要害,派戍卒防守,强取木材,“岁获大木万本,以给京师”,惹起戎人的反抗。“于是西戎酋长尚波于帅众来争,颇杀伤戍卒”。宋太祖“不欲边境生事”,撤换高防,派枢密使吴廷祚为雄武军节度、知秦州,令其招抚渭北蕃部,“务命安集,不得侵渔”[②]。廷祚奉诏至秦州,释放被捕系的戎人,罢采造务,招集安抚,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于是戎人悦服。同年九月,“尚波于献伏羌县地”而内附[③]。尚波于部族,是秦州以西第一个内附的部族,其居地为伏羌县,即今甘谷县地,宋于其地筑伏羌寨。我们以此为起点,依据宋朝逐步向西开拓的史实,顺藤摸瓜,则西部各族的居地、名称,可基本查清。

秦州以西,宋初于建隆二年置定西寨(州西北45里,在今天水市渭南镇)。开宝元年(968年)置三阳寨(州西40里,在今渭南镇以东的三阳川)。伏羌寨如前所述。再以西置永宁寨[④](今甘谷县西四十里铺,原名尚书寨)。据《长编》记载,开宝八年十二月,“秦州戎人大石、小石族寇土门,略居民,知州张柄击走之”[⑤]。以后当然是内附了。此二族居地究在何处?据调查,今甘谷县北部有一条小河名清溪,自西向东流,至安远镇汇入自北而南流注渭水的散渡河,就在安远镇以西20里的清溪水旁,有乡镇名曰“大石”。远近三四十里的群众就叫它“大石头”。距吾家乡通渭常河镇只有15公里。据笔者所见,其地一望平川,不仅没有可据以命地名的大石,连小石头也很少。访问父老,言“我们这个镇子,老百姓叫大石头,还有一个雅名叫永兴,传下来很久,不知起于何时”。笔者因而悟到,此大石镇,即吐蕃大石、小石族居地,地名盖由族名而得也。

据《宋史·吐蕃传》:太宗“淳化元年(990年),秦州大、小马家族献地内附。”又,《宋史》卷266《温仲舒传》载,淳化四年仲舒知秦州。“先是,俗杂羌戎,有两马家、朵藏、枭波等部,唐末以来,居于渭河之南,大、小洛门寨多产良木,为其所据。……仲舒至,部兵历按诸寨,谕其酋以威信,诸部献地内属。既而悉徙其部落于渭北,立堡寨以限之”。太宗闻之,恐“一旦擅意斥逐,或至骚动。……乃命知凤翔府薛惟吉与仲舒对易其任”。改拓地为安抚,戎人仍居故地,按:“两马家”即大、小马家族。大洛门即今武山县的鸳鸯镇,小洛门即今洛门镇。此四族居地,均在今武山县的渭河南北,具体分布,还有其他记载可依据。《长编》卷83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八月丙寅条,“改秦州大落门枭篦寨名曰威远”。按:威远寨即今武山县南、山丹河上游之滩歌镇,距旧武山县城(即宁远寨)30里。枭波即枭篦,可知此族的居地是以威远寨为据点的今武山县南部。朵藏族与此族相邻。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十二月丁亥,“侍禁杨承吉使西蕃唃斯罗还,言蕃部甚畏秦州丁家、马家二族。此二族人马颇众,倚依朝廷”[⑥],又,天禧元年(1017年)二月,“知秦州曹玮言,永宁寨大马家族军主阿斯铎捕得宗哥蕃部卓萨沁格,请授刺史。从之”[⑦]。另据《武经总要》卷18,“宁远寨,南至马家族二十里,北至丁家族二十里”。由此可知,大马家、小马家、丁家三族居地,当在永宁寨至宁远寨渭河南北两岸百里之内。

又据《长编》卷85大中祥符八年八月丙戌条的记载:“秦州言,隆中族蕃部来劫般擦,默星族首领郢成斯纳等与战,胜之。”此两族居地何在?据《九域志》,庆历五年(1045年)筑达隆堡,在州西北150里。按此距离经过调查,达隆堡在今甘谷县大石镇以西15公里处,即现在的礼辛镇,南距盘安镇20公里。取名达隆堡,是抵达隆中族所居之义也,这与在通渭境内者谷、达谷两部族之间筑者达堡(详后),属同一义例。故断定此隆中族居地在今甘谷县礼辛镇一带。所谓劫“般擦”,是指打劫进贡的商队,当时西部的唃厮啰等大族进贡的道路,沿渭河是要经过永宁寨的。而与之战斗的默星族的居地,当与永宁寨相去不远。依此探索,找到《长编》卷90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十月辛卯条的记载云:“秦州部署曹玮等言‘本州所修大、小洛门两寨元献地人蕃官军主末星族郢城斯纳,望补本族都军主’,……从之”。末星族即默星族,居地在今武山县洛门镇、鸳鸯镇一带,是一个较大的部族。

大中祥符六年六月,宋廷任命张佶知秦州。此人到任之后,在两年之内,专务拓地,移秦州采造务于小洛门,深入戎地,伐木取材,连续筑宁远寨(武山县旧城)、四门寨(今武山县城西南,地名仍旧),又在山丹(今山丹镇)渭河峡口的广吴岭(今名广武坡)上筑广吴岭寨,以西又筑大洛门寨,史称其“拓土,立四门寨,据大洛门,而不以恩信待蕃部,由是戎人蓄忿,屡来抄夺”[⑧]。宋廷恐生边隙,于大中祥符八年九月,调泾原路驻泊都钤辖曹玮知秦州兼缘边都巡检使以代之。张佶所筑那些寨,就是前面提到的天禧元年曹玮奏请任蕃部都军主的默星族郢城斯纳所管的地方。另有蕃部斯鸡波族,也在伏羌寨附近。

曹玮接替张佶之后,安抚秦州沿边的蕃部,但也未能避免用兵,战争是宗哥族的李遵引起的。李遵因不满于宋廷尊唃厮啰而抑己的政策,煽动内属蕃部反宋。大中祥符九年八月,“伏羌寨蕃部鸡斯波与宗哥宗族李磨论(即李遵,“磨论”是其官称,相当于中朝的宰相)私立文法”[⑨],招诱沿边熟户,被曹玮引兵驱散。同年(1016年)九月指使“蕃部马波叱腊、鱼角蝉等率马衔山、兰州、龛谷(在榆中县)、毡毛山(今名毡帽山,在青海乐都)、洮河、河州兵三万余人入寇,至伏羌寨三都谷”[⑩],被曹玮率领由驻防禁军及大、小洛门的内属蕃部所组成的军队击败。马波叱腊等遁走。这是一个较大的战役,由此而引出参战的好些蕃部。战地三都谷,是个关键性的地点,查清这个地址,相当一部分部族的居地即可逐一解决。

《长篇》卷88大中祥符九年九月庚戌条记载:“泾原走马承受麦永庆言,唃厮啰率蕃族人马至青鸡、李子、筚篥川,驻泊都监周文质、王应昌引兵防遏,敌夜遁去”。青鸡川,即今通渭鸡川乡,李子川在今通渭碧玉镇南、散渡河一支流旁,筚篥川在散渡河谷,有筚篥城,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宋将杨文广在此筑大甘谷口寨,宋廷赐名甘谷城,即今杨家城子。摘此一段原文,是为了抓住筚篥城这个地址,即可引出三都谷的所在。《长编》卷132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六月乙亥条记载,陕西体量安抚使王尧臣上书言四路沿边城守的情况时提到:“水洛城西路自山外(陇山以西)石门峡正南百余里至筚篥城,转三都谷至安远、伏羌寨”。笔者为了查清这些地址,曾于1992年9月中旬,从通渭襄南镇步行入散渡河谷,至杨家城子(筚篥城),再沿河谷出峡口,即转入安远镇(宋天禧二年在此筑安远寨)所在的安远川口之开阔地带,南下40里即到今甘谷城(伏羌寨),经调查,证明“由筚篥城转三都谷至安远寨”的记载相当准确。可知三都谷即散渡河山峡口转入安远川的河谷,由此更悟到今之散渡河,盖由三都谷音转而来也。曹玮战三都谷,即在今安远川口打的仗。在三都谷战役中,渭州吹麻城张族都首领张小哥以兵助曹玮破鱼角蝉,宋廷赏其功,授以顺州刺史,其属下大首领叶篯等5人并为本族军主,永宁、小洛门、威远等寨大首领47人并补军主[(11)]。按此补军主的47人,当是前面已叙述的献大、小洛门地内附而授以都军主的郢城斯纳的属部。渭州吹麻城张族则是新附的部族。渭州当指古渭州,今陇西县(宋代渭州已移置平凉)。据《长编》卷91天禧二年四月己卯条记载,“曹玮言,蕃僧鱼角蝉,先于故渭州吹麻城聚众立文法,今已破散;又河州诸族亦破宗哥族所立文法来归,望令充熟户,依旧出入。诏奖玮,仍从其请。”吹麻城张族的居地在今陇西县境内,但今陇西县境内找不到这个地名,而在河州(即今临夏市)境内有吹麻滩,是个大乡镇,1980年从临夏市分置积石山自治县时,即定吹麻滩为该县治所。或者此以张小哥为首领的张族,是先破文法来归的河州诸族之一,其居地就在吹麻滩而不在渭州,不敢自以为是,留以待考。

三都谷战后不久,祥符九年九月,马波叱腊率部到大、小洛门胁诱熟户。被陇波、他斯麻二族合众拒战而击败[(12)]。此二族始见于记载,当是大、小洛门寨所属部族,其居地在今武山境内。

天禧元年(1017年)二月,马波叱腊等又领众设寨于雅尔乌谷,曹玮选募神武军200人夜破其寨,获生口、孳畜甚多[(13)]。按:雅尔乌谷即哑儿峡(同名异译),曹玮在此筑哑儿峡寨,其位置在今武山鸳鸯镇以北、陇西文峰镇以南的渭河峡谷中(群众称之为鸦儿峡)。同年九月,“秦州言,宗哥唃斯罗贡马,乞和断。诏释其罪,仍给马值”[(14)]。双方又言归于好。但军事行动尚未立即停止。同年十一月,“曹玮言,秦州鬼留家族累岁违命,玮率所部及寨户蕃兵讨平之”[(15)]。此鬼留家族居地,找不到记载,但据曹玮向西开拓的次第及所率寨户、蕃兵当是永宁及大、小洛门等寨属下的蕃部兵丁来推断,此族当在今武山县境的西北部。至天禧二年,鱼角蝉在吹麻城所立文法破散,窘促无所依。是年闰四月,曹玮言,“缘边诸寨蕃部纳质(来归)者七百五十六帐。自吹麻城文法破散之后,其空俞、斯鸡波等族悉来归”[(16)]。按:空俞、斯鸡波两族,当在哑儿峡以北、今陇西县境文峰镇以南。还有受李遵指使而与宋为敌的马波叱腊蕃部,当亦不出陇西县境。至于鱼角蝉,则是李遵指派煽动沿边诸族为乱的一名蕃僧,不是这一带的部族首领。

天禧三年二月丁酉,宗哥唃斯罗、李遵遣僧景遵等来贡。此后因西夏赵德明、元昊父子坐大,特别是自仁宗即位之后,元昊西掠瓜、沙,东侵鄜延、环庆,宋与唃斯罗部均受到威胁,于是双方联合抗击西夏。由古渭至河湟,是联络的通道,故相安无事。

庆历初,韩琦、范仲淹经略陕西,二人同时开府泾州(今甘肃泾川县)。为了防范秦州沿边蕃部被元昊蚕食,故沿渭河稍稍西进,把目标指向古渭州。因元昊据有会州(包括今会宁、定西等地),与古渭州接壤,古渭一带的蕃部,是其吞并的对象。

庆历三年(1043年)六月,“知秦州文彦博言,本州西路蕃部李宫等八族寇永宁、来远寨,……都监冯浩于来远寨北八里野勺口筑堡以扼其要冲”,入寇者计窘,于是“入献器甲,纳质内附”[(17)]。按:来远寨,为天禧元年曹玮所筑,在威远寨以西(当即今武山县的袁家河)。由此可知此李宫八族居地,当在今武山县马力镇及以北榜沙河(在鸳鸯镇注入渭水)两岸。庆历四年,宋与西夏和议之后,宋驻防秦州的边臣乘机向古渭挺进。《长编》记载:“古渭州距秦州三百里,经哑儿峡,边臣屡欲城之,而朝廷艰于馈饷”,未许。居住在古渭州的最大的蕃部为讷支蔺毡部。据《长编》记载,“蔺毡世居古渭州”,其“先世跨有九谷,后寝衰,仅保三谷,余悉为他族所据。青唐族最强,据其盐井”。按:据有其盐井的青唐族,当是熙宁初内附的俞龙珂蕃部,由宋朝赎买盐井可知,此盐井在今漳县盐川,宋于此筑盐井寨(详后)。讷支蔺毡虽仅保有三谷,但占有城池,仍然是古渭州最大的部族。“古渭密迩夏境,夏人牧牛羊于境上,蔺毡掠取之”,由此引起冲突,蔺毡恐力不能敌,遂于皇祐五年(1051年)三月献地内附,希望得到宋朝的帮助。时陕西转运使范祥权领秦州事(新任知州未到任),得报,当机立断,即派兵兴役城古渭。然而,未附他族青唐部等恐宋朝夺占其土地,特别是盐井,使他们没盐吃,因而惊拢,聚众犯哑儿峡、广吴岭等寨,互有杀伤,及新知州张升到任,持异议,请朝廷弃古渭勿城。为此,宋廷特命户部副使傅求以“秦凤路制置粮草”的名义前往视察,故筑古渭城事未陷于停顿。傅求经过调查,上言:“今弃弗城,夏人必据其地,更为秦州患。且已得而弃之,非所强国威。按蔺毡父祖皆受汉官,其地非夏人所有明甚。”同时召集青唐等族的首领宣谕:“今朝廷筑城,实为汝诸族守卫”,许诺各族仍保有土地和盐井,于是“众皆喜,听命,遂罢兵”。平息了一场骚动,卒城古渭。朝授讷支蔺毡为左班殿直、本地分巡检。经过一番曲折,筑古渭自皇祐五年三月始,至次年(至和元年)十一月己巳,“秦凤路经略安抚司言城秦州古渭寨毕功”。“诏秦凤部署刘涣,每半年一巡古渭寨,以抚辑蕃部”[(18)]。增兵5000人驻防,备御夏人来犯。古渭寨遂成以后开拓熙河的前进基地。而讷支蔺毡蕃部的内附,则立了首功。

宋朝除沿渭水西进外,又在秦州以北招纳蕃部,开辟了另一条通往古渭州的战略通道,目的仍在遏制西夏。庆历元年七月,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曹琮,招诱堪坡界青鸡川等处戎人内属,“请下秦凤路部署司常加存抚,…从之”[(19)]。此青鸡川蕃部为谁何?未言其名号,但《宋会要》有记载。

《宋会要辑稿》第199册《蕃夷六之六》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条“闰三月,陕西路缘边安抚使郭逵言,秦州青鸡川蕃官药斯哥愿献青鸡川地土,乞修展城寨,招致弓箭手。本司已于青鸡川南路牟谷口修置城寨”。可知青鸡川蕃部为药斯哥部,所筑城寨即鸡川寨,为秦州七寨之一。据《元丰九域志·秦州》:“治平四年置鸡川”,在“州北二百里”,这是沿敬亲川北进。按:由通渭鸡川发源的一条河,向南流至秦安中部汇入瓦亭水(今葫芦河),唐代前期名显亲川,以后因避中宗李显的讳,改名敬亲川。鸡川寨在通渭县城东50里之鸡川乡(解放后更名吉川,取吉利之义),城址尚存。城为三角形,无居民,城墙基本保存。这一条通道,关键性的还是前面提到的由三都谷安远寨经筚篥城,也就是循今散渡河北进的道路,沿途百里、方圆均有蕃部分布。

筚篥城亦作必利城,窃意“筚篥”是原居住此地吐蕃部的名称,城以部族之名而得名。据杨仲良《续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82,治平四年七月,宋青涧城守将种谔擅自出兵夺取绥州,宋廷恐西夏大举犯边,于是年十一月命元老重臣韩琦为陕西四路经略安抚使,措置防务。琦于十二月就任,即命秦凤路副都总管杨文广进筑筚篥城,熙宁元年(1068年)六月底毕功,取名大甘谷口寨。七月五日,诏赐名甘谷城,直属秦州。该地居住者为何部族?《宋会要》有记载。因筑城时宋廷怕拘占当地部族土地过当,诏秦州知州李师中勘察。师中上报说:“准诏勘会昨展置甘谷城所拘占汤谷内田地,系与不系心波等三家,仍令王韶、刘希奭与同蕃部首领标定界至。”标定结果,将“入官土地”于“元献纳内三分给还一分”[(20)]。可知当时居住该地者是以心波部为首的三族。所言“汤谷”、“甘谷”这些地名又因何而来?按:今之散渡河,发源于通渭、定西两县交界处的牛营大山(宋时称蟾姆山),通渭人叫牛谷水,流至通渭城南,发源于西南山区的温泉水(今名汤池河)汇入,故宋人称之为汤谷。又,通渭境内的小河流多苦咸不能饮用,唯此水甘甜,既可饮用,又能灌田,故又名之曰甘谷水,大甘谷口寨、甘谷城等均以此而得名。因城系杨文广所筑,后人纪念他,现名杨家城子。

筑甘谷城毕功,韩琦又于熙宁元年六月七日,委杨文广于擦珠谷筑一大堡,功毕,赐名通渭堡(熙宁五年升为寨,徽宗崇宁五年升为通渭县)[(21)],城址保存尚好,在今通渭县什川乡的李家坪。擦珠谷,现名古城川,下游名常家河。古城东至大甘谷口寨80里。那么这中间地段有何部族分布?《长编》有记载。庆历四年五月,韩琦言边事时提到秦凤路“除熟户外,其生户有蹉鹘、者谷、达谷、必利城、臈家城、鸱枭城、古渭州、龛谷、洮河、兰州、叠宕州,连守哥、青唐城一带种落,莫知其数”[(22)]。蹉鹘、臈家今无线索可考。必利城如前述。者谷、达谷两部,通渭寨筑成之后就包在其里,成为宋朝属部。按:擦珠谷(今常家河)上源有两支,一边为者谷,一边为达谷,居者谷者叫者谷族,居达谷者叫达谷族。宋在其中间筑者达堡(在今文树乡),盖取两族之名各一字而名其堡。地名保存至今。另外,通渭西南部的一个乡镇名榜罗镇,“榜罗”二字汉文无意义,今藏语意谓“山间盆地”,显系吐蕃族居住遗留下的地名。镇南10里有地名曰马隆岔,地当清溪水的源头。沿清溪水距甘谷的礼辛镇(宋之达隆堡,见前)不过30里。窃意前面考证过的大小马家族、隆中族居地由达隆堡沿清溪水向北延伸到马隆岔一带,此地名亦由两族之名各取一字而来,如同者达堡之例。宋代地名,在西北保存至今者极多,如前面提到的安远、鸡川、通渭、者达堡等皆是。故敢依据地名大胆推证所在蕃部之名,非妄猜也。鸱枭城,按韩琦所言次第,窃意即武山县境筑威远寨之前的枭篦城,当是枭篦(亦称枭波)族居地也。

以上所属,皆古渭寨以东之蕃部。古渭以西,可依据熙宁间王韶开拓熙河的史实,逐个予以解决。据韩琦对神宗所言,“古谓之西,吐蕃部族散居山野,耕牧自足,未尝为边鄙之患”。而熙河开边,主要从对付西夏的战略防御来着眼。当时西夏占据兰州、榆中、定西等地,密迩古谓,宋不取,必为西夏所夺。(待续)

注释:

① 《旧五代史·吐蕃传》。

② 《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1建隆三年八月记载。

③ 《宋史·吴廷祚传》。

④ 《元丰九域志》(以下简称《九域志》)秦州及通远军下的记载。

⑤ 《长编》卷16、《宋史·吐蕃传》记载同。

⑥ 《长编》卷85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十二月记事。

⑦ 《长编》卷89天禧元年二月甲午纪事。

⑧ 《长编》卷85大中祥符八年八月戊戍条。大洛门、广吴岭、山丹等寨进筑,见卷85同年七月甲子条。威远寨见卷83祥符七年八月丙寅条。

⑨ 《长编》卷87祥符九年八月壬申条。

⑩ (11) 《长编》卷88祥符九年九月丁未纪事。

(12) 同上卷,祥符九年九月已酉纪事。

(13) 《长编》卷89天禧元年二月庚寅纪事。

(14) (15) 《长编》卷90天禧元年九月丁未条、十一月辛丑条。

(16) 《长编》卷91天禧二年闰四月庚子条。

(17) 《长编》卷141庆历三年六月壬寅纪事。

(18) 本段据《长编》卷174皇祐五年三月起,至卷175、176至和元年十二月己巳筑古渭毕功有关纪事综合叙述。以渭州地置古渭寨,《九域志》记载年月与《长编》记载不同,当从《长编》。

(19) 《长编》卷132仁宗庆历元年七月辛酉条。

(20) 《宋会要辑稿》第190册,《方域八之二二——二四》。

(21) 同上,第195册,《方域二○之七》

(22) 《长编》卷149庆历四年五月纪事。

标签:;  ;  ;  

北宋秦龙吐蕃部落及其位置研究(一)_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