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压运维精细化管理关系着供电所安全指标、生产指标和营销指标的实现,是“全能型”供电所建设的重点,是提升供电服务质量的最根本保障。提高供电所低压运维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关键词:供电所;低压运维;精细化管理
一、低压集抄建设现状
(一)系统功能不完善、不稳定
完善、稳定、高效的信息系统是低压集抄持续健康运转的前提,当前营销系统的集抄建档同步功能、计量自动化系统与营销系统的基础档案不一致问题较为突出。每月月底全省大量维护、同步低压用户档案,系统不稳定影响集抄建档及时性和抄表成功率。
(二)低压配网供电的闪络问题
在低压配网供电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多变,导致在配电线路上积累杂质,而杂质中的盐成分会腐蚀线路的材料,对配电线路的绝缘性造成影响,导致了配电线路的不绝缘,从而发生低压配网供电过程中的闪络现象,降低低压配网供电的可靠性。
(三)运维技能不足
在集抄大建设时期,因基层单位人员参与集抄调试深度不够,未能在集抄建设时同步培养运维技能,在外单位集抄运维技术力量撤离后,运维技能断层。运维技能普及度不够。一是集抄运维技能实操培训少,难以覆盖到每一个运维责任人;二是供电所个别骨干运维技能较高,但各运维责任人技能欠缺;三是集抄全覆盖后,相关岗位人员完成转岗,但技能转岗没有跟上。运维工器具不齐全。目前基层集抄运维所需的各类工器具并未制定统一配置标准,部分工器具没有预算出口,专用工器具缺乏造成个别缺抄排查困难重重。运维技能深度不足。在集中器故障处理方面,停留在换集中器、换SIM卡、换天线等基本技能方面,对通信参数转换、集中器数据初始化、集中器点抄电表、集中器电表参数设置等等不够了解;在个表缺抄排查方面,仅简单排查资产号、变户关系等问题,不能从电表是否正常通电、模块是否故障、资产号与表地址是否对应、系统档案是否错误、电表是否故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排查。
二、低压配电网运行管理事项
(一)计划管理
计划分类及内容。运行计划按周期可分为年度运行计划(差异化运维计划)、月度运行计划、周调整运行计划(根据需要提报)。其中,年度运行计划在差异化运维计划中体现;月度运行计划需要将运行任务安排至每周、每日;月度计划确定的每周、每日工作任务,需要调整时间及内容的再填报周调整计划,月度和周调整计划均应纳入营销作业计划管控。运行计划内容包括巡维计划和工作计划两大类。
运行计划的管理流程。一般包括6个环节:计划编制→审核→批准→执行→反馈及调整→总结。
月度运行计划。由各供电单位制定,明确完成时间和要求,并将计划落实到班组。其制定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年度运行计划;上月未完成的工作;消缺检修计划、测试及检测计划、现场验收计划、保供电任务等;上级下达的生产指令和其他工作任务。
周调整计划。由运行班组根据调整变化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完成时间和要求,并将计划落实到个人。周调整计划制定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月度运行计划;重大缺陷处理、带电作业工作、临时保供电任务、客户投诉、政府来函等;临时生产任务和其他工作。
(二)分级加强管理
在进行维护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完善分级管理的制度,尤其是在计量自动化系统、集中器这种对于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地方,需要在县区局层面配备专业的人员进行维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对于电表、485线、基础档案这些专业技术要求不是很高的地方,可以采用当地人员进行维护的方法。此外,对批量新接管用户,县区局层面应提前介入,协同其他专业到现场进行勘查,接管前应保证集中器安装位置运营商信号良好,选定合适的集抄方案,跟进电表安装情况。
(三)完善日常维护机制
低压集抄运维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离不开良好的日常维护机制。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重视日常维护技术应用程序分析工作,保证在故障出现后,针对不同的故障特点,给合不同程序运用,及时排除故障,降低故障对低压集抄系统的影响。第二,要定期对低压集抄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尤其是对重要客户应有明确的维护周期,提高在运维管理工作中事前处理技术能力,防止出现规模化的故障。第三,在低压集抄系统中,如果日常维护技术出现不足时,需要通过相应的流程对故障进行核实,发现是系统设计方面的问题,必须及时给予完善。第四,防止出现重故障处理,轻日常维护的现象出现。在日常维护工作中,应做相应的维护记录,强化维护人员责任,才能保证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四)安全管理是基础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各级安全管理职责是保障低压运维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一是每周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学习,通过案例警示员工提高安全意识;二是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主管业务的人员必须对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负责,落实现场作业到场制度;三是供电所负责人、安全员和班组长必须对低压运维现场落实安全监管制度,构建三级监督体系,筑牢一线安全防线。
(五)指标分解是重点
低压运维工作是一项动态工作,没有具体可操作的工作点和考核依据。抓好低压运维工作,必须从经营指标、安全指标、停电指标等3个方面倒排入手。一是通过营销系统,核算出台区理论线损,每日(月)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查看线损率、采集率,如果运维工作不到位,必将出现线损和采集指标的波动;二是在采集系统查看台区离线和整台客户无法召测的具体时间,通过与公司计划管控部门对照,核查是否有检修(临时)计划;三是通过生产系统查看配电变压器出口低电压和三相电压不平衡台区明细,连续三天出现低电压和三相电压不平衡的台区,督促台区经理有效开展消缺、调相等低压运维工作。通过指标分解,可有效促进低压运维工作落实。
(六)差异化运维策略管理
线路、设备差异化运维策略是以强化现有基础数据管理,采用各类信息化管理手段(如配电自动化系统、生产信息系统等),以及各类离线、在线检测手段(如红外检测、局部放电检测等),逐步实现开展低压配电线路、设备状态评价,按照设备健康度对设备进行管控级别划分,对不同管控级别的设备实施分类管控,达到防止故障发生,减少故障停运时间与停运损失,提高设备利用率的目的。具体包括:开展设备重要性评估,确定设备重要度;根据设备风险矩阵确定设备管控级别;制定工作计划,开展运维工作。
(七)重视数据信息管理
在低压集抄运维管理工作中,不仅要有专人负责系统的维护管理,还需要定期对抄表中发现的电表故障、抄表差错等问题按规定处理,对数据进行完整备份(含新增和异动数据)。在按照抄表日程的安排,完成日常集抄及抄回数据的转录工作(将抄回的数据转录到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定期进行远抄数据现场校核工作,校核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出现客户用电性质、用电结构、受电容量等发生变化时,应详细记录,请客户签字认可后,通知其办理相关手续。
三、结论
综上所述,近年来低压集抄系统实现全覆盖后,在供电企业运行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但在低压集抄系统运行中,一旦出现异常问题,必将对整体系统造成较严重的影响,不仅会造成人力与物力的大量消耗,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低压集抄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全方位加强集抄运维管理工作,确保自动抄表的可靠性、及时性、准确性,为供电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许研.低压集抄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3):174.
[2]罗杏强.低压集抄自动抄表成功率提升方法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6):196.
论文作者:宋超1,许雪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低压论文; 计划论文; 供电所论文; 集中器论文; 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