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论文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论文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

马健永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358)

摘 要: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立场,充分借鉴和吸收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想养料和理论精华,为全人类的前途命运划定了时代新坐标、标注了历史新方位,同时也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主要表现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形成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维护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人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我们党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当今世界的大局和大势作出的科学展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发和深刻论述了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逐步形成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它展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国际秩序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国际交往理论的伟大创新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战略论断,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大报告明确地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

为了确定合理的维修时机,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法,本文建立了与维修直接相关的横向裂缝评价指标—横向裂缝状况指数TCCI。横向裂缝状况指数TCCI从裂缝的纵向分布疏密情况和横向严重程度两方面对横向裂缝进行定量分析,综合描述了沥青路面横向裂缝的破损状况,计算公式如下: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主旨,将人的需要、人的利益、人的发展作为立论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处处渗透和彰显着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想理论精华。它所特有的鲜明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既构成了我们把握当今时代发展潮流的逻辑主线,又为我们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跑线上,奋力开创人类发展的光明前景注入了新的智慧和力量。

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形成的动力和源泉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不是闭门造车的凭空想象,也不是脱离实际的高谈阔论,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对人民现实需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深刻洞悉和概括总结。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社会生活方式。它既植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又依赖于人的主体能动性的自觉完整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全面深刻反映了当代人类的迫切需求和发展愿望,而且有效调整和解决了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同现实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突出矛盾和失衡状态。对此,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1总之,只有充分回应和关切广大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摄取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才能激发人民的无限潜力,有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一)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逻辑出发点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多层次的综合体系。它既包括物质生活层面的基本需要,又包括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和发展需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首先,在生存需要方面,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全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依靠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全人类的美好生活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和丰厚的经济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我们首先应该确立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东西。”[2]78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密切关注并立足于当前世界各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新需求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战略举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不可能脱离客观的物质基础和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更不可能跨越过劳动人民的实践创造活动轻而易举地形成和确立起来。否则,它就会像“水中月镜中花”一般蜕变为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具体运用与实践展开,又为我们推动形成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坚实保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充分满足和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创造和累积起丰厚的物质财富,才能为共同体的建立和巩固营造优越的物质条件和坚实的经济基础。当今时代,世界各国人民的物质生存需要的内涵和外延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与提升,这就要求我们深刻领会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如此,才能准确把握世界人民的本质需求与核心共识,真正做到从世界发展的全局与大势着眼,引领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朝着以人为本、开放包容的方向持续健康发展。“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当前,民生工作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条件都在发生变化,过去有饭吃、有学上、有房住是基本需求,现在人民群众有收入稳步提升、优质医疗服务、教育公平、住房改善、优美环境和洁净空气等更多层次的需求。”[3]37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改善民生上,着力提高服务民生质量和效益,形成促进人民共同富裕的体制架构,不断为世界人民的生产、生活与工作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普惠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物质保障条件。

所以,一有空的时候,我就坐在山顶那块光滑的石头上,向远方张望。爸爸,我看到村口有一个瞎眼的老婆婆,刮风下雨,她都坐在门边,向着村外的方向。她看不见,但她的耳朵长了眼睛,她能听到每一个过路的人,听到他们在她的门前停下来,听到他们在她房前的树下休息。她告诉他们,她在等她儿子。有一天,我问瞎眼婆婆,你儿子回来了吗?她说,他会回来的。她告诉每一个人,她儿子会回来。我也对我的伙伴们说,您会回来的。

(二)服务人民的享受需求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价值准则

人的发展需求表现为人民对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的迫切愿望和美好期许。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能忽视和撇开人民的美好发展需求,不能淡化和消解人民对个体成长与进步的合理愿望和价值诉求。人的发展需要和美好愿景不仅仅意味着昂扬向上、生机蓬勃的广阔成长空间和理想发展舞台,而且它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前景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建构有力地拓宽和深化了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领域与空间,并使人的发展水平向着形态更高级、模式更先进、内涵更丰富的方向稳步推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愿望,而且充分体现了世界人民的共同发展需求。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世界人民传承文明与智慧、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更是保障人民协同发展需求、激发人民发展活力的全新战略安排。它通过扶持、引导和带动人的全面发展,调动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科学探索建立起实现人人科学发展、人人自由发展、人人协调发展的高效发展体制机制。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发展进步标注了科学的时代新坐标,它深深植根于世界人民的心底,并升华为全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崇高理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充分发挥其连接世界各国人民的战略纽带作用就必须以开发与融通全体人民的享受需求作为强有力支撑。为此,必须主动瞄准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享受需求的新变化新特征新动向,积极探索构建能够有效带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新机制新模式。“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3]36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进一步彰显人的享受需求的综合性、多元性、发展性特征,建立科学、完整的多元服务保障体系,提升社会整体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使之真正契合于现代人享受需求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和新规律。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源于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在共建共享人类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团结和凝聚世界人民的磅礴力量共同谱写人类历史的崭新篇章。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服务广大人民的享受需要为其基本价值准则,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充满活力、人民生活幸福的美好世界蓝图。

(三)实现人民的发展需要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根本要求

在实现人民的发展需要方面,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倡导整合与协调人民内部的各方面积极因素,促进人的充分发展、自由发展和均衡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5]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在着眼于解决人的发展需求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它对于提升人的全面发展的协调性与均衡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所倡导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与战略安排都精准地把握住了当今时代制约全人类共同发展、全面发展的症结与要害,为实现全人类的充分发展、协调发展开出了一剂富有中国智慧和中国特色的良方与对策。

(1)完善独立董事的提名方式。董事会提出参选名单是独董参选的首位步骤,该名单决定了独董在后续选举中是否具有独立性。 因此,独董的提名应避免由大股东或董事会提出,而是交由股东大会或其他利益相关者提名,使其能够保证中小股东的利益。

在服务人民的享受需要方面,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倡导将人们的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自我享受与社会享受、价值享受与利益享受有机统一起来,紧扣世界发展进步的历史潮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回应和关切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中实现社会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辩证统一体,它是由多个部分、要素和环节所构成的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而人的需要和动机便成为唤起和激发各个要素和环节的内在活力与生机的催化剂。“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4]286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人的享受需要的满足和实现,对于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直接决定性意义。同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协调运作和探索实践也只有尊重和契合于人民群众的享受需要,才能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化升级。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系统、深刻地概括和总结了国内与国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更加强调对人民群众享受需求的规范、引导与服务,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高层次享受需求的质量与效益。它在深入思考与精密谋划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大逻辑的基础上,广泛凝聚起世界各国人民在享受需求方面的普遍共识与核心诉求,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满足自身享受需要的新期待与新愿望,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战略部署。这既彰显了对新时代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生活需求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规律的深刻洞悉,又反映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要求与发展趋向的科学把握,标志着世界人民在相互依存、相互协作的程度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新水平、新境界。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发展、协调发展、健全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人的片面发展、畸形发展、失衡发展而言的,它是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素质和禀赋的共同发展。马克思指出:“把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0]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本质的充分展现和自我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人人都能够获得良好发展条件和平等自我提升机会的社会共同体,它着眼于每个社会成员的广泛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虚幻的共同体”中,由于人们受到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不合理社会分工体系的束缚与限制,导致了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以及人的异化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则突破和超越了旧的社会生产力状况与不合理生产关系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扭曲和异化,拓展和深化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外延,丰富和完善了人的素质、修养和能力的构成要素和组织结构。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和原则

打造利益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在公平正义原则的基础上,合理地分配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各获其利,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先进成果。这就要求我们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合理调整和纾解社会成员之间的具体利益关系,继而正确认识和把握隐藏在经济社会变化发展背后的客观规律。世界人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度从根本上取决于人民群众利益均衡与利益共享的实现程度。新时代打造一个利益均衡与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就必须通过多元参与、理性协商、良性互动等方式来培育全体公民履行社会责任的主体意识,在发展过程中兼顾公平原则与效益原则,这也是实现“天下大同”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主动吸纳并巧妙融合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义利观思想的基础上,既生动表达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理念,又实现了科学理论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的有机统一。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要立足和着眼于时代发展和历史进步所引起的人民根本利益的内容和形式的调整与变化,又需要我们深刻洞悉和把握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深层次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只有正确协调和有效疏导人民内部纵横交错的利益关系,才能自觉承担起维护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崇高使命。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打破束缚人的权利和自由的陈旧僵化的“条条框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矢志不渝地致力于全人类人权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人权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深化拓展的渐进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要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又要充分尊重人的权利和自由的渐进性发展规律,在合理利用和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和优化人的经济权利、政治权利、文化权利和社会权利。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核心思想,吸收和借鉴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理论精华,并以科学的分析和缜密的论证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权的思想理论宝库。

(一)人道原则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首要原则

利益是主体在与客体发生联系时其需要的满足和实现。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是推动人类社会矛盾运动的根本动力,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世界上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现象背后都拥有共同的本质和基础,客观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必然要在顺应、维护和捍卫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践过程中才能逐步形成、发展和成长壮大起来。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人们拥有不同的、多元化的利益诉求,然而这些差异和区别却不能构成阻碍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绊脚石。这是因为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利益分歧,普遍利益远远大于特殊利益,核心利益远远大于非核心利益,长远利益远远大于眼前利益。世界各国人民的基本权利与核心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统一的。对此,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9]这一朴实而中肯的论述深刻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奠基于世界人民根本利益和谐统一基础之上的美好生活愿景。

(二)自由原则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原则

所谓自由是指人们有选择和支配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受别人摆布和奴役的权利。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由自由人组成的联合体,它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把推动人的自由、自主、自愿发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建构的社会条件下,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全面而充分的个体自由权利。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294自由原则是贯通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一条逻辑主线。这是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和谐、自由的社会生存状态,它坚决反对和抵制任何形式的剥削、压迫和奴役,号召人们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它不仅要使人民获得思想解放和行动自由,更要在经济活动、政治参与、文化发展、社会地位、人格完善等方面使人们获得全面、彻底的解放和自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人的自由发展扫除了各种障碍和羁绊,为人的自由权利的充分行使提供了制度保障、奠定了社会基础。自由始终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孜孜以求的神圣权利,也是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强大动力。可以说,自由原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只有将自由原则全面、系统、灵活、精准地融入和贯彻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过程中,才能更加科学高效地指导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具体实践。在此意义上,自由原则不仅大大增强了世界人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度,提升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吸引力,而且还有力地推进了人们深入思考、运筹和执行这一伟大世界方案的历史进程,进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三)平等原则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原则

平等原则要求一切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一律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最基本的人权,反对任何形式的等级制度、特权和歧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每个社会成员都应拥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和社会权利,平等地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尊重与保护。平等成为评判一切人的社会行为以及社会规则是否合理的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平等权既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也是人们获得和享有其他各项人权的前提条件。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牢牢奠基于平等原则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人权,才能充分调动全体社会成员齐心协力建设人类共同家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才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巩固和完善保驾护航。对此,习近平明确指出:“主权平等,真谛在于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主权和尊严必须得到尊重,内政不容干涉,都有权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主权平等,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7]我们不能把平等原则简单机械地理解为没有任何差异的“绝对同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包容多样性、尊重差异性、承认特殊性的矛盾统一体。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由多个民族、多个国家、多种文化、多元文明所构成的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万花筒”。“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7]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尊重和包容多样性的基础上所建构起来的有机整体。它主张各成员各实践主体在平等相待、平等协商、平等交流、平等发展的同一起跑线上,真正实现多样性与互补性的和谐统一。

三、维护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所谓人道原则就是要承认和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把人放在第一位。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建立在人道主义的原则和基础之上,它把人的尊严和价值作为一切行动的先导和前进的指南,注重在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相一致的基础上,统筹推进人权领域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完善。人道原则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人与人的统一关系,同时也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和谐统一的多重含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充分彰显人道主义原则的精神,绝不能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割裂开来,而是要在人道主义原则的指导下,以人文主义的整体性视角观察和对待世间万物,在差异中寻求和谐统一,通过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实现天下和谐的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一项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和宏伟事业,而且它还强调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广泛凝聚全人类人道主义共识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将全人类的人权事业推进到一个崭新境界。人道原则的贯彻落实体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人道原则将人权作为最高目标和价值追求,倡导人们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帮扶、团结互助。“面对频发的人道主义危机,我们应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为身陷困境的无辜百姓送去关爱,送去希望;应该秉承中立、公正、独立的基本原则,避免人道主义问题政治化,坚持人道主义援助非军事化。”[7]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捍卫和保障全人类人权事业的社会共同体,它注重不同国家和民族间人权发展经验的相互交流和彼此借鉴,并给予每个社会成员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道主义关怀。

(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致力于实现全人类的利益均衡与利益共享

维护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世界人民在核心利益上的一致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根本逻辑前提。然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并非简单机械的“同一性”,它是囊括了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领域的辩证统一性。这种一致性建立在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基础之上。个体的合法利益、正当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和谐统一的社会有机体,是由一个个具体而特殊的国家、民族、社会组织、社会阶层和社会团体所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在这个庞大的统一体内部必然会衍生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与分歧。个人的发展、利益的实现与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没有共同的利益,也就不会有统一的目的,更谈不上统一的行动。”[8]490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集中体现,是为个人利益服务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4]84

人权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享有的作为人的各项权利和自由。人权的主体是全人类,人权的内容必须反映和保障全人类的自由和平等。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中国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同本国实际相结合,坚持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多年来,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保障了人民发展权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6]习近平的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人权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紧密联系及其辩证统一规律,并主张以共同体的社会组织形式将人的生存权、发展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等基本人权协调统一起来。

(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致力于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82因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人们正确妥善处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分歧。因为这直接关乎社会关系的和谐、人民生活的改善以及整个社会秩序的团结稳定。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于准确反映和全面兼顾不同社会主体的利益诉求,理顺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缩小和弥合人们的利益差距,实现全人类的利益均衡和利益共享。“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人民。要让发展更加均衡,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就要完善发展理念和模式,提升发展公平性、有效性、协同性。”[3]482利益共享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基础。利益共享符合世界人民的现实需要和发展愿望,深刻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世界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本质要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克服和摒弃了“虚幻的共同体”所带有的欺骗性、盲目性、对立性和自私自利性缺陷,将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作为一切社会关系和实践活动的基础和生长点,因而,它又是人的需要、利益、目的、价值和人的发展的现实集合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承载着亿万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也是个人与集体、民族与国家实现良性互动的崭新社会运作机制。它所倡导的多元共治社会治理体系既回应了每个公民个体对自身特殊利益的热切期待,激发了社会成员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又在捍卫集体利益的实践中保障了整个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努力使全体人民共同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个人利益是集体利益的组成要素,集体利益又是实现个人利益的前提和保障。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不仅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更是打开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门的金钥匙。总之,从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是我们全面而清晰地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属性、整体面貌、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的关键锁钥。

莫西沙星组患者血清及肺泡灌洗液的药物浓度高于左氧氟沙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莫西沙星组药物在肺组织中的穿透率高于左氧氟沙星组,血液中的清除半衰期时间大于左氧氟沙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

Idealized numerical study on influence of topography along East China coast on landfall tropical cyclone motion

(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着眼于人的个性解放与综合素质提升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1]。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一个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由初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过渡的动态变化过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高级形态的社会组织模式,它的先进性和科学性突出地表现为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奋斗目标。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表现为人的个性的自由、协调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促进人的个性解放和综合素质提升。人的个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现实表现形态,它包括人的思想观念、性格、品质、价值观、认知方式和行为模式等诸多要素,是一个结构复杂、内涵丰富的综合体系。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在立足于人的个性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对人的本性、潜能和特质的更深层次的解读和把握。它摆脱和克服了以往“虚幻的共同体”模式的局限性、狭隘性和片面性,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最高目标出发,构建起了人人皆可发展、人人充分发展的理想社会共同体形态。

人的全面发展要通过人的个性解放和综合素质提升得以凝练和再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紧紧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奋斗目标,深入推进人的综合素质的创新性发展,从而使人的个性解放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愈加明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不断致力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并借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来实现人的先天禀赋的再生性回归,才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全人类更加光辉的未来。人的个性解放与综合素质提升集中反映了人类自身发展实践的本质要求与内在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能够通过深层次发掘和探究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机理,从而在路径、方法和手段上为全人类的整体性发展提供沃土。这突出表现在它从人的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出发,突破和超越了人的片面发展和孤立发展所带来的历史局限性,实现了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科学性与价值性的有机融合,从而向全人类展现出一幅更加多元立体且充满张力的和谐发展新愿景。总之,人的个性解放与综合素质提升不仅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题中之义,而且还是开创人的全面发展的广阔天地、引领世界人民走向现代文明的桥梁和纽带。

Cloumn-Bot是一种集成了环境检测、灾情预警、故障追踪与远程控制等功能的工业用智能化机器人,将各功能作为单一模块集成至机器人壳体,采用总线将各模块连接,实现控制器与模块的双向数据流.

(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不断提升人的全面发展的质量与水平

针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习近平曾明确指出:“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11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把握发展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协调性上下功夫。既要统筹兼顾和整体推进人的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升,又要注重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观框架下妥善协调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全世界人民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休戚与共、一脉相连的统一整体,只有将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体发展与集体发展、本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辩证统一起来,才能充分激发起全人类的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才能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的目标。

自从有了小弟,我们家增添了许多欢声笑语。我喜欢给他喂饭,看他一口接一口香香地吃着,心里美滋滋的。我喜欢和他一起洗澡,看他笨手笨脚去爬海洋球的池子,可爱极了!我喜欢和他一起玩滑滑梯,看他从滑梯上滑下来那股高兴劲儿,我比他还要开心!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大概跟他在一起时,我也觉得自己变小了、可以无忧无虑了吧。

人的全面发展质量和水平是决定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进程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人的全面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并决定着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效率,只有每个人都获得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能激发和凝聚起全体人民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习近平曾明确指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7]而人民群众行动的效果如何又直接取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时期,不断提高人的全面发展质量和水平就要善于打造有利于促进人的充分发展的新平台新范式。一方面,要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新的社会运行机制来加大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在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方面作出更大贡献,从而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协同发展进步提供公益性支撑和保障。另一方面,要依托科技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现形式和高效运作体制机制,为提高人的全面发展质量注入最好的“营养剂”。此外,不断提高人的全面发展质量关键是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精密的制度框架下,以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为重点,以开发人的巨大潜力为抓手,勇于实践探索,善于积蓄强劲能量,我们才能信心更足、脚步更稳,才能只争朝夕、不畏艰难,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梦想而奋勇前行。总之,齐心协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只有更加科学精准地适应、把握和引领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才能充分调动和开发人的各方面潜能,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向着形态更高级、理念更先进的阶段阔步行进。

结语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从全球视野和国际战略的时空维度,科学回答和正确解决了如何处理好本国发展与世界发展、民族发展与人类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问题,有力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各国人民的合作共赢与和谐共生。它既是一种崭新的中国特色国际秩序观,又是一种符合时代进步潮流的世界发展方略;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又充分彰显了积极推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的基本价值理念。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立场,充分借鉴和吸收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想养料和理论精华,为人类的前途命运划定了时代新坐标、标注了历史新方位,同时也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J].求是,2017(15)∶ 1-5.

[6] 习近平致“纪念《发展权利宣言》通过30周年国际研讨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6-12-05(01).

[7]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20(02).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7-10-19(02).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0.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中图分类号: D6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7408( 2019) 05-0020-08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发展研究”(14AZD003);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质研究”(18BDCJ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马健永(1985-),男,山东泰安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

【责任编辑:张晓妍】

标签:;  ;  ;  ;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