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研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用消化内科专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5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实验样本,根据抽签法分为甲组(n=27)和乙组(n=27),各行常规护理、消化内科专科护理,对比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甲组与乙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5.6%、92.6%,组间作对比,乙组较甲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化内科专科护理对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效果良好,具有临床采纳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消化内科专科护理;上消化道大出血;护理效果
上消化道出血(UGH)主要是指出血点在屈氏韧带以上的胃及十二指肠、食管、胰腺等消化道部位的出血现象。其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出血量大、死亡率高等病情特点。临床所谓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失血速度极快的出现情况,出血量达1ml/min以上,或一次出血量为400-500mL,伴随心慌、乏力、头昏等全身症状。若短时间内出血量≥1000mL。则会表现出周围循环衰竭。因此,在进行止血治疗的同时,配合临床护理至关重要[1]。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5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实验样本,现作以下评析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5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实验样本,根据抽签法分为甲组(n=27)和乙组(n=27)。对照组16例为男患者,11例为女患者,患者年龄21-80(50.6±2.7)岁;其中急性胃黏膜损害2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10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8例,胆道出血3例;乙组17例为男患者,10例为女患者,患者年龄22-81(51.8±2.6)岁;其中急性胃黏膜损害3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12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7例,胆道出血1例。两组之间的以上自然资料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有对比意义。
1.2方法
甲组行常规护理,即遵医嘱实施内科基础性护理。乙组行消化内科专科护理,具体内容为:①病情监测和干预:确诊患者为消化道大出血后要求其保持卧床休息,以平卧位为主,将下肢抬高,头脚均保持高位状,以维持其呼吸通畅。对于出现呕吐情况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引起误吸或窒息。定时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和呼吸等生命体征指标,针对脉搏过快或血压偏低者,应及时补充血容量,防止引起失血性休克。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失血患者的体温均比正常值低,在纠正休克后易出现中度热现象。②心理干预:嘱患者保证充分的休息,通过安静休息的方式达到止血目的。如果患者出血量比较大,则需要进行重点护理和监测,全程陪伴在患者身边,以及时观察其病情变化,同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尽可能消除其紧张、恐惧、烦躁等负性情绪,及时清除血迹、污物,使不良刺激最大限度的降低。开展抢救工作时必须始终保持镇定、冷静,确保抢救工作有序进行,并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介绍治疗效果良好的病例,为患者提供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③饮食干预:急性出血期1-2d内禁止饮食,出血停止2-3h后予以流质饮食,待病情基本稳定,可调整为半流质饮食,禁止所有油腻、辛辣、粗纤维饮食,尽可能避免刺激性较大的调味品。要求患者遵照细嚼慢咽、少食多餐的进食原则,以免损坏食道、胃黏膜,增加二次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情况复杂的病例如食道静脉曲张损伤者需要减少蛋白质、钠元素摄入量。④生活指导:床单、病号服要始终保持干燥、整洁状态,病床要达到柔软度始终的标准。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会引起贫血导致低蛋白血症,再加上自身活动受限,血液循环和皮肤抵抗能力不良,容易形成压疮,可将防压贴贴杂患者受压部位。做好口腔护理,采用生理盐水定时漱口,以免患者出现呕血症状时口腔中残留血渍滋生细菌。出血期间禁止吸烟需求,叮嘱患者遵医嘱用药,避免消炎镇痛类等会刺激胃粘膜的药物。⑤健康指导:住院过程中应交代患者保持规律生活、休息,坚持劳逸结合的基本原则,始终保持轻愉悦、轻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将疾病相关知识、常见诱因等告诉患者,促使其做好自身预防和自护;将正确辨别疾病的方法讲解给患者及其家属,嘱其出现特殊情况时保持镇定、平和,并与医院及时取得联系,尽快就诊。出院后续定期进行复诊和访视。
1.3疗效评价
以出血停止时间为依据对临床疗效进行判定,其中出血在24h内停止为显效;出血在24-48h内停止为有效;出血在3d后停止或死亡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百分比+有效百分比[2]。
1.4统计学处理
得到的所有数据以SPSS22.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总有效率以百分率(%)进行描述,运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甲组的总有效率为55.6%,其比乙组的总有效率92.6%低,两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 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n(%)]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属于临床急诊科常见病,其主要以急性大量出血为症状表现。尽管近年来医疗水平和护理技术均处于不断提升的状态中,但基础疾病、高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死率依然较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积极开展专科护理的重要意义[3]。
消化内科专科护理通过护理人员的专业性护理指导,可随时了解和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通过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可及时向主治医生汇报准确情况,以配合其做好止血药物、抢救药物、抢救设备等准备工作,积极开展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临床护理,为开展抢救和治疗赢取黄金时间。同时预防和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再次出血的发生危险,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由于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典型症状是呕血、便血,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无法较好的配合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消化内科专科护理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和宣教指导等,可有效缓解其不良心理,帮助其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念和决心。同时加强生活指导、饮食干预等,可纠正患者错误的生活习惯,提高其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和了解,以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4-5]。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甲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乙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作比较,组间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从而充分表明,消化内科专科护理对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效果良好,具有临床采纳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艳华.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抢救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10):104-106.
[2] 赵纯.5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内科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6):234.
[3] 花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5):3970-3971.
[4] 陈梅红.6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消化内科专科护理临床观察与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4):52-53+55.
[5] 张译文.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50例的消化内科专科护理临床观察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4):219.
论文作者:袁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患者论文; 消化道论文; 内科论文; 专科论文; 食道论文; 统计学论文; 有效率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