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风险管理论文_成严玲

试析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风险管理论文_成严玲

(贺州市荣盛工程建筑公司 广西省贺州市 542899)

摘要:施工风险管理是施工企业降低风险所造成消极后果的决策过程,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施工风险的识别、风险估测以及风险评价,以此为基础来展开、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措施。加强施工风险管理的力度可以有效控制以及妥善处理施工风险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有效减少施工企业的成本损失并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对于提升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风险管理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中小型;水利水电;施工;风险管理

1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节奏,在国家的整体发展中来看,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愈显重要,同时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法能够为实际的施工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能够为施工的质量提供技术上的支撑,这是促进水利工程顺利完成的关键部分。在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中,进行有效的创新非常重要,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无论在任何行业和领域都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价值,为人们生活质量的上升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也是一种促进。

2 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1监督力度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在长期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一个管理的通病,就是在工程的建设期间大多存在“重施工,轻监督”的现象,监理部门在整个的施工中犹如形同虚设,监督管理工作的不重视自然会在实际的工程质量上得到或多或少的体现。主要体现:监管工作存在较多漏洞,相关的施工人员对专业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再加上设备的陈旧落后,使得技术创新上举步艰难,从而出现工程质量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种种不足就导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上频频出现错误;监管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有限。在监管人员的不专业情况下,不能有效发挥监督的作用,无法发现技术操作人员不按照技术规范要求施工的行为,操作人员习惯按照个人喜好和工作中的经验来施工,这样主观上不正确的判断很可能会给整个水利工程带来无可挽回的错误,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工程的质量。

2.2技术管理不能与时俱进

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水利工程的技术管理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管理工作,其管理内容相当广泛且专业性较高。然而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总有一部分综合素质相对不高的人群,在面对施工环境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容易会出于个人能力水平而很难达成统筹规划。另外在技术管理工作中还存在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水利工程的设计建造方面,在涉及修复和技术的管理上缺乏有力的控制,再加上施工技术总体水平不高,加大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难度,使其问题更加严重化。

2.3缺乏足够的管理经费

虽说近几年我国已经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加大了投资力度,但在施工技术管理上还没得到充分的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落后主要体现在管理经费上的不足,在缺少运作资金的情况下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3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应用分析

3.1规范施工工艺流程,有助提升施工质量

而在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风险管理应用过程中,首先要对施工工艺流程进行强调。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首先要对施工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检测,要能从容客观地处理较为复杂的施工数据,并及时发现、解决相关问题,从而更好地满足施工工艺流程规范以及施工设计标准。而在施工开工之前,风险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中的各个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检查,要制定相关的施工工艺流程规范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以便为施工人员提供施工标准并要求其严格按照规范来进行施工作业,有效保证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风险管理人员要以工程项目中相关的风险管理制度来对施工要求、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对比,确保施工工艺可以符合施工图纸中的设计内容,以确保图纸与实际施工过程形成良好的衔接状态。同时在验收工程的过程中,要根据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政策来实行科学、规范化的风险管理,才能有效为工程质量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3.2提升施工设备利用率

提升施工设备的使用率是确保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可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同时还能有效确保工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符合相应的功施工工艺规范。因此,在风险管理人员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以及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设备的性能、风险管理制度、施工企业自身的施工管理制度以及工程项目的规范等全方位对施工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控。与此同时,要根据施工该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最大程度上实现施工设备的实用性、便利性以及可靠性,要确保施工设备在水利工程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确保施工过程中人与机器很好地进行结合。另一方面,要安排专人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质量检测,如果出现设备故障、具有安全隐患的情况要及时对领导进行汇报,从而更换施工设备以确保工程进度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在对施工设备的检查过程中,要形成完整的书面检查记录,以增强对施工设备的监察力度,只有合格的施工设备才能有效确保工程质量。

3.3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施工人员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当中的施工主体,因此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在风险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严格要求其施工规范以及施工技术。另一方面,要想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还要从其自身思想转变来入手,建筑企业可以定期开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知识讲座,并在施工现场植入醒目的安全标语,以此来时刻提醒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要规范、施工过程要安全。同时还要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以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还可以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控制。因此不光要从风险管理人员方面实现对施工人员的管理,还要让施工人员从思想上进行转变并提升其安全意识才能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并有效提升施工质量。

3.4对施工材料进行控制有效节约成本

在对施工材料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光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仔细的检验及审查,还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保管力度。施工企业要按照相关的标准来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查,在材料入场之前,要对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的工作,对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使用。而当施工材料入场之后,要增强对施工材料的保管力度,如果材料出现破损等情况,要及时对材料进行清点、补充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因材料缺失而造成减缓施工进度的想象发生。同时对施工材料还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工作,这样可以长期确保材料的安全性、可靠性。通过加强对材料的风险预防措施,可以有效节省建筑企业的材料成本,并从根本上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3.5改善施工环境

施工环境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因素,主要从气候、地质条件、地理环境等方面因素来体现。因此在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恶劣的天气比如暴雨、大风,便要及时对工程进行终止。而在气候影响因素中最主要的便是温度变化为工程带来的影响,比如在气温升高或骤降的过程中,对于工程中的水泥影响是极大的,因此在管理过程当中要加强对水泥的养护工作,才能适应温度的变化。泥沙淤积是地质结构最明显的表现形式,因此施工企业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现场附近的河道进行泥沙清除工作,以确保因为泥沙淤积影响施工进度以及工程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施工进行科学、规范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水利水电的工程质量,并有效节省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因此施工企业要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风险管理控制力度,才能使企业的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并促进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德海,徐增鹏,赵丰伟.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分析与讨论[J].信息化建设,2016,(2):179.

[2]杨平仔.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6,(5):71+75.

[3]郭存梁.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分析与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14):115-116.

论文作者:成严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  ;  ;  ;  ;  ;  ;  ;  

试析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风险管理论文_成严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