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导”为先论文_刘兵国

中学体育教学“导”为先论文_刘兵国

刘兵国(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三中学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初中生活正是学生们智力水平、身体素质向上发展的一个时期,因而初中的体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体育观的阶段。目前初中体育的教学原则是以导促学,也就是要求我们的青年教师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们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初中;体育;以导促学

中图分类号:G66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2-0194-01

一、初中体育以导促学的方法

1.把握教材,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观念更新,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主体,对学生体育的发展和提高发挥着主体作用。

(1)教师应熟悉教材,了解教学大纲的要求。要找出教材之间的联系性和关联性,认真推敲辅助性练习的内容,根据教学进度先制定出不同课时的任务,再根据不同课时的教学要求、难点、重点,合理制定出课程的组织形式、练习手段等等。只有在教师掌握好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难点,才能让学生容易听懂,并且能够领会并掌握体育技能。

(2)教师应多方面提高自身素质。教师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才能更有能力实现以导促学。教师应该多多查阅有关体育科学、运动技能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报纸报刊、电视广播积累资料,也应该经常参加教学交流活动,积累优秀的教学经验来更好地教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以身作则,一起和同学做准备活动,准确认真做示范动作,耐心陪同学练习动作,以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学生认真学习。

2.引导学生,提高主动学习意识

(1)要创造让同学思考的环境。教师做示范让学生对动作的整个过程仔细观察,先对动作形成表象的认识,或者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了解动作的一个基本形式,或者通过个别学生的示范表演让学生对体育动作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2)在学生认知基础之上创造给同学分析的机会。让学生对看到或者自己做的动作进行思考,如何提高动作的准确度和效果,通过自己的练习,找到问题点。最后,教师通过讲解再给同学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加以体会。学生在实践中更加容易体会如何做动作,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总结讲述出来,这样可以帮住记忆在脑中更加清晰,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教师通过这几个步骤来启发引导学生,可以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

3.培养感情,增强学习互动性

学生带着激情上课能有更好的学习劲头,积极主动学习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激情?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培养好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学习互动。

(1)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爱戴自己,喜欢自己。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鼓励是最好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肯定,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积极表现和微小进步都要给予赞同和鼓励,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和力,容易在心理上和情感上接受老师。对于犯错的学生也不要一味以严师形象出现,直接给予批评和处罚,换用反思和实例说法的讲述往往更能起到效果,也能让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更加亲近。对于学困生,其实他们的内心往往存在自卑,但是同时他们也渴望进步,因此教师应该给予特别关心。教师应该在课堂内外主动积极与他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积极鼓励来消除他们内心的自卑,同时也鼓励班级其他同学一起练习,发挥集体的作用。

(2)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学生喜爱自己的前提下也要注意课堂教学方案,多多在体育课上与学生沟通,让学生自由发挥,例如,让学生自编韵律操然后分组表演等。多给予学生学习空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起到以导促学的效果。

二、初中体育以导促学的好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体育以导促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与小学学生和高中学生有着不一样的阶段特点,初中学生好奇心重,并且好胜好动。初中体育以导促学可以充分利用初中学生的阶段特点,对体育项目产生兴趣,可以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课程的训练中去。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多多给予学生不同的练习,多多设计教学器材,让教学内容更加新颖,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发挥学生的运动潜力,让他们在兴趣中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愿望。体育课程应以实践为主,并且实践内容灵活多变,避免单纯讲解理论的枯燥,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好动性格,在动作中讲解理论而不是一味地理论讲解。体育课程经常安排一些小比赛,这些可以调动学生的好胜心,调动学生的参与愿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更愿意主动,更加期盼上体育课,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2.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体育以导促学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任何学习最怕学生只是勉强去学习,在外力约束下去学,没有自己的思维,只是单纯的模仿,对学习的结果不关心。这样的心态对初中体育教学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初中体育以导促学就可以改变学生的这种心态,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了学生自己手中,创造各种不同的体育活动环境,让学生对体育各方面的知识、技巧、团队合作等都有自己的想法,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体育项目的质量加以提高,既激活了学生了思维能力,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初中体育以导促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体育老师在各种以导促学的活动中可以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在学好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发散自己的想法,根据体育的练习场地、体育器材,对原有的体育项目加以变化,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学生自编体操动作,组合表演等就是一种体育的创新,教师在对学生创新鼓励的同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会更加促进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的主导,是体育教学方向的掌舵手,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主动地运用以导促学的教学方法,以此为方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自己想学,会学,促进学生知识的增加和能力的提高,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巩雪花.发挥学生主动性 促进初中体育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1)

[2]刘凤霞,李广文.中学体育“主动学习”教学模式初探[J].体育教学,1999(06)

论文作者:刘兵国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中学体育教学“导”为先论文_刘兵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