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荣城市大学 – Vietnam, Vinh University
内容提要:孙中山一直投身于革命事业,非常重视海外活动,曾多次到达越南, 以越南作为根据地,组织起义反抗满清政权。孙中山与越南的不解之缘,对越南影响巨大,其足迹、思想和事业给越南人民留下深刻印象,对越南民族解放运动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孙中山; 越南华侨; 越南革命志士
一 20世纪初孙中山在越南的革命活动
1900年6月21日,孙中山第一次访问越南。他从香港出发经西贡到达越南,在越南停留两周多。期间,他曾写信给日本友人平山周,“弟于六月二十一日已抵西贡,现在尚未能定行止,并定往何地,且侯广东之事消息……弟现住西贡,此地之望势亦甚好。” 7月8日,孙中山从越南起程前往新加坡。
孙中山第二次到访越南,是应印度支那总督邀请前往。1902年12月13日,孙中山到达河内,直到1903年初才离开河内经日本去了美国。此次访越的目的是进行革命工作。他用许多时间接触越南华侨,大力宣传革命,争取革命力量。在召集三合会堂口首脑会时,孙中山对涉门首脑说:“中国人都是同胞兄弟,大家都因在国内生活所迫,才运涉重洋来安南(即越南)谋生。彼此在安南饱受外国人压迫,应该团结互助。否则,只会被外人耻笑,对彼此都无好处。涉门宗旨反清复明,革命就是要推翻清朝,希望涉门兄弟同心同德,支持革命。” 此会召开,对革命帮助很大。孙中山自传曾讲道:“在河内的时候,我认识了黄隆生、甄吉庭、甄碧、杨寿平和曾际等华商,并在日后成为了朋友。他们对钦廉、河口起义给予很大帮助。”
1905年底,日本政府驱逐孙中山等人。孙中山被迫与胡汉民、汪精卫等人离开日本到越南,此次留居越南时间较长,直至1906年初才离开。据越南历史学家杨中国介绍,此次孙中山在西贡大约停留了半年多,随后离开前往印度尼西亚。但据孙中山自传介绍,他在河内停留期间成立了一个组织,这一组织可能是同盟会的一个分会,以推进宣传工作和准备起义事宜 。 孙中山赴越另一主要目的是筹款,据载:“弟于西十月七号由此发程去西贡,与彼中大商商办举行筹款的事,似筹足二百万,以为革命之资。” 其中,华侨黄景南捐款最为积极,捐助孙中山三千元。有人问他:“你平日不肯多花一文钱,为什么今天这样做呢?”他回答:“没有祖国,我们华侨就永远受人欺负。” 听这之后,孙中山非常感动。此外,孙中山还将河内,海防革命组织改组为“兴学社”,以免外间注意,并在越南海防省设立了一所私塾,名为“兴智学堂”。
1907年3月,孙中山再次造访越南,此次停留时间最长,约有11个月多。孙中山住在河内帆行街22号,开了间茶铺。随后,孙中山公开在Gambetta街61号(今河内首都陈兴道街)成立中国同盟会住所。其时同盟会主张在华南三省(即广东、广西、云南)实行武装夺取政权,河内、海防、西贡各分会的任务,是为革命军提供给养,如武器、粮食、药品等。越南同盟会干部和会员均按照总部指示,用各种方法支持革命军。有些人开豆腐与豆芽店,将其收入赠送同盟会;有些商人从东方汇理银行取出股份支持革命。在堤岸和西贡,黄景南等人倾其所有财产帮助起义军,招募士兵与各项活动支出。西贡大商家如李卓锋、滕积秋、马培生等,每人捐助上万元。据孙中山所言:“这在当时也是少见的事情。”还有些人在华侨以至越南人民中,进行募捐支持革命军,得到越南人民和华侨的热烈响应。在越南期间,孙中山曾先后发动四次革命起义:1907年7月的钦州防城之役;1907年10月镇南关之役;1908年2月钦廉上思之役;1908年3月河口之役。这些革命活动,不仅直接动摇了清朝统治,而且还鼓舞了越南爱国人士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二 孙中山与越南爱国人士及革命组织
为进行革命,孙中山加强外部联络,购买日本武器运回中国边境,并召集越南革命力量。此时,孙中山与越南爱国者建立了许多联系,如黄花探(越南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个著名爱国人物,曾组织力量发动勤王起义)和阮权等,并与他们商议革命事宜。有一次,孙中山亲自到太平(越南北部的一个省),与陈庭立巡抚会面。阮权曾回忆到:“在谈得很投机时、他们(指孙中山、黄兴)一旦灭清复汉大事告成,不论越南兄弟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他们都乐意给以帮助。” 对此,中国学者丁则良在《孙中山与亚洲民族解放斗争》一文中也提及:“1907年,孙中山在河内创办东京义塾,与越南进步爱国人士有几次笔谈。孙中山对他们反抗法国殖民者的斗争给予同情,曾使他们十分感动。”
在越南期间,革命军是如何生活的呢?据越南东京义塾(该组织于1907年在河内成立,是越南进步爱国人士的革命组织。当时的主要革命任务是组织教学,提高民智、民气,组织一些演说,借以激励爱国心、团结精神等活动)创办人阮权说:“黄花探曾答应为他们三千人军队提供粮食,如果他们失败,并且有此需要的话。因此,在离开越南之前,孙文曾到北江探望黄花探。” 又据东京义塾教师潘必遵说:“孙中山从镇南关前线回来后,曾要求东京义塾提供二千人的给养,东京义塾无此能力,曾介绍给黄花探,黄答应了。” 孙中山与黄花探保持联络。越南人民对中国革命的帮助,使孙中山很受感动。
孙中山思想对越南爱国革命组织影响很大。1926年,越南成立爱国组织——南同书社,范俊才担任主任。南同书社学人非常敬佩孙中山,几乎都是三民主义的追随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南同书社最早编撰和出版的书刊有《中华革命党首领———孙逸仙的生平和学说》。该著序言写到:“我们编撰这本书,是因为怀有一颗崇拜英雄的心。英雄的灵魂未死,英雄的事业犹存,把英雄介绍给人们,让人们知道‘这样的英雄!英雄就是这样!’”“那是谁?那是谁?问4亿中国人,他们所有人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孙中山先生。” 南同书社还计划编译和出版越文版的孙中山著作,因但南同书社后被法国殖民当局关闭,致使出版孙著计划未能成功。
1927年12月25日,越南国民党在南同书社基础上成立,明确提出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为实现这一目标,越南国民党将革命进程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孕育时期,即秘密发展党员和建设党的时期;第二个时期为半公开期,集中发展革命力量,建立各种群众团体,出版各种宣传报刊,鼓舞民气,积极发展干部队伍,准备进行起义;第三个时期为起义时期,越南国民党成立敢死军团,以便配合法军中的越南爱国士兵,争取各城市起义胜利 。
1929年初,越南国民党继续修改党的宗旨,党章明确规定:大力推进民族革命;建立一个直接的共和集团,帮助被压迫各民族独立,追求自由、平等、博爱,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这些原则内容与三民主义基本相似。孙中山在1924年3月16日的访谈中明确表态:越南革命口号与中国三民主义相吻合。在《越南近代革命史参考资料》(第五集)有如此描述:“每到准备一场拼命的起义的时候,党领袖们固然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主义,整顿政纲,而一味“照搬”全部三民主义到党章里。自此,三民主义才真正变为越南国民党的正式主义。” 事实上,越南国民党从南同书社萌芽,到正式成立,制定党纲,就受孙中山影响,带有三民主义色彩。但二者又有所不同,越南将反抗民族压迫与民族解放作为党的首要要求和基本任务。越南国民党的目的是,用暴力推翻法帝国主义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成立共和政府,实现民主自由权,按照中国和一些西方国家革命的模式进行民族解放斗争,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孙中山与越南革命家潘佩珠的交往。潘佩珠(1867-1940),原名潘文珊,别名潘汉,号巢南。潘的政治思想和革命主张是以暴动的手段来推翻法国殖民者的统治,注重反帝任务。他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30年间越南民族革命运动的灵魂,代表着不同于传统的新的爱国主义精神。1905年春,孙中山从欧洲至日本,将华兴会与光复会领袖与成员合并,组建同盟会。潘佩珠为争取国际支援,积极与孙中山接洽。他们曾在致和堂旅馆讨论革命方针,并交换政治意见。孙中山极力反对潘佩珠的君主立宪思想,“认为他与我国康有为、梁启超之宗旨相同”。针对越、中革命工作的先后问题,两人有过激烈辩论。孙中山主张越南同志先参加中国革命党,中国革命成功后首先援助越南反法。潘佩珠则坚持中国革命党应及时支持越南抗法,越南革命成功后,以越北为中国革命根据地,夺取两广地盘。尽管两人存有分歧,但仅限于革命先后而已,政制与形式已趋一致。自从与孙中山笔谈后,潘佩珠不仅在日本与中国革命党人频繁来往,而且经常来往于中国。在1908年,法国与日本勾结迫害越南革命者和留学生,使潘佩珠抛弃原期望得到日本支援的错误想法,加强与中国革命党人的联系。同时,中国革命党人也热情地支援和帮助潘佩珠的革命活动。
辛亥革命成功后,潘佩珠革命思想有很大变化。中国辛亥革命对印度尼西亚、印度、泰国等亚洲国家有巨大政治影响,尤其对越南影响深远,使当时正在摸索、寻找出路的潘佩珠更加倾向革命。武昌起义取得胜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与孙中山担任总统的消息,传到越南,使潘佩珠及维新会同志大受鼓舞,使他们坚定了革命信心。随之,潘佩珠前往中国活动。1912年2月,在广东刘永福的祠堂里,潘佩珠决定取消维新会,成立越南光复会,其宗旨是:“驱逐法国殖民者,恢复越南,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其组织机构与行动纲领与中国同盟会有许多相似点,尽管水平更低些 。
此外,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对潘佩珠影响很大。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订了民主革命纲领,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三大政策的影响下,潘佩珠意识到:“现时代,已经趋于世界革命之…向。” 潘佩珠在广州召集越南革命者开会,将越南光复会改组为越南国民党,其组织形式和章程内容都效仿中国国民党。从潘佩珠的行动看出,他已从君主立宪完全转向民主共和,将孙中山的三名主义当作自己的革命食粮。孙中山去世后,潘佩珠挽联写到:“志在三民,道在三民….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彼帝国主义都多年压迫,痛—余泪泣先生。”
尽管孙中山与胡志明未见过面,但孙中山的一生,给阮爱国(胡志明)留下深刻印象。1926年11月13日,在中国广州进行革命活动的阮爱国,写了第一篇题为《越南特派员的中国见闻》的文章,寄回越南刊登在西贡L’Annam报上,文章叙述了中国国民革命军北伐所取得的初步胜利。1927年3月,阮爱国又写了《第二次纪念孙逸仙的祭日》的文章。寄回越南,刊登在L’Annam报第150期。文章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对国民党和中国贡献,“如今,全中国人民都无比崇敬和怀念孙逸仙博士———革命领袖,国民党组织者和民族国家的创立者……”,“他不辞劳苦地工作,使伟大中华得以脱胎换骨,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和一生贡献给全民族事业的伟大胜利……” 胡志明对孙中山思想有系统了解,且直接参加了中国革命运动,后来,他将三民主义概括成三点:民族主义即全民族独立;民权主义即人民自由;民生主义即人民享受幸福。
三 结语
孙中山与越南的不解之缘,为中越两国人民的长期友谊创造了条件。孙中山的足迹、思想和事业,给越南人民和爱国组织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尤其给越南民族解放运动带来巨大影响。如孙中山与潘佩珠的交往,对越南革命帮助甚大。孙中山的坚定革命立场与崇高革命品质,是越南人民长期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国家独立学习的榜样。胡志明主席无比尊敬孙中山,不仅因为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家,而且还由于他提出的三民主义等许多观点,符合越南实际情况。正如越南代表潘心遵在《北京纪念孙中山----9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所言:“他(孙中山)对越南人民反抗殖民主义者所表示地真诚的同情,以及关心越南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谈话,都令人十分感动。所以说,孙中山虽然已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不朽的革命精神却深深地烙印在越南人民的心里”
这是越中两国长久关系中的一段可贵的历史,很值得我们珍惜和将它当成历史的好榜样。
论文作者:阮英章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越南论文; 河内论文; 西贡论文; 中国论文; 民主论文; 同盟会论文; 国民党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